國內又一車企涼涼,幕後黑手竟是中國足球?

幾個月前咱們華語車壇又出來一個大瓜

國內又一車企涼涼,幕後黑手竟是中國足球?

力帆汽車

那就是國內的力帆汽車被其他的汽車廠家給收購了,說起力帆這個牌子估計很多小夥伴都沒怎麼聽過,在街上能看見它的概率估計比看見勞斯萊斯還要低。

國內又一車企涼涼,幕後黑手竟是中國足球?

但其實這個汽車廠卻是一個造了將近三十年汽車的國產老廠,論輩分都能和吉利稱兄道弟

國內又一車企涼涼,幕後黑手竟是中國足球?

吉利如今混的風生水起,在汽車市場有了一番大作為,然而在一條線上起跑的兄Dei如今混到賣身這步不說還沒能賣個好價錢只要了區區6.5億,就讓一個玩電動的新興車企給一鍋端了,說到這裡,是不是有人想噴一波了?6.5億都敢用“區區”,其實這樣的的形容真的是一點都不過分,要知道之前咱們騎的摩拜單車被收購的時候都賣了180多億人民幣!

國內又一車企涼涼,幕後黑手竟是中國足球?

淪落到這種結局的力帆,可不能怪別人坑它,要怪的話就只能怪自己作,開局有一把好牌卻打得稀爛,因為力帆還沒出道造車的時候是一個摩托車製造商,靠著實惠的價格和不錯的品質銷量一直都很堅挺,賺得也挺多的。

國內又一車企涼涼,幕後黑手竟是中國足球?

國內又一車企涼涼,幕後黑手竟是中國足球?

力帆三輪摩托

不過到了後面,國內就湧現出了一批自主車企用低廉的價格作為賣點讓很多老百姓都紛紛掏錢來圓自己的家轎夢。

看著國內造車這麼吃香論利潤也比摩托高了不少,力帆也想幹脆自己也去造汽車得了,於是它就出錢收購了一家車廠,開始了自己的造車計劃。雖說力帆玩兩輪玩得還像模像樣,但是到了汽車上來,它完全就是一新兵蛋子,既沒經驗也沒技術,不過廠也買了、人也招了力帆也只有硬著頭皮上,當時國內的同行都在走山寨造車的路子它看消費者們還都挺買賬於是自己也就跟著學了起來,像力帆旗下比較有代表性的車型像力帆旗下比較有代表性的車型,力帆320

國內又一車企涼涼,幕後黑手竟是中國足球?

力帆320

整個車輛的外觀就是花式碰瓷MINI

國內又一車企涼涼,幕後黑手竟是中國足球?

稍微離遠點的話

不是骨灰車迷根本就分辨不出來

外觀雖說糊弄過去了,但是車用起來卻是讓人淚流滿面,比如女生來開這個車吧,320的電子助力老是失靈讓好多嬌小的妹子開了不到一個月就練出了比宅男還粗的麒麟臂。女生開著難受,那男生開著總沒啥毛病吧?No,你又猜錯了這車的頭部空間又很小,個子稍微高點的人一坐進去就頂頭,搞得就算剛剛停在斑馬線前面眼睛也都看不到紅綠燈簡直就是非人類的視角

除了設計上不動腦筋,力帆在用料上也是不怎麼講究,像320的後排人稍微坐多一點的話,車後面的兩根避震器,就會立馬失去減震能力瞬間就可以體驗超跑的乘坐感覺,但是這輛320,早在2009年就出道了當時五六萬元的價格能選的車也不多當時五六萬元的價格能選的車也不多所以消費者也懶得去找力帆麻煩,正是消費者們的這波慈悲讓力帆一點都沒意識到自己的毛病還覺得自己造的車挺不錯投訴的都沒有幾個,於是在另一輛車當年的旗艦車型一一力帆620

國內又一車企涼涼,幕後黑手竟是中國足球?

力帆玩得就更大了

估計是出於“旗艦”二字的考慮力帆想著還是該在上面多花點心思是時候證他們見識下我的實力了於是力帆就把寶馬、奔馳的設計都揉和到了一輛車上

國內又一車企涼涼,幕後黑手竟是中國足球?

內飾對比

這樣一來

既能開寶馬又能坐奔馳

完美解決掉了大家的選擇困難症

看著自己的這波騷操作力帆想著這下車的銷量肯定穩了哪知道由於自己的糟糕口碑,新車基本都沒啥人買

這要是換做其他的車

估計早就慌得一嗶了

但是力帆卻跟個沒事人似的

不光沒有引進技術提高自己的產品力

反倒還砸錢玩起了中超聯賽

國內又一車企涼涼,幕後黑手竟是中國足球?

結果玩了幾年才知道

國內的足球比造汽車更難搞

除了前面幾年的戰績能看以外

後面的幾個賽季完全就是在摸魚划水

每場比賽的上座率低到嚇人

自己也虧了好多錢,然而管理自家球隊的那位大佬,不但不搞點事情來彌補損失

還帶頭玩起了超跑

像國內第一臺布加迪

就是他狂砸3000萬買下來的

國內又一車企涼涼,幕後黑手竟是中國足球?

而且只要是他喜歡的車一發布

這位大佬不管花多少錢

第一時間把車運回來

當上國內的第一任車主

天之內,批噩這輛車

日子本來就過得緊巴巴的力帆

又受到了足球和各種豪車的輪番壓榨

很看日子就要過不下去了

不過力帆運氣比較好

後來它趕上了國家出口政策的紅利

己在國內賣不出去的車都發配到非洲

些汽車產業不發達的國家去了

國內又一車企涼涼,幕後黑手竟是中國足球?

有了進囗車的光環加成,以及非常親民的用車成本,力帆在國外還是挺受外國友人的待見,每年的銷量也比國內高了去了,瞧著自己的車每年能向國外穩定輸出,力帆的心算是穩了下來但是有了這波保障。

力帆在之後的造車上

也變得越來越不上心了

比如說國內這幾年颳起了電動風

力帆看著大家都在玩電撈錢

自己也忍不住搞了一輛

但是搞出來的車續航只有一兩百公里

而且價格上到了二十多萬

國內又一車企涼涼,幕後黑手竟是中國足球?

最有趣的是

力帆知道這麼弱雞的續航里程

肯定要被大家噴

於是在20l5年就搞出了換電池的操作

領先了蔚來電動車好幾年

力帆電動車換電

不過作為一個國產的五線品牌

力帆的口碑一直就不怎麼樣

一言不合就敢定這麼高的價格

老百姓們當然不買賬了

加上線下門店少,推廣、售後不到位

換電技術後面也就不了了之了

這些跟不上也就罷了

就是在力所能及的方面

力帆也沒怎麼用心去優化

比如車內那套具有考古價值的內飾

真是能讓人一坐進去

瞬間就會體驗到什麼叫做時空穿越

加上力帆後期出產的車型,還是一味走山寨的路子,根本沒點自家的核心技術,所以消費者在選車的時候,基本都把力帆當空氣,後來也無心造車,於是就被其他廠商所收購,如今山寨流的車企也逐漸被淘汰,力帆扔掉了手上的爛攤子,其實這麼看來,好像也不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