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嫽兩入烏孫五十年,出使西域諸國,鎮撫烏孫王,功績卓著於中外

馮夫人,本名嫽。約在漢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以侍者身份隨西漢宗室楚王戊之孫女解憂公主“和親”到了烏孫。

解憂嫁給昆莫(國王,後稱昆彌)軍須靡為夫人,馮嫽則為右大將之妻。那時,解憂公主和馮嫽大約都只有十六、七歲。馮嫽有學問,懂史書,“內習漢事,外習西域諸國事也”,常持漢節,為公主使,訪問西域各國,贈賜給各國人禮物。西域各國官民敬信之,尊稱馮嫽為“馮夫人”。

馮嫽兩入烏孫五十年,出使西域諸國,鎮撫烏孫王,功績卓著於中外

烏孫是一個以遊牧為主的民族,原居於敦煌、祁連之間,與大月氏為鄰。西漢初,為大月氏所破,西徙伊犁河流域建國。至此時,人口已有增殖,約有十萬餘戶,六十餘萬人口,是西域的一個大國,都赤谷(今中亞伊什提克)。由於地近匈奴,在西漢前期,長期受匈奴的控制。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烏孫,爭取與烏孫結盟,共擊匈奴,並邀烏孫在擊敗匈奴後,回河西舊地居住。但烏孫王懼怕匈奴,又因距漢太遠,不知漢之大小、強弱,故不曾答應張騫的要求。不過,烏孫為了解大漢和表示友好,遣使者數十人,陪同張騫回到長安,並贈與漢武帝良馬數十匹。張騫自烏孫歸國後,以功拜大行令,掌少數民族和外交事務,位列九卿。一年後去世。

漢武帝時,烏孫王以馬千匹為聘禮,向漢朝求婚。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漢武帝以江都王建之女細君為公主,嫁給烏孫昆彌軍須靡,並“賜乘輿服御物,為備官署、宦官、侍御數百人,贈送甚盛”。約五年後,細君死,解憂再嫁到烏孫。解憂有三子二女,長子元貴靡為烏孫王儲,次子萬年為莎車王,三子大樂為烏孫左大將,長女弟使為龜茲王絳賓夫人,小女素光為烏孫若呼翖侯夫人。

侍者馮嫽生性聰慧,知書達理,善寫隸書,與解憂相互慰勉,立志安居烏孫,不負使命。馮嫽常馳馬牧場,出入氈帳,只用幾年時間,便已通曉西域的語言文字及風俗習慣。

馮夫人到烏孫時,漢武帝剛於先一年伐大宛獲勝,並於本年在輪臺、渠犁(今新疆輪臺、庫爾勒、尉犁間)屯田,置使者校尉以領護之,開始經營西域,可是漢在輪臺和渠犁兩處的屯田士卒各不過數百人,兵力薄弱,影響不大。西域三十餘國,除烏孫外,幾乎都受到匈奴或大或小的控制。馮夫人以烏孫為據點,以公主使者名義對各國進行友好訪問,並贏得信任。這對削弱匈奴在西域的影響,推進漢與西域各國的關係,起了巨大作用。

馮嫽兩入烏孫五十年,出使西域諸國,鎮撫烏孫王,功績卓著於中外

漢武帝后期和昭帝時,匈奴向西遷徙,逼近西域,用騎士在車師國屯田,並設僮僕都尉,加緊對西域的控制與剝削。又遣使至烏孫,要烏孫獻出解憂公主,還侵奪了烏孫的車延、惡師地。這時解憂上書昭帝,請求派兵救援,然而在公卿議而未決之時,昭帝駕崩了。宣帝即位,解憂與昆彌又遣使上書,言:“匈奴復連發大兵侵擊烏孫,取車延、惡師地,收人民去;使使謂烏孫,趣持公主來,欲隔絕漢。昆彌願發國半兵自給人馬五萬騎,盡力擊匈奴。唯天子出兵以救公主、昆彌。”宣帝以五將軍,發十五萬騎,分五路出塞,烏孫亦發五萬騎自西向東,與漢兵夾擊匈奴。漢兵無所獲,烏孫兵大勝,虜獲人畜極多,烏孫由此在西域的聲威大震。漢與烏孫關係更加緊密,與西域各國的關係也順利發展。這些情況都與馮夫人的活動是分不開的。

