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邪,是入裡化熱,還是化熱入裡?

用戶12345670wys888


寒邪進入人體一般都會造成發熱的現象,這倒不是說寒邪入裡化熱,也不是化熱入裡,寒邪就是一種寒性的物質,因為寒邪進入體內,就會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造成氣血瘀阻而生熱,身體強壯的就會以發汗的方式,把寒邪驅除體外,一個身體虛弱的人,就可能只有惡寒的症狀,這是身體不能抗拒寒邪,就會繼續侵入人體,由人的皮毛進入體內,有的可能會停留在皮肉之間,嚴重的可能會侵入臟腑,影響臟腑的正常功能發揮,發生嚴重後果,所以自古以來就有:騎馬看傷寒,回頭看痘疹的說法,說明傷寒入裡會造成嚴重後果。



人的身體本身就有抗邪功能,寒邪進入人體,身體就會抗邪,每一個人的體質不同,抗邪的反應程度也不一樣,發熱厲害的說明正氣旺盛、體質強壯,發熱輕的說明正氣不足、無力抗邪,像小孩和年輕力壯的人,感受寒邪發熱就重、體溫就高,體質虛弱的及老年人發熱就輕,所以寒邪進入人體,身體都會抗邪,都會有發熱惡寒的症狀發生,身體抵抗力強的就會發熱明顯,身體虛弱的就會惡寒,這是因為正氣抗邪就會發熱,寒邪入裡就會惡寒,因此在治療寒邪入裡的時候,可以用“實人傷寒發其汗,虛人傷寒建其中”的方法治療,同樣的傷寒因為不同的體質,產生的症狀就不相同,所以治療方法也不一樣。

所謂的寒邪是因為“寒凝經脈”,寒邪進入人體會影響氣血運行,造成氣血瘀阻而發熱,正氣抗邪同樣也會發熱,這並不是寒邪進入人體的化熱,而是寒邪入裡引起的發熱,當然寒邪更不可能化熱後入裡,只有在正氣衰弱的情況下,正氣不能抗邪,寒邪才會入裡引起各種傷寒病症。


在正常情況下,寒邪大多從皮毛而入體內,在皮毛時都有發熱惡寒的“太陽病”症狀,一般體質強壯的會發熱汗出,把寒邪排出體外,但是體質偏弱的人就不能把寒邪排出,因此寒邪進入皮肉之間,這時就有往來寒熱的“少陽病”症候,正氣抗邪就會發熱,邪氣旺盛就會惡寒,如果寒邪再繼續入裡,就會發生“脈微細,但欲寐”的少陰病症候,當然還有“太陰病、陽明病、厥陰病”,這個在《傷寒論》中都有闡述,這裡就不再詳細說了,所以寒邪入裡就會引起身體發熱,而不是化熱後再入裡,只是身體抵抗力降低的情況下,寒邪才會進一步入裡,發生各種傷寒入裡的病症,其治療的方法是,在皮表的用發汗的方法,在皮肉之間的可以“和解少陽”,入裡的就要透邪達表,或者用通下的方法治療。我是一個民間中醫,這都是自己的理解,有不妥之處敬請諒解和指正。


中醫雜症


實際上是正邪交爭而發熱。邪指寒邪 正指人的體能。如果邪盛正弱 就是直入三陰 太陰少陰瘚陰 就不發熱 這也是西醫打掉水治傷寒感冒有時會越治越壞的原因。如果寒邪入裡只在3⃣️陽。才會發熱 這也是🈯️正邪交爭在太陽 陽明 少陽。


健康希望使者


請閱柴葛解肌湯.


灑漁河


入裡化熱。所謂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先在表,後入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