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小白,如何成為寫作高手?

吃遍哈爾濱


寫作小白想成為寫作高手,以下這幾點是你必須要努力做到的,這是我用7年時間總結出的4個答案。希望對你有用。

1、具備較強的寫作能力。

寫作,是一項低門檻的工作,也因此只要上過學、會寫字的人都可以從事這項工作,但是最後能做好的卻只有少數專業選手。

要想通過寫作賺錢,就要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只有具備較強的寫作能力,你才能把一件事清楚的表達出來,把一個道理準確的傳達給對方。

怎麼才能具備較強的寫作能力?

①積累一定的詞彙量。

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一定的詞彙量,即便我們再有思想,也無法用準確的詞語表達出來。所以,要想提升寫作能力,首先要有一定的詞彙量作為基礎。

積累詞彙量的方法可以是系統學習詞典,也可以在讀文章的時候有意識的學習、積累。

比如,在讀文章的時候,看到一個詞比較陌生或者感到比較新奇,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先記下來,等讀完整篇文章以後,你就可以去問度娘關於這個詞語的詳細解釋,經過這樣一番學習過程下來,你對這個詞語的印象會更加深刻,下次再見到它你就認識了,說不定你還能在寫作的時候用上,這就是積累詞彙的效果。

②多練習寫作。

具備某項能力的最好辦法就是去做這件事。

同理,如果你想擁有寫作能力,那你也要去寫作,在寫作的過程中,你的寫作能力就會逐漸提升。

建議給自己定個目標,初期每天固定寫500字,然後逐漸增加,長此以往,你的寫作能力一定會突飛猛進。

③反覆修改。

寫作,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修改,不厭其煩的修改。

每一次修改,對於你的文章都是一次提升,對於你的寫作能力都是一次提高,重複的次數越多,你的文章質量越高,你的寫作水平也就越高。

很多作家都說過,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2、掌握某一方面的專業知識。

既然要開始寫作,那你就要想好寫哪方面的內容,為自己確立一個大概的方向,最好是從自己喜歡或者擅長的這兩個方向去努力挖掘。

如果你選擇的是自己不喜歡的方向,那麼你在寫作的過程中會感到非常痛苦;如果你選擇的是自己不擅長的,那麼你寫出來的文章水平也不會太高。

所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選擇寫作方向是最合理、最科學的做法。

有些人對自我的認識比較清晰,清楚的知道自己喜歡或擅長什麼方面的知識,那就可以寫起來了;有些人並沒有清晰的認知,可以在空閒的時間反思一下自己到底喜歡或擅長什麼領域,在白紙上寫一寫,然後把不太喜歡的一一刪掉,最後剩下的那一個,就是你要努力的方向,確定下來,就可以開始寫了。

3、具有較強的思考能力。

有一句話叫“語言是思維的外衣”,也就是說,文字只不過是思維的一個外在表現形式罷了,所以,文字水平的高低,實際上是思維水平高低的一個體現,思維才是寫作的內核,也是提升寫作水平最重要的努力點。

因此,要想提升寫作水平,就要有意識的去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只有邏輯思維能力較強,才能夠寫出清晰、流暢的文章,不然寫出的文章就很混亂。

怎麼提高思考能力?

①遇事多問幾個“為什麼”。

提問能促進人們更高效的思考。通過提問,能刺激自己去思考一些問題,思考的過程中,你的思維水平就在提高了。

②通過寫作促進思考能力的提升。

把所想的寫下來、可視化,就更容易調整、修改所思所想的內容,對於思路的理順、調整有重要幫助。

③有意識的培養幾種思維。

努力培養結構思維和框架思維,具備這兩種思維能夠讓你對所寫事物有一個總體的思考,而且能夠思考的比較透徹、清晰。

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要有意識的把一件事分成不同的方面來分析,然後再把每一方面進行細分,重點考慮包括哪些內容,這樣一層一層的去分析、思考,能夠保證你對於這件事思考的更加全面、系統,這樣思維也就更加嚴謹。

