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的健康同性伴侶是否會感染HIV?

Law6622


雖然很多數據顯示同性之間傳播艾滋病比例升高,但並不能代表同性就一定要會感染艾滋病,這一點你要區分清楚。所以如果雙方都不是艾滋病毒攜帶者,是不可能感染艾滋病,這個大可放心。

為什麼同性之間容易傳播艾滋病?

感染艾滋病有三個途徑:血液、性、母嬰,都是通過體液傳播。而傳播艾滋病又有三個條件,傳播的體液中有足夠的HIV病毒數值(上圖為各體液每毫升含有的HIV病毒數);傳播的體液中的HIV病毒是活的;含有HIV病毒的體液能正常進入被感染者體內存活。

從三個條件,我們可以看出,血液傳播最有效的,其次就是性行為。同性之間的更容易傳播艾滋病其實就是這兩大原因,當然前提是有一方為艾滋病毒攜帶者。我們知道,同性之間的性行為與異性是不同的。

異性之間的性行為,是兩個正常的性器官結合,男方的陰莖插入女方的陰道之中。在房事的過程中,女方的陰道會擴張,並且會分泌潤滑液體,所以很難出現摩擦破皮,所以在未採取安全套的情況下,一般只會通過精液或陰道分泌液傳播。

然而,在同性之間的性行為,有一方使用提非正常性器官,也就是腔門直腸。我們知道這個器官與陰道不一樣,不會分泌液體,很容易發生招致肛門及直腸的粘膜損傷,出現流血現象。

艾滋病毒是很容易通過和一種細胞結合而進入人的體內,這種細胞偏偏大量存在在人的表皮活細胞上,也就是表皮破損後,下面緊貼的一層。人的表皮有時候磨掉了不出血,下面的那層有點會出血的就是大量含有這種結合細胞的皮膚,所以綜合上面的液體艾滋病毒含量想想看,哪種性行為更容易讓艾滋病毒侵犯身體呢?

所以歸根結底,同性之間艾滋病傳染比率高的原因就是,艾滋病毒攜帶者的一方,更容易通過血液傳染給另一方。安全套在很大程度上能防止艾滋病的傳播,但對於同性之間也不是百分之百有效,因為一旦安全套在使用過程中破了,同性之間就是呈離散裝破裂。


王醫生談精神病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只不過,問題本身可能存在著一些誤解。以下,龍醫生就來解答一下一下有關同性性行為和艾滋病關係的相關問題。



自媒體時代,有關注艾滋病的信息,不管你願不願意,網絡總是會不定時推送到面前。有關同性性行為傳播艾滋病的話題,經常充斥著這樣的一些“賣點”:同性傳播艾滋病比例升高、男青年艾滋病感染現狀不容忽視、大學校園成艾滋病感染的重災區等等。



信息傳播如果帶有偏向性,一方面,可能誤導給一部分人群帶來恐慌;另一方面,可能會給沒有相關知識的人以錯誤的認識。這其中,有一個錯誤的認識就是,只要是發生同性性行為,就有傳播艾滋病的風險。




這些信息有一個好處,會提醒高危人群注意防護,這是社會輿論的正向功能。毫無疑問,在不瞭解對方健康狀況的情況下,發生各種性行為,都需要使用安全套等措施保護自己。如果可能,要儘量避免和健康狀況不明的人發生相關的行為。



不過,無論是異性還是同性之間,性行為本身並不是引起艾滋病的原因。性行為是性器官之間的直接接觸和摩擦,包括體液交流等,在這個過程中,並不會產生艾滋病毒。



艾滋病毒傳播造成感染,是在艾滋病感染者和非感染者之間的傳遞引起的。艾滋病感染必須具備的條件是:兩個發生同性行為的人中間,有一個是艾滋病且感染者的艾滋病毒核酸是陽性的!如果兩個人都是健康的,都沒有感染HIV,他們的同性性行為是不會感染HIV的。



作為同性人群,在有性生活的需求前,瞭解對方真實的健康狀況是最重要的。這種瞭解,不能以對方外表看似健康為依據。判斷對方有沒有HIV感染,唯一的依據是做血液檢測,查茲HIV抗體或核酸(RNA)。



最穩妥和準確的判斷依據,是在對方沒有高危行為和血液接觸4~6周後,也就是過了窗口期,去檢測艾滋病抗體,陰性才代表沒有問題。



友情提醒:通過性傳播的,還有其他的疾病。所以,即使雙方都沒有艾滋病,使用安全措施依然是很重要的。兩個健康狀況良好、相互忠誠、沒有其他不潔性行為的人之間的性行為,是安全的。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再固定都別相信,一點要做好保護措施。我就是被在一起十二年的BF感染的!


毛毛110928951


會,去了解一下HIV的起源就知道了


茹嬅


擁有一個固定的健康的同性性伴侶,在理論上是不會有感染HIV的風險了。但在現實生活中,你如何保證你的固定同性性伴侶的健康,是頻繁做檢測?還是你的同性性伴侶也只有你一個性伴侶?所以我們說擁有一個健康、固定且忠誠的性伴侶才能有效防止感染HIV。


路前的燈


會,HIV會空氣傳播


無敵小美哥


性思維要開放,性行為要保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