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籌再陷“騙捐”漩渦:50元包寫催淚文案,假病歷不審核


水滴籌再陷“騙捐”漩渦:50元包寫催淚文案,假病歷不審核



有車有房,眾籌治病!


“他不是在籌錢治病,他這是在眾籌自己的下半生”。


對於最近沸沸揚揚的德雲社演員吳鶴臣的眾籌事件,貓哥的同事們感嘆,“眾籌真的是太容易了,如果事情沒有發酵到現在,恐怕她們100萬的眾籌已經達成了”。


眾籌這件事呢,一個有需求一個有愛心,本來沒有什麼可爭論的,而問題在於,這事容易被壞人利用了,比如,一個有車有房沒病的人,裝病賣慘去眾籌,有沒可能拿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

貓哥做了個測試,只要不要臉,成功的概率不低。


水滴籌再陷“騙捐”漩渦:50元包寫催淚文案,假病歷不審核


01

在水滴籌上籌款有幾個步驟呢?貓哥實際操作了一下,其實還算是挺簡單智能的。


在初始頁面中,必填項僅有籌款金額、籌款標題和求助說明,即可提交。籌款金額,最低1000元,最高100萬,可以自己填寫。而籌款標題和求助說明,不會寫也沒關係,只要填寫基本信息,平臺可以自動生成一份“聲情並茂”的求助說明。自動的啊,不滿意還可以換一換。


水滴籌再陷“騙捐”漩渦:50元包寫催淚文案,假病歷不審核


如果覺得不夠好,可以求助萬能的某寶,求助文案代寫以及潤色也是可以上架的,雖然最近已經下架了不少,但是仍然還是可以搜索到,貓哥問了下客服,50塊包500字文案,基本上96%的文案基本都可以通過水滴籌的審核,畢竟是專業賣慘,套路都熟。


水滴籌再陷“騙捐”漩渦:50元包寫催淚文案,假病歷不審核


基礎資料提交完,還可以貼張圖,平臺推薦積極向上的治療照,更易獲得關注。而後就是三條承諾,總結一下是:錢不能亂花、信息真實、配合提供材料。


之後需要提供患者的個人信息和醫療材料,“診斷證明、病案首頁、住院證明、檢查報告”任選其一。沒有病咋辦呢?沒有病可以開病例啊,QQ上搜索開病例的群,可以具體到各個城市,而且“你想什麼病,你就可以在病例上得什麼病”。


提交了,審核了,然後,你就可以籌款了。


可以說是一些街上“殘障乞討”的線上版,也就是“雲乞討”。


尤其是國內的造假手段日臻成熟,造假的成本本來也不高,那麼這麼一套手續下來,其實也就幾百元左右。如果再將這個眾籌信息轉發到一些“半熟不熟”的社交圈子裡面,比如校友群、同事群、一些主題討論群,故事再編的慘一點,眾人也會眼淚和鈔票齊飛了,沒準還能在對方的這些群裡再來一輪“病毒傳播”。


02

只要“運營”得當,這一輪下來,如果不引起社交媒體的扒皮,完成平臺規定的上限目標不成問題。


這種“雲乞討”的方式,靠什麼來監管呢?目前來看,就是寄希望於眾籌發起者本人的節操了。


水滴籌再陷“騙捐”漩渦:50元包寫催淚文案,假病歷不審核


貓哥看了一下,在個人承諾的信息中,特別標明,“若有違背,願承擔全部法律責任,並賠償相關方所有損失”。

● 法律責任?

律師說,這樣的情況目前基本上不涉及法律糾紛,僅涉及道德評價,

那麼意味著實際意義上的法律責任還沒有什麼追究的,真的幹出這樣的事情來的人,哪兒還有什麼道德感可言呢?

● 賠償損失?

目前在所有的相關的水滴籌等眾籌平臺“騙錢”的案例處理上,基本上都是曝光後善款全部退還,哪有什麼賠償損失呢,畢竟最大的損失還在心靈上。


還有一重希望在哪裡?在平臺的審核監管上,然並卵,根據多家媒體親測,使用偽造的診斷證明是可以通過平臺審核的,那麼也就是說,向診斷醫院求證核實的環節被省略掉了。


如果向醫院核實這樣相對簡單的求證動作都做不到的話,那麼像吳鶴臣家那樣,“手滑”而“誤操作”而選擇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其求證可能更是有難度,因為醫院相對還能對外開放一點,而貧困戶建檔這樣的事情是掌握在地方政府手裡的。