發散思維也很重要,就是圍繞一個點進行不同角度的思考,通過發散思維就能夠有一些新的角度出來,能夠幫助我們發現一些新穎的視角,寫出來的文章就更加具有新鮮感。

4、所寫的內容具有實用性和價值性。

既然是寫作,輸出的文章就一定要有價值,有價值的內容別人才會去看,更直接的說,你的文章要“有用”,要麼能幫助讀者解決一個具體的問題,要麼能給讀者一種全新的啟示,或者能給讀者帶來一種樂趣,總之,要有一定的價值,讀者才會喜歡你的文章,進而成為你的粉絲。

從現實來看,提供解決問題方法的文章更受讀者歡迎,讀者喜歡你的文章的方式就是點贊、收藏、轉發、評論你的文章。

如果你的文章只是在乾巴巴的講一些道理,讀者是不會喜歡的,即使講道理,也要結合故事來講,把道理融入故事,讓別人通過故事明白你所要傳達的道理,這才是寫文章的最高境界。

如果你也想通過寫作賺錢,就從以上4個方面去努力,相信有一天,你可以輸出有價值的文章,進而賺到自己想要的金錢。

作者:寫作匠,前100強企業首席文案策劃,人民日報公眾號簽約作者,十點讀書特約作者,省報特約記者。用工匠精神專注經營“寫作乾貨”專賣店。


寫作匠


2年前我也是一個寫作小白,到今天不能說是個“高手”,但前後也寫了200多萬字的各類文章了,自己兩年來一步步走過來的經驗分享出來,希望對你有用。

第一,剛開始以“最低標準”要求自己,能寫就行

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也糾結了很久,希望寫的好、吸引人,能動不動就來個10w+。但現實是骨感的,別說10w+,連10+閱讀量都沒有,更別提那個“W”了。
後來我學乖了,任何事情都是靠時間積累的,我只要求自己每天寫寫就好了。所以,你可以到簡書搜我的名字,就能發現我幾乎是日更文章,每天一篇1000字的讀書筆記、心得感悟、思考靈感等等。

我剛開始寫的文章,在我現在看來“比垃圾還垃圾”,但又如何呢?如果不是靠那一陣的積累,如果不是那幾十萬字的鋪墊,我現在的寫作能力、思維、模式根本就無從談起。所以,高手也是從小菜鳥連起來的。

第二,時不時的可以模仿高手的文章

最優的成長模式就是讓自己時刻處於學習區。而當寫文章已經成了你的習慣後,就要去找高手的文章去模仿。

到各個平臺上找10W+的好文章,找各大公號轉發的好文章,看他們的套路、切入點、寫作模式、排版佈局等等,就跟偷師學藝一樣,偷來的,反倒更有意思。

當你偷師學藝有一陣,並且雜學了好幾十個大咖以後,千萬要注意,不要讓自己也成為“雜學大家”,必須要從你偷師學藝來的所有模式裡,找到或提煉出你自己的寫作套路、風格,只有“是自己的東西”才值得被尊重。

第三,自學成才,持續寫作

你有沒有突破過自己的極限?每天能寫多少字?1000?2000?還是5000?我告訴你吧,我朋友圈有一個小夥伴,每天寫2萬字!!!你沒看錯,是20000字,後面4個0000。

且不說他是用什麼工具、什麼方法、寫成什麼樣子。我們不排除盲目的寫出垃圾文章是沒有意義的。但每個寫作高手都有這麼一段苦逼的寫作期,只有一步步的寫作、積累才能成為真正的寫作高手。

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能讓你打通任督二脈的方法,前面3點都是自己踩過的坑,覺得有用就點個贊、留個言吧。一起寫作精進。

我是千城,就是那個要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的男人。公眾號:千城撩書。一起打開新的世界!


