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丨郭德綱徒弟腦出血眾籌引質疑:詐捐是對社會善意的消費

分析丨郭德綱徒弟腦出血眾籌引質疑:詐捐是對社會善意的消費

100萬的籌款風波

五一小長假已經告一段落了,大多數人又開始了正(ku)常(bi)的上班生活。這個五一,除了日常的堵堵堵和人山人海以外,也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為龍蝦拼過命?吃個網紅龍蝦店排隊7000多桌,打個車排隊2000位,網友:假期都過了還沒排到我。

當然,除了這些趣聞,還有一些引發社會輿論熱潮的“大事件”,就比如當下還鬧得沸沸揚揚的德雲社成員眾籌一事。

這幾日,德雲社與郭德綱被送上熱搜。別誤會,並不是郭德綱和德雲社的鍋,這次事件的主角,是德雲社的相聲演員,郭德綱弟子吳鶴臣和他的妻子張泓藝。

分析丨郭德綱徒弟腦出血眾籌引質疑:詐捐是對社會善意的消費

4月8日,德雲社相聲演員吳鶴臣,本名吳帥,突發腦出血,在北京天壇醫院接受手術後病情逐漸穩定,目前仍在住院接受治療。

而前不久,吳帥的家人在水滴籌這個眾籌平臺上向社會求助,眾籌金額為100萬元。

截至5月3日晚,眾籌捐款已籌到14萬8184元。這次眾籌的口吻為吳鶴臣的父母,實則是由他的妻子張泓藝發起的。

照理來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本是一次充滿愛心的善舉,現在卻引起了軒然大波。而這一事件也被眾多網友質疑為是一種騙捐行為。

分析丨郭德綱徒弟腦出血眾籌引質疑:詐捐是對社會善意的消費

一切的爭議都離不開網友最大的質疑:這是否是一場窮人對富人的募捐?

網友認為,吳鶴臣家裡在北京有兩套房一輛車,腦出血這樣的病也有醫保,為何需要眾籌100萬元?

一方面認為以他們家的實際情況來說並不是無力負擔醫藥費,但是卻在水滴籌這種本應是困難家庭募捐工具的平臺上籌款。另一方面網友們質疑水滴籌監管不力,審查不嚴。

分析丨郭德綱徒弟腦出血眾籌引質疑:詐捐是對社會善意的消費

對此,吳鶴臣的妻子發佈微博回應稱,目前已關閉籌款,網友質疑的兩套房都是公租房,無法出售。

家中有癱瘓病人,日常出行比較麻煩,因此車也不能賣。自己並不存在騙捐行為同時也從沒逼捐或騙捐任何一個人。

分析丨郭德綱徒弟腦出血眾籌引質疑:詐捐是對社會善意的消費


分析丨郭德綱徒弟腦出血眾籌引質疑:詐捐是對社會善意的消費

而關於眾籌數目為100萬的問題,吳鶴臣的妻子稱一百萬只是個上限的額度,也是自己當時手誤點錯了,目前籌集到的錢是148184元,已經暫時夠用了,並且自己也關閉了籌款、平臺。

雖然張泓藝極力澄清,但仍然擋不住網友對她的各種質疑。

分析丨郭德綱徒弟腦出血眾籌引質疑:詐捐是對社會善意的消費

德雲社的回應

既然這件事情牽涉到了德雲社的人物,那以郭德綱為首的德雲社肯定不會坐視不管,很快,德雲社內部便對此事進行了回應。

德雲社的回應對於吳鶴臣可以說仁義滿滿,內部成員已經進行募捐,而德雲社與郭德綱還會持續提供經濟援助,德雲社的這一做法無論是於公於私,都令人歎服。

分析丨郭德綱徒弟腦出血眾籌引質疑:詐捐是對社會善意的消費

當然,也有很多捕風捉影的網絡噴子借這次事件,將吳鶴臣家人的個人問題放大到整個德雲社的問題,以點概面的去黑化德雲社和郭德綱,說他們將相聲商業化了,通過相聲賺的盆滿缽滿現在又搞眾籌。

其實商業化了的相聲,不能說是件好事兒還是壞事兒,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是真的盤活了相聲,也帶動了更多的年輕觀眾去逐步瞭解這些傳統文化項目,並愛上了這些項目,甚至開始學唱這些曲藝。

從這一點我們真的得感謝德雲社,感謝郭德綱。

分析丨郭德綱徒弟腦出血眾籌引質疑:詐捐是對社會善意的消費

籌款事件風起雲湧,社會各界齊關注

事件持續發酵,央視網也對此次事件發表了觀點:

