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對“晉商在明末通敵賣國,甚至明亡都有晉商的責任”這種說法有幾分真實性?

臥家人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薩沙算不上明史清史的專家,說說自己的觀點。

客觀上說,晉商為了錢和政治利益,同敵人滿清勾結是存在的歷史事實。

不過,這也不算稀奇,這是晉商特點決定的。

在明代,大明在邊塞駐紮大量軍隊以防衛北方的敵人。

當時除了國家的軍糧和物資以外,還存在巨大的物資缺口。

尤其是圍繞著邊塞,形成了很多小的市鎮,居住了一些老百姓,這些人也需要基本的生活物資。

然而,依靠國家的補給制度,是解決不了這些問題的。古代又沒有火車,大量的物資運輸主要靠水運船隻。但邊塞和內地又不通水路,只能依靠馬車之內運輸,運輸成本非常高。尤其是運輸一些生活必需品,根本就不賺錢,商品價值還不及運費。

沒有商人會去做這種賠錢的買賣。

大明是比較開通的朝代,就轉而利用商人。

於是,大明出臺一項制度,鼓勵商人將大量物資運到邊塞去。當然,這不是白運,國家會給商人食鹽的特許政策。

也就是,你如果將大量物資運到邊塞出售,無論你賺錢還是賠錢,國家就給你一定數額的食鹽販賣的指標。

大家都知道,古代食鹽都是國家壟斷的,是暴利行業。很多朝代食鹽收入佔到國家財政收入的很大比例甚至一半。

由此,一些商人就動心了,尤其是晉商。

晉商那時候規模還不大,主要是通過國家特許政策,將一些比如茶葉、瓷器之內的東西運到邊境,同蒙古人交易,換取毛皮、牲畜之內。

但這種貿易受各種因素影響太大,一旦蒙古部落和大明關係搞僵,商業銷售就中斷。

即便如此,晉商相比其他商人,對於邊塞貿易還是很熟悉的,具有優勢。

此次大明政策出臺後,晉商立即響應。他們將大量物資賣到邊塞,換取特許政策去食鹽價格低廉的地方購買,然後運到全國缺少食鹽的地方以比較高的價格銷售。

自然,這是極為辛苦的經商手段,不過利潤豐厚,由此晉商迅速壯大,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商業集團。

但大家注意,晉商的崛起和發展,有明顯的國家背景。如果沒有國家的政策支持,晉商是做不了生意的。

所以晉商始終和國家以及官員保持良好關係,說通俗點就是官商勾結。

然而,明末國家一片混亂,財政崩潰,晉商的生意做不了啦,勾結什麼官員也沒用。

眼見坐吃山空,晉商突然發現一個門道可以賺到暴利。

這就是:將物資銷售給敵國滿清。

滿清雖武力強大,國內經濟極為落後,對於大明的貿易有著極高的要求。

但開戰以後,大明就中斷了和滿清的貿易,滿清國內立即陷入嚴重的物資短缺。

不要說滿清後方,前線士兵(滿清戰士必須自備衣物)嚴重缺乏衣物,很多士兵衣不蔽體。一旦有滿清士兵戰死,立即就會有人上去扒衣服,明軍對此頗有譏諷。

於是,努爾哈赤等人懸賞巨資要求晉商和他們做生意。

根據當時法律,私通敵人是重罪,可以處決。

但晉商一是因為暴利,二是判斷大明就要垮臺,試圖勾結滿清以獲得政治資本,還是走私給滿清大量積蓄的物資。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登庫等八大晉商財閥。

自然,晉商也沒有這麼蠢,敢於直接和滿清交易,搞到自己滿門抄斬。

在清朝入關前,晉商同滿清的物資貿易,都是藉助蒙古土默特的作為中間人。晉商只在大同和張家口賣物資,利用的是當年隆慶和議後開邊塞馬市的有利條件。

當然,這一切前提是晉商必須收買當地的明軍官員和軍人,不然分秒也是要穿幫的。

當時已經是大明末年,官府軍隊都很腐敗,收買是沒有問題的。

《萬全縣志》寫的很清楚

“八家商人者,皆山右人,明末時以貿易來張家口,曰:王登庫、靳良玉、範永鬥、王大宇、梁嘉賓、田生蘭、翟堂、黃雲發。本朝龍興遼左,遣人來口市易,皆此八家主之。定鼎後,承召人都,宴便殿,蒙賜上方服饌。”