在下千城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文字愛好者,從小開始就對文字有特別的感覺,後來一直堅持看書做讀書筆記,一直寫寫停停,寫到今天,雖然沒什麼大成績,但是內心卻一直很充實。

自媒體很火,寫作也成了近兩年火紅的職業,其實寫作小白,想成為寫作高手,一定要有寫作的熱情,堅持的恆心,讀萬卷書的決心,這些都有了,再上幾節寫作的付費課程,那麼就很快成為寫作高手,被各大平臺簽約。

寫作的熱情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些網紅寫作的大咖,沒有哪一個隨隨便便成功的,他們成名的背名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如果你是一個寫作小白,一定對寫作要有足夠的熱情,這樣才會的堅持下去的動力。

堅持的恆心,讀萬卷書的決心

寫作高手就要不停的輸出,要保證自己肚子裡有很多東西,那麼就要與時俱進,要不停的輸入學習很多東西,要有讀萬卷的決心,要保證觀點新,創意新,就一定要堅持的恆心,我這兩個月是堅持寫作以來最努力認真的一段時間,每天日更千字,真感覺挺不容易的,如果沒有堅持的恆心,相信很多人都會半途而廢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書有利寫作,想成為寫作高手,一定要多讀書。

參加付費寫作班

我們當時在頭條培訓班,參加了付費課程,收益很多,老師都是大咖,講他們成功的故事和寫作的技巧和心德,很實用很有效,現在付費寫作班特別多,只要以上條件都沒有問題,那麼堅持努力學習,一定能寫有所成。

我看過網上很多文章,說寫作是如何一個月幾萬的,說真的,上萬真的沒有這麼好賺的。但是夢想還是要有的,堅持寫,努力寫,用心寫,付出一定會有回報的。祝好運。


王書霞19


說說我自己吧,雖然我不是什麼寫作高手,但我曾經是一個寫作小白,16年末,無意中知道了某寫作平臺,於是我將自己健身一年的修煉歷程總結成文,發表在某寫作平臺上與大家一同分享,第二天出人意外的陸續收到了44個喜歡,32個評論,這給了我很大的鼓勵,讓我消失多年的寫作夢又死灰復燃了,自從高考結束後,我就沒有寫過任何文章了,接著我又寫了幾篇文章,但是閱讀量幾乎是個位數,喜歡和評論更加不用說了,我才知道原來人家喜歡的只是我這個健身的故事,或者是人家喜歡這個方向,並不是我寫的有多麼好。



有一種效應叫做孕婦效應,意思是當人懷孕了就更容易發現孕婦,你開了奔馳就更容易看到奔馳,你挎著LV包就更加容易看到別人挎LV包,當我意識到自己寫作的熱情又升起的時候,因緣際會的我知道了一個寫作班,為了避免廣告嫌疑,在這裡我就不說是什麼寫作班了,感興趣的可以私聊我,在這裡我經過了老師的指導,逐漸的可以窺見寫作領域的一角,可以說是對我整個07年寫作的一個啟蒙吧!

這個寫作班不像某平臺上那些簽約作者的寫作班,一味的鼓勵吹捧互相點贊,使學員盲目的自我感覺很有成就感,而是針對你寫的文章給出中肯的意見,並且會幫助你找到寫作的方向,好了,關於這個不說太多,避免打廣告的嫌疑,感興趣的可以私信我,但是現在開不開我也不太確定了。

那段時間我寫的文章經常被推首,也是真正的用心寫了,不自覺的自己也明顯感到自己的寫作技能提高了,也是在那段時間我接觸了頭條,註冊了頭條號。



其實我們現在看看某平臺的簽約作者的文章,寫作技能真的不是很高,但是卻有很多的閱讀量,首先是她所在的圈子,其次是其寫作班的同學幫忙點贊,在這個自媒體瘋狂的時代,寫作的門檻很低,何為寫作高手,寫作高手的定義是什麼?是擁有眾粉絲幫你刷閱讀量還是真正的用心專研文章的專家,魯迅活著當下的文章也許都不如一個簽約作者的閱讀量高。

首先,如果所謂的寫作高手是為了滿足當下自媒體的需求,自己獲取利益,這也是當下寫作的主流,建議報班,學套路,交圈子。內容要質量,格式要規整,結構要完整。

如果要是為了成為像莫言,大劉這類真正的寫作者,那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積累積累再積累,修煉修煉再修煉了,必將是一條道阻且長的路了。


張小黑啊


早晨剛起床看到接龍客棧貓老大發出一句話,讓我感慨萬分。她說:“我關注的簡友有一半已經放棄更文了。”你看原來放棄就是這般容易。


世間不論做什麼,最難的就是堅持,這件事,我是活了三十多年才明白的。


無論是寫作還是工作,那些堅持下來的人都有所成就。我記得年輕的時候上班,總是不停地跳槽,辭職,換工作。生活一直未曾穩定,在事業上也一直鬱郁不得志,偶爾也會抱怨沒有機遇。


