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糠、撕棉花……如今鮮少見到的9個秦腔絕技,你瞭解幾個?

吃糠、撕棉花……如今鮮少見到的9個秦腔絕技,你瞭解幾個?

說起秦腔舞臺上的表演

最顯功力的可能就是絕技表演了

它相比一般程式的表演

更為精到、也更具特色

演員們必須經過

艱苦的練習才能掌握

對於刻畫人物性格

增強戲劇效果起著特殊作用

秦腔表演中的絕技內容很豐富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過去常見的一些絕技

現在鮮少見到

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吃糠、撕棉花……如今鮮少見到的9個秦腔絕技,你瞭解幾個?

撕棉花

《花換布》一戲中有用。小旦邊翻看棉花,邊在手心捏一棉球邊道:“噢!你這棉花就是不好,裡邊棉籽咋這麼多!”邊撕棉球向空中拋去,棉片又輕又薄,大小均勻,在空中如同雪片,紛紛揚揚,徐徐落下。

前後跪步

吃糠、撕棉花……如今鮮少見到的9個秦腔絕技,你瞭解幾個?

《馬前潑水》一戲有用。崔氏難收覆水,拉住買臣衣襟,請求收留,朱摧馬向前,崔跪步隨之向前,朱後退,崔亦跪步後退。前向跪步均面向觀眾,並伴以甩梢子表演,旦角甩梢子不同於生角,因其手在腦後,故只能向左右甩成圓形。

吃糠

吃糠、撕棉花……如今鮮少見到的9個秦腔絕技,你瞭解幾個?

系《琵琶記》趙五娘專用。“糠”用細鋸末製成,表演時演員跪在臺口,在苦音慢板過門中,一面挑揀糠裡雜物不時用嘴吹揚,一面將“糠”放入口中,先小量慢吃,慢慢大量快吞,邊吃邊唱。演唱時,舌頭將“糠”壓於下顎底,用鼻孔呼吸,再隨唱腔中噴口音將糠隨字噴出,一句唱完,基本將在過門吃的糠全部噴出,然後於下句唱腔過門中,繼續抓糠入嘴,如此反覆,唱八句(一般唱四句),最後將碗中糠吃剩無幾並噴吐乾淨。

陰陽臉

吃糠、撕棉花……如今鮮少見到的9個秦腔絕技,你瞭解幾個?

由演員左右面部不同而得名。《抱妝盒》一戲有用。陳琳見寇珠,對著寇珠的半邊臉肌肉鬆弛舒展,神氣泰然自若;揹著寇珠的半邊臉則肌肉痙攣掣動,眼神忐忑不安,表現出矛盾心情。

小鬼倒行路

傳統秦腔《莊子三控妻·扇墓》一劇專用特技。演法是:劇中之大鬼由一大個子演員扮演,頭戴高帽和鬼面具,腳踩偽裝假腳步,顯得特別瘦長。小鬼則由一小孩扮演,在演員肚皮上倒畫一個鬼頭,嘴畫於肚臍處,通過呼吸顯得很活。兩臂則偽裝成雙腿,穿上褲子和靴子,雙腿偽裝成雙臂和雙手,觀眾看去就是活靈活現的“小鬼倒行路”了。

滾釘板

《馬義滾釘板》一劇中的馬義為主鳴冤,在一塊釘有70枚鐵釘的木板上,用腹部貼著鐵釘,並做出“撲虎”、“倒石虎”、“左右滾堂”等表演,憑藉臂力與足尖支撐身體,看去猶如在釘板上翻滾,卻不會傷損演員皮肉。此技現已無人再演。

夾雞蛋簸米翻高功

秦腔《時遷偷雞》等劇中的一種特技。時遷夜宿店房,腹中飢餓,便簸米準備做飯,忽聽架上雞啼,他一個簡步躍上桌子抓雞,將雞扭死放在桌上,然後摸出3個雞蛋,夾在腋下,再上桌簸米,忽聞有驚動聲,一個“倒提”,從兩三張桌上翻下,米不撒,蛋不掉。秦腔花臉演員華啟民有此絕技。

鞭掃燈花

吃糠、撕棉花……如今鮮少見到的9個秦腔絕技,你瞭解幾個?

秦腔《太和城》中的孫武子與《黃河陣》中的聞仲均有此技。其表演是在臺口兩側掛上兩盞油燈,燈捻用棉花或紙裹香製成。演員在打擊樂聲中掄起麻鞭(有的用草鞭,有的用雙鞭)迅速、準確地以鞭梢掃掉燈花,油不灑,燈不滅,而且燈光經掃掉燈花後顯得更亮。

福祿耍香

系傳統秦腔《 九蓮燈·福祿求香》一劇專用。演法是:先將香紮成胳膊粗的把子,外用麻紙包住,捆緊備用。表演時點燃,雙手各持一棒,並用“刀花”、“劍花”等舞姿耍香把,借雙臂運動之風力,香把時而起火,時而熄滅,飛舞旋轉。

審核:王梅、妍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