但是在平臺眼裡,可能這一步驟需要用戶來做,畢竟平臺只是“為發起人和贈與人提供技術服務的網絡渠道”。


在水滴籌的用戶協議中,有關風險提示的條款中寫明,“贈與人在決定對項目進行資金贈與前,應對籌款項目進行全面細緻的瞭解,獨立審慎的作出是否支持的決定”。


水滴籌再陷“騙捐”漩渦:50元包寫催淚文案,假病歷不審核


這點讓人不得不想到一些號稱“只做信息撮合中介”的P2P,至於是否真實可靠,那可不一定。


03

水滴籌說,大病眾籌不收費,甚至會墊付一些產生的渠道費用。


那麼問題來了,大病眾籌到底是商業還是慈善?這個對於水滴籌這樣的平臺來講,好像不難界定。


畢竟一輪又一輪的融資拿著,資本出錢讓平臺來搞慈善,而自己默默無聞?這不是商業社會的邏輯,也不是資本的真實目的。


雖然不少平臺都在搞副業,實物眾籌、保險等產品也在做,但是相對來講,還構不成平臺的主營業務,主要還是大病眾籌。


有沒有其它的收入呢?還是要翻翻用戶協議。


水滴籌再陷“騙捐”漩渦:50元包寫催淚文案,假病歷不審核


在水滴籌的籌款基本模式中,貓哥注意到一條,相關各方“

同意水滴互保將上述款項委託第三方進行資金託管”。


根據水滴籌的宣傳資料,水滴籌已經累計籌到了160億的治病錢,那麼也就意味著在籌款期間,曾經形成過160億的資金沉澱,資金從眾籌到交給求助者,需要不少的時間,沉澱資金怎麼用?有沒有利息收入?第三方是誰?這些錢在撥付給發起人之前,用來做什麼?

這些好像都不太清楚。

所以啊,說回來,還是一個金融問題,這麼一大筆資金,平臺的把關意願也就可想而知了。

04

而在另一方面,到底誰能發起籌款?似乎誰也沒有能給出一個答案。

● 比如吳鶴臣家人發起的眾籌,“一個腦出血眾籌100萬”,而且家裡“兩房一車”

,房賣不了,車還要代步不能賣,在加上“誤操作”的低保戶,讓人很難不聯想起“詐捐”。

但是吳鶴臣的妻子說自己是“月光族”,而且沒有“騙捐”、“逼捐”。

● 這也讓人想起了當年廣東的“羅爾事件”,一篇《羅一笑,你給我站住》換來的是250萬的打賞和捐助,然而自己兩套房,一套留給兒子一套養老。

● 而在廣西,一位鄧女士通過水滴籌為女兒籌得25萬善款,然而家裡卻是開奧迪、有房產,而鄧女士的女兒因此和網友展開了“罵戰”。

這一次,是“有車有房”的吳鶴臣家。


水滴籌再陷“騙捐”漩渦:50元包寫催淚文案,假病歷不審核



時隔多年,但人們依然對於“窮人捐助富人”的事件諸多介懷。法律沒有規定富人不可以發起籌款,但是窮人在金錢上“幫助”富人,在情感上與我們的日常認知相牴觸。


而實際上,在很多的案例裡,發起人都對自己的財產狀況頗多遮掩。水滴籌這樣的平臺也不審核資料的準確性,所以大家紛紛選擇賣慘,試想下,如果一個人說我開著奧迪,家有兩套房,銀行有存款,那網友還願意捐錢嗎?


雖然平臺要求發起人公示自己的財產狀況,但是真到了落實階段,水滴籌又坦言“當前平臺對車產、房產、存款等家庭經濟情況普遍缺乏合法有效的核實途徑”


水滴籌再陷“騙捐”漩渦:50元包寫催淚文案,假病歷不審核


於是,這樣的事件就層出不窮。不厚道地想,水滴籌這樣的平臺也沒有動力加強審核,畢竟,審核一個求助者的真實信息需要費用,全調查清楚了少說得上千的成本,平臺審核過嚴,必然造成用戶數據、捐款數據的全面下滑,善款的數量也會少很多,你說,這麼不討好的事情,平臺那願意幹啊?


發起人覺得自己沒有錯,“扒皮”後捐了的網友要退錢,而平臺的公信力就在這一來一往中慢慢喪失,恐怕一個還沒有健全的行業,可能就會像此前諸多創業模式一樣,逐漸跌落。


然後呢?受害的是誰呢?被消費的愛心,以及真正需要這些愛心,而又尊重了現有規則的人。

最後提醒大家下,很多人發現被騙,一般會說,“反正也沒多少錢,就當丟了”,這種愚善,千萬別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