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老忍不住揍,尤其是輔導作業,各位家長有體會麼?

紫銀凰


看到這個問題,我很羞愧。都說孩子都是別人教的,這句話深有體會。在學校,我對班裡的孩子說一不二,佈置下去的作業從來都按時按量完成。

但是回到家裡,輪到自家的娃的時候,真的是,有時很無奈。自小寵慣了,壓根不怕。有時候火氣一上來,狠抽一頓,打完又後悔了,又重新自我反思?乖巧的時候是天使,頑皮的時候是小惡魔。相信這是家長對小孩的相同看法。

一路走來,養兒不易。常對自己說:親生的,親生的。多點耐心,少點脾氣,當年,自己不也是那樣被爸媽揍過來的?多想想方法,該打還是要打,該罵還是要罵。能不打罵就不打罵,總會有個印子留在孩子心中。

不知不覺娃就大了,善待自己,善待娃,育兒的路很長,育兒的路也很短,一家子,好好的。





風掠過留痕


輔導孩子寫作業,調整心態,控制情緒最重要!

陪伴孩子寫作業最考驗的是家長的耐心!我是寶爸一枚,女兒上一年級,每天都是我陪伴孩子寫作業的。



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1,寫作業之前要跟孩子做好計劃,做好準備!

先跟孩子一起討論一下用多長時間,並且做好約定,完成的好,要有獎勵!完成的不好要有懲罰!“獎罰分明,恩威並施”!我跟女兒的獎勵約定是“一朵小紅花”,集夠五朵可以換一個小玩具。懲罰約定是“打三下屁股”!當然懲罰約定要“嚴說寬辦”!做到讓孩子有“敬畏之心”就可以了!



2、要沉心靜氣,先訓練一下專注力!

讓孩子“盯錶針”五分鐘,規則是做端正,用心盯著秒針轉五圈,最好要“聽到滴答的聲音!”。目的就是讓孩子靜下心來提高自己的專注力!

3、家長也要調整好心態,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多欣賞孩子進步的一面,並且要及時表揚!

每天看到孩子寫的作業不要一味的“挑毛病”,應該多發現孩子進步的一面,比如:“寶貝,你這幾個字寫的比昨天好看多了!繼續加油,相信你能做的更好!……”



在提高孩子的同時,也在考驗我們自己的修為,只要堅持引導,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優秀!

我是育兒領域愛好者,希望能夠幫助你,如果你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喜歡的朋友關注我吧!一起學習成長!🙏


親子教育文化


現在兒子二本讀大三了,從小到大我沒有打過他。所以認識我的朋友同事親友甚至老師都講我太寵小孩了,在學習上我們幾乎沒有太管。不過也許運氣比較好我們碰到的都是好老師,小學裡老師每次都留下他,讓他完成作業後回家。語數外三門主課老師都盯他。老師講如果家長能配合一下,這孩子的成績還要好,但是我覺得還是孩子的感受比較重要,小學的時候他做不好作業我也就嚇唬嚇唬他,也沒有動真格的。初中老師一直講我兒子情商比智商高,兒子現在都和中學老師聯繫就像老朋友一樣。高中老師一直講如果家長配合一點這孩子能考好點大學可惜了,我問兒子你幸福嗎,開心快樂嗎,如果讀書帶來的的痛苦,我們還學什麼。


Daisy33434879


你的處境我非常理解,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

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做的是改變自己的想法,尋找有效解決問題的辦法。

首先,認為把孩子培養成“聽話”的孩子,這種觀點並非完全正確。教育孩子主要是培養他高尚的道德,培養他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他的文化知識水平,以適應社會發展,為自己的終生幸福奠定基礎,努力為國家為社會為他人為家庭做出應有的貢獻。

孩子在平時生活中讓你覺得“不聽話”,在做作業時讓你覺得“不聽話”,那是因為他比你覺得他“聽話”的時候長大了,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思想。或者是用自己的思維產生的結果頂撞你,或者用自己思維的結果不順從你,或者用自己思維的結果忽略你。

