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寶寶脆弱的專注力?


注意力與遺傳有關,但關鍵在於後天培養。

兒童心理學專家研究表明,注意力的形成雖然與先天的遺傳有一定關係,但後天的環境與教育的影響更為重要。

抓住培養孩子注意力的關鍵期,及時有效地進行持續有效的干預和訓練,可以大大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父母要怎麼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以下有6個辦法幫到你。

1、引導孩子自主規劃時間

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完成任務的時間表,規劃時間的時候要有完成任務的時間,也要有玩的時間。

這一做法的好處是:引導孩子思考有多少事情需要做,什麼時候該學習,以及每完成一個任務需要花多長時間,這反過來有助於提高孩子在完成具體任務時的專注力。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使用一些規劃時間的表格,打印出來讓孩子填上並掛在房間裡,監督孩子時時參照遵守。

2、調整孩子日常生活節奏

孩子日常生活的節奏以及各種活動的時間長短都會影響他的注意力。

例如,孩子跟小夥伴在戶外玩耍時,心跳加速,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處於一種興奮狀態。進入室內後,孩子很難立刻進入到繪畫或者讀書等安靜活動中。

而家長習慣性就會要求孩子立刻安靜下來,迅速投入到學習中去,孩子這時就會產生抵抗心理,更加難以集中注意力。

因此,父母在安排孩子的活動時,應當注意調整時間,在孩子玩耍後,讓他緩衝一下,等到心情平復後,再安排學習任務。

或者是學習了一段時間後,玩些有趣的小遊戲,緩解一下學習疲勞,但要控制好玩樂時間,要讓孩子的生活有張有弛、勞逸結合。

3、儘量減少對孩子的嘮叨

孩子的早期教育是意志品質、性格及注意力的培養。這個過程一旦受阻,一直嘮叨、呵斥孩子“怎麼做事三心二意的”“怎麼做事拖拖拉拉的”,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挫。

這等於無形中強化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他就會在心裡認同自己的缺點。

相對於嘮叨和訓斥來講,鼓勵是讓孩子集中注意力更好、更高效的辦法。

比如檢查完孩子的作業後,媽媽把孩子叫到一邊:“寶貝,你的作業媽媽剛才檢查過了,我覺得準確率不是很高,你要不要自己再檢查一遍?”孩子聽了媽媽的話,會自己再檢查了一遍,等到他檢查到自己粗心所犯的錯誤時,自己就會意識到。

這時,媽媽就可以引導他:“粗心大意可是不好,既然你知道哪些地方做錯了,也已經改過來了,這就說明如果你注意力集中的話,就能少犯很多錯誤,對嗎?”

媽媽這樣說,相信每一個孩子都願意接受,並且也會改善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問題。

4、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孩子能夠保持良好的注意習慣,不但要靠訓練,周圍的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的書桌上,只能放有書本等相應的學習用品,不可擺放玩具、食品,文具要簡潔。

孩子們都喜歡顏色鮮豔、圖案精美、功能多樣的鉛筆盒,功能則應該越簡單越好,鉛筆和橡皮也要造型簡單,功能單一,避免孩子把它們當作玩具來玩。

孩子的書房也要收拾得簡潔明快,玩具要收起來,不要放在顯眼的地方;孩子學習的時候,更不能有電視機、電話等聲音干擾;父母也儘可能不在孩子學習時進進出出,大聲干擾。

此外,室內的光線也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環節,光線柔和適度有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為孩子創造安靜、整潔的環境。

5、培養孩子自我約束力

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重要原因。

當有新的刺激出現時,成人可以約束自己不去關注它,但孩子卻很難做到。因此,為了培養孩子的注意力,父母們可以有意識地創設情景。

可採用遊戲的方式,將持續注意的時間要求變為遊戲規則。

  • 指揮交通的遊戲

讓孩子扮演交通警察,事先約定每班交通警察要站3分鐘的崗,時間到後才能換崗。在遊戲中,可以逐漸延長站崗時間。

  • 木頭人遊戲

這個遊戲可以在家經常玩,很多孩子都喜歡。大人和孩子齊聲說:“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講話不許動,還有一個不許笑!”不管什麼姿勢,都要保持不動,靜止幾秒鐘。