分析丨郭德綱徒弟腦出血眾籌引質疑:詐捐是對社會善意的消費


分析丨郭德綱徒弟腦出血眾籌引質疑:詐捐是對社會善意的消費

特約評論員嶽屾山說,首先是要加強對眾籌平臺的監管,既包括對平臺的監管,也包括平臺對於求助者的監管。

還有一個就是,我們要建設一個良好的慈善機制,從而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得到相應的幫助。

詐捐的危害確實很大,極大的損害到了有愛心的人的捐贈熱情,很多人會因此而產生懷疑,再碰到類似事情我捐還是不捐。

眾籌平臺募捐是一個民間行為,平臺可能確實存在能力問題,相應的政府部門能否給予扶持和支持,從而能夠核實到一些基本情況,避免大量的詐捐存在。

還有另外一點,需要我們求助人把真實信息都放到平臺上,傳統觀念上說,只要家裡有餘糧你就不應該來求助,但在現實當中確實存在。

雖然我家裡有餘糧,但我確實需要幫助的這種情況,而不能僅僅因為他有房有車或者有存款就認為他不應該來募捐,而是說他是不是把這些情況真實的、完整的告訴給了準備要募捐的人。

如果明確告知了,網友心裡就有了一杆秤,可以自己衡量這件事情是否到了我需要幫助你的地步,但如果隱瞞了、欺騙了網友就是詐捐。

分析丨郭德綱徒弟腦出血眾籌引質疑:詐捐是對社會善意的消費

而事後水滴籌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有車有房也可以發起籌款,並沒有界定有錢人就不能籌款,平臺沒有資格審核發起人車產房產,但是要求發起人如實地公示自己的家庭情況,而吳鶴臣方面籌集的14餘萬元善款將直接由平臺轉入醫院的對公賬戶。

對於吳鶴臣家人發起眾籌時顯示的“貧困戶”情況,“水滴籌”相關負責人解釋道,這應該是吳鶴臣家人誤操作,平臺在發現之後及時與發起人溝通,已進行了修改。

該負責人還透露,“水滴籌”曾與醫院聯繫,但由於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醫院沒有辦法給出確切花費。

負責人稱,平臺會要求發起人提交相關證明材料,但是有記者發現,在水滴籌上如果想進行籌款的話只需填寫金額、標題、內容、初步上傳醫療材料即可提交申請,審核通過後完善身份驗證即可提現。這也變相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之機。

分析丨郭德綱徒弟腦出血眾籌引質疑:詐捐是對社會善意的消費

不要讓別人的愛心,成為你斂財的工具

縱觀這幾年時不時爆出的各種利用人們善良而私自牟利的事件,前有胃癌男事件,後有武漢楊悅事件。說到底,這些人都有一些共性,不願動自己的奶酪,動別人的奶酪理所當然。

胃癌男,家產千萬,還來籌款,籌款沒錯,錯在你是個有錢人!

楊悅還有公司,甚至拿到了天使輪風投,當然,公司股份也是不情願賣。不願意賣車賣房是人的本性,不走到那一步,誰心甘情願賣?

但既然當事人都不願意盡力,憑什麼要求網友來為當事人的不努力買單?

在德雲社這樣一個龐大的金字招牌下,很多相聲曲藝愛好者慷慨解囊,於情於理。

但是換位思考看看,張泓藝不偷不搶也並沒有逼任何人捐款,籌到14萬8184元就關閉了平臺,按理說這樣也沒有錯。

事情沒輪到自己頭上,說什麼都有理,真到了那份兒上,不想賣房賣車賣手機的人多的是。

只是,吳鶴臣背靠的是德雲社,是一個社會影響力極大的公眾平臺,他本人也是一個公眾人物,但就是因為這個人設才更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所以,評論底下一片戾氣,罵聲不斷。

分析丨郭德綱徒弟腦出血眾籌引質疑:詐捐是對社會善意的消費

這次事件,再一次將水滴籌這種眾籌平臺的漏洞以更加清晰的角度呈現在所有人面前,相信通過這次事件的發酵,各種眾籌平臺也會加大監管力度和審核力度。

不管張泓藝是不是真的消費了所有人的善良,也不管誰對誰錯,這件事情終究是過去了。通過事件而留下的問題才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的。

正如網友@捕猹少年小閏土說的那樣:“善良從來都是一種選擇,不要讓別人的愛心,成為你斂財的工具。”

網絡求助與借款不同,它不要求受助者償還,捐助與否、捐助多少,完全取決於施助者的意願。

支撐慈善行為的,並非任何責任或義務,而是整個社會助人行善的風氣。

如果這種風氣被少數人的不當行為、一些網絡眾籌平臺的制度漏洞所破壞,無疑是可悲的。

我們無法要求每個人都做到誠實,但眾籌平臺理應通過制度約束籌款者,為誠信提供保障,如此才能讓人捐得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