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寶寶小時候一定要穿襪子,如果溫度適宜,白天在家是不是可以不穿襪子呢?

風雨兼程94213


關於要不要給寶寶穿襪子這個事情,又要挑戰傳統育兒觀了。

老人們都說“寒從腳底生”,“光腳容易感冒”,於是,給小嬰兒的腳穿著厚厚的襪子,無論春夏秋冬,總怕涼著寶寶的腳丫子。還有,就是,通過判斷寶寶的手和腳的溫度來確定孩子的冷熱,那這種做法到底可不可取呢?年輕父母們該如何操作呢?



小嬰兒為什麼會手腳冰涼

嬰兒的心臟功能還不夠強大,心臟每次收縮所泵出去的血量比較少,到達手腳末端的血液就更少了,所以,手腳會偏涼,腳丫子離心臟最遠,會更涼一些。

判斷寶寶冷熱的科學方法是:用手觸摸寶寶後頸部脊椎處,如果溫熱,說明寶寶的身體溫度是合適的,不冷不熱。

瞭解到寶寶手腳冰涼的客觀生理原因以後,我們就能理性看待寶寶冷熱這個問題了。因為,有的老人真的很固執啊,總是用自己對溫度的感覺來替寶寶覺得冷還是熱,把寶寶捂得厚厚的。

我遇到過一次這樣的家長,雖然是冬天,但是商場裡有暖氣,已經很熱了,完全可以脫掉羽絨服,單穿體恤,我家寶寶就只穿了一個背心➕體恤,在商場地面來回爬,但是有個寶寶,卻穿著很厚的棉衣棉褲,圓滾滾的,臉都熱的發紅,家人依舊覺得不能脫衣服。

但是,穿襪子這個觀念遠比穿衣服更執著,所以,我們可以先來看看不穿襪子的好處有哪些,再去做決定要不要給寶寶穿襪子。



寶寶光腳的好處

1. 感知腳部意識

腳部意識是指:如果不低頭看腳,依然能夠感知到自己的腳在哪裡。

我們人體的身體意識是需要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從我們出生的時候開始探索自己的身體,這和大腦發育是密切相關的。

腳部意識發展的重要時期是出生後的兩年,寶寶對自己腳丫子的認識也是逐步建立起來,從開始啃腳丫子的時候,再到用腳翻身、爬行、站立、走路,腳丫子可以說是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給寶寶總是套上厚厚的襪子,那麼,他的腳丫子與外部的接觸刺激就會被削弱甚至阻隔,而感官發展最有效的途徑是感受更多的刺激,刺激感官就等於刺激大腦發育,神經連接。

其實這個感覺,我們自己也是可以體驗的,不穿襪子和穿襪子的區別:

  • 沒有束縛和包裹的感覺,更自在
  • 能直接的感受到地面,體會到不同地面的質感。
  • 反過來,這些踩在不同地面上的感覺又讓我們接收到來自腳部的細微變化。

腳部意識沒有發展起來的寶寶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

  • 走路總摔跤
  • 走路必須看著腳底下
  • 重心不穩

2. 光腳走路更穩當

腳是用來走路的重要工具,走路是要走在地面上的,對於剛開始學走路的孩子來說,需要準確的感知地面,才能知道腳該落哪,如果感知不到地面,就猶如踩在半空中一樣驚慌失措。

所以,光腳是感知地面的最好的方式,讓腳底板直接與地面接觸。

另外,走路需要有“抓地感”才能走的穩,這也是為什麼倡導嬰兒學走路初期最好光腳,以及後期給寶寶選擇學步鞋的時候不能選擇鞋底太厚的鞋子,這是因為厚鞋底讓寶寶感覺不到地面了,不會走路了。

這兩點就是讓寶寶光腳丫的好處,其實能夠看出,對於寶寶生長髮育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實際操作的時候,我覺得可以靈活處理:

  • 如果是夏天,其實大部分家庭都能做到讓寶寶光腳丫,因為確實很涼快,且地面不會很冰。
  • 如果是秋冬,北方沒有供暖的時候,瓷磚地面確實很冰,那可以給寶寶穿一層薄襪子,來暖氣以後,其實可以考慮不穿襪子,如果是地暖,不穿襪子也是暖暖的。
  • 如果在爬行墊上、床上可以考慮不穿襪子。



有利於寶寶腳部發育的操作

1. 撫觸按摩

經常給寶寶做腳部得撫觸按摩,不僅可以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還能放鬆腳部肌肉緊張,大多數寶寶的踝關節都非常容易緊張,以後爬行的時候容易出現錯誤爬姿。

