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大家怎麼看?

未變旅途


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題主這句話道出了我們獲取知識 進步的前兩條路徑。讀書和實踐。

讀書,就是在別人成果中汲取營養 思考人生獲取知識。當然前任經驗的總結 有些可能不適合我們可能錯誤。但大體上經典著作能引發我們很多的思考。

旅行,就是實踐。徐霞客 一生遊歷才有了經典著作。畢竟世界那麼大 自然 人文都有著很強的差異性。當時地理有黃土高原 我自己到了黃土高原之後才對這個稱呼理解的更透徹。通過旅行 認識外面的世界。


MR奶酪先生


有一本書就叫《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不知道樓主有沒有看過。我推薦這本書給樓主看,也許也能找到你的答案。這本書大概有200多頁,我用了3個小時看完的。看完之後也有很多感想,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世界流轉而時光靜好,歲月荏苒而青春無憾”

實話,我當時是衝著書名買的這本書,喜歡旅行的人都在尋找,不甘於平凡的生活,期待不平凡的人和事闖進我們的世界。可能一些人會找到他們的期待,也可能我們最終的目的不是找到什麼,而是尋找的過程。又或是找到上了年紀之後,對曾經尋找過的不遺憾。也可能最終,我們尋找的東西原本就在我們心中,我們只是找到了自己。

人的認識如果是有限的,那麼是不是也決定著其身心的活動範圍的侷限性呢?反之,人的認識如果是無限的,那麼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已經沒有必要讓身心憔悴,東奔西跑了呢?


行走的木瓜


嚴格的講,其實人的一生都在路上,無論身體或靈魂。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才是生命。身體健康存在於運動中,大腦靈魂深化紮根於學習之中,而學習也正是人淨化心靈的運動。旅遊既是野蠻其體魄的運動過程,也是文明其精神的學習過程。所以旅遊和讀書,身體與靈魂是相互依存,又能相對獨立運行的不可餘切的兩個方面。


宇航看世界


認真讀書本身就在旅行,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嘛。


用戶2610861587415


不管是思維還是身體,都要保持轉動!身體不動就要懂大腦,大腦不動總要動身體。這才是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