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高質量陪孩子?

阿拉丁hugo


作為一個全職寶媽,接觸了不少帶孩子的家長。對於“高質量陪伴”這個詞,我舉幾個身邊的小例子吧。

小A全職寶媽,家境不錯。給孩子報了早教班,帶孩子去高檔酒店吃飯,買各種高檔衣服玩具,經常帶孩子旅行,給孩子買各種繪本……孩子一哭就趕緊滿足,無論是要什麼,孩子就一個小霸王。那麼,這算不算是高質量陪伴呢?

小B全職寶媽,家境一般。帶孩子三點一線,每天去附近固定的一個公園,家,菜市場……很少跟孩子互動,孩子一歲八個月了不會說幾個單詞,聽不懂大人指令。這又算不算高質量陪伴呢?

小C全職寶媽,家境一般。早上起床,晚上睡覺前都會給孩子讀繪本,帶孩子去所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一路上不停跟孩子講所見所聞。會陪著孩子看一下午螞蟻爬樹……孩子一歲六個月,會自己洗手,吃飯,丟垃圾,會給奶奶捶背……這算不算高質量陪伴?

顯然,高質量陪伴不在於家裡的錢多錢少,關鍵還是看家人帶孩子時候付出的愛心,耐心,與決心


遊走的寶媽牽著娃


高質量地陪伴孩子,就是讓孩子感覺到你的關注、你的重視、你的愛。

舉個例子吧,有一年,老家出了點意外,我們兄妹都回去了,哥哥還帶著嫂子還有在上幼兒園的侄子。

我和哥哥不在同一個省,平常大概一年能見上一次。

空閒的時候,我陪著還挺陌生的侄子挖土玩,給他講故事,大概陪了他一個多小時吧,我有事情要離開。侄子拉著我,不是拉著要一起離開的媽媽,堅持地說:小姑不能走,小姑是對我最重要的人。


我很感動小傢伙能這麼說,也明白他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嫂子陪他的方式,就是一人看手機一人看電視。


怎樣才能高質量地陪伴呢?

就是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去。讓他感受到,你和他是一樣的,一樣感受到了他的喜怒哀樂。

同時,還要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對他進行積極的引導,還要保持引導的一貫性。

比如,你不想讓他看電視,就對他說看電視會損傷視力。等你忙起來或者想偷懶的時候,再打開電視給他看。就會造成孩子的錯亂,造成孩子對家長的不信任。不利於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更遠離了高質量地陪伴。

高質量地陪伴,不在乎時間的長短,當然是時間越長越好。在陪伴時,要全身心地投入,放下手機,放下家務,你的世界裡只有孩子。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注,你的重視,他就會感覺幸福,他就會願意接受你的意見和批評。


小寧大遠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和我的愛人都是普通的雙休職工,相對於電視上的優越生活,是無法給予孩子的。而什麼是高質量的陪孩子,我覺得是全心全意的陪伴吧。

每逢週末,只要天氣適合,白天我跟愛人都會盡量抽時間帶孩子去戶外遊玩,帶她去接觸大自然,去接觸平時課本和幼兒園中沒有觸及的事物。晚上,我們會拿起故事書給孩子讀故事,跟孩子一起拼圖,隨意畫畫,偶爾陪她一起看動畫片等等。而在進行每項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幾乎不會主動的去終止遊戲,更不會刷手機新聞消息,只會為了陪伴而陪伴。

現在孩子上大班,開始有課後作業。我們原本以為作業會成為一件難題,可是沒有。孩子放學了會主動把作業寫完,按時的吃飯洗澡,然後等著我給她讀兩個故事後才睡覺,每天週而復始,也不會覺得乏味,反而覺得生活就該是這樣了吧。


寶貝加油744


寓教於樂才是最高質量的陪伴。

1.前提是陪伴

你的陪伴可以是一起做遊戲、一起閱讀、一起旅遊、一起逛街、一起散步、一起看電影、一起看電視、甚至一起看手機......

做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是你和孩子一起做。有些人會說高質量的陪伴,首先要放下手機。這都是片面的,手機也是一種很好的載體,關鍵是我們怎樣用。當然,如果你的陪伴就是,你刷手機,孩子在你身邊自己玩的話。那你就要放下手機了。

2.重點在教

大道理誰都會講,但怎樣才能讓小孩樂於接受,並按你說的去做才是我們所關心的。

生活中細枝未稍的事都充滿了做人的道理,我們要學會在生活中,把正確的觀念灌輸給孩子。比如,一起散步時看到路上有垃圾,我們就要教育孩子要講衛生,垃圾不能隨便丟等等......日積月累或者說潛移默化的讓孩子成為一個三觀端正、有禮貌的好孩子。這才是我們陪伴的最終目的。


熟了的螃蟹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目前這種大環境下,學習成績的好壞直接決定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家長在孩子作業輔導的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不談作業,父慈母孝;一看作業,雞飛狗跳”。孩子也不願聽父母的嘮叨,久而久之矛盾越來越大。

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也不要佔據全部,教給孩子一些具體的方法,讓他找到學習的樂趣。同樣也釋放孩子的天性,適當滿足他們的需求。部分家長可能看到其他孩子學得很多,怕自己孩子落下,瘋狂報班補課。這種情況建議還是先徵求孩子的意見,他是否有這樣的意願,然後再做下一步的決定。

孩子處於身體發育時期,一定也要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也要給予正確的引導,確保孩子德智體全面發展,缺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