約在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解憂的丈夫翁歸靡病死,烏孫貴族內部發生了爭奪王位的鬥爭。解憂之子元貴靡未能繼承王位,前昆彌軍須靡的匈奴夫人之子泥靡奪得王位。泥靡又以解憂為妻,與解憂不和,又暴惡失眾。解憂與漢使刺傷泥靡,泥靡逃走。翁歸靡的匈奴夫人之子烏就屠殺泥靡,自立為昆彌。率眾據北山一帶,揚言“母家匈奴兵來”,威脅解憂和元貴靡,恐嚇民眾。宣帝得知此事後,立即遣酒泉太守破羌將軍辛賢武領兵一萬五千人至敦煌,準備進討烏孫。這時,第一任西域都護鄭吉使人告馮夫人設法解決。

馮夫人的丈夫烏孫右大將與烏就屠友善,她利用這一關係,勸烏就屠不要投降匈奴,仍要歸漢。她說:“漢兵方出,必見滅,不如降。”烏就屠很恐懼,表示願意歸漢,但希望能得到“小昆彌”的封號。

宣帝為了瞭解烏孫的政局,急召馮夫人回長安。馮夫人在覲見宣帝之後,又奉詔以正使的身份,與副使謁者竺次、期門甘延壽,乘錦車,持漢節,再回烏孫,以處理烏孫問題。馮夫人能以漢使的身份回烏孫處理問題,說明馮夫人覲見宣帝表現出了不俗的外交才幹和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漢宣帝增派穿渠校尉等水利專家,在羅布泊一帶打井穿渠,建倉運糧,形成長期武力威懾。馮夫人到烏孫後,以宣帝之詔,命烏就屠到赤谷,立元貴靡為大昆彌,烏就屠為小昆彌,都賜給印綬。後又劃分人民和地界,大昆彌領戶六萬餘,小昆彌領戶四萬餘,分而治之,烏孫之內爭得到平息,漢與烏孫的友好關係也得到了維護和鞏固。辛賢武大軍未出塞而還,一場牽涉漢、烏孫、匈奴三大民族的大流血得以避免。

馮嫽兩入烏孫五十年,出使西域諸國,鎮撫烏孫王,功績卓著於中外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元貴靡死。解憂公主年近七十,她上書宣帝,以年老多病,要求回到漢地,以終天年。宣帝很同情她,派人迎接她回長安,賜給田宅、奴婢,儀比公主。同來的還有她的三個孫兒孫女;大約馮夫人也於此時同回長安。

元貴靡死後,其子星靡繼位為大昆彌。可是星靡怯弱,烏孫人多歸附烏就屠,政局又動盪不安。馮夫人上書宣帝:“願使烏孫,鎮撫星靡。”朝廷和西域都護也都認為烏孫的形勢嚴峻,宣帝遂批准了馮夫人的請求,派士卒百人護送馮夫人。馮夫人以古稀之年再次回到烏孫。西域都戶韓宣又請漢廷賜烏孫大吏、大祿、大監等金印紫綬,鼓勵他們尊輔大昆彌星靡。在馮夫人的鎮撫和漢廷的努力之下,保持了烏孫政局的穩定。

漢家女到烏孫生活困難重重,這從《史記》記述細君在烏孫生活的片段可見一斑:“公主至其國……昆莫年老,語言不通,公主悲愁,自為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酩為漿。居常土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天子聞而憐之,間歲遣使者持帷帳錦繡給遺焉。”

馮夫人為了民族大義,拋棄個人的得失、憂樂,重歸烏孫,令人景仰。

馮嫽兩入烏孫五十年,出使西域諸國,鎮撫烏孫王,功績卓著於中外

漢與烏孫和親以來,漢每年遣往西域使團,多時十餘起,少時五、六起。每個使團人數,多則數百,少則百餘人。遠者八、九年才返回,近者二、三年返回。去世,攜帶大量的絲織品和金銀財寶,歸來時,帶回一些貴重或中國缺少的物產。人員交往和物質文化交流,促進了漢與西域各國的友好關係,也為後世進一步發展與西亞、北非、南歐國家的友好關係創造了條件。

馮嫽出使烏孫比王昭君出塞早六十八年,她在烏孫五十餘年,獻身民族友好事業,為建立漢與西域各民族的友好關係,為奠定祖國西部疆域做出了重要貢獻。馮夫人是一位有才能的女政治家、民族友好的使者,她的功績卓著於中外,名垂於後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