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雲:生活原本就是人間煙火和一地雞毛

《一地雞毛》是劉震雲的代表作之一,是新寫實小說極具代表性的作品,一經問世就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之後更是成為對生活瑣事的代名詞。對於《一地雞毛》的解讀是各有不同的側重點的,而在我看來《一地雞毛》實際上就是畢業後普通人如何完成從學生向社會人的身份轉變的記錄。

劉震雲:生活原本就是人間煙火和一地雞毛

一、 生活瑣事佔據生命

《一地雞毛》的主角是一個叫小林的公務員,剛脫離學校入職沒幾年,而在小說的一開頭就是小林排隊買豆腐,不是什麼大事但這就是小林開始一天的必備的事情,給了個不如意的買豆腐的結果,"排隊也不一定每天都能到豆腐,要麼排隊的人多,排到,豆腐已經賣完了;要麼還沒排到,已經七點了,小林得離開豆腐隊去趕單位的班車。"這種算不得什麼大事卻足夠壞了心情的事是每天都在發生的。

沒有及時安置好豆腐的小林回到家,就是因為豆腐餿了點燃積怨已久的保姆和妻子的爭吵,在小林回到家後戰火又轉移到小林頭上,小林的加入又掀起了一波"翻舊賬",吵得天翻地覆之後又莫名的熄了火。

小林的一天都是被這樣那樣的瑣事充斥著,然後又因為各種各樣的瑣事煩惱、爭吵,少有的溫馨時光,而這個就是大多數普通人的一天。

劉震雲:生活原本就是人間煙火和一地雞毛

二、向社會"潛規則"的趨同

在《一地雞毛》當中除了主角小林之外,有個很有意思的配角,他給小林提供了一個短暫的賺外快的兼職,開口閉口全是錢與妻女,一般人眼裡俗不可耐,可是在大學讀書期間,就這個庸俗的小商販卻是一個被同學戲稱為"小李白"的浪漫才子。

在交談當中,才明白這位大才子在踏入社會後,因為他曾經不屑的"錢"受盡冷眼,一次又一次的交鋒當中,"看,還說寫詩,寫姥姥!我可算看透了,不要異想天開,不要總想著出人頭地,就在人堆裡混,什麼都不想,最舒服,你說呢?"

而小林在做這份兼職的時候,在上司面前從容的撒謊,還在感慨自己年輕時候"不懂事"得罪人,這幾分不懂事倒是可以從那個給小林記遲到的剛畢業的大學生上來看吧。

在《一地雞毛》當中有了很有趣的"畢業後普通人如何完成從學生向社會人的身份轉變之向社會'潛規則'的趨同"的標本。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不肯通融,是第一層;小林這種為生活瑣事累積但還有幾分"好面子",這是第二層;等到了"小李白"放棄思考,不自覺地用社會的標準來成為自己的行為規範,這是第三層。等到了這一層,社會化就算成功了。

劉震雲:生活原本就是人間煙火和一地雞毛

三、 逐漸接過幾家人的重擔

充斥著小林生命的所有瑣事無非是圍繞著他的家庭有關的所有事情,

無論是吃穿住行到"太陽出生"之後的孩子為中心,一切就要學會自己摸索,而更絕望的是更多的事情是不能憑藉自己的努力所達到的。

那除了抱怨之外,求人才能念好的幼兒園,依賴自己所不屑為伍的人才能解決工作上的煩心事,一些天生帶來的仁慈、體貼的心思也被時間磨碎。等到偶爾感到疲倦的時,會發現幼子老父母以及其他的老師、親戚都將希望的目光投向你,片刻的喘息都不存在,幾個家庭的重擔就這麼一點點的全部轉移到身為社會人士的你的肩上。

《一地雞毛》告訴你的是當你具備了這三個特點也就說明,學生的身份離你遠去而你完成了向社會人士的轉變,世上不如意有十之八九,但是那十之一二也就勉強可向那碗"炒肝兒"一樣,供你在社會浮沉當中時光倒流休息片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