  • 等待遊戲

你可以和孩子互相傳球,在孩子按捺住興奮、等你撿球再傳給他的過程中,自控力就得到了鍛鍊。

如果孩子喜歡音樂,你們可以玩「跳舞,停」的遊戲,音樂響起的時候一起跳舞,音樂驟停的時候馬上停住。

6、陪孩子玩注意力遊戲

1

手指爬梯

孩子兩手放在胸前,先左手拇指與右手食指尖相連,然後左手食指右手拇指往上爬,兩指尖在上面相連,接著又是左手拇指與右手食指尖相連;這樣依次反覆往上爬,爬到頭頂再往下爬回。

孩子熟練後可增加難度,左手拇指與右手中指尖相連,左手拇指與右手小指尖相連等。

2

對旗語

準備不同顏色旗子6面,每一面代表一個動作。如:紅旗拍手,綠旗向前一步,藍旗向上跳等。家長先介紹每種旗子代表的動作。然後任意舉起一種顏色的旗,讓孩子做出相應動作。

要求動作迅速,舉起兩秒後沒做出動作或做錯,都算失敗。如此反覆練習。

3

倍數遊戲

如果人少就選擇小的數,人多就選擇大的事,比如:3個人玩,選2的倍數,孩子報1,媽媽報2,爸爸報3,那麼報2的那個人就敲一下桌子;不間斷繼續報數4、5、6、7、8、9、9;每逢到2的倍數,報數的那個人就敲桌子,如果中間有人錯了,就從頭開始重新來,可以慢慢增加難度。

4

變魔術

兩隻空碗倒扣在地上,把一樣玩具放在其中一個碗下,讓孩子注意看媽媽移動交換的位置,最後猜猜哪隻碗下面有東西。可以根據孩子能力確定移動碗的次數。

這個遊戲可以鍛鍊孩子的視覺注意力、同時調動孩子的記憶力、策略,並鍛鍊手眼協調的能力。

5

小手不見了

“小手小手拍一拍,小手小手攥一攥,小手小手爬一爬,小手小手不見了。”可以按詞編動作,說第一句時拍手,說第二句時攥拳,說第三句時雙手從胸前開始做爬山動作,一直到雙手伸到最高處為止,說第四句時先拍兩下手,再放到身後。

這個遊戲可以讓孩子在韻律中加強注意力,同時還能鍛鍊大肌肉的運動和身體的協調能力。


多特兒童專注力


平均而言,一個4、5歲的孩子,在進行一項任務時,平均能專注2到5分鐘。

這個平均時間,看起來確實挺短的。

但實際生活中,家長們也經常看到,孩子在做自己很喜歡的事情時,常常能專注20分鐘,甚至更久。

這就要取決於具體情況,注意力的跨度彈性是很大的。

孩子們怎麼才能更專注呢?

一、是否覺得很享受

孩子們在做一件事兒的時候是否專注,也取決於他們是否正在享受這件事兒。

當孩子被要求做一件自己不想做的事的時候,多數孩子都會很掙扎。

所以,當爸爸媽媽第一次給孩子介紹一個活動的時候,這個活動與其說對孩子很重要,還不如說對爸媽更重要。

因為,這是一個測試爸爸媽媽是否有創造性和靈活性的時候。

很多4、5歲的孩子,能坐下來玩30分鐘樂高積木,卻無法坐下來安靜地寫5分鐘“1、2、3”。

因此,我們需要一點點創造力,把某些沉悶的東西變得有趣。

比如,孩子覺得用鉛筆寫“1、2、3”有點無趣,那試試用粉筆寫呢?或者用橡皮泥來做呢?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在報紙、雜誌、書籍裡需要1、2、3這樣的數字,甚至用安全剪刀,把這些數字從舊報紙上剪下來。這樣會不會更有趣呢?

二、為了讓孩子注意聽,爸媽自己也要用心說

在給孩子指令的時候,首先要注意指令的清晰、簡潔;

其次,身體和孩子接近一些,更有助於孩子關注我們所說的內容。

比如,我們站在廚房裡大聲“遙控”待在臥室裡的孩子,孩子們基本“充耳不聞”;

而我們走進臥室,蹲在孩子面前,扶著孩子的肩膀,和孩子目光接觸,說“我現在需要你這樣做”,效果一定比“遙控”好。

三、餓了、累了,更容易分心

在開始作業,或任何需要長時間注意力的任務前,給孩子吃點健康的小零食,比如酸奶、水果。

其次,保證孩子得到足夠的休息。孩子們也需要一些靈活的空間,讓自己的思維得到放鬆。

飢餓和疲勞都對抗好了,更有助於孩子專注地完成接下來的任務。

四、減少環境中的干擾因素

房間雜亂、玩具太多,大人們在聊天、電視時刻開著……就形成了過多的刺激元,這也是造成孩子的分心的原因。

因為,我們需要合理收納物品和玩具。

尤其是孩子的玩具,一次不要給太多,3、5個就好,玩一段時間再換。你會發現,玩具多的時候,孩子每個玩一兩分鐘就沒興趣了,玩具少了,選擇餘地小了,反而開始用心研究起來,進入了相對深入探索的狀態,專注時間更長。