時隔幾年,年前見到前幾年一起上班的同事,她還在原來的單位,已經升到總監的位置,年薪三十萬。想起那年她還只是我帶的小徒弟。我才知道,原來無論什麼事堅持下來,結果會讓我們意想不到。


看著現在的她意氣奮發,自己開著一輛紅色小跑,整個人都顯的自信,活力無限。


她說起以前的同事,都走完了,只剩下她一個人。新的同事,也是來來去去換了好幾波,只有她傻傻的堅持,看來,堅持真的是有用的。


驀然回首自己這幾年,一直在忙碌著,工作換了好幾次,創業也未能堅持下來,已失敗而告終。總覺得付出了,卻未得到回報,鬱鬱寡歡好久。


我常常跟迪先生說起,堅持這件小事。我說:“若是二十幾歲,我們就懂得這個道理,也許現在我們的生活早已安穩。”他也表示深有同感。


安定下來之後,我們安靜的做著同一件事,不急不躁,生活慢慢有了起色,生活也越來越圓滿。


從小到大聽了那麼多道理,可是真真去做的卻寥寥無幾。若是我們把世界上的套路都學會了,也許我們的生活已經完美的不像樣子了。


堅持這件事,其實說實話,說起容易,做起來真心好難。


想起早晨貓老大說的那句話,我去翻看我的簡友圈,原來不更文的不止一半了,大概百分之九十五都不寫了。

我越發覺得傷感,我依然記得那時候我們一起寫文,一起點評,一起說起對寫作的熱愛。那時候我總覺得他們會一直存在,他們不會放棄夢想,誰知道才過去半年,他們早已消失在追尋夢想的路上。


那麼你知道堅持下來的人,他們成為什麼樣子嗎?那百分之五的人,他們有三個成為簡書籤約作者,有兩個人已經出版了屬於自己的書。這就是堅持的成就,他們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成了我們曾經觸不可及的大神。


我常常跟我的學員說:“即使我把所有的方法都教給你了,可是你不堅持,做什麼都是白費。你報一千個訓練營也救不了你。”


我們要如何堅持呢,並不是盲目的寫,就可以成為想要成為的人。


第一:放棄無效的堅持。


什麼是無效的堅持。就是找不準方向,不知道自己該寫什麼。我見過學員日更三個月,成績卻依然不顯著。他感覺很茫然,我翻看了他所有的文章,才明白。


原來他根本沒有定位,他的文章類型極雜,各種類型都有,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碎碎念。那麼這樣子堅持下去。堅持再久也很難出來。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有時候方向很重要。我看過簽約作者的文章,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位。有人專門寫乾貨,有人專門寫雞湯,也有人專門寫短篇,有人專門寫理財。


所有說,你雜亂無章的文體,根本無法出頭。所以你寫的再久,也無出頭之日。要學會精進,思考,定位。


第二:什麼是有效的堅持


我常跟學員說:“術業有專攻。”所以要找出自己擅長的領域,朝這個方向,堅持不懈的努力。


我這一期學員有一個波同學,他之前寫過很多文體,可是始終不出眾,有一天我發現他擅長寫軟件文,我告訴他你應該試試這方面。然後他就這種文體堅持寫,收到了出版約稿,專欄邀請,有很大的成就。


一期基礎班有個叫東成西九的學員,他一直寫職場方面的文章。感覺粉絲增長很快,閱讀量很大,他開心在群裡跟學員交流。這就是方向的重要性。


還有越來越多的學員找到自己的定位,並且堅持寫,他們的粉絲增長速度明顯比之前快了許多。


這種堅持叫有效堅持。就如同無戒一直堅持連載,雖然我知道什麼樣的文體,增長粉絲速度快,可是那領域並不是我所擅長的,寫出來也會顯的不倫不類。


第三:堅定的信念


寫作真的是一件異常孤獨的事情,每個作家都曾無數次放棄過。不光是我們這些小白會經歷的。在《孤獨的小說家》中主人公青田也曾陷入迷茫,自我懷疑,可是後來還是堅持了下來,有所成就。


