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孩子沒有學習動力怎麼辦?

龍曉華2


學習沒有動力,是有原因的,在平時的諮詢實踐當中,遇到的這類學生,大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的學習基礎相對較差,在班上屬於中下游水準的孩子,都有動力不足的表現,每當教師提問時他們就像是在受刑,生怕老師點到自己的名字,都沒有心理聽課了.

一天兩天這樣,損失還不明顯,要是孩子天天這樣,他上學有什麼收穫?別人是去收穫知識,他是去增加恐懼,日積月累,只落得更加害怕學習.這樣的情況不改變,別說學習動力了,能強忍著不逃學就是好學生了.

所以家長們發現類似情況,一定要及時瞭解產生的原因,採取措施予以解決.不要讓時間拖得太久以至於難以解決.厭學在開始出現的時候並不嚴重,是沒有及時處理才慢慢嚴重起來的.對於大多數動力不足的孩子,一旦補好前面的基礎知識,他們的學習動力馬上就能上來.


啟蒙的智慧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怎麼辦?

我送給家長提高孩子學習動力的四件法寶!

第一件法寶:責任

責任是學習動力的核心,我們當父母的是不是經常和孩子說一句話,學習是給你自己學,又不是給我們學,你自己學成什麼樣子,都是你自己的,說過沒?我是說過,而且在我投身教育行業之前,經常掛的嘴邊,現在才知道是錯誤的方式,這樣去教育孩子,就是在培養一個自私鬼,我們給孩子定位,就是最自私的定位,雖然這樣說,可孩子總是覺得我學習就是給父母學呢,因為父母要看我的成績啊,成績好了就表揚我,給我獎勵,成績不好就一頓打罵,我恨他們,我們沒有給孩子一種責任,孩子沒有感覺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對自己,對家庭,對家族,對國家,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得其無,不知道能否理解這句話,我在舉幾個例子,岳飛,其母在身上紋“

盡忠報國”,廣為流傳,岳飛出生普通農家,卻有如此高的成就,是什麼?從小,保衛國家就是他心中的責任,所以學習,練武,都承擔著這份責任。“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總理年少時立下的宏偉志向,那年他12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是要博覽群書,全面發展,求真務實,勇於創新,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高素質人才,努力增強自身的文化修養,為富國強民而不懈努力,什麼樣的人才能成功,身上有責任的人,學習也是一種責任,看揹負著怎樣的責任去學習,最終站的高度也就不一樣了。

第二件法寶:夢想

沒有夢想的人就同行屍走肉,而人類的夢想,就像一顆種子,小的時候種入我們心裡,然後讓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可往往,還沒發芽,就死掉掉了,是不是這樣!我們哪個人小時候沒有喊過,我要當科學家,我要當宇航員,我要當醫生,我要當老闆等等,年紀越大,夢想越遠,那問題出在哪裡?還是沒有讓夢想成為你人生的導航,什麼是導航,例如,我要當老師,那你是當什麼樣的老師,是教你小學的語文老師?還是像孔子一樣,思想流傳了上千年,學生至今還遍佈世界各地的老師,我們的夢想導航,就是要像孔子一樣的老師才叫夢想。有方向,有目標,而且志向遠大,然後讓這個夢想在我們心裡深根發芽,茁壯成長,等它成為參天大樹的時候,夢想就實現了。

第三件法寶:感恩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成功時,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許多;失敗時,不感恩的藉口卻只需一個。殊不知,失敗或不幸時更應該感恩生活。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不是隻有幫助我們,我們才要感恩,而是,我們隨時隨地的去感恩,感恩下雨,讓空氣清新,讓我吸入新鮮空氣,感恩小花,讓我感受到了美的享受,感恩美餐,讓我的身體健康發育,感恩身邊每一點,每一滴。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感情,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永遠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幫助其他的人,更不會主動地幫助別人。讓孩子知道感謝愛自己、幫助自己的人,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個內容。

第四件法寶:自信

自信就是點燃我們動力的鑰匙,自信就是一種積極的態度,自信不是自大、自傲,如果分辨不出自信和自大的分別,那不是瞎扯麼?如果我們的孩子缺乏自信,我們作為父母就要訓練孩子的自信心,這點尤為重要,如果孩子總是不自信,前幾件法寶將失去它的意思,學習還怎麼提高,他都不相信自己可以學好,怎麼就學好了呢?