果然,滿清入關稱霸中原以後,對於晉商的合作非常滿意,繼續將邊塞的貿易特權交給他們。滿清皇帝還親自召見八大晉商,封他們為皇商。

由此,晉商在滿清時代也是迅速發展,實力更為雄厚。

其實,晉商在滿清時代還有很多表現,甚至勾結洋人。

其實,晉商說通俗點相比其他商人,並沒有太多的才能,只是很懂政治會勾結官府而已。

一旦官府勾結不上了,國家不給他優惠政策了,晉商立即就完了。大家看看滿清垮臺以後,晉商就一蹶不振,灰飛煙滅了。所謂晉商搞得錢莊票號,被洋人銀行用一個小拇指就推翻了。

其實真正的商人應該不斷將資本投入市場,以求壯大實力。

然而晉商卻把大量資本用來在老家買地,這是違背商人基本原則的短視行為。

大家別怪薩沙說話不好聽,但三個字點評足以:土包子!


薩沙


晉商資敵這種言論,我查閱了很多資料,都沒有直接或者間接的能夠證明有晉商資敵賣國行為發生。

晉商與清軍的聯繫,其實是在1632年也就是崇禎五年以後才開始的事情。彼時,大清的勢力範圍逐漸朝土默特蒙古方向擴展,大同和張家口的明軍守將為了避免和清軍衝突,私下裡縱容了當地商人與清軍進行馬市貿易,而當地的商人和百姓,主要以晉商為主。

冒用它部名義,與明朝展開馬市貿易和封貢往來,叫做“挾貢”、“挾賞”,在當時蒙古、女真各部裡其實是一個習以為常的現象。比如察哈爾當年跟明朝關係緊張的時候,明朝關閉了互市,但察哈爾長期冒用爾喀巴林、烏齊葉特兩部的名義,到廣寧挾貢,到開原馬市挾賞。

這其實當時的一個潛規則,,清軍入關之前,藉助土默特的名義,到大同和張家口和晉商開展貿易,其實是利用了當年隆慶和議後開邊塞馬市的有利條件。而晉商與清軍之間的貿易往來,一定程度上是得到了當地軍政官員的許可的。

畢竟冒用土默特之名開展貿易,政府難道是瞎子麼?

商人在有明一代地位相當低下,如果不是依附在官員的保護傘之下,他們無論如何也是幹不出這種事情來的。畢竟大明的商人不像歐洲那種重商主義盛行下的商人,可以肆無忌憚,無視皇權。

而且張家口所屬的宣府,是明朝九邊重鎮之一,清軍要在張家口展開大規模商品交易,怎麼可能十幾年來一點風聲都漏不出來呢?如果真是晉商膽大包天搞走私貿易,販賣重要物資給清軍,以大明軍政官員的尿性,早就把晉商按在地上摩擦了,畢竟當時晉商挖礦起家,相當富裕,能夠名正言順宰大戶,難道他們會放棄這種好機會?

難道晉商手眼通天,能夠把宣大總兵巡撫全部收買了?這也太誇張了吧,有這能力又何必還偷偷摸摸跟清軍展開貿易呢,早就壟斷了整個漠北的所有貿易發大財了。

晉商或許在同清軍的貿易過程中有走私違禁品的行為,但想來規模不會太大,如果規模很大的話,宣府大同的軍政官員一定是知情,如果沒有這些地方官員的默許,晉商業不敢這麼做。