所以說,當我們陷入茫然的時候,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每個人在寫作的時候,都會遇到瓶頸期,但是當你走過這一段路,你會發現你的成長。


所有說,不放棄,才會有未來。


第四:堅持是否等於日更


堅持並不一定需要日更。我對學員說過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寫文方式,不一定每個人都要學習日更。


日更只是過程,並不是結果,所以說你依然要找對方法,屬於你自己的方法。


有的作家需要一年才寫出一部作品,有的作家十年才寫出一部作品,當然也有人作者一年好幾部作品。那麼你需要思考,你是哪一種類型。


日更是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練筆,如果你覺得日更痛苦,那就放棄吧,你覺得如何寫文你覺得快樂,就照著那個方法堅持下去。


我一直覺得寫文是一件異常快樂的事情。當你覺得痛苦的時候一定要停下來,思考,我們為什麼會覺得痛苦,痛苦的根源。等你想明白了,再繼續前行,你會看到進步。


關於堅持我今天就分享這些,此文獻給所有還在夢想道路上奔跑的寶寶們。


無戒閉關292


我從大三開始就從事新媒體相關的工作到現在畢業兩年,一直保持著寫寫寫的狀態。但是我從來不敢說自己是個專業的文案,總覺得自己的文筆基礎不夠紮實,一直想找一本專業的學寫作的書來學習一下。

我慢慢看了很多寫作方面的書籍,但都覺得太雜了、用處不大,直到我讀了布蘭登·羅伊爾所寫的《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散文家、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曾在名篇《論讀書》中這樣寫道:“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
寫作,才不是簡單的情緒表達,也遵循著非常精確的寫作規則。只要掌握這些簡單的寫作規則,即使是不會寫作的菜鳥,也能通過學習,輕鬆掌握寫作技能,從而精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而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布蘭登·羅伊爾正是秉持著這樣精準高效的寫作理念,完成了這本《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的創作。
寫作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體,需要遵循規則的是科學,而根據情感變化的是藝術。布蘭登·羅伊爾僅僅用了短短20個寫作原則、僅120多頁的技巧說明,就簡單高效地解決了寫作這一科學難題,《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更是榮獲國際總統圖書獎—年度教育圖書獎的殊榮。

另外,這不是一本紙上談兵的寫作指南,布蘭登·羅伊爾還在書中準備了大量的練習,供讀者吸收完理論知識之後,進入實戰,鞏固所學,還有練習答案供讀者參考。


一、結構:“自上而下”寫作的重要性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所提到的“自上而下”就是把最重要的主旨放在文章的最前面,然後依次是次重要和最不重要的內容。在文章一開始把自己的核心觀點拋給讀者,然後再進行細節和一些不重要觀點的闡述。

議論文/說明文寫作最重要的不是文字精雕細琢、筆法優美,而是結構清晰,起碼要讓人家一看就明白,你所要表達的中心主旨。


畢竟議論文和引人入勝、旨在為讀者製造懸念的小說是完全相反的,議論文本身就是為了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就連在職場溝通中,這種“自上而下”的手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你想讓上司協助你某個項目的工作,但是你在郵件裡洋洋灑灑寫了很多字來闡述這個項目的各種好,卻沒有好好說明具體讓上司協助的項目工作,這樣的郵件你上司收到會非常懵的,想幫你也幫不成。
與其這樣迂迴,不如把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你發郵件的根本目的——想讓你領導協助的工作放在最前面,然後再分論點闡述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這樣會來得更叫高效簡潔。
甚至在很多文章中,為了突出主題,都會用到“主題一行原則”,使中心主旨單獨成段,放在文章的最前面,便於讀者理解。
由此,寫作就沒這麼複雜了。作者布蘭登·羅伊爾認為,寫作的過程就是:
1、選擇立場和主旨,分解成2-4個論點
2、開頭寫下結論
3、按照一個個論點陳述原因(用論據支持論點)
4、最後使用轉折詞(進一步充實論點)

