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軍為了不讓錢學森離開美國,做出了哪些努力?

和你一樣938


錢學森可以說我們中國現代科技之父,錢學森的名氣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已經很大了,美國當時的一些關於動力實驗方面的研究其實錢學森都有參與,在錢學森回國之前,已經在美國是一位動力方面的頂級科學家,而那個時候的楊振寧還沒有多少知名度,在我國開始發展自己的科技的時候,當時最需要的就是錢學森這樣的頂尖科技人才,而那個時候的楊振寧對國內的吸引力遠遠不如錢學森大。



錢學森在美國的成就基本上都是已經得到了應該得到的榮譽和待遇,所以在聽說國家進入新時代後錢學森毅然的選擇了回國效力,在裡面不只是他個人的意願,而且最重要的是有人傳達了需要他回國效力的意願,而錢學森做為當時的無黨派人士在接收到國家的召喚後毅然的決定回國,只是由於他在美國的名聲和重要性,美國並沒有放行。


當然裡面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錢學森在美國的成就可以說非常的高,36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麻省理工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還曾經跟美國顧問團去德國參觀考察納粹留下來的導彈技術,同時被美國空軍授予上校軍銜,在麻省理工就讀學位的時候就已經加入了火箭俱樂部,專門研究動力裝置,後來這個火箭俱樂部 的一些成員開辦了一個公司,錢學森是技術顧問,而這家公司現在大家都很熟悉知名度非常高,就是美國通用航空噴氣公司。

在這個公司創辦後,美國方面看出來了錢學森在軍工領域的潛力,這些後來被一個特殊的時期打破了,1949年底美國國內一些人發動了驅紅運動,錢學森被懷疑有紅色背景,加上錢學森拒絕做揭發者,於是被美國軍方吊銷了參加機密研究的證書和資格,還遭受到各種懷疑和指責以及監視,在這種環境下沒辦法發揮自己的才華,於是非常憤怒,加上了解到了新中國的成立,於是決定回國用自己的才華為國家效力,美國政府方面知道了他的這個決定,於是處處阻撓,甚至把錢學森拘留關押,最後在學校的周旋下獲得保釋,但是被聯邦調查局二十四小時監視,錢學森開始了長達五年的回國鬥爭歷程。


而美國不放行的原因其實跟立場有很大的關係 ,畢竟當時我們是社會主義陣營,美國是代表著西方資本主義陣營,而美國之所以不放行,原因是不想讓我們在導彈和武器技術方面獲得發展和突破,畢竟在五十年代初期錢學森要回國的時候,剛好是中美兩國在朝鮮戰場準備幹一架,兩邊的關係非常的緊張,在這個節骨眼上錢學森想離開美國回國美國肯定不會隨便放這樣的人才到自己的對手那邊。

而對於美國方面的阻撓,錢學森多次努力都沒有成功,一次機會讓錢學森看到了天安門閱兵的照片,照片裡面天安門城樓上有自己的一位熟人,而這個熟人就是錢學森的一個親戚,於是錢學森用過秘密的方式給國內寫信,最後信傳到了周總理的手中,於是國家開始出面跟美國談判周旋,長達一年多的談判周旋歷程,美國一直不同意放人,最後我們付出了用十一名朝鮮戰場上俘獲的美國飛行員的代價以及一些其他條件換回了錢學森回國的機會。



其實美國根本就不願意放錢學森回來的,其實美國方面知道錢學森的價值,美國方面甚至說錢學森無論放在哪裡都最少值五個師以上的兵力,而美國也知道錢學森回國意味著中國的重要軍工科技會獲得巨大的進步和突破,美國不放行說實話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在國家與美國經過一年多的談判較量和利用一些東西和戰俘做條件最終得以讓美國方面放人,為什麼美國會極力阻止錢學森回國,其實裡面有一個人的原因,這個人是錢學森的朋友,一個美國人名字叫做丹尼.金布爾,這個人是美國海軍將領,深深的知道錢學森的才華和作用,是他給美國政府發出警告讓美國政府瞭解瞭解錢學森的重要性要求美國政府方面阻止錢學森回國的。



而錢學森回國後給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1955年回國的時候,國家並沒有虧待他,給於他高等級的優待,而他也沒有辜負國家的期望,兩彈一星以及火箭方面的貢獻可謂我國無人能及,而在他回國後曾經多次被邀請到美國接受各種獎項的領獎,但是他都拒絕踏上美國土地,用他的話說,他是被美國驅逐出境的,走的非常不體面,美國不給他恢復當初的名譽他是不會踏上美國土地的,所以到他去世的時候也沒有再去過美國,而他給國家的貢獻功不可沒,被永遠的刻在豐碑上。


無法超越的足跡


在瞭解美國為了留住錢學森,做了哪些努力之前,我們要先搞清楚錢學森到底重要在哪裡?