2. 爬梯子

寶寶會爬行以後,可以多讓寶寶光腳爬梯子,促進足弓的發育,有利於腳部韌帶、軟骨、肌肉的發育。足弓發育好了,以後走路姿勢、站姿都會很標準。

3. 多感受不同質地的外部刺激

踩沙子、踩水、踩圓圓的鵝卵石,只要是安全的,家長都可以讓寶寶用腳丫子感受一下,豐富感官刺激。

總之,如果寶寶喜歡光腳,就讓他光腳吧,這不是什麼壞事,至於腳心受涼是否能造成感冒拉肚子,仁者見仁吧。

特殊情況:比如有的寶寶已經有足外翻等問題,需要矯正,可能就不適合光腳了。




我是堅持科學育兒的墨仔媽媽,一名紐諾嬰幼兒睡眠指導師,希望能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嬰幼兒睡眠、大運動發展、母乳餵養、輔食添加方面的經驗,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養育孩子不僅需要愛,還需要知識

墨仔媽媽育兒


寶寶一定要穿襪子嗎?不一定吧。

女兒幾個月的時候,我看了一篇文章,說室溫超過十幾度,小寶寶就可以不穿襪子。我是個懶人,看到這個毅然決然的給女兒撤掉了襪子。

一直到深秋,找出襪子想給女兒穿上,結果她習慣了光腳,除非是穿了襪子鞋子就出門,否則,她一定要把襪子揪下來。

晚上,穿連體式睡衣,不帶襪子。她睡著了我悄悄地給她穿上襪子,她半夜起來,一定是第一時間坐起來把襪子脫了。我有重新購買了帶襪子的睡衣,還故意買大了一號,就是為了既能護著膠,又能不讓她感受到。結果還是不行,就好像她的腳也要互相一樣,被捂著就不行。她還是半夜扯襪子,扯不掉就哭。沒辦法,又換回原來的露腳睡衣了。

女兒只有出門玩的時候穿襪子,回家就脫鞋脫襪子,也不穿拖鞋,一年四季在家都光腳,冬天有地暖的。

女兒的身體還是很少的,很少生病。

穿不穿襪子,應該是習慣問題,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多說一句,在玄幻小說裡,這叫隨時吸收天地靈氣。


小寧大遠


我兒子從會順利地走路,也就是一歲一兩個月吧,到現在兩歲三個月,幾乎沒有穿過襪子,別說穿襪子了,鞋子也幾乎不穿。鞋子在他腳上的時間每天不到五分鐘,有時候一整天都不穿。不僅在家不穿在外面更不穿。在小區不穿,去菜市場公園超市也不穿。不僅春夏秋不穿,冬天也不穿。走路不穿,騎滑板車也不穿,直接用腳蹬地剎車。

我住在廣東,廣東的冬天也要穿羽絨服的。

我家兒子從此在我們小區出名。換過鞋子還是不穿。雖然不穿鞋,但沒扎破過腳,身體素質特別好,抵抗力好。

當然了,能穿還是穿吧,因為每次回家都要洗腳,,太麻煩了


qzuser202096036


我女兒一歲半,經常沒穿鞋襪,座標廣東。



老人常說寒從腳起,是有一定道理的。寶寶穿不穿襪子,主要看天氣,不可能大冬天讓寶寶光著腳丫吧。天氣比較暖的時候就沒必要穿了。



可有些老人就看不慣,他們覺得小寶寶一定得穿襪子不然容易生病。我每天推著寶寶出去,一路上遭了無數老人的白眼,就因我給寶寶沒穿襪子。甚至有些認識的老人直接說我咋不給寶寶穿雙襪子。其實天氣真的不冷,寶寶也不願意穿。我們這邊有“寶寶沒六月天”這種說法,意思是大夏天穿個大長袖寶寶也不會覺得熱。我覺得嗎,天氣涼了冷了穿襪子是必須的,熱就沒必要了,穿了寶寶也會覺得熱不舒服。並沒有什麼寶寶只怕涼不怕熱這種說法。

.


萱瑜媽咪


我看很多小孩都不穿襪子的啊,像我們小的時候,夏天從來不穿襪子的,都是赤著腳的,而且出門都不穿鞋的,我感覺我的抵抗力都挺好的,不像現在的小孩,動不動就是感冒生病的,比如說像現在條件不是很好的家庭,小孩都是放養的方式,像感冒發高燒都是隨他自己去,一個晚上就好了,哪裡像富養的,感個冒還要住院,我之前租房子的一樓,他們家是在外面賣水果的,風吹日曬的,他家的小孩大冬天的都是光著腳在外面玩,也從來不見他生過病,其實我覺得小孩有的時候可以不用那麼護著的


小玲愛生活li


有人說寶寶小時候一定要穿襪子,如果溫度適宜,白天在家是不是可以不穿襪子呢?