另外作者布蘭登·羅伊爾還強調了,一篇文章可能有多個論點,請完整闡述完一個之後,再進行另外一個,不要在一大段文字裡面同時夾雜了好幾個觀點。


二、例證準確和文風簡潔

一部作品好不好,就看它的例證引用得準不準確。口說無憑,要用符合論點的論據來例證。
布蘭登·羅伊爾在書中,用同一句話的三個不同表述方法,來支撐自己例證準確的觀點。

很明顯可以看到,準確的數據可以詳細、生動地支撐“公司利潤下降”這一論點。
那什麼樣的內容可以作為例證論據呢?
軼事:修飾觀點的小故事/生活經歷(可杜撰)
引用:名人/偉人說過的話
類比:尋找兩種不同事物的相似性,方便讀者理解,比如用氣候類比情緒的喜怒無常
明喻和暗喻:使用“像”、“如”這樣的修辭手法
另外,雖然要用例證去支撐你的觀點,但是布蘭登·羅伊爾也提到要用簡單的詞彙表達觀點。
比如說,有這樣一句話:我真的覺得她是個成績優秀、讀書也好的好姑娘。
其實這一句話說得簡單一點就是:我覺得她是個成績優異的好姑娘。
這個例子可能有點小白,但很多寫東西的人很容易犯這種錯誤,覺得排比或者多堆砌幾個辭藻,看起來會高大的上,但其實反而會給人一種冗雜的感覺。甚至還有人覺得,多寫一點,可以讓讀者更好理解,但就像上文闡述的那樣,一部作品好不好,就看它的例證引用得準不準確,和辭藻堆砌無關。

所以我們在寫作的時候,要儘量將長句刪減,刪除不必要的重複詞彙,儘量使用簡單易懂的詞彙。


三、閱讀體驗

我因為工作關係,作為一名新媒體文案,寫出來的文字,肯定要在排版上考慮讀者和用戶的感受。
布蘭登·羅伊爾也在書中羅列三個好用的技巧供大家參考:
1、增加文字之間的空白
2、粗體、斜體、破折號、項目編號、列舉、陰影來加註關鍵詞
3、使用標題或提要:來拆分文章
我可以在此基礎上,順便和大家交流一下新媒體排版經驗。
首先,增加文字之間的空白,可以用增大字間距、行間距以及頁邊距來達到目的。字間距我一般選擇1.5,行間距1.9,頁邊距20。在頁邊距20的情況下,圖片寬度選擇秀米編輯器裡的90,這樣就能保持圖片和文字寬度的一致了。
再者,使用一些粗體、斜體等手段來著重關鍵詞是很常見的,但要注意的是,不要過多使用著重,不然你會發現整篇文章都是重點。
最後一點,是在落筆之前寫大綱的時候就要注意的。專業的寫作一定會有大綱,議論文會有邏輯脈絡,就連虛構的小說也會事先有情節線。新手小白可以按照我在上文羅列出的布蘭登·羅伊爾寫作過程進行大綱的練習。
正由於寫作是有一個有跡可循、有大綱可依的過程,長期寫作可以培養你擁有清晰邏輯思維的能力,我想這也是培根所說的“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的含義吧。

魚悅在讀書


心慌慌地來挑戰一下這個看起來就不太好答的題目……

從小就是語文一科完爆其他所有科目的孩子,每次的作文也都是會被老師拿在講臺上分享的類型。可說起寫作,真覺得自己是小白中的小白,一直也希望能夠成為寫作高手。興趣使然,想寫點東西的想法從小到大就沒停過。從日記、小說到最近接觸的書評,呵呵,試過的挺多對吧?恩,一直迷茫。

但這麼多年了,再小白的小白至少也有點心得體會了,所以來分享一下……歡迎來懟!堅信有懟才能有進步!

1、寫作目的很重要

成為寫作高手,是想升職加薪?想成為文人大牛?還是純粹只是想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努力方式,明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能決定下一步自己該做什麼。這是血和淚的心得體會啊……

從我這些年學習寫短篇故事、長篇小說、非虛構紀實再到書評、影評,跨度實在是大到不像話。究其原因,就是我實在太貪心,什麼都想要,沒有一個明確的寫作目的在前方引導我,導致了方向性錯誤。

2、寫作類型很重要

“寫作”兩個字,範圍可大了去了,從我們平常編輯一條短信、一封郵件,到寫小學生作文,到寫一個工作彙報,再到寫一部長篇小說,你敢說哪個不是寫作?

