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會成為下一個爆炸性產業嗎?

中商情報網訊:作為農業大國,中國始終把農業發展放在首位。經過不斷努力,這些年中國農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連跨新臺階,農業機械化水平快速發展,生產效率顯著提高。

2018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17037千公頃,比2017年減少952千公頃,下降0.8%。其中谷物播種面積99685千公頃,比2017年減少1079千公頃,下降1.1%。糧食種植結構調整效果明顯。

農業會成為下一個爆炸性產業嗎?

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5789萬噸,比2017年減少371萬噸,下降0.6%。全年糧食產量雖有所下降,但減幅不大,仍處於高位水平,屬於豐收年景。據悉,近十年全國糧食產量總體呈現上漲的趨勢,2009年全國糧食產量53940.9萬噸,此後持續增長,2015年產量達到最高峰,共計66060.3萬噸。近3年產量小幅波動,產量維持在6.5-6.6億噸左右。

農業會成為下一個爆炸性產業嗎?

1978年全國大中型拖拉機56萬臺、聯合收穫機不到2萬臺。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非農就業機會大量增加,大批農民工進城務工經商,為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了契機。截止2012年底,全國大中型拖拉機485萬臺,比1978年增長7.7倍,年均增長6.6%;聯合收穫機128萬臺,比1978年增長66.4倍,年均增長13.2%。大中型農業機械跨區作業蔚然興起,解決了分散小農生產實現農業機械化的難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繼續實施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農業機械保有量快速增加,農作物機械化率大幅提高。據農業農村部統計,2017年全國大中型拖拉機670萬臺,比2012年增長38.1%,年均增長6.7%;聯合收穫機199萬臺,比2012年增長55.3%,年均增長9.2%。農業機械擁有量較快增長,廣泛應用,不僅極大地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也逐步把農民從歷史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高強度農業生產勞動中解放了出來,顯著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

農業會成為下一個爆炸性產業嗎?

在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大力扶持“三農”的政策背景下,資本、技術、人才大量擁入,促使農業現代化轉型駛入快車道。2017年農業私募股權投融資事件約37件,2018年增至44件。從投資輪次來看,2017-2018年間物流行業投融資輪次中,天使輪最多,佔比30.9%。其次為A輪,佔比22.2%。戰略投資輪佔比16.0%。

農業會成為下一個爆炸性產業嗎?

當下,中國農業正處於從近代化農業朝著現代農業全面演進的階段,而在這個過程中,政策、資本與技術的結合,產生的風暴級化學反應,則將帶來整個產業的顛覆與重構。

首先,互聯網+農業將對生產、流通、經營、金融服務、人才培養等農業產業鏈各環節進行深度改造,優化農業供給側,提升農業運營效率和質量。

其次,農業將向信息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通過互聯網、雲技術、傳感系統、物聯網、農業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的應用,提升粗放低效的農業生產方式,逐步實現智慧農業、精準農業和高效農業。

毫無疑問,農業的顛覆與重構是全局性的,它改變的是整個產業的組織方式、生產方式和流通方式,涉及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影響深遠。但從另一種角度而言,那些在傳統農業生產服務中,需要被打破和改造的痛點,往往就是破局者的機會。

在這個不斷變化的商業世界裡,所有人都在尋找下一個風口。農業既存在剛性需求,又存在經濟發展水平提升後對“食”的消費升級需求,作為傳統行業裡唯一沒有被徹底整合的行業,是一片顯見的藍海。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9-2024年中國農業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文章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