何況,其實以當時的形式來看,清軍雖然在遼東已經尾大不掉,但要說清軍能夠入關征服大明,這個可能性其實在當時人的眼中,可能性是相當低的。

晉商的商業行為或許有賣國的可能,可是當時的大明,賣國的可就多了,按道理講宣大地方政府默許這種互市的行為就是最大的賣國行徑,晉商沒有他們的默許,估計也很難展開跟清軍的貿易,畢竟官方渠道沒有疏通好,貨物的調集和運輸,成本相當之高,風險也是相當之大的,狡詐的清軍不可能為了超過商品價值的多餘成本買單的,而晉商也不可能做虧本買賣吧。

我從來不為任何人任何勢力任何團體洗白,洗白他們對我又有什麼好處?只是希望看書瞭解歷史的時候多帶點腦子,晉商可能存在販賣情報於清軍的可能,但作用一定不是很大,從薩爾滸之後幾次明清之戰就能看出問題來,開鐵,廣寧、松錦,松山,這幾次殲滅明軍主力的重要戰役中,情報工作主要做什麼?大部分時候還是依靠斥候偵查來完成戰略部署,遠在山西的晉商能傳什麼情報?而且除了薩爾滸以外,其他幾次都是清軍主動進攻,你要說晉商獲取了廣寧、鐵嶺、錦州的軍事部署,那麼未免也太憑想象力了吧。

清崇德三年以後在歸化城的貿易,也不止晉商一家。在我看來,晉商之於清的作用大抵就是起到穩定蒙古諸部的作用,畢竟蒙古諸部需要貿易胡市,對大明經濟的依賴性要不遠遠大於清。

如果商人的政治地位在明代真的那麼高的話,那麼為什麼沒有純粹意義的商人能夠獲取政治權力呢?商業在中國歷史上從來都是屬於從屬位置,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才站主導地位。如果商人真的能夠把控大明王朝的權力中樞,按道理來講,他們應該為資本主義道路發展掃清所有障礙啊,也不至於讓後世的史學家們總在說明代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時期,這個萌芽都萌芽了多久了……

說一千道一萬,我們對於晉商賣國這種事情,大多都出於臆測,或許有又或許沒有,或許只是扮演了一個兩面下注中立商人集團的角色,誰又知道呢?但在我看來,晉商在滿清崛起的過程中並沒有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而關於有的論點即晉商在清建立後為其八大皇商,或許有的人會認為皇商很牛逼,搞壟斷經營,但其實性質跟廣東十三行又有什麼區別。明初時,晉商就是為明朝在北方邊鎮籌集軍餉而崛起的,到了清代以後,獲得了一定的商業特權,其中以清政府代墊和匯兌軍協餉而聞名,一言以蔽之,明清商山西商人始終靠接託封建政府、為封建政府服務而興盛,但當封建政府走向衰亡時,山西商人也必然禍及自身。

以上個人淺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也是極好的!


文話史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守仁君是山西人,但不護短。明末確實有大量的晉商向後金走私鹽鐵、布料、火藥等戰略物資,這一點無可厚非,對於當時的明朝來說,乾的確實是賣國的勾當,錯就是錯了。但是你要是把明朝的滅亡歸罪於晉商,那你可是給晉商腦袋上扣了一頂天大的黑鍋。

晉商對女真貿易那是得到老朱家許可的,而且最先表示支持的不是別人,就是朱元璋。

明初,朱元璋對蒙古女真等遊牧部落採用“以不戰為上兵,羈糜為奇計的政策。”通過互市貿易向遊牧部落提供生活必須品,從經濟上牽制他們。而晉商因為地理位置的便利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晉商對女真貿易那是歷史悠久,有傳統的。

但是明朝後期,後金成了明朝最大的敵人,明朝也禁止了一切和後金的貿易。可是你越禁止,說明越有利可圖啊,商人一天起早貪黑不就是為了利嗎?所以晉商還是冒著殺頭的風險向後金走私貨物,不過當時不光是晉商,明朝各地商人都在這麼幹,甚至明朝官場裡也有一邊打後金,一邊給他們賣糧食的人。


還是那句話,古代只有家族觀念,沒有國家意識,天下是你老朱家的,又不是我范家的,我有貨,又有人願意出高價買,我能不幹嗎?