範圍縮小到“能換錢的寫作”上吧,也依然有故事、非虛構等區別;紙媒和網絡媒體又是大不一樣的類型;網站和自媒體平臺套路又各有不同……所以明確自己的目標,確定寫作類型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工作。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世界那麼大,實在不可能都看看。

3、書本該撿回來的就屈尊撿撿吧

一直有種蜜汁自信,覺得自己文字功底還可以。但幾年前公司來了一個985新聞專碩的小姐姐,跟她共事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永遠是被完爆的那一個。不僅反應速度、思維邏輯不夠靈敏,在基礎的遣詞造句上也做不到不被挑刺。

恰好公司有個為中小學校園做文化展廳的項目,在項目過程中必須熟悉所有中小學教材,在這個過程中我幾乎重讀了一遍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很感謝這次經歷,讓我補缺補漏,重新夯實基礎知識,尤其是語文基礎知識。記敘文、議論文、描寫手法、文章結構等等,這類基礎知識還是自己悄咪咪補課比較好。

不要看不起中小學……基本功很重要!地基沒打好怎麼蓋高樓,怎麼飛上天當高手?

4、技巧是不能不學滴

打牢基礎以後才進入修煉階段。這個沒什麼道理可講,就像你剛生下來得先喝奶,之後才慢慢學會吃別的東西一樣。

到修煉階段,大家在網上看到的各類寫作課程對你來說才有意義。什麼如何選題、如何製造矛盾、如何抓熱點、如何寫出爆款標題之類之類的……各種前輩總結的技巧和心得,該收入囊中的就收入囊中,不得不說技巧相對於基本功來說,絕對是立竿見影的。

5、高手進階必學

要進階離不開秘籍,想提高離不開書籍……保持學習才是王道!幾本必學寫作書推薦一下:

《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文案創作訓練手冊》《完全寫作指南》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文心》

排序不分先後,感覺都是必看的。


以上。有人懟嗎?求懟求進步!


傅小白有點黑


寫作小白變成寫作高手

其實我以前也是個寫作小白,後來有幸得到一些前輩的點撥才慢慢變成了寫作高手。其實大概也就去如下一些關鍵

1.看,多看,多讀

首先,不知道如何寫就要先去了解。那麼讀別人的作品是最直接了當的做法,比如有人讓你寫雪,你就可以參考古書,撒鹽空中差可擬,或者未若柳絮因風起之類。你看的多瞭解的多,自然就有更多的思考範圍和思考方式

2想,多想,思考

在你看到完文章後要考慮下作者這樣寫是否合理,出彩的地方在哪,如何做到的這樣出彩,其實作用的方式就那麼幾種,你分析多了自然就明白怎麼用了

3抄,摘抄,記錄

專門準備一個本子,把你讀到的文章中特別好的語言,文字,句子甚至段抄下來,作為知識儲備,不管是引用他人的話還是以後按自己的語言仿寫都是很好的例子

4看,觀察,寫作

這個看,和前面的不同,這個看是要你平時多多留意周遭的變化,比如花是什麼時候開的,比如天上怎麼忽然多了柳絮之類的,畢竟藝術來源於生活的,只有平時多多觀察你的筆觸才會更真實細膩,然後你可以養成寫日記或者隨筆的習慣,前提是有以上的累計



_薄__櫻_


想要從新手成為寫作高手,你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看

也就是要你更廣泛的閱讀,學習各家之所長,尤其是經典著作,我來舉個例子,《水滸傳:風雪山神廟》這一章裡面有一句寫“雪”的話,只有一句“那雪下的正緊”,古人寫作極為忌諱用詞不精,能精簡就精簡,這句中一個“緊”字就道出了雪下的是大是小,並且還順帶道出了風勢,和全篇的氣氛也十分吻合,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的品味和思考,在用詞的細節上,古人堪稱楷模!

另外就是要學習古人寫作技巧,如何描述景物和故事,是順序?倒序?如何引出高潮?。。。這裡面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主線、支線作者是如何自然的貫穿?一個人物的性格是通過什麼去體現,從而躍然紙上?我們都要認真的去揣摩,去思考!

