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肺結節,該怎麼辦?平常需要注意什麼?

夢想成真5159


前天遇到一位70歲的老人,開始是因為持續的記憶力下降來做腦部磁共振檢查,結果發現兩個轉移瘤:


我們知道,腦轉移瘤最常見的原因是肺癌,又做了個肺部CT,結果發現右側小肺癌,才2.8釐米,貼近胸膜:

這位老人已經腦轉移幾個月了,2.8釐米的小肺癌卻已經是晚期,但他沒有明顯的肺部症狀。

肺癌早期大多表現為肺結節,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可以通過胸部CT檢查發現。

但是反過來我們要知道,在所有的肺結節中,良性遠遠多於惡性!不要因為有肺結節,就恐慌緊張,甚至嚇得睡不著覺,那違背了我們篩查的初衷。

發現肺結節該怎麼辦?

按照指南,我們根據危險程度把肺結節分為三種類型:高危結節,中危結節和低危結節。

其中只有高危結節需要進一步處置。

中危結節和低危結節,隨訪觀察是最常用的方式,不會耽誤治療。

高危結節的定義如下:


發現高危結節不應隨訪觀察,應當採取進一步手段,明確是否為惡性,常用的手段有多學科會診、增強掃描、支氣管鏡、經皮肺穿刺等,有時候腫瘤標誌物檢測也有輔助意義。

大家最關心的,哪些肺結節需要手術切除?

我們看一張言簡意賅的圖片總結,來自齊魯呼吸王光強老師的網絡學習文章:

符合這三個特點,應當考慮外科手術切除,多采用胸腔鏡下微創手術切除,一般要根據病理分期,確定切除範圍,浸潤性肺腺癌一般選擇肺葉切除,原位腺癌和微浸潤腺癌屬於非侵襲性腺癌,可以選擇楔形切除。

大家關心的另一個問題,小結節隨訪觀察會不會耽誤治療?

不會的,即使是惡性的,早期生長也很慢,不會耽誤治療。

有兩種情況要格外注意一下:吸菸者和有腫瘤家族史者。

雖然病理機制還沒有研究明確,但我們發現肺癌病人的低危小結節,可以在一年內進展到晚期,所以複查間隔要短一點。

這是山東腫瘤醫院黃教授分享的一個典型,老年男性吸菸多年,體檢發現右下肺5毫米小結節,屬於低危結節,按照指南可以一年複查。

然而很遺憾,一年後已經廣泛轉移:



所以吸菸有害健康,是證據確鑿的!

這些人群發現肺結節,複查間隔要更短一些,發現結節增大應及時處理!

肺結節的病人平時要注意什麼?

有一些網友分享,吃某些食物或者中藥可以肺結節消失,很遺憾,我們沒有發現這方面的具體病例。

但有一些炎性肺結節,經過抗炎治療或者隨訪觀察的確可以消失。這也是我們反對肺結節過度醫療的原因之一。

很多炎性肺結節表現為邊緣模糊的磨玻璃影,抗炎兩週左右,3~4周複查可以消失或者縮小。

當然抗生素不能亂吃,要遵循抗生素合理使用原則,聽從臨床醫生的指導。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友學習分享,侵刪)


影像科豪大夫


肺癌發病率居所有癌症之首,依據目前各大肺癌篩查的數據,吸菸、被動吸菸史的高危人群第1次肺部低劑量CT篩查,約2%的人發現早期肺癌,這個數據非常驚人。但是我們也發現大約有25%-30%的正常人肺上有小結節,這其中絕大多數為良性結節。因此判定良惡性結節很重要。下面寫的東西幫助大家鑑別良惡性結節。

肺部結節主要分為實性結節和磨玻璃結節,以及混合磨玻璃結節,這個很重要。比如說,實性結節判定良惡性的標準與磨玻璃結節良惡性標準決然不同。

大小均可以適用判定良惡性結節。

比如過去的國外回顧性研究結果:2038例直徑小於4mm孤立性小結節,惡性病變率為0%;1034例直徑4-7mm孤立性結節,惡性病變只佔1%;268例直徑8-20mm的結節,惡性病變佔了15%;但是結節直徑大於20mm時,惡性概率竟高達75%。

形態

實體結節中三角形結節和長條形結節,多是良性結節,尤其是存在於胸膜下的三角形、光滑、長條形實體結節。實性結節中,有分葉、毛刺、胸膜凹陷徵等多為惡性,如下圖。


磨玻璃結節中:邊緣清晰、大於8毫米、中間有空泡徵、支氣管充氣徵、中間含實性成分的混合磨玻璃結節往往提示惡性概率大。如下圖
邊緣不清晰的純磨玻璃結節有一部分可能為炎性改變,有時候保險點可以先正規抗炎2周後複查。

最重要的是啥呢?我覺得是聽醫生安排,隨訪還是手術,自己安心生活


醫療科普徐醫生



隨著CT檢查的增多,發現肺小結節的人群也在增多,很多人會問患了肺小結節怎麼辦?答案肯定是去醫院啊。

但是大部分的小結節,醫生是不能一眼判定出來它到底是什麼,因此很多患者會懷疑小結節是不是腫瘤。


首先,看一下自己屬不屬於下面這類人

(1)長期吸菸(每年超過30包)、吸二手菸、油煙等;

(2)有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病、間質性肺炎等肺部疾病;

(3)職業或環境中接觸石棉、砷、鈹、鎘、煤煙等,也就是說個人職業是與化工廠、煤礦、切割大理石等有關的,或長期住在相關場所附近;

(4)家族裡是否有人患得腫瘤疾病;

(5)曾經有過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等;

(6)工作壓力緊張,精神負荷大。

如果不幸,符合了上述條件,那麼就需要警惕了。

看小結節是什麼樣的,是實性的、磨砂玻璃樣的還是半實性的。

最危險的就是半實性的,但也不是說半實性的就是癌,只是它是癌的可能性相比其他兩種稍微高了那麼一點。

(1)半實性的結節需要複查CT的間隔通常是3個月,而其他兩種則為6個月。

(2)只有大於5mm的半實性結節是高度懷疑對象,對於小於5mm的小結節,就可以6個月再複查了。

(3)如半實性成分複查以後仍小於5mm,每年複查,連續5年。

(4)如果是多個小結節,那就需要3個月左右複查CT,複查如果沒有什麼變化,就繼續定期複查,如果2~4年以後仍然沒有什麼變化,以後多數也不會有太大變化了。

(5)但如果結節大於10mm,建議活檢或手術切除。如果不想活檢或手術的,就要密切隨訪,每3個月做一次CT複查。


寫在最後

如果有吸菸、喝酒等習慣的,請及時戒除;

若有上述提及的工作環境的,也請及時做出改變(申請調崗等);

發現肺結節後,請及時就醫,並保持良好心情。另外,對於不需要進一步治療的,仍需遵循專業醫生的隨訪安排,密切觀察肺結節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