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都中考,大數據告訴你競爭有多激烈!

距離2019成都中考僅剩35天!

在成都,幾乎所有初中生家長都想著孩子能夠進入“四七九、川師附中、嘉祥、成外、實外”等名校!這些學校為什麼成為追捧的熱點?

因為家長心裡頭都曉得:進入這些名校,就等同於娃兒的一隻腳已經邁入了重點大學!畢竟,很多清北的學生,小學和初中都籍籍無名,但是高中,毫無例外的都出自名校。然而四七九每年620+、630+的錄取分數和每校僅僅幾百人的招生門檻!將絕大多數學子和家長拒之門外。

於是,很多成都初中家長已不奢求孩子考上四七九、重點高中,某些家長甚至只奢求孩子能讀個普高。為什麼家長們僅奢求孩子能讀個普高呢?是對孩子成績不自信嘛,可能有這部分原因,但更多的是他們很清楚地知道,在成都,初升高競爭有多麼激烈!

今天,好好跟大家擺擺成都升學的那點事兒!相信你會對2019年的初升高激烈競爭更加了解!

2019年成都中考,大數據告訴你競爭有多激烈!

初升高的家長時刻焦慮

為什麼說初升高家長最焦慮,畢竟,義務教育只有九年,小升初不用擔心沒有學校讀,讀不了好學校,還有對口學校,而中考的學校就那麼些,成績不夠就沒有普高讀,考上優質高中更是難上加難!

初三這個九年義務教育的“終點站”,讓初中略顯尷尬。因為初中三年一結束,一切全憑中考成績講話:

成績優秀的進入重點高中,在高中只要正常努力,考個大學不是問題,甚至還能進入名校,感覺人生前途一片光明......

成績欠佳的,無法讀上普高的同學,就只能接受分流讀職高甚至輟學,未來相比之下多少稍顯暗淡......

人生的馬拉松,似乎在初中階段就有人遙遙領先,有人落在後邊。中考,便理所當然地成為這場人生命運的分界線。

2019年成都中考,大數據告訴你競爭有多激烈!

2018年成都中考分數段統計表

以今年5+2學區為例,小明老師來教大家如何來讀圖。

2018年中考分數線公佈

普高線506 重點線543


2019年成都中考,大數據告訴你競爭有多激烈!


看看上表中506分所處的位置(標紅框的地方,也就是507-506這個分數段),一共有189名學生,506分(含)以上的學生,一共有12363人。換句話說,只有這12363名學生有進入5+2區域普通高中的資格。

據小明老師收集到的數據,2018年成都5+2區域中考報考人數在4.4萬左右,其中有5620名是無需參加中考的指標到校生,也就是說5+2區域近4萬人參加中考,有中考成績。根據教育局公佈的2018統招生(在“5+2”區域報名、戶籍在“5+2”區域)考生的分數段,達到重點線(543)的共有8644人,達到普通線(506分)的共12363人,而且達到了最低分數線也不一定能上普高,畢竟,這個還涉及到志願填報!以上這些數據意味著,每年有許多孩子不可能上5+2學區的普高,只能面臨分流讀職高、往外地或郊區走或者直接輟學!(當然小明相信絕大部分父母不會讓最後一種可能發生)

所以,初升高是已經成為成都升學的主要矛盾,主要原因離不開以下三點:

第一:

四七九等重點高中錄取比例低

我們僅看看四七九三校七區的招生計劃!

解析:

2018年四七九三校七區今年總共計劃招生3115人,雖較2017年新增50人!但2018年面向5+2區域計劃招生2580名,5+2區域近4萬參考生,錄取比僅為6%,也就是說每100人不到7人能進入!

2019年成都中考,大數據告訴你競爭有多激烈!

第二:

重點高中名額有限

解析:

2018年5+2區域:統招生9106個學位,但針對調招生864個學位!但針對調招生,近招收864人!也就是說,調招生的名額僅佔重點學位的8.6%左右!雖然今年學位相對增加了,但對調招生來說,“上不了重點線選個普高都難”仍然是一個很嚴峻的話題!假如計劃人數招滿,那也就是864名調招生,加上8644名統招生,這樣算達到重點線上人數共9508人,這些數據意味著能進入四七九和重點中學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也告訴我們中考考進重點高中比高考考進985還難!


2019年成都中考,大數據告訴你競爭有多激烈!



2019年成都中考,大數據告訴你競爭有多激烈!


解析:

2018年“5+2”區域高中公辦普高共計劃招收3170人,相比去年縮減430人。民辦普通高中計劃招生人數為6068人,較去年縮減73人!

第三:

外地戶籍、郊縣學籍考生升學擇校限制多

在成都,想要參加“5+2”區域參加中考,必須擁有該地區戶籍或學校正式學籍。

首先,成都市區戶籍,這就限制了大批外籍學生。中考政策規定,具有成都市初中學籍的市外戶籍初中畢業生,可報名參加畢中考,以調招身份填報高中,最直觀的就是錄取分數的不同,一般調招分數線都高於統招錄取分數線。


2019年成都中考,大數據告訴你競爭有多激烈!


2018年新都一中在5+2區域的調招分數線(590)比統招分數線(543)高了整整47分,調招生的錄取難度之大不言而喻。

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借讀生的招生計劃少,錄取比例低。

外地戶籍本地學籍的家長們在成都辛苦打拼了這麼久,卻很難讓自己的孩子進入一所重點中學讀書,畢竟,調招錄取人數少,比例低。2018年成都5+2區域省二級以上示範高中,面向5+2區域共計劃招收12550名學生,其中調招生僅有1020人,佔比只有8.12%。那如果再告訴你,5+2區域調招考生的數字是1萬多近兩萬...

而另一種,非主城區的區縣考生,他們雖然擁有成都市戶籍,但因其初中畢業學校是區縣的,也就是擁有的是區縣學籍,只有極少數尖子牛娃會以自主招生、郊縣班、指標到校等掐尖的方式被“5+2”區域學校網羅過去,每年至多也就幾百人,否則無法以中考成績進入“5+2”區域高中,大多數孩子只能參加普通中考入讀區縣內的高中。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學生都無緣“5+2”區域的重點中學!

對於分數沒上普高線的孩子就只能選擇職高,客觀地說職高的就業率比本科就業率高些,但主觀上家長和孩子很難接受在孩子15歲的這一年被中考這件事先劃分了一個檔次,不甘心讀職高就只能無奈地選擇交錢擇校或者復讀初三。

說到最後

以上種種,不難得出結論,每一個成都中考家庭都有一篇故事(牛娃除外),且都是一篇血淚史,其慘烈程度比高考更甚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