第二,練

光看不練就是白看,光練不看沒有寸進!邊看邊練才是正途!寫作在於長久的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古人早已告知了我們做成一件事的正確途徑!

怎麼練?首先,要給自己制定一個寫作計劃,每天寫夠一定的數量,可以是詩歌,也可以是讀後感,也可以是小故事,但是必須要是具有邏輯的文章,你不能亂寫一通,那樣是沒效果的!

其次,不停的修改自己寫的文章,一點一點的增減,增,是為了補充裡面的邏輯和條理!減,是為了語言更加精煉!如果哪一天你也可以用一個字或者一個詞就描繪出某個事物或者人的形態,你就是高手!


萬物皆明


在寫作這件事上,眾生平等——無論你身處何方、來自何等社會階層、是男是女、皮膚是什麼顏色,你都可以用筆去表達自己。——美國作家娜塔莉·戈德堡

任何時候,開始寫

前段時間看了娜塔莉·戈德堡這本書《寫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通過寫作表達自己》,指出寫作其實沒有訣竅,只有每天把點點滴滴都記錄下來,關鍵要邁出寫作的第一步,開始寫,可以有意識的寫,可以意識流的寫,可以無意識的寫,可以飽含深情的寫,可以怨氣沖天的寫,把所有的感情思想和情緒都宣洩到紙上,不要管什麼邏輯,什麼語言,當這樣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寫作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寫作可以上癮。其實做什麼事情都是一樣,萬事開頭難,但是隻要開頭了,後面也就不覺得那麼難了,開始的莽打莽撞到後面的漸入佳境,再慢慢過渡到頗有心得,最後經過反覆練習變成行家裡手,變成老司機。

寫自己熟悉的東西,專業的東西

如果你是教育行業,你應該寫怎麼教育孩子,寫你的教育心得;如果你是醫生,你應該寫怎樣保養身體,預防疾病。不要懷疑專業的力量,長期在某個領域的專注使你有不同於一般人的洞見,把這些洞見記錄下來,等積累到一定程度甚至可以出書。寫自己經歷和熟悉的東西就是真情流露,最好的作品是天然去雕飾,是不矯揉造作,不拖泥帶水。輸出知識幫助他人是讓人快樂充滿成就感的的事情。很多平臺如頭條也支持和鼓勵在垂直領域中專注的創作者。所以下面一條也說說平臺的作用。

有一個平臺可以支撐你的寫作夢想,比如頭條。

平臺最好的地方在於互動性,讓你及時收到反饋,是好是壞,機器人有判斷,讀者也有判斷。老老實實去創作。當你的作品有人欣賞,有人點贊,這種認同感還是讓人欣喜的,其實再不濟在平臺上寫作也是一種自我激勵,每場寫作都是一場思想的洗禮,都是一場知識的瘦身運動,去除糟粕和盲點,留下那些精華,讓自己的思想體系更加系統。所以哪怕是自言自語,寫作也是一種需要堅持的思想按摩。當你輸出越多,就越有動力去吸收,正如產婦看到嗷嗷待哺的嬰兒,餵養越多,她就越有吸收的慾望,從而進入良性循環,督促自己更多的學習,更多的吸收新知。我在頭條上耕耘了一個多月,感覺寫作更有動力了,思想更有體系,粉絲和點贊也是很重要的激勵。比如我就是從金融領域切入,這樣寫出來的東西就有血有肉,還能促進自己不斷在專業上精進。

寫作工具和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

我個人覺得在手機上適合寫隨感,小片段,記錄靈感,還可充分利用語音輸入,很快捷方便,但手機寫出來的都是片段,不能完整的記錄思想,而且都是碎片化的,大的文章要端坐在桌前,在電腦上顯示出的紙張上敲出一行行字,思緒在字裡行間飛舞,情緒在噼噼啪啪的鍵盤敲擊聲中跳躍靈動。當然你可能喜歡用紙和筆,這樣更有質感,因人而異,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就可以。

我是周叢依,請關注我頭條號,國有大行金融市場10餘年經驗,FRM、基金、證券、銀行,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