但是明朝的滅亡要說是晉商的責任那就太牽強了,首先明朝是被李自成推翻的,李自成為什麼要幹明朝,還不是因為活不下去,老百姓活不下去難道是晉商的鍋?

看看那時候的明朝官場,官員毫無忠義廉恥,一心只顧自家家族和自己黨派的利益,地方上地主豪紳個個肥頭大耳,老百姓骨瘦如柴,明朝國庫窮的叮噹響,地主們連募個捐都不願意,去看看電影《大明劫》你們就知道明朝為什麼亡了。


守仁讀仁


晉商無辜嗎?

大明滅亡的主要原因,當然是大明已經民心盡失,內外交困。至於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不是晉商,嘿嘿

晉商對於清取代大明的幫助,有點像吳三桂投降清朝那樣,像是一個化學反應的催化劑。有了,事半功倍。沒有,或許就是不反應,或者慢反應。

到了今天,大家只責備公開了面目的吳三桂,卻少人去深挖晉商的深藏的作用,或者也是一種偏視。晉商的後人,在清朝時期就公開說過,晉商的家族們,以大明批准的公開交易為掩護,暗地對滿人走私戰備的物資,到了後期,晉商對滿人,還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

戰爭拼的是綜合實力,在今天,這一點已是共識。滿人在初期和明朝的戰爭中,一直無法對大明取得決定性的軍事戰局,並不是它的戰爭動員能力不足,或者應對政策失誤,而是無法將全部戰爭實力,都全部發揮出來。至於大明方面,本來就是王朝末期,原本就山窮水盡,對內要維持統治的,對外再看看消除內、外患的成本代價,大明既然就沒有內平外足的策略和辦法,唉!也是朱家該絕!

晉商是在權衡之後,看到了大明的無望,為了自己的生意未來,才選擇支持大清,放棄對大順和其他的漢人勢力。這是一種生意上的決策,為了支持晉商本身的利益最大化,才進行的豪賭。也是和滿人,進行了長期的地下黑市後,達成的默契。

滿人在毛文龍被清除後,基本解決了後方的軍事威脅(毛的最大攻擊力,到過瀋陽附近 ,影響力則難於估量)。

滿人在和晉商達成默契,得到晉商的財政支援後,可投入戰爭的兵力爆增,是不爭的事實。就是在晉商的財力支持下,滿人才得以全無後顧之憂,全力擴軍備戰,和晉商的資金相比,先後之間,李自成的自大,甚至於默許手下強吳三桂的女人,只是成為事情公開化的爆點,也是個催化劑而已。

消除了後顧之憂,得到了財政支持,加上多年的政策和積累,還有人送來了機會,一顆滿人的野心,才具備了基本條件,有了吞併中華的條件。

晉商何來無辜!


圓窗觀點


我可以在這裡負責任的說,沒有任何真實性。


所謂道光《萬全縣志》裡的張家口“八大家”,說的是在皇太極時期,清朝以武力為後盾,“來口貿易”,逼迫明朝在張家口與其進行合法的貿易。當然,為了朝廷的面子,名義上是明朝和察哈爾、土默特等蒙古部族進行貿易。這八大家就是為明朝方面供貨的商人,進行的都是合法貿易,主要交易的是絲綢,為了滿足清朝貴族的慾望。


以下是崇禎皇帝的批示:


據報既系東奴, 則開市何名? 如插部舊夷能與奴攜貳, 或殺奴自效, 準照舊例市賞。著該督設法密行,仍一面集兵嚴備,不許蒙徇,致傷國體。爾部即行馳飭。(《兵部奏為密奏夷情事》,崇禎十一年三月十一日,《明朝檔案總彙》第 29 冊,第二一九二件。轉引自達力扎布《17 世紀上半葉喀爾喀與明朝的短暫貿易》)


實際上,這個時候末代林丹汗已死,整個察哈爾部(明朝所謂插部)都被清廷控制了。明廷雖謂不許“致傷國體”,實際也不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換取宣大地區的和平而已。


