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出於疼愛,很多父母不捨得讓孩子家務活。有的媽媽還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好好讀書就好了。可孩子不做家務專心學習,就會更優秀嗎?

外國有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國內研究機構對全國兩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

還有很多實例證明,想要孩子成為優秀的人,從小培養做家務的習慣是必不可少的。

其實從孩子3歲開始,媽媽們就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做家務了。對照下面的家務年齡表,媽媽們可以更好地把握什麼年齡的孩子該做哪些家務。

家務年齡表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如何更好的引導孩子做家務呢?

1、讓孩子意識到家庭責任

作為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家務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家庭的事。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儘可能地出份力,幫彼此分擔。在這樣的意識氛圍下,孩子才會願意付出,越來越有責任感。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2、尊重孩子,給予選擇權

如果孩子不喜歡做家務,不要生硬地強迫,父母可以很有儀式感的邀請孩子開個家庭會議,制定家務分工清單,讓孩子選擇其中的一兩項。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3、把任務具體化

一個模糊的指令,比如“把這收乾淨”,這會讓孩子困惑。孩子不知道從什麼開始做起,所以,我們家長要把一個任務拆成一個個具體的步驟,這樣孩子才會確切的理解家長的要求。(我們先把桌子擦好,再去收玩具)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4、保存耐心,多誇獎孩子

孩子一開始做家務通常情況是比較粗糙的,但此時不應該太苛刻。給予孩子一些積極的鼓勵會讓他更有動力。表揚鼓勵的時候一定要具體,不要停留在“你真棒”上面。(桌子擦得很乾淨,非常不錯!!)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5、用積極的態度感染孩子。

如果家長做家務的時候,總是當著孩子面抱怨家務活又髒又累,那孩子肯定也是不願意做家務的,所以,家長要多傳遞積極的正面情緒,潛移默化中會影響孩子。尤其是爸爸,如果總是推脫偷懶,會帶給孩子負面的影響。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6、給孩子一些新挑戰

孩子重複的做某件事,容易感到乏味。所以偶爾媽媽給孩子一些新的任務或者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孩子反而會覺得新鮮,這也可以鍛鍊到孩子,讓孩子不再畏懼挑戰和失敗。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7、在孩子面前適當的示弱

不是都說嘛,懶媽媽容易養出勤孩子,媽媽若能偶爾示示弱,向孩子求助:“可以幫下媽媽嗎?”,這時,孩子反而會更有自信和責任感,主動幫媽媽分擔。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8、更多樣地獎勵孩子

很多家長會用零花錢來誘惑孩子做家務,這個做法比較有爭議。因為過多使用,容易讓孩子做家務只為了錢,忽略了責任感。

在國外,有很多家長會通過獎勵孩子做一些喜歡的活動,或者懲罰孩子不能萬遊戲等方式來督促孩子。具體的還是要依據孩子的個性來。(這周變現的非常不錯,媽媽帶你去游泳館)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我們愛孩子,要讓孩子參與到我們的生活中,生活需要勞作,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對孩子很重要。同時,家長在培養孩子這種能力的時候,要以身作則,運用些小技巧,讓孩子自然的養成習慣。

教育從來都不是隻侷限在課內學習,家庭生活中的鍛鍊能帶給孩子更多。看似簡單的家務勞動,帶給孩子的獨立、自信、自強都是一生的財富。

爸爸媽媽們應該學會讓孩子去體驗家務勞動。孩子進一步,大人退一步,這就叫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