不要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多麼優秀,怎麼教育好我們自己的孩子才是關鍵,作為父母要謹記,孩子是我們家庭的重要成員,他將擔負著家庭的重任,不要從小剝奪了孩子的權利,孩子不可能在你的懷抱中生活一輩子。


窗邊故事匯


教育不只是書本的照本宣科,而是靈魂和心靈塑造的過程,所以過去我們常說,好的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帶學生學習和將軍帶兵打仗有相似之處,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當兵的沒有動力,一定是將領無能;而學生沒有動力,則需要教育者首先去反省自身(不只是老師,也包括家長--因為家長乃是孩子的第一老師)。此言非虛。
歡迎關注訂閱今日頭條號《教育的觀點》獨家專欄《如何給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 本專欄將與您分享來自於一線的真實有效的國內外最新心理學、教育學經驗與方法。
https://learning.snssdk.com/feoffline/toutiao_wallet_bundles/toutiao_learning_wap/online/album_detail.html?content_id=6678439118894006532
歡迎加入今日頭條號《教育的觀點》“家長教育學院”圈子:
教育的過程,複雜、細膩而艱辛,常常伴隨著各種教育問題和心理問題。當孩子出現教育問題的時候,很多家長往往不知所措,不知該求助於何方?也不知道從哪裡才能得到靠譜的、真實的教育信息。 即刻加入“家長教育學院”圈子,每天分享一線真實教育經驗。以及資深專業老師、大學教授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
https://ic.snssdk.com/market/v1/tpl/landing/community/community.html?community_id=6686609792884015624

教育的觀點


為什麼沒有學習動力?有沒有想過?一般都是成績不好,所以就開始逃避,表現的症狀就是沒有學習動力。應該儘快讓他找回學習成就感,和學習自信心,這是根本,什麼培養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那都是正確且有道理的【廢話】。你想想一個人在一個崗位或者一個公司長期沒有成績沒有成就,他會有什麼熱情和動力去工作,只會消極怠工。孩子也是,找不到成就感,他都厭學了,你還怎麼培養學習習慣和態度,要知道這些東西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


明責權教育老師


一、學習動力受學習能力的影響。

二、學習動力受積極情感的影響。

我們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制定目標,可以制定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家長可以陪伴孩子去挖掘。

一個孩子在學習時,尤其在家裡,父母跟孩子的互動是很重要的,比如,如果一談到學習,孩子的腦海裡出現的畫面或聲音的情景是哀嘲、捱打……受否定,慢慢的孩子一定會厭學,反之,如果孩子在學習時,在他的大腦中會出現家庭的溫暖,是父母間互動的一個開心的狀態,對孩子來說學習是一個美好的景象,那學習對孩子來說一定是吸引的。

因為無論大人、小孩都願意做開心、快樂的事情,這份熱愛來源於興趣,我們父母一定要知道一個規律,孩子如果喜歡學習某一領域的知識,那這個小領域裡一定是有吸引孩子的地方。


143號渡老師李彥芬


《怎樣調動初中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影響主因:基礎、習慣、方法。

三、注意力有效性:主動注意力。

四、主動注意力特徵:心理訴求,靜物。

五、建議:預習!預習!預習!





伊水緣


回答的人都有文化水平(除了我😁),各位寫那麼多字,心情要好好才能做到。什麼蟲蛀什麼木。學齡前和小學時期,九成人自認小孩比別人聰明,並開心到不得了。其實上了初二才知自己以前是傻逼。科目多了,內容複雜了,很多學生顧頭不顧尾,也是能力所限。動力來源多種多樣,壓力、引力。。。。。叛逆期很難溝通,這是致命點。孩子如果能靜下心聽父母說十分鐘的話,不愁學習不進步。


聽雨穿林1


每個人的動力都來自於自己的目標和夢想。想要孩子學習有動力可以讓他找一個自己的夢想。有了自己的夢想,家長不用擔心孩子的未來,重要的是要能讓孩子有正確的目標和夢想才能達到效果。

另外家長不要讓孩子覺得讀書是為你而讀的,這樣孩子會覺得被壓迫沒有動力。要讓他很明確地明白說讀書是為了自己將來有一個好的前途。並且家長最好帶領孩子去真實感受下這樣的選擇對將來的影響和差別,比如去打打暑假工之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