此後清廷每年派人到張家口與明方貿易,直到多爾袞入關。


這就是歷史的弔詭之處,兩個國家一邊在薊鎮(河北東北部)、遼西交戰,一邊卻在宣府進行著大宗貿易。不過面對歷史的真實,還是想想如何理解它為好,而不是毫無史料根據,一味按照自己的臆想去“質疑”,那除了發洩自己的情緒以外,一點兒意義也沒有。


有些人拿出一些談遼東地方和女真人走私的史料做“證據”,問題是那是成化年間明朝和女真關係緊張那一段的史料,和金國(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後金)崛起差了一個半世紀了,根本不能拿來說17世紀的事,再說跟晉商也沒關係。


至於有人說什麼金國的鹽鐵都不能自給,要晉商來進口的……建州女真本身是從事旱地農業的族群,二百年來又不斷與遼東、朝鮮等農業社會進行人員和技術的交流,其生產力雖然相對落後,但並無代差,不是什麼徹頭徹尾的野蠻人。即使在努爾哈赤未起兵時期,已經開始自行挖掘鐵礦、熔鍊礦石了。而起兵之後,為了解決食鹽問題,他又派人去朝鮮東北面的東海(日本海)海岸熬鹽。不過明朝的封鎖只從1618年維持到1621年,之後努爾哈赤就攻佔了遼河以東的大片地區,而眾所周知,遼東地區海岸漫長,鐵礦眾多,產鹽產鐵都不成問題。而在1618-1621年間,清朝根本沒有搞定從建州舊地到張家口之間眾多的漠南蒙古部族,怎麼輸送大宗商品呢?那不是要白送給蒙古人嗎?


溫長卿


誠邀,如題。一個朝代的滅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商人才能決定的。對於商人來說,追逐利益是其本性,所以晉商在明末與滿清進行交易也是無可厚非的,不能以此就說晉商賣國。

有人說大明的亡國和人參有關。

人參,味甘補氣,乃草藥之上品,中原王公很早就有以人參食補的傳統,當時的人參並不來自東北,而是韓國的上黨地區。事過境遷,幾百年的時間過去了,到了明末,上黨和太行地區由於植被破壞,百姓過度採挖,人參已經絕跡了。於是王公貴族門又把貪婪的目光投向了東北的長白山,就是當時的大清龍興之地。

於是商人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

為了滿足中原的人參需求,商人在後金大量收購人參,於是中原大量的白銀,鐵器甚至糧食和火器流入後金,成為了後金打擊中原的力量。從這個角度來說,商人的確有一定責任。但是崇禎年間滿洲——明藉助察哈爾部和晉商進行間接貿易是宣大地區督撫認可和中央默許的,難道朝廷也是賣國賊嗎?這真的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你對這個問題是什麼看法呢?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基本上沒有真實性。商人特別是有些人說的“八大商人”的商業行為,都是經過明政府允許的。商人“為利”很正常,所謂的“八大商人”在真正的晉商面前都是中小商人而已,能有多大亮兒。

八大皇商之首範永鬥

(1)民間商人沒那麼大的本領

明亡主要是整個官場如商場,傳統的忠君報國思想改成了忠錢報黨派利益。晚明整個民風“商業思潮”過濃,整個國家“畸形經濟”發展明顯。再加上,稅收制度不合理、一條鞭法導致流民大增。

而對於這些,明朝從皇帝到內閣再到官員,不思改變反而覺得很正常。這些才是關鍵,導致明朝的實力挺大,但問題卻越來越多。

老晉商在其中能起到什麼作用?最關鍵的是,持“晉商通敵導致明朝滅亡”觀點的人根本不知道明朝的晉商是什麼人。

清初的所謂“八大皇商”主要是貿易商人,在晉商中根本不是什麼“大人物”“大商人”,根本接觸不到“朝廷大事兒”。包括被許多人惦記的李自成起義,商人能鼓譟起來嗎?崇禎殺袁崇煥,是商人鼓動的嗎?殺魏忠賢,是商人鼓動的嗎?

