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如何合理避稅?

璩澤鋒


小微企業

小微企業這一個說法有兩三種理解,在統計方面,主要理解為規模比較小一點的企業,但是在稅收方面,主要是指小型微利企業。

小型微利企業

按照財稅2019 38號文的規定,小型微利企業的條件是335,也就是說職工人數不超過300人,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

稅收優惠

小型微利企業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政策,也就是說可以使用優惠稅率20%,而且年應納稅所得額在100萬元以下可以減按25%進行計算,100萬到300萬之間的可以減按50%進行計算,這樣綜合起來企業所得稅的稅負也就在5%~10%之間,很是優惠。

很多的小微企業,在增值稅管理上就是小規模納稅人。按照今年深化增值稅改革的政策要求,小規模納稅人也有比較大的增值稅稅收優惠——月銷售額在10萬元以下,可以免徵增值稅,如果按季申報可以享受每個季度不超過30萬元免徵增值稅的優惠政策,這一個政策是空前的,對小規模納稅人是一個重大的利好。

至於說小微企業如何去合理的避稅,在如此大的稅收優惠情況下,不需要再挖空心思尋找稅法的漏洞,或者是進行會計造假,來逃避稅收,只要能夠做好會計核算,多取得一些進項發票,做好企業所得稅的核算,根據自己的經營情況,合理的調節經營收入,更好的享受增值稅免徵的稅收優惠政策,那麼真正繳納的稅款其實是非常少的。

舉例說明

比如一個小企業,在增值稅管理上是小規模納稅人,他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經營情況和客戶做好溝通,將每個季度的銷售收入控制在30萬以下,假設為29萬,這樣就可以免徵增值稅,以及附著在增值稅上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一些附加稅種。

在平時的購進方面,要注意索取相應的進貨憑證或者是支出發票等等一些合法有效的憑證,在進行企業所得稅的核算時,就可以更好的進行成本和費用的扣除,同樣在29萬銷售收入的情況下,如果取得的進貨發票憑證為20萬,其他的支出憑證為5萬,那麼在進行企業所得稅核算時,他的應納稅所得額就=29-20-5萬=4萬,

再減按25%計算=4*25%=1萬元

適用的稅率為20%,這樣,每個季度能夠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只有多少錢?只有10000*20%=2000元。

撰文:左刀三爺 覺得好就關注,不好就拍磚!其他需求可以私信我。


左刀三爺


既然說到合理,那就一定是要合法的。

小微企業是指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條件是:

1、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

2、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

3、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

從這個條件來看,符合小微企業的包含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從稅種來看,包含增值稅,以增值稅為計稅基礎的附加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

如果你是小規模納稅人,根據最新的13號文件,月銷售額10萬及以下,免徵增值稅,所以有這個優惠政策,該開的發票就開,別再偷著賣東西逃稅漏稅了,正大光明享受優惠政策就行,增值稅跟銷售有關,不管是開票收入,還是無票收入,只要是收入就跟增值稅有關係,偷著銷售不做賬務處理,庫存又會虛高,成本和收入是對應的關係,進項帶著發票進來的,必然會有一個發票核銷的問題。

如果你是一般納稅人,增值稅也是無法規避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購進時取得同等稅率的專用發票,低稅率的專用發票次之,最差的就是取得普通發票。只有取得同等稅率的專用發票,才能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增值稅也能最大限度的轉嫁給下游客戶。最新的財稅[2019]13號文件,一般納稅人是享受不到增值稅優惠政策的,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在購進時取得抵扣憑證比較好。

關於附加稅,以增值稅為計稅基礎,增值稅多附加稅也多,沒有增值稅,附加稅也免交。附加稅經過結轉進入稅金及附加,最終進入利潤表影響企業利潤的大小。

關於企業所得稅,只要符合小微企業的標準就能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這一點無論是小規模還是一般納稅人都是一樣的。最新的優惠政策也是財稅[2019]13號文件,根據文件規定: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的,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照20%的稅率徵收,實際所得稅稅率為5%,年應納稅所得額在100-300萬的,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照20%的稅率徵收,實際所得稅稅率為10%。