錢學森到底重要在哪裡?不僅只在科學技術

網上很多言論基本上都是說錢學森掌握最前沿的科學技術,所以美國人必須把他留下來。其實這是最表層的原因,如果真的僅僅是這樣的話,美國還不會如此大費周折。

錢學森是美國火箭動力實驗室的創始人之一,而且在二戰結束之後,錢學森也直接參與了阿爾索斯計劃。什麼是阿爾索斯計劃?就是美國從戰敗國大肆引進人才和科學技術的計劃。

錢學森回到中國之後,至少把中國的原子彈與核彈推進20年。然而事實當中,錢學森在美國的研究並不是核物理。那麼他負責什麼呢——主要是當時的前沿技術方向。

可能這句話比較文縐縐了,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假設美國是一個漁業公司,下面有各種各樣的職能部門,最基層的就是捕魚人員。而錢學森的工作是什麼?他是要負責教會這些捕魚人員如何織網修船。

假設錢學森只有一個,如果錢學森離開之後,那麼美國的漁業將會停止發展。當然這只是一個比喻,美國害怕的是織網修船的方法被洩露嗎?換句話說就是美國擔心最核心的技術洩露嗎?

其實並不是,因為當時錢學森回國正處於冷戰早期,美國和蘇聯的軍事競賽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著。戰爭往往是促進科技發展的第一動力,因此美國的科技更新速度飛快。

錢學森靠一個人的能力,並沒有辦法掌握非常多的細節資料。但是在理論方向研究上面,錢學森則是非常清楚。也就是說美國擔心的是錢學森洩露了研究方向。

再舉一個例子,假設實際上每個國家都是一個漁業公司。為了能夠讓公司更好的發展,每個國家都想捕撈到更多的魚。但是捕魚能力有強有弱,其中蘇聯和美國最強。

當時美國已經找到了一處捕撈不盡的魚群聚集地,他只要能夠先其他國家的漁船先行到達,就能一舉稱霸全世界。而這個漁船的航向,則是被錢學森這一批人掌握。

美國擔心如果錢回到中國,會把這些方向告訴中國,從而大大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另外中國和蘇聯簽訂的條約,美國也擔心蘇聯插入進來,以此獲得更多戰略技術方向上的情報。

美國為了留住錢學森,到底做了什麼事情?

在1950年的8月22日,時年39歲的錢學森,向當時的海軍次長金波爾提出建議,希望批准自己能夠返回中國。雖然金波爾對他一再的挽留,但是錢學森去意已決。

也就有了那句非常出名的話,錢學森一個人抵得上5個師,堅決不能讓他回國。其實如果從戰略意義上來說,錢學森的地位不僅僅是5個師可以比擬的。

錢學森本來準備在第2天下午乘坐飛機離開華盛頓,然後從洛杉磯轉機。但是剛到洛杉磯機場的時候,他就被早已經等待他多時的移民局總稽查艾倫攔住,並且告訴他最近一段時間內禁止其出國。

就在這件事情發生兩週之後,錢學森在洛杉磯的一處家中被捕。指控內容是:錢學森違反了移民法,並且認定他是反美國政府的組織成員之一。


美國一直倡導所謂的人權,所以說他抓捕錢老的時候也找了非常好的藉口。當時正是一二二事件的風口浪尖,什麼是一二二事件?這是由一個俄裔科學家成立的共產主義組織,被美國認為是反美國政府組織。