同樣,“八大皇商”主要是通過商貿給後金帶去了糧食和武器。問題是這些起多大作用。那麼,明朝是清推翻的嗎?顯然不是,而是國內問題沒搞好,明朝自己把自己玩兒死了。清撿了一個便宜。就是南明的滅亡,都是因為內部不合導致,是我們自己不爭氣!

張四維:這才是明朝晉商中的大哥大

(2)晉商的主流是官僚商人

明朝晉商和清朝晉商完全不同,明朝晉商主要是鹽商,例如張四維、王崇古家族。清朝晉商則是貿易商、銀號等。明朝的晉商靠的是權力、壟斷,清朝的晉商則靠的是巴結權力並通過自己的努力。由此,才有老晉商、新晉商區別。

鹽業改革中經幾次轉變,但總體上,老晉商、徽商成為“鹽業主導”。老晉商以張四維家族、王崇古家族為準。

王崇古曾經擔任過兵部尚書、陝西總督掌握軍事,王崇古的外甥張四維成為內閣首輔。張居正依靠的就是張四維家族的經濟,張四維的二弟張四教、四弟張四象都是著名的大鹽商。王崇古的父親王瑤、哥哥王崇義、從弟王崇勳、伯父王文顯、姐夫沈廷珍和外甥沈江均也是大鹽商。張四維的父親張允齡、叔父張遐齡、岳父王恩、大舅子王誨等也是大鹽商。

王家、張家在聯姻的同時還與內閣大學士、禮部尚書馬自強的馬家聯姻,三家壟斷整個鹽業市場。御史永郜春對此憤怒地說“鹽法之壞,由勢要橫行大商專利”,指的就是張四維、王崇古兩大家族。

王崇古:這才是明朝晉商中的大哥大

由此可見,明朝的晉商和清朝的晉商完全不同,明朝的老晉商以官僚商人為主,他們都是明朝的“最大既得利益集團”,然而,正是因為它們的存在導致明朝經濟出現畸形狀態,從這個意義上說,明朝亡於官僚商人倒是可以的。


坐古談今


問題是晉商走私大量物資武器的同時也換回了無數的馬匹毛皮還有東珠人參海東青等大量的奢侈品。明末九邊還有北方大大小小的衛所基本都不缺馬,就是李自成等流寇都有大量的騎兵部隊。說到底還是朝廷出了問題,國窮民富,各地大大小小的地主尤其是江南地區擁有大量的財富卻一毛不拔,財政軍費全部攤到了沒有多少土地卻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平民頭上,再加上北方天災直接導致了大明朝廷財政的崩潰,到了最後為了調吳三桂三萬軍隊入關,堂堂大明皇帝竟然連一百萬兩白銀都拿不出來。而他的老丈人,發家不過二十年的窮逼光現銀就有二十萬兩!這還不算書畫珍寶啥的,不說別的光一個北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員勳貴手中的財富只要拿出一半來足足可以武裝二十萬步兵五萬騎兵而且全部都是精銳部隊!更別說其他大城市了,濟南,開封,洛陽,揚州,南京,鳳慶等等,隨便一個都不比北京差。說實話大明王朝亡的實在是匪夷所思,令人恥笑!


河東硬漢


存在這樣一種說法:晉商是明朝的掘墓人。

晉商發跡於明朝初年,明朝建立後,國家的防禦重點在北方,因此在北方邊境部署大量軍隊。為解決軍資,明朝推行“開中制”,以“鹽引”為酬謝,鼓勵商人把糧食草料運輸到邊塞。“鹽引”是購買銷售食鹽的額度憑證,晉商由此發家。

隨著努爾哈赤崛起後,為獲取軍資,他盯上往返關內外的晉商,向晉商進行商業借款,為增強信譽,努爾哈赤還寫借據,加蓋玉璽,這便是後來的“龍票”。

晉商中除了為後金提供財政支持,還提供明朝的情報。

清朝入住中原後,為感謝他們過去的幫助,清朝統治者把北方邊境的貿易經營權全部給予晉商。


五味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