或許他“不聽話”時,他也有可能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拉,自我要求標準不高,作業馬虎,時間觀念不強,意志力不夠堅定,自我要求不高,學習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等等問題。

遇到孩子不聽話了,我覺得可以這樣做:

1.家長轉變思路。把孩子不聽話理解為孩子長大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了,孩子會獨立思考問題了,即使他想的不對,我也不應該指責他,我應該引導他面對這些情況應該怎麼解決問題,有哪些辦法等等;把孩子不聽話理解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受某些原因影響,養成了不好的學習、行為或者生活習慣,我需要多多關注和引導教育,防微杜漸,早日改正。不斷告訴自己:太過於聽話的孩子長大不會有出息的,他也許不會獨立思考,他也許會沒有擔當等等,他雖然現在不聽話,只要我正確引導,也許長大後還能有一番作為吶。作為家長,我們這樣轉變觀念也許就不一樣了。

2.尋找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問問度娘,可以找到孩子在某個年齡段他的認知水平會達到什麼程度,自我意識和思維意識會發展到什麼情況,對照一下自己的孩子,看看是不是剛好處於認知、思維、或自我意識的覺醒或發展期。或者自己平時多多觀察一下孩子,看看孩子是不是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形成了某些不良習慣的雛形,譬如馬虎,拖拉,注意力不集中,時間觀念不強等等問題,可以整理出來,但不要直接告訴孩子,他會不接受甚至反感(人性的弱點都一樣),我們把問題記下來,以便在以後的生活、作業輔導中,有意識的但又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給孩子做有的放矢的訓練提高。

3.針對性解決問題。家長是一個唯一不需要培訓就可以直接上崗的工作崗位,但是如果要當一個好家長,就必須要付出精力和時間,掌握家庭教育方法。如果屬於孩子成長的自然規律導致的“不聽話”,我們正確引導,只要孩子慢慢見到的人和事(題),知道的人和事(題)多了,那就慢慢會向好發展。如果是孩子養成了不好的習慣,那麼我們一定要針對性的設計專項訓練,通過長時間的引導訓練,潤物無聲也會取得我們想要的成效。

孩子終究要長大,我們做不了他一生的避風港。以後他要學會獨自面對很多,所以我們不追求他要聽話,我們要追求他會獨立思考,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讓我們省心放心安心就好。

個人見解,如有跑題或者不妥還望諒解。



做人有溫度


兒子做作業什麼,不聽話的時候,我可以溫柔的說第一遍,第二遍,可是沒效果啊,到後面都是我忍不住發脾氣或者揍一頓,我也知道不好,可是控制不住情緒啊,怎麼辦呢?

首先,這個不聽話的界定,在父母這裡給出呢,還是尊重孩子也可以有自己的選擇權,另外,家長溫柔的說幾遍的是什麼內容,一個命令還是指令還是去了解孩子的話語?

我們經常會遇到的模式,就是你或者我,暴力或者無力,家長要麼就行使權力,要麼就拿孩子沒有辦法,在家長的眼裡,只有那個要完成的任務,某些時刻失去了對孩子的凝視,家長的注意力都在應該做些什麼,而忽略了孩子在做自己的過程發生了什麼,在這些應該要做(往往是父母覺得應該要做要如何做的各種觀念)裡,家長並沒有真正看見孩子,孩子要麼就聽話,被打斷自己的過程,被忽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要麼就叛逆,奮起抗爭去堅持自己的選擇和過程。

有沒有第三種方式相處呢?

