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是如何一步步弄死豪格的?

Kiss_譽


多爾袞和豪格都是大清帝國成立之初的兩大重臣,二人功勳卓越,為大清帝國立下汗馬功勞,在大清王朝皆為舉足輕重的人物。另外兩個人還具有深厚的血緣關係。多爾袞是皇太極的弟弟,而豪格則是皇太極的長子,論理多爾袞還是豪格的叔叔,只不過豪哥比他的叔叔多爾袞還大了三歲。

多爾袞在皇太極時代,頗受其器重,加上多爾袞能征慣戰,有勇有謀,在軍中數次建功。多爾袞最輝煌的就是親率八旗子弟攻打北京,逼迫崇禎自縊身亡,從而大軍進駐北京,挺近中源。

豪格在年少的時候,父親皇太極,爺爺努爾哈赤每次出征都會帶上他,訓練他的勇敢和智謀。經過多次戰役鍛鍊,豪格的作戰能力有了飛躍性的提高,努爾哈赤很是欣賞豪格,封他為貝勒,讓他統領正黃旗,皇太極在位時,加封豪格為和碩肅親王,掌管戶部。

多爾袞和豪格的恩怨應該從皇太極去世說起。由於皇太極猝死,生前沒有來得及選定接班人,於是乎各路皇子展開競爭。按理豪格作為長子,理應問鼎皇帝寶座,怎奈多爾袞從中干預,大有雙方兵戎相見的趨勢,後來朝廷其他重臣從中斡旋,又有孝莊聯合多爾袞,最終選定年齡較小的順治做了皇帝,而多爾袞則坐上了攝政王的寶座,豪格就此被政治邊緣化,從此兩人矛盾更加激烈。

當順治登基不久,多爾袞拉攏豪格手下,導致豪格內部瓦解,並進一步誣陷豪格圖謀不軌,惡意中傷攝政王多爾袞等等。於是多爾袞藉機乘勢打壓豪格,削去豪格爵位,貶為庶人。

由於常年在外征戰邊疆,朝廷內部支持豪格的大臣寥寥無幾,而多爾袞則倚仗攝政王的地位,排除異己,培植自己的黨羽,朝廷上下幾乎都是多爾袞的勢力範圍。於是乎,多爾袞利用豪格在外征戰的機會,聯合多名大臣,上書順治皇帝,誣陷豪格傭兵自重,還假造了很多豪格密謀造反的證據,逼迫順治帝逮捕豪格。順治迫於無奈,在豪格班師回朝的時候下令緝拿豪格,投入監獄,後豪格在獄中不明原因身亡。





折返888


多爾袞在與豪格的皇位爭奪戰中為了避免兩敗俱傷,削弱清王朝的實力,最終不得不做出妥協,推舉幼小的福臨登上皇位,並與濟爾哈朗共同攝政。在攝政過程中他採取了一系列限制旗主,加強他自身集權的措施:

第一,他以諸王參與議政,分歧太多,不利國家政務的實施為由,削了諸王貝勒的議政權。

第二,要求各部和都察院的尚書、侍郎,所有事情都要向攝政王報告,諸事由攝政王負責。

第三,限制諸王貝勒的外交權。

第四,讓濟爾哈朗主動宣佈:凡各衙門的大小事情,均宜先報多爾袞。

通過這四項有效的措施,使得多爾袞集大權於一身,得到權力的多爾袞隨後著手開始打擊豪格。

第一次是豪格的一個親信,以豪格語侵多爾袞為由出面檢舉,定了豪格“怨望悖妄罪”現在的意思就是“說不敬的話”,處理結果是幾位忠實於豪格的部下被殺,削去豪格的王爵,廢為庶人。清朝定鼎燕京後大封諸王,又恢復了豪格的王爵。

第二次是多爾袞以豪格包庇部屬,冒領軍功提拔罪人之弟為罪名,幽禁下獄,結果死於獄中。

這兩次的判決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反映出多爾袞心中對豪格阻礙他登上皇位的積怨,也反映出清朝官僚體制的混亂。




五貓


順治元年四月,豪格用言語中傷多爾袞,這次豪格說多爾袞的壞話被何洛會告發了,多爾袞便動用手中的權利削去了豪格的爵位。

順治元年十月,定都北京。大封諸侯,歷史記載是念在豪格過去有功的份上使其官復原職。多爾袞此時敢削去豪格的爵位,說明他在這場鬥爭中已經掌握主動權,至於不殺豪格還是出於對兩黃旗的忌憚,此時多爾袞還沒佔據絕對優勢。

順治三年,豪格被封為靖遠大將軍率軍西征,多爾袞本想借張獻忠這把刀殺了豪格,沒想到豪格反而平定了四川。這一回豪格自以為沒有落下把柄,於是在順治五年帶領大軍班師回朝,順治帝親自在太和殿設宴犒勞豪格及主要將領,豪格自以為得勝回朝會扭轉局勢,但是在豪格離京期間多爾袞的實力已得到進一步充實。

多爾袞向順治帝上奏摺彈劾豪格隱瞞其部將冒功之罪以及起用罪人之弟吉賽,就這樣豪格被打入大牢並死於獄中,年僅四十歲,豪格死後多爾袞還納了其福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