而這位俄裔科學家名字叫做魏因鮑姆,他是當年推薦錢學森進入加州理工學院工作的推薦人,所以也懷疑錢學森加入了這個組織。但是調查之後發現,錢學森的嫌疑並不大。

為了能夠進一步留住錢學森,他們又去找其他的線索。在1950年的9月20日,他們指控錢學森帶回中國的行李當中,含有大量的機密資料。

並且進一步表示,錢學森有可能把這些資料交給共產主義,以及有可能在回國之後將會為共產主義工作。面對這樣的指控,錢學森怎麼解釋都沒用。

在9月23日,他的學生湊足了1.5萬美金的保釋金,才把錢學森帶出監獄。當天接他的是他的妻子蔣英,根據蔣英後來的回憶。錢學森整個人非常憔悴,而且已經失聲,話都說不出來。在這15天時間裡面,體重掉了15斤。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美國的移民局和聯邦調查局又給出新的罪名,指控錢學森曾經是美國共產黨員,必須儘快驅逐出境。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是一直保持著說一套做一套的情況。(只驅不逐)


所以當時錢學森面臨的尷尬情況就是——錢學森被移民局要求驅逐回中國,但是美國政府又不准他離開美國。最後只好暫時延緩驅逐命令,但是要求他每個月必須向指定地點進行報告登記。

同時他的活動範圍也被限制於洛杉磯市內,另外包括了個人的隱私,諸如通話、信件等全部被監視。門口每天都會有兩名調查員盯梢,想出門買個東西也會有人跟著。

為了讓錢學森回來,中國做了哪些努力

新中國成立之後百廢待興,急需各界的科學人才建設祖國。根據當時的情況來看,在美留學生超過5000多人。在朝鮮戰爭之前,很多人都已經通過香港輾轉來到了內陸。

但是後來由於朝鮮戰爭的爆發,位於美國的幾千名留學生,都被美國當局限制出境。當錢學森準備回國被限制的消息傳入中國之後,在北京將近200多名科學家聯名寫信,希望美國政府放人。

因為當時的情況來看,錢學森被拒絕出境有一條是因為攜帶行李包含涉密資料,儘管後來美國政府表示這些資料並不涉密。但是不管怎麼樣,既然牽扯到涉密問題,國家層面就不好出手。

所以建議一些群眾社團組織,用寫信或者是電報的方式表達抗議。然而抗議大多都是在國內舉行,所以美國政府知不知道都是另外一回事。

就在錢學森事件將近一年之後,美國移民局又提高了出境的門檻。但凡是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涉及到理工醫科類的學生一律不準出境。否則罰款5000美元以及5年以下有期徒刑。

1954年日內瓦會議召開,周總理在會議上面向美國提出了有關於讓在美留學生回國的的問題。

與此同時在另外一方面,由於當時中國境內有十幾名美國飛行員,以及部分的美國僑民,美國政府也希望他們能夠快速回來。最後雙方進行了一次大使級別的談話。

留中的美國人基本上都是朝鮮戰爭當中俘獲的一些美軍,如今卻成為了談判的籌碼。這邊周總理在積極的談判,另外一邊在美國的留學生也給艾森豪威爾寫信,同時也動員了一些美國被俘軍人家屬,給美國政府施加壓力。

終於在1955年的6月份,艾森豪威爾召開會議的時候說到,他認為應該儘可能讓所有的中國人都回去。但是當時的國務卿杜勒斯提出異議,他認為有兩個人不該放回去。

一個人就是錢學森,另一個就是從事火箭工作的王大衛。雖然前者被隔離了很多年,但是他們仍然掌握了非常多高機密的信息。但是艾森豪威爾卻不這麼認為,他感覺兩人已經被隔離了很多年,掌握的信息已經沒有當初這麼有價值了。

根據當時的情況來說,幾千名留美的學生當中,有120多人掌握非常高的機密信息。雖然艾森豪威的話如上面所說,但是放人的時候還是扣留下來了錢學森和王大衛,其他人則是允許回國。

這時候距離錢學森離開科研前線已經5年時間,雖然時間並不長,但是在冷戰的影響下,美國政府認為錢學森的知識體系已經過時,發揮的影響並不大。

就在這次會議兩個月之後,中美雙方又在日內瓦舉行了一次會談。當時我們的代表是王炳南,他告訴美國大使:我們已經按照中國的法律程序,在一個月前就釋放了11名美國軍人,預計用不了多久就能到達美國。

我們這是釋放了一個表示誠意的信號,人我們已經放了一部分,剩下的該看你們的了。就在這次會談三天之後,錢學森終於被美國放了出來。中間還有一個小插曲。

當時錢學森也著急回國,所以他也在不斷想辦法把自己的信息傳遞回去。於是他就趁在買菜的功夫,用一個煙盒子寫了一封信。

讓自己的老婆蔣英,趁跟蹤人員不注意的時候,貼上郵票轉送給了位於英國的表妹。然後表妹又把這封信,轉交給了陳叔通。(陳叔通可以自行搜索)