同時,也儘量給孩子提供一個專屬的空間,比如兒童房,或者孩子專屬的一個角落。

在固定的熟悉的空間裡,家裡大人們聊天,有客人來玩,看個電視什麼的,小朋友都不容易受打擾。

再加上這個空間是他專屬的,那孩子更有安全感,在這裡做著自己喜歡的有興趣的事情,很有助於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五、別讓孩子覺得“這件事太難”

當孩子覺得“這件事情太難”的時候,他們通常就停住關注了。

這種時候,孩子們很需要爸爸媽媽來幫忙,把困難的事情,拆分成相對簡單的小步驟。

比如,我們如果跟孩子說:

“快把你的房間收拾乾淨”!

孩子通常或“充耳不聞”,或“置之不理”,或“哼哼唧唧”以示抗議。

所以,我們不妨把“收拾房間”這個困難的事情,拆成相對容易的步驟,從最簡單的開始,分步驟跟孩子說:

“你的布娃娃掉了,你能把它放到架子上嗎”?

“你的積木也灑地上了,請把它們放到盒子裡”;

除此之外,把步驟用孩子能理解的符號、圖畫等方式,畫下來,貼在牆上,也是個良好的視覺提醒,比不斷地口頭提醒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六、多讚揚努力投入的過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更習慣於讚揚結果。

我們常常說“幹得好!”“看看你能做些什麼?”

反而無意中忽略了:當孩子努力投入到某種事情當中,是多麼美妙。

所以,如果以前我們總是表揚結果:“你寫了好多數字啊”;

那麼現在試著表揚孩子努力的過程:“媽媽看到你剛才努力把筆拿穩,還寫在格子裡”,更有利於孩子重視做事時投入的感覺。

七、運動有助於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運動能改變大腦。

很多運動項目,都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協調能力,讓孩子做事更靈活,更有助於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跳繩,游泳,騎單車……都需要手腳並用,能幫助孩子練習平衡和手眼協調的能力,有利於孩子的小腦發育;

還有幾乎所有的球類運動,孩子都需要集中注意力,來判斷球的方向,對注意力的提升也很有幫助。

爸爸媽媽應該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每天留出時間,和孩子一起享受運動的樂趣。


Carrie萌育兒研習社


專注力要從多方面注意

1,從孩子小時候開始行為時候不要打擾,孩子吃飯玩遊戲的時候不要打擾他,不要一會讓他幹著一會幹那,你總是打擾他,她就會變專注力無法集中。

2,父母榜樣問題,父母做事一直三心二意,東做做西做做孩子看著學著就不好。

3,培訓,做一些專注力的訓練和遊戲,這方面可以買些這方面的書籍和遊戲。


一路小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330a3b94ca84d60f5db17307d2bd6464\

寶寶玩益智樂園


有人說,孩子的專注力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被保護”出來的。

孩子專注於一件事情的時候,請不要當孩子注意力的“破壞王”,而是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家庭氣,比如,家庭和諧,談話聊天的聲音小一點,放孩子自己待一會兒,吃喝都在玩之前,玩的過程中不要打擾,除非他有需求叫你。

也不要一次性提供太多玩具,玩完一樣再換一樣,最多不超過三個,遊戲過程中,如果孩子有需求,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也最好是引導而不是指導。告訴孩子有哪些可以嘗試的辦法,讓孩子通過“試錯”的辦法,完成遊戲。

最後,尊重孩子的興趣,順應孩子的興趣,只要是有益、安全的遊戲,不管孩子怎麼探索、重複多少遍都可以。別勉強孩子玩他不喜歡的遊戲。

更多早教育兒資訊,可以關注“小評果快樂育兒”。

分享一個適合3歲以上孩子用得識字軟件【貓小帥學漢字】,家裡或者身邊有適齡兒童的話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哦,這裡面有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有趣的冒險任務,孩子可以和喜歡的童話人物一起學習漢字,不知不覺中對漢字產生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