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雯央視訪談表示:戰丁寧時抱著生涯最後一場的信念,她是最強的對手,你怎麼看?

足球story


如果沒有世乒賽的奪冠,或許劉詩雯到現在被頻繁提起的可能就僅是混雙金牌,至於東京奧運會單打資格,似乎就是遙遙無期了。而戰勝丁寧,就是最關鍵的一役。

在央視《風雲會》節目中,劉詩雯面對主持人說出了世乒賽奪冠前後的心路歷程。在談到女單比賽時,劉詩雯表示在半決賽前仍然覺得丁寧是“最強對手”,比賽中有把它當做生涯最後一場比賽來打。最後,劉詩雯做到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翻盤晉級。

確實於劉詩雯而言,丁寧和她年齡相仿,目前也是國乒的功勳老將了。兩人在賽場的交手已不計其數,其中丁寧在大賽的勝率非常高。

這也難怪半決賽劉詩雯對戰丁寧時,她有抱著“生涯最後一場”的信念。特別是此前的2015世乒賽決賽,兩人還決戰蘇州,結果是劉詩雯最後惜敗,丁寧加冕桂冠。而這次比賽劉詩雯再度遇上老朋友丁寧,前因後果的累積疊加在小棗心理層面,丁寧無疑是最強的對手了。

或許恰恰是這個“最強”信念,讓小棗在比賽中打出11:0時依然“面不改色”。而回顧那場比賽,劉詩雯的精氣神更為強烈,那股全神貫注、鬥志昂揚,0-2落後依然堅韌不拔的精神,讓她在半決賽、決賽都能堅持到底,並最終獲勝。

場上是對手場下是朋友,關於“11:0”的尷尬,劉詩雯在女單頒獎時也跟丁寧、陳夢說了抱歉,大家都能理解,畢竟這是一場“破釜沉舟”的比賽。


花田球談綠茵


戰勝丁寧不僅僅是一次半決賽的勝利,更多的是心裡的那層紙被捅破了,突破了心裡的障礙,就像昨天她在訪談中說到像她們現在對於其她人來說技術上面已經沒有了優勢,最大的優勢在於綜合方面,主要體現在大賽經驗和心理素質,而以前劉詩雯在心態方面控制的很不好,經常在關鍵比賽中心態失衡從而導致技戰術發揮失常,在大賽的決賽中與冠軍失之交臂。

就像她自己說到打完半決賽戰勝丁寧感覺當時有股氣往上湧,整個人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樣了,不再像以前的比賽前焦慮那樣,這次顯得尤為自信和堅定。從最近的兩次大賽來看一個是15年世錦賽女單決賽,在決勝局劉詩雯處於領先時,丁寧意外受傷,這次意外徹底打亂了劉詩雯先前的部署,造成了了心態變化,最後遺憾的輸掉了比賽。還有在上一屆世錦賽的半決賽中半決賽打朱雨玲在3:2領先時被連扳兩局,錯失晉級決賽的機會。

以往的這些都驗證了在關鍵時刻劉詩雯在控制心態這方面還需要加強,而這次戰勝丁寧是一個突破,達到了一個臨界點後終於超越了自我。贏比賽是為自己爭取參加東京的籌碼,心理層面的成長則為以後的比賽打下基礎。而作為和她同期的丁寧已經是大滿貫得主,把她視為最強對手不足為奇,也有利於自身的進步和超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