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創刊以來,報道量第一先進人物是雷鋒,第二是他

手裡的沙子握不住,時間的腳步也無法阻止。從小崗村的大爺喊出“分田到戶,自負盈虧”,到現在都40年了。這天翻地覆的變化就和十點入睡後進入的美夢一樣。步鑫生也沒想到會這麼發展。

聽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瞭解他,那小柳兒先把歷史判官對他的評價說一下:是他,靠著一股幹勁,用一把剪刀剪開了中國城市集體企業改革的帷幕。有統計稱”《人民日報》自創刊以來,報道量第一的先進人物是雷鋒,第二就是他。

《人民日報》創刊以來,報道量第一先進人物是雷鋒,第二是他

1

1957年5月7日,《浙江日報》的一篇報道《優秀知識勞動青年的光輝榜樣》中,提到了23歲的小夥兒——武原縫紉生產合作社掌門人步鑫生。在此後的18年間,想想當時咱是什麼時候,這個小企業也被扼住了命運的咽喉。後來在1079年又接管了一個寶貝賣不出去,300名員工嗷嗷待哺,拄柺杖員工拿不著飯錢的海鹽襯衫總廠。咋辦?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話準沒錯。再加上他想“只要有對國家有利,對企業有利,對職工有利的想法,就大膽幹。那些紅頭文件合法,但不合理,所以我必須要打破它”。就開幹了。

首先學習改革一姐安徽鳳陽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廠子裡實行“聯產計酬制”,多勞多得。

然後抓質量,對員工是:你敢砸老子的牌子,我就摔了你的飯碗,你做壞一件襯衣,就給我兩件好的。

其次對嚴抓病假,當時國企中“泡病假”可是fashion,拿著工資回家玩多樂呵。他就規定。你生病就沒工資,要是真有病得先讓我信。

最後還有一堆雜活要做,邀請各地百貨商來參觀,為打造企業文化而制定廠徽、廠歌、廠模特隊......

《人民日報》創刊以來,報道量第一先進人物是雷鋒,第二是他

2

有改革派,就有保守派。

戊戌變法觸動了慈禧老皇后的利益成了百日維新,步鑫生也差點成了階下囚。老員工不滿保存自己利益的紅頭文件沒了,就滿大街告狀;無病裝病著拍理直氣壯地桌子叫囂;襯衫不合格的人既不賠他兩件好的,也不寫檢討;放暗箭的人說他抹掉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步鑫生就成了一個“比資本家還資本家,比大地主劉文彩還劉文彩”的人。

然而,他們這些虛的根本不管用,縣書記寫得讓他讓步的紙條還被當場撕了。抽著煙的步鑫生說:“我是被逼出來的,不改革就是死,不是我喜歡衝闖現行體制。’婆婆‘拿著條條框框當鞭子,企業’死蟹‘一隻。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步鑫生的改革下,海鹽襯衫總廠職工增加了 10 倍,利潤以每年 50% 的速度增長。 1983 年,企業年產襯衫高於 100 萬件,總產值達 1028.58 萬元,利潤 58.8 萬元。短短 3 年後一躍成為浙江一流的專業襯衫廠,產品暢銷全國,創造了幾十個集體企業的全國第一。

《人民日報》創刊以來,報道量第一先進人物是雷鋒,第二是他

3

步鑫生這頭狼,闖入計劃經濟的羊圈,引起了一片騷動。

1983年4月26日,《浙江日報》以《企業家之歌》對步鑫生做了整版報道,其中評價道“他不是完人,有過過錯,摔過跤子,但他從挫折這座通向真理的橋上走過,不是反覆表明著磊落的心跡嗎?

同年11月16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個具有獨創精神的廠長——步鑫生》。

《工人日報》刊登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獨創精神》。

1984 年 2 月 26 日晚 7 時 25 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中斷了正在播送的國際新聞,從羅京口中傳出了中央關於肯定步鑫生改革精神的聲音。

......1984年,沒有人能比步鑫生這把火燒的更旺。各行各業無數粉絲邀請他談改革,時任全國政協主席的鄧穎超親自提名,把他的剪刀收入中國歷史博物館。

這位“改革巨星”創造的神話轟動了全國。

《人民日報》創刊以來,報道量第一先進人物是雷鋒,第二是他

步鑫生一生命運多舛。改革影響全國,卻在幾年後跌落低谷,自嘲道“1988 年事情多,火車相撞,飛機墜毀,鬧洪災,還有就是我被免職了”,敗走麥城無法東山再起。今天先告一段落,明天小柳兒繼續說說步鑫生憂傷的後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