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歸茶究竟是“臨滄老班章” 還是“臨滄彎弓”?

點擊標題下方藍字關注 茶業復興

昔归茶究竟是“临沧老班章” 还是“临沧弯弓”?

吉普號獨家核心觀點

昔歸茶不是“臨滄老班章”

而是“臨滄彎弓”?

小黑從生態環境&採摘標準等三個角度

帶你現場解析

那些年被你誤解的昔歸茶

▽▽▽

普洱茶行業內,昔歸茶一直被茶客稱為“臨滄老班章”,我們表示不同意!

吉普號獨家核心觀點:“昔歸是臨滄彎弓”。

現在就讓我們跟隨小黑的腳步,一起去揭秘其中緣由吧。

顛覆認知!高緯度低海拔也能產好茶?

1

低海拔茶區中的特例

俗話說“高山雲霧出好茶”,高海拔地區的茶葉中谷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等含量都要更高。

昔歸隸屬的臨滄邦東茶區,就是其中海拔最低卻擁有優秀品質的的古茶園。

昔归茶究竟是“临沧老班章” 还是“临沧弯弓”?
昔归茶究竟是“临沧老班章” 还是“临沧弯弓”?

昔歸海拔在900-1000米,背離於“高山雲霧出好茶”的定式規律,昔歸古茶園成為一線名山裡唯一一個高緯度,低海拔產出好茶的特例。

2

離瀾滄江最近,高溫溼度成就好滋味

昔歸位於瀾滄江上的一個三面環江的小型河套結構中,年平均氣溫21℃,年降水量1200毫米。

昔归茶究竟是“临沧老班章” 还是“临沧弯弓”?
昔归茶究竟是“临沧老班章” 还是“临沧弯弓”?

眾所周知,茶區溫溼度對普洱茶的香氣、湯色、滋味都有很大影響。

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昔歸茶常年獲得江面的水霧滋養,日照強度低,早晚溫差大,致使茶葉內含物質豐厚。喝一口昔歸茶,茶湯濃郁,滋味醇厚,口感獨步臨滄茶區。

3

混生於森林,成就獨一品質

昔歸古茶樹混生於森林中,與各種寄生植物相生相伴,保存了昔歸茶最初的韻致。

茶園層質土壤為瀾滄江沿岸典型的赤紅壤,富含茶樹生長所需的有機礦物質、微量元素和較高的養肝風化土成分,保證了茶樹的植株健壯、芽葉肥實。

昔归茶究竟是“临沧老班章” 还是“临沧弯弓”?昔归茶究竟是“临沧老班章” 还是“临沧弯弓”?

優質且獨一無二的生態環境加上當地茶農的養護等諸多要素,造就了昔歸茶獨一無二的品質和口感。

5至6葉對夾葉,成就濃郁滋味

正宗的古樹昔歸茶,芽頭要麼非常小,要麼非常少,讓我們從一棵待採摘的昔歸古樹鮮葉中尋找答案。

這是一個十分標準且達到採摘狀態的5葉甚至是6葉的芽葉,芽已經打開,形成了對夾葉。

昔归茶究竟是“临沧老班章” 还是“临沧弯弓”?

在這樣一個狀態下采摘的芽葉,才能呈現一個從嫩到老非常完整的形態,以保留鮮葉中強勁的茶氣和完整的內含物質,使茶品濃郁耐泡,茶氣高揚,口感飽滿純正。

昔归茶究竟是“临沧老班章” 还是“临沧弯弓”?昔归茶究竟是“临沧老班章” 还是“临沧弯弓”?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的昔歸散茶,大多梗長葉長沒芽頭的原因。

昔歸茶本身產量特別少,再加上茶人採摘的高標準,導致昔歸茶更加稀有珍貴。

獨家!昔歸是臨滄彎弓

根據上述對昔歸茶的獨特生態環境和採摘標準的分析,將昔歸茶對比老班章和易武彎弓,我們認為:

昔歸不是“臨滄老班章”,而是“臨滄彎弓”。

昔歸茶因“臨滄老班章”的美譽而聲名顯赫,但其實昔歸與班章卻是兩種風格,老班章剛烈,昔歸幽雅,可謂各有千秋。

昔归茶究竟是“临沧老班章” 还是“临沧弯弓”?

昔歸-幹茶

昔归茶究竟是“临沧老班章” 还是“临沧弯弓”?

老班章-幹茶

昔歸的整個生態環境特徵、植物特徵、葉型、葉底持嫩度等,其實都更加接近於頂級易武彎弓茶。

昔歸茶馥郁的蘭花香、細膩的水路,豐富的層次感,再加上從頭到尾一以貫之的甜,使整體滋味在保持臨滄茶甜蘊特質的同時,又多了易武彎弓茶的細膩感和油潤感。

昔归茶究竟是“临沧老班章” 还是“临沧弯弓”?
昔归茶究竟是“临沧老班章” 还是“临沧弯弓”?

走過殘酷而美好的時光,我們總能在波瀾起伏的生活中找到最好的出路。

昔歸茶的名重天下,是無數昔歸茶人和普洱愛好者的共同努力。

昔归茶究竟是“临沧老班章” 还是“临沧弯弓”?
昔归茶究竟是“临沧老班章” 还是“临沧弯弓”?

如今交通已經鋪設到臨滄邦東地區,瀾滄江大橋、墨臨高速都在規劃中,等高速公路修通後,昔歸將不再遙遠。

今日互動

喝昔歸茶,你最看重上述中它的哪個特性?

➴➴錯過會後悔系列➴➴

首次曝光老班章採摘標準,它對春茶口感影響大到驚人

小黑VLOG 2:入行十多年,他春茶只喝這兩種?

小黑 VLOG:探秘茶界大佬春茶期間都在喝什麼

END

昔归茶究竟是“临沧老班章” 还是“临沧弯弓”?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出品人:周重林

主編:楊靜茜

編輯:楊春 趙娟 陳朦 羅安然 楊湘

美編:王天華 熊雄

運營:貓貓

昔归茶究竟是“临沧老班章” 还是“临沧弯弓”?

12735459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