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醫養結合”落地難需打組合拳

患病、失智、失能、半失能老人,多年把醫院當成“家”,已成為一件屢見不鮮的事。事實上,這些老人雖然讓無法照顧自己的家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脫”,但帶來的是醫療資源的嚴重浪費,一些急需入院的危重病人,因沒有床位而得不到及時救治。

記者瞭解到,目前,我國僅失能、半失能老人就超過4000萬,他們的養護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如何減輕此類老人的家庭照料和經濟負擔,維護他們的生活質量與尊嚴,讓有限的醫療資源得到有效的發揮,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記者近日來到常州市天寧區的常州玖恆愛心養護院,住在這裡的幾位老人告訴記者,過去,養老院不方便就醫,醫院裡又不能養老。自從去年住到這家“醫養結合”的養護院後,自己不用再擔心患了病,得不到及時救治,子女也可安心工作,不用經常往返單位、家庭、醫院和養老機構之間。

城市老齡化加速,倒逼健康養老服務改革

“當前,我國由於城市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特別是由於一些老年病的高發、易發和突發性,患病、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的治療和看護問題,困擾著千家萬戶。因此,將養老機構和醫院的功能相結合,建設集醫療、康復、養生、養老等為一體‘醫養結合’的養護院,能夠實現社會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多年關注和研究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洪宵說。

記者瞭解到,早前,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民政部發布了《關於確定第一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的通知》,至今已確定了近百個市(區)作為第一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去年11月,在先行先試的基礎上,為了加快推廣實施“醫養結合”新模式,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部署進一步發展養老產業、推進醫養結合,提高老有所養質量。尤其是針對試點單位中現存的問題,碰到的困難,要求簡化醫養結合機構設立流程,實行“一個窗口”辦理,由相關部門集體辦公、並聯審批,不能再讓市場主體跑來跑去。

同時,還要求地方做到強化支持政策落實,促進現有醫療衛生和養老機構合作,發揮互補優勢,要將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部門納入醫保定點範圍,促進農村和社區醫養結合,建立村醫參與健康養老服務的激勵機制,鼓勵醫護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並在職稱評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服務水平參差不齊,亟待解決人才缺口

記者瞭解到,“醫養結合”已成為養老服務最核心內容,最基礎的服務模式。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在國家和地方政策鼓勵下,一些社會資本開始進入養老事業。常州玖恆愛心養護院,就是由民營企業投資2800多萬元建成的,內設護理院和頤養中心。在現有的350張床位中,其中醫保使用床位數有50張。“我們按照國家有關部門出臺的文件規定,引進專業的醫療護理團隊和現代化的醫療設備,讓一些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在這裡得到有效的治療、康復和看護。”常州玖恆養老護理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建新說,同時,我們著力營造家庭式的生活環境,方便老人學習、交流、娛樂,以及生日聚餐和節日會客,提供24小時全天候愛心服務。

然而,記者採訪中瞭解到,目前,類似玖恆護理院的民營“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無論是從醫療設施條件來看,還是從服務能力來說,差別很大。特別是由於創辦標準過高,醫護人才嚴重缺乏等,致使運行成本居高不下,床位入住率較低,醫療服務機構層次參差不齊,發展舉步維艱。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按照國家對創辦“醫養結合”養老機構規定,可以說,“門檻”很高。如開設50張床位以上的,必須擁有1名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護士12人以上。這些“硬指標”達不到,根本拿不到地方醫療衛生主管部門的批文。

用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教學部主任謝斌教授的話來說,“現在,高層次專業醫護人才,別說這些民營‘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難以招到,就連一些私立醫院和從事培養醫護人才的教育單位也很難引進。” 謝斌告訴記者,幾年前,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就關注大健康產業發展。為了滿足未來大健康產業對專業技能人才的需求,學校在調整專業中,專門設立三年制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當前,亟待解決“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醫護人才的嚴重不足問題。

多措並舉破難題,提供全面系統專業服務

業內人士認為,“醫養結合”,不但要體現醫療服務、健康諮詢服務、健康檢查服務、疾病診治和護理服務、大病康復服務以及臨終關懷服務,同樣要做到生活照護服務、精神心理服務、文化活動服務。目前,“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存在和出現的問題與困難,決不能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突出問題導向,重點從政策、人才等方面,多措並舉破解難題。

“目前,送到我們‘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的老人,並不是危重病人,絕大多數是長期患有慢性病,或者失能、半失能,家裡難以照顧的老人。假如說,完全按照鄉鎮醫院以上要求配置,‘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的‘壓力’,確實非常之大。應該從實際出發,從實際需求出發,制定更合情合理的標準和管理機制。”沈建新說。

洪宵建議,“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是一個新生事物。要通過深化產學研結合,來共同培養醫護人才,解決醫護人才不足、醫護人才素質偏低等現實問題。同時,要善於應用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提升醫療與服務能力,實現運營標準化、管理信息化、服務精準化,推進醫養結合走向高質量發展軌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