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坚守为传承——梨树二人转采访手记(二)

提起梨树二人转,就不能不提董孝芳和赵月正这对老搭档,他们一个在表演之路上登峰揽月,一个在剧本创作上屡获各大奖项。从初入行到现在,他们与二人转相知相守几十年,即便已到耄耋之年,依然在从事二人转教学与创作。不仅如此,他们的儿女也投身于二人转的传承。

董孝芳:为二人转而生,为二人转而长

对董孝芳的采访,是在他进行二人转教学的地方开始的。简洁干净的教室里到处挂着董孝芳与学员们的照片,黑板上用粉笔写着他新近创作的二人转唱词。为了迎接记者的到来,董孝芳拿出了珍藏许久的获奖证书和老照片,铺了满满一桌子。退休后的董孝芳一天也没闲着,奔走于全省各地教学,十几年间培养了1500余名学生。“我的退休金几乎都投入到二人转教学中去了。”董孝芳说,只要自己教得动,就一直教下去。

董孝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传承人,由他创造的“凤还巢”等二人转绝活直到现在还大受欢迎。从十几岁拜师学艺以来,二人转早已深深融入他的骨血,如今80岁的他唱起拿手的“快板”来依然气息沉稳、神采奕奕。“我从艺60多年,一直唱的是最绿色的二人转,师父李财从不教我‘脏口’‘粉词’,他把二人转的精髓传给了我,我也要把我毕生所学所得继续传下去。”回忆起几十年的艺术生涯,董孝芳动情道。现在的董孝芳除了教学,也从事二人转的创作,最近他教学的内容就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创作的二人转《新时代》。他说:“二人转必须与时俱进,才有生命力。”

赵月正:深入群众生活才能创作出好剧本

文华奖、牡丹奖……用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团长赵丹丹的话来说,“赵月正老师的剧本影响了我们几代二人转演员。”1982年以一部《倒牵牛》一炮而红后,《美人杯》《写情书》《闹发家》等一众作品相继问世,赵月正的二人转剧本有口皆碑。

赵月正的剧本以现实题材为主,用群众生活中的常见事反映群众心声,记录时代的变迁。“二人转剧本应该是写人的,写真实的人、生活中的人。”赵月正的创作素材一直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身边的人。剧本《写情书》就是他在一次坐火车的过程中,与一位教授交谈获得的灵感,继而创作出了卖烤地瓜的小丫头雇老教授给心上人写情书这么一部令人开怀又引人深思的作品。

常年创作新戏,是梨树二人转的特色之一。“群众希望看到更新的二人转。”赵月正说,尤其是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剧本应该多写、多出,创作出的艺术形象要对生活起到指导作用。“赵老师的唱词写得真是别致,令人惊叹!”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副团长王丽丽最喜欢《美人杯》里的唱词。这是赵月正常年深入乡村采风积累而来的,他深知二人转要贴近百姓,就要用百姓自己的话语来创作,“向百姓学习,本身就是提高。”

梨树二人转的繁荣不仅体现在剧团的建设和演员的优秀上,还有一支专门的编剧队伍。如今的赵月正依然保持着创作活力,女儿赵小征在父亲的培养下,也成为了著名的二人转编剧。“梨树二人转的群众根基非常深厚,要不断培养出新的人才来,为广大群众拿出更好的剧本。”赵月正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