最後陳叔通把這封信交給了周總理,後來王炳南還拿著這封求助信,去質問美國大使館,為什麼還不放人?其實這個時候人已經被放了幾天了,只是我們的消息有點延遲。


史之策


錢學森是“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作為歸國學者,他為祖國做出的貢獻非常大,無人可及。

當時,美國流行麥卡錫主義(美國版文化革命)。以美國參議員麥卡錫為首的極右反共勢力,在美國國內肆意打擊迫害疑似美國共產黨和民主進步人士。

1950年6月6日,美國聯邦調查局以錢學森是“美國共產黨”為由,吊銷了錢學森的“安全許可證”,禁止他參與任何機密研究。錢學森突然不能工作了,自尊心也受到了打擊。所以,想盡快回國,參加工作。

在知道錢學森要回國的消息後,美國海軍次長的金貝爾打電話給司法部,說:

“你們無論如何不能讓錢學森回國!他太有價值了,在任何情況下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斃了他,也不要放他回中國。你們要想辦法阻止他走!”

但是,司法部和移民局派人監視錢學森,限制他自由出行。1950年9月7日,美國當局甚至將錢學森關押在特米諾島監獄,此次關押持續了15天。這期間,錢學森暴瘦三十斤。幸好,在其夫人蔣英和加州理工學院的朋友們幫助下,錢學森在交了1萬五千美元保釋金以後,被釋放。

但是,出獄以後的錢學森依然被限制自由。美國移民侷限定他只能在洛杉磯市內活動,每月要去移民局報到一次。同時,美國聯邦調查局也繼續對他進行監視和跟蹤。聯邦調查局通過監聽電話,拆檢信件,甚至通過上門騷擾來監視錢學森。

錢學森在美國受迫害的消息很快傳到中國,眾多中國科技界學者聲援錢學森,我國政府也向美國提出抗議。

1954年,錢學森的事上升到更高層次,被我黨高層領導重視。原來,錢學森在報紙上看見父親的好友陳叔通站在天安門城樓的照片,身份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錢學森想方設法給陳叔通寫了一封信,訴說自己的境遇。

1954年4月,美英中蘇法五國在日內瓦商議朝鮮和印度問題。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指示代表團秘書長王炳南與美國代表、副國務卿約翰遜商議兩國僑民問題。美國提供了一份名單,包括在華美國僑民和被俘美國軍事人員,希望中國讓他們回國。我國趁機提出讓美國釋放錢學森等中國留美人員。為表示誠意,中國提前釋放了4個扣押的美國飛行員。

但是,美國方面一直以中國拿不出真實理由,禁止錢學森回國。

直到1955年,周恩來於美國經過多次協商,同意用11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飛行員作為交換錢學森回國的條件。8月4日,美國移民局允許錢學森回國。同年9月17日,錢學森攜帶家人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踏上返回祖國的旅途。10月1日清晨,錢學森回到自己的故鄉。

對於錢學森被圈禁五年,有一個說法是:因為錢學森是參與了美國軍事機密研究,必須要過了五年解密期。所以,錢學森在被美國法院判決“驅逐出境”以後,依然被聯邦調查局軟禁起來,直到五年解密期結束。

錢學森晚年有機會再去美國,但是他沒有去。因為,他是被美國“驅逐出境”的,美國人傷了他的心。

1979年,錢學森的母校加州理工學院授予他“傑出校友”的稱號,他沒回母校;1989年國際技術與技術交流大會在紐約授予他“W.F.小羅克韋爾獎章”“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和“國際理工研究所名譽成員”稱號,給他頒發一級英雄模範獎章,他也沒去領獎。

錢學森解釋不去美國的原因時說:“當年我離開美國,是被驅逐(deport)出境的,按美國法律規定,我是不能再去美國的。美國政府如果不公開給我平反,今生今世絕不再踏上美國國土。”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提問略有毛病,美方應叫“阻撓“,我方才叫”努力“。

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五個師,絕不能讓他離開美國——這是美國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對錢學森的評價。為了阻撓錢學森離開美國,美方可謂費盡心思。

馮.卡門:錢學森的學術水平已經超越我。

錢學森是偉大的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物理學家,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導彈之父、自動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大名鼎鼎的“兩彈一星”元勳,這樣的人才美國肯定不會放。