父母與孩子遇到一個需求衝突的情況,父母請孩子與她一起尋找某種能令雙方接受的解決方案,父母和孩子都可以提出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雙方可以仔細的評價這些方案,並最終找到一個雙方均可接受的最終解決方案,在選定方案後,無需再說服對方去接受,因為雙方已經接受了它,這種方法不需要任何權力來迫使對方服從,因為沒有人對這個決定持有異議。

要運作這個第三種方式,我有時候會稱它為空間法,空間意味著容納全部,既容納了父母同時容納了孩子,父母與孩子有連接,看見孩子的過程,同時也看見自己的需求,

孩子被父母理解,同時也意識到生活不止自己一個人,當孩子在自己的過程中,父母升起一個需求,此時,請父母先看見孩子的過程,也許你可以說:寶貝,你要加快做作業咯,睡覺時間馬上要到了,那孩子說:我現在好累,想要看一會兒書,或者玩一會兒遊戲。如果在這裡進入你或者我,進入你,家長說好吧,那你玩一會兒,進入我家長說,不行,現在,馬上,停下你的遊戲,去做作業,即使很溫柔的命令那也是一個命令。

*

那麼進入第三種空間法:

家長先傾聽孩子,可以說現在你有些累了,或者說恩,遊戲正玩到很關鍵時候,那孩子就被看見,被理解到,他的過程不是被生硬的打斷,孩子可能就會說,是呀,今天怎麼怎麼巴拉巴拉,發生了很多事情,我好累,怎樣怎樣,或者說對呀對呀,你等我幾分鐘我這個玩過了再停下來。那如果融合進孩子的過程還不能解決問題,那父母可以這樣,將兩個人的需求都提出來,來談論一個解決方案,就進入到我們前面說的,不涉及權力的解決方案,同時尊重雙方的解決方案。

你可以多一些嘗試,祝你可以更多的看見你可愛的孩子生活中的許多過程,並且與他培養出一種愉快尊重的相處模式。


新高考有話說


看到這個問題,就像看到自己,感覺很簡單的問題他都不會,關鍵是教了還不會,就會感覺陪孩子寫作業很冒火!每天揍娃的經歷後,發現孩子,不但沒學好,反而越來越差了!經過不斷的從網上取經,自己不斷的試探,慢慢找到共處方法。

對他寫作業,先不干預,讓他把會的寫完。對不會的要事先說明,可以給他講解但要做一些類似的題以加深他對題的理解力,爭取他的同意後讓他寫作業。一定要控制好自己,保持和孩子平等的姿態,說話~講解,不要讓他感到你在命令他,命令的口氣會讓孩子心生叛逆的。

經過這樣一段時間,我發現孩子學習慢慢就不用怎麼管了,學習也穩定下來。

個人經驗不喜勿噴


夢中的現實325


沒有孩子,但是自己小時候老是被揍,女孩子。我感覺孩子有時候還是需要打,但是不能打得太過,太過了會有心理陰影吧。像我就有一點,我爸爸現在聲音大點,我心裡會控制不住去害怕,發抖。打了以後要講明白因為什麼原因被打。這樣可以會長記性一點。


週週的可愛呀


這種體會相信大家都有,有一次我和同事聊起來,大家都有這種感受,我說那大家相互交換一下孩子,然後各自輔導對方的孩子會怎麼樣呢?不是自己的孩子,就比較有耐心了。然後幾個家長把孩子,組織在一起,相互輔導,結果就好多了。揍自己的孩子只會有一種結果,以後孩子有什麼事情都不會再給你說了,而且長大以後,每每想起這件事,就會說爸爸媽媽對我不好,就會揍我。


用戶9986133737602


孩孑寫作業時千萬不要揍,你越發火孩子越糊塗,精神壓力大容易焦慮,老師都能耐心教孩孑,你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能打,孩孑情緒緊張大腦亂了更寫不好,慢慢就會厭學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 ̄定要高興,多鼓勵表揚他就興趣才會高,打會出現憶想不到的後患,孩子是誇出出來的,而不是打岀耒的。


智慧老人57


揍不能解決問題,會讓他恐懼。

如果你上班,老闆坐你旁邊,你的感受。如果老闆不單單做你旁邊,還一直對你做的每一件事指手畫腳。

他在用他的完美要求你,同樣你也在用你的完美要求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