除此之外,在經營過程中,各項成本、費用,要儘可能取得符合標準的稅前扣除憑證,以便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稅收籌劃,必然是在合法的範圍之內提前運作,如果是事後的,那就不叫籌劃,而是謀劃了。


簡淨軒語


少交點稅,這肯定是所有老闆都希望,畢竟賺錢不易。

不過,在現在的稅法稽查環境下,其實合理避稅的空間並不大(注意,這裡說的是避稅,不是逃稅,所以,我們不不能說做內賬、虛開發票等這種事情)。


所以,對小微企業來說,首先應該考慮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利用現有稅收優惠政策:

1、最大的一口蛋糕,絕對是2019年新公佈的 財稅【2019】13號規定的小型微利企業優惠政策。其中包括所得稅優惠、增值稅優惠、附加稅優惠等多項,絕對能解決企業的燃眉之急。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這項政策有有效期,在不確定未來能不能繼續享受優惠政策的時候,企業可以這幾年內對利潤進行調節,當然,讓利潤符合政策的上限也是前提。畢竟301萬的利潤和299萬的利潤,可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2、增值稅稅率下調後,新增的加計扣除政策和國內旅客運輸服務可以抵扣的政策。

這兩項都是新生事務,考驗稅務會計的理解能力,財務會計的計算能力。提前與稅務專員進行溝通,敲定細節,從財務制度上要求員工,提供規範的可以抵扣的票據,都會對稅賦產生影響。

3、地方性優惠政策。娛樂圈的人把霍爾果斯玩壞了,但全國大大小小的高新區還是有很多很多,各地都有自己的稅收優惠政策,涉及科技、環保、農業等各個行業。隨時保持對稅收政策的敏感性,也很有用。

4、研發加計扣除,殘疾人職工加計扣除,廣告費用的額度控制,業務招待費的適當搬家,老闆費用合理入賬,折舊政策的有效利用,資產報廢新規的全面解讀。。。等待這些小細節,在所得稅彙算清繳前,都是很有用的,也許巴拉巴拉,你的利潤就少了,要交的稅也少了。


先說這些,也歡迎朋友們多做補充。

不過,稅務籌劃也是要考慮成本的,這一點不能忽略。


康愉子


小微企業現在國家給出了那麼多減免稅政策,避稅的辦法確實有很多,讓我就在這裡具體說一說。

1. 增值稅及附加 今年13號文針對小規模納稅人,季度應稅收入不超過30萬即可以免稅,這個力度是非常大的,歷年以來絕無僅有。如果你的企業一年120萬以內的收入規模,你1分增值稅都不用交,城市維護建設稅和兩項教育附加也不用交。如果你的企業一年200萬的收入規模,那就用兩個小規模公司同時開展業務,還是可以合法的實現增值稅零稅負的。

2. 所得稅 今年13號文對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總資產在5000萬以下,員工數不超過300人,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都算小微企業,企業所得稅享受如下優惠政策: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的部分,按25%計算所得,減按20%的稅率納稅,相當於應納稅所得額的5%;超過100萬不超過300萬的,按50%計算所得,並減按20%的稅率納稅,相當於應納稅所得額的10%。這意味著,即使不超過100萬收入的小微企業沒有一分錢成本費用抵所得,所得稅的稅負率才5%,如果有些成本費用發票入賬,那稅負率就會更低。

3. 企業所得稅可抵扣成本費用列支 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採購成本一定要發票,各種費用也要合法票據,這樣就能減少應納稅所得額,再配合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就能達到最大限度降低企業所得稅。

以上回答,僅僅是概括說明,詳細稅務籌劃我們需要具體到企業屬性和麵臨的現狀,如果有需要可以私信聯繫我們,我們將會為您提供有效的稅務籌劃方案!

欲想獲得更多財稅知識,歡迎關注【唯思得財稅】官方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