1935年8月,錢學森作為一名公費留學生赴美國學習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師從大名鼎鼎的的世界級航天工程學家馮·卡門。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奮鬥,錢學森已經成長為當時世界一流的火箭專家,他擔任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並在“二戰”期間直接與其導師參與了研發導彈核武器的絕密項目“曼哈頓工程”。

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卻有他的祖國。

新中國成立後,一心報國的錢學森心中萌發了迴歸祖國,用自己的專長報效國家的強烈願望。恰逢此時,受到國際形勢影響,美國官方對錢學森進行無端指控,憤怒的錢學森無法忍受,他向主管研究工作的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提出嚴正聲明,要求立即動身回國。

這一決定遭到金布爾的拒絕,錢學森大聲道:

“我寧願回中國老家去,也不願在受人懷疑的情況下繼續留居美國!”

金布爾大為震驚,他知道錢學森的價值,也知道錢學森知曉美方很多軍事機密,因此他表面上不動聲色,進行安撫,卻在錢學森走後,馬上通知移民局組織錢學森出境,聲稱:

“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五個師,絕不能讓他離開美國!”

處處設卡,美方千方百計阻撓回國。

對此毫不知情的錢學森做好了回國的一切準備,甚至連飛機票都買好,行李都打包搬運,卻突然接到移民局的通知——不準全家離開美國,就連全部行李也被扣留,錢學森本人被迫回到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後來更是遭受聯邦調查局非法拘留長達15天。

錢學森的導師馮·卡門等人向當局提出強烈抗議,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師生募集了保釋金,把錢學森保釋出來,但錢學森仍然受到移民侷限制和聯邦調查局監視,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根本無法離開,一下子就是5年過去了。

5年的時間裡,錢學森摯愛祖國的赤子之心不但沒有減退,反而更加熾熱,美國越是百般阻撓,他回到祖國的願望更加強烈。錢學森不斷堅持鬥爭,不斷地向移民局提出回國要求。

不屈不撓,歷經艱難險阻終回祖國。

與此同時,錢學森返回祖國的鬥爭也得到祖國的關懷和支持,周恩來總理對這件事十分關心,他親自安排部署,多方斡旋努力,經過多方的共同鬥爭,美國終於同意放人。

1955年9月17日 ,錢學森攜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踏上了回國的旅途。

1955年10月1日清晨,錢學森一家迎著初升的旭日,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面對闊別20年的祖國,這個經歷了天翻地覆變化的祖國,錢學森說出了一句萬分感慨的話: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夠回到祖國的,今天,我終於回來了!”

歸國之後,周恩來總理在各方面都給予了錢學森親切細緻的關懷,錢學森也為我國科學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毛主席評價他說:“美國人把錢學森當成5個師,在我看來,對我們說來錢學森比5個師的力量大多啦。”

錢學森生前常對人說,對他一生影響最深和幫助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周恩來總理,一個是自己的岳父蔣百里。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錢學森,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有著“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火箭之王”的稱號,是中國載人航天的奠基人。

有人說,因為錢學森,讓中國的的導彈和原子彈提前了20年試驗成功。

而當時美國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更是聲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 個師的兵力。



我們知道,新中國成立之前,錢學森是在美國工作的。當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來時,錢學森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想要立即飛回祖國,為新中國的建設出一份力氣。


然而,事情卻遠遠沒有這麼簡單。美國為了組織錢學森歸國,也是費盡心機。

1950年,錢學森正準備踏上回國的輪船時,被海關扣留,並將其關進了監獄。

美國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島上將他拘留14天。隨後,海關又沒收了他的全部行李。在30天的時間內,錢學森瘦了30斤。

可以想象,當時的錢學森受到了多大的迫害。雖然美國方面沒有查出任何問題,但錢學森還是失去了寶貴的自由。

錢學森在美國受到迫害的消息傳回國內,引起了高度的重視。

為了能讓錢學森早日歸國,周恩來總理同美國展開了外交談判,最終以釋放11名被我軍俘虜的美軍飛行員為交換條件,換得了錢學森回國。

1955年,錢學森終於踏上了久違的故土,和鄧稼先,錢三強,錢偉長等人一起,開創了一個輝煌的時代:

1964年6月29日,我國第一顆自行研製的導彈發射成功;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7年6月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小鎮月明


