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6月7月到1歲,母乳或奶粉與輔食餵養,按多少比例?以母乳為主,還是輔食?

用戶xxx226


6-8月餵養建議



1.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輔以富含鐵的固體食物仍是這一階段嬰兒最好的營養來源,應該鼓勵繼續堅持母乳餵養至2歲。這一階段仍然應儘可能滿足嬰兒對母乳的需求,6~8月齡期間母乳應占嬰兒每日能量供給的2/3。母乳餵養嬰兒尤其需要注意鐵營養狀況。

2.配方奶餵養:

建議選擇配方奶,奶量為700~ 900 ml/d。由於配方奶餵養的嬰兒基礎能量代謝率要高於母乳餵養,因此其能量需求要稍高於母乳餵養。24 h餵哺次數大約5~6次,在疾病狀態及疾病恢復期,能量需求會增加,需要適當增加餵哺次數。配方奶餵養的嬰兒相對母乳餵養需要更多地攝入額外的水分,尤其是在炎熱的季節。

3.餵養餐次

進食4~5次乳類以及1~2次穀類為主的固體食物。固體食物的頻率可逐步增加,攝入固體食物的量有個體差異,每次食用量以不顯著影響乳類攝入為原則。進餐的頻率與食物能量密度有關,較稀薄的食物為主,頻率就需要高些,反之進餐頻率相對少些。通常情況下,固體食物的能量密度應高於母乳,以避免因為能量不足導致生長不良。

9-11月營養建議



1.母乳餵養: 母乳搭配其他固體食物是嬰兒最好的營養配搭,鼓勵有條件的母親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9~11月齡嬰兒母乳攝入頻次減少,但是由於每次攝入量增加,因此每天母乳攝入總量與6~8月齡接近。而隨體重增加,需增加能量攝入部分應通過增加固體食物的能量密度和量來滿足。

2.配方奶餵養: 這一階段嬰兒的奶量每天為700~900 ml,每24小時4次。配方奶餵養兒相對母乳餵養兒需要更多地攝入額外的水分,尤其是在炎熱的季節,但以不明顯影響奶量攝入為準。

3.進餐安排: 大多數9月齡的嬰兒可以與家人的進餐時間相一致,即早、中、晚三頓主餐,以乳類為主,然後加2~3頓輔餐,主要以固體食物為主。嬰兒每次進食的量可能不同,這樣的進食安排可以讓嬰兒有機會接觸不同種類的食物以保證充分的營養,輔餐是添加新食物的好機會,不必強求嬰兒每次進食量一致,允許食量波動。幫助嬰兒開始用杯子,12月齡嬰兒可以用吸管杯喝水。

我是兒科醫生孔凱,擅長兒科各種常見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防,兒童餵養、兒童生長髮育等問題,謝謝大家的關注、支持與轉發,有問題可以留言諮詢。


兒科醫生孔凱


一般我們提倡在前六個月純母乳餵養,六個月以後在母乳餵養的基礎上添加食物,母乳餵養最好堅持到1歲以上,以奶類為主,其他食物為輔,這是我們把1歲內為寶寶添加的食物叫做輔食的原因。

所以6個月到1歲的寶寶,我們建議還是以母乳奶類為主,其他食物為輔。但母乳奶類餵養的量可以逐步減少,為以後寶寶斷乳打下基礎。

輔食添加的順序可以從穀物-蔬菜-水果-動物,由少到多,從液體-泥糊-固體的順序給寶寶添加輔食。

比例上沒有絕對要遵循的比例,可以靈活安排,一般來說1歲以內的嬰兒,每天可進食母乳或配方乳600-800毫升,穀類40-110克,蔬菜25-50克,水果25-50克,蛋黃15克或雞蛋50克,魚肉25-45克。

溫馨提醒:寶寶初期添加輔食一次只喂一種新的食物,以便判別此種食物是否能被寶寶接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