錢學森,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他的回國效力,令中國導彈、原子彈發射至少向前推進了20年。

1935年9月,錢學森赴美留學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一年後,獲得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隨後又轉入加州理工學院的航空系學習,成為著名的大科學家馮·卡門的高徒。

從1935年到1955年,這二十年,錢學森一直在美國學習和工作,為美國早期火箭的研製,尤其是二戰時盟軍可以取得太平洋戰爭的勝利,及世界航空和火箭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錢學森曾經多次參與美國軍方的多個項目,並且收到了來自眾多軍方大將的讚譽,比如美國陸軍航空兵司令阿諾德、美國陸軍兵工署署長金波爾將軍都曾專門簽署嘉獎令,以表彰錢學森的貢獻。

在美國這二十年,錢學森除了參與美國軍方的火箭研究項目提交的相關調研報告外,還發表了將近20篇有關火箭研究的論文。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錢學森和夫人蔣英十分歡喜,便商量早日回國效力。便受到了來自美國狂熱分子的迫害,被吊銷了參加機密研究的證書,錢學森十分生氣,以此作為要求回國。

1950年,錢學森準備回國時,被攔下關在監獄。

當時時任美國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聲稱:

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 個師的兵力。

而後,錢學森在美國開始了長達五年的不公平待遇,監禁生活。

此時,錢學森遭到美國迫害的消息傳至國內,引起了高度的重視。

在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上,周恩來總理和中國代表團更是多次與美國交涉,要求美國停止扣留錢學森等中國留美人員,而且,為表示中國的誠意,還釋放了4個扣押的美國飛行員。

中國雖然做出了此般讓步,但是依舊遭到了美國代表約翰遜的無情拒絕,以中國拿不出錢學森要回國的真實理由,死不鬆口。

1955年,經周恩來總理與美國外交談判的不懈努力,甚至釋放11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飛行員作為交換,在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收到了美國移民允許他回國的通知。

當日,錢學森攜帶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終於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縈的故國。

錢學森的回國時間,是當時冷戰時中美外交博弈以及雙邊關係的重要縮影,美國政府之所以最後將長期軟禁的錢學森放回國內,主要還是為了打一個時間差。

經過5年時間讓他 (錢學森) 所掌握的知識變得徹底過時,從而可以將其一腳踢開。

這就是美國佬的險惡用心。

回國之後的錢學森,為我國科技、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建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東方衛星、神舟飛船、嫦娥奔月、錢學森為中國航天事業打下了一個堅實而牢靠的基礎。

2009年10月31日,98歲錢學森在北京逝世,可是他的精神,他的貢獻,必定流傳千古。

以上


木劍溫不勝


錢學森早年公費留學美國,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導彈的研究工作,在28歲時就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他提出的物理力學慨念在世界力學領域引起了轟動,無人超越,可以說他已站在力學領域的金字塔的頂端。是世界各國都想得到的科學家。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和夫人蔣英商量,回國去為自己的國家效力,於是向美國政府提交了申請,美國佬當然不同意呀,美帝自始至終都是反共的,怎麼會放錢學森回去為共產黨服務呢,於是找各種理由予以阻攔,說他是共產黨人,美國軍方密切配合,吊銷了錢學森參加機密研究的證書,當時中美關係惡化,美國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甚至說錢學森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堅決不讓他離開美國,這個金布爾及其反華,曾多次威脅派太平洋第七艦隊去臺灣海峽,他認為錢學森涉及美國機密工作。美移民局抄了錢學森的家,還把他拘留了14天,海關沒收了他的行李,包括大量的書籍和筆記本。


錢學森乾著急也沒辦法,請求國內的朋友幫忙,希望祖國政府幫助他回國,當然中國政府也沒閒著,多方營救。周總理多次指示外交部與美交涉,但美國佬始終不買賬,就是不放錢學森。直到1955年,中國政府釋放了11名美軍飛行員,美國政府才同意錢學森回國。 錢學森回國後,致力於他喜愛的科技領域,為中國的“兩彈一星”工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還培養出了大量的科技人才,是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遺產君


為了留住錢學森這個人才,不惜一切代價,掙他想要的,立他沒有的,跟著他的思維走,辦事,從他身上學到技能,技術。


江蘇張歡


做出了以各種方法留錢學森,包括採取拘留等方法威脅錢學森,以各種優質待遇留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