小寶寶要不要穿襪子要視情況而定。



一般來講,腳是容易受寒的部位,嬰兒的腳更是如此。一直給嬰兒穿襪子是上上之選。

新生兒穿襪子

建議媽媽們在嬰兒剛出生不久就穿襪子,因為嬰兒抵抗力差,容易生病,穿襪子可以起到保溫作用,維持體溫恆定,且保護皮膚免受細菌等物質的侵害。

但需要選擇鬆口的襪子,萬不可勒著腳脖子,損傷嬰兒細嫩的皮膚。

如果覺得襪子勒,就用針把襪子口處的鬆緊皮筋挑斷幾根。



襪子可以選擇薄一點的,最好夏天也穿著。隨著天氣的變冷,再加厚襪子的厚度。不過孩子代謝快,熱了容易生痱子,故媽媽們要把握好分寸,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嬰兒很小時,睡覺可以穿襪子,或用被子蓋著,只要能保溫嬰兒的腳就行。晚上睡覺的襪子需要選擇鬆口的,不會使嬰兒感到不舒服。



當然,如果房子裡足夠暖和,可以不穿。隨著年齡的長大,可以不穿襪子睡覺 ,因為穿襪子會影響寶寶的血循環,不利於良好的睡眠。

但是要注意給寶寶保暖。


丁媽親子時光


有人說寶寶小時候一定要穿襪子,如果溫度適宜,白天在家是不是可以不穿襪子呢?

其實開心就和題主說的一樣,一回到家裡面就迫不及待的把鞋子脫掉,把襪子脫掉,說什麼都喜歡光著腳在家裡面跑來跑去的,為了讓他穿襪子和穿鞋,開心爸爸和開心媽媽不知道說過他多少次,但每次都是說的時候穿上了,轉眼間就又脫掉了。

而且很多爸爸媽媽都會發現自己寶寶在家就是不喜歡穿襪子,就喜歡光著腳跑來跑去的,而且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看的爸爸媽媽是著急不已,一方面地板要是擦的不是很及時,就有很多髒東西,踩在腳上容易感染,另一方面,地板太涼的話,寶寶要是因為光著腳,導致腹瀉肚子疼怎麼辦呢?

寶寶為什麼習慣光著腳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知道為什麼寶寶不喜歡穿襪子。一般來說,寶寶不喜歡穿襪子有下面幾個原因:

1、寶寶新陳代謝速度快

寶寶小的時候,新陳代謝的速度是很快的,約有成年人的三倍左右。這就導致了,成年人可以忍受的穿襪子,對於寶寶來說就是有些熱了。熱了就會出汗,滑滑膩膩的很難受。為了讓自己舒服一些,寶寶們大都會選擇把襪子脫掉,腳直接踩在地上。這樣就避免了腳部出汗的難受了。

2、穿襪子比較累贅

對於寶寶來說,還沒有完全習慣穿襪子的時候,穿上了襪子就會讓他們覺得很累贅,活動起來有著諸多的不便,為了更輕鬆一些,寶寶大都會選擇把襪子脫掉,這樣就能自由自在的玩耍了。

3、光腳可以促進感知覺的發育

寶寶正處在一個神經系統快速發育的時期,光著腳踩在地上更能夠促進他們的感知覺的發育。

那麼到底能不能讓寶寶在家裡光著腳呢

一般來說,如果家裡面的溫度在 22 ℃- 25 ℃左右,而且家裡面不是那種很涼的地磚的話,可以讓寶寶光著腳。就算是冬天了,只要家裡面有地暖,地磚不是那麼冰涼刺骨的話,也是可以讓寶寶光著腳的。這時候有的爸爸媽媽就說了,這麼光著腳,寶寶腳丫子那麼涼,肯定是凍著了。

實際上對於寶寶來說,末梢的血液循壞比起成年人來,要差勁很多。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雖然他們身體是暖和的,但是手腳都比較冰涼。要判斷寶寶是不是著涼,可以摸摸他們的後腦勺和背部,只要暖暖的而且沒有汗,那就說明溫度正好,就算手腳冰涼一些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幫他們暖和一下就好了。

如果寶寶真的就是喜歡光著腳在家裡面跑,爸爸媽媽也沒有必要太過於苛求他們,一定要穿上襪子。只要默默的做好地板的衛生工作,別讓他們光著腳的時候,受到感染或者被異物劃破就好了。等寶寶大一些的時候,自然就懂得在家也是穿襪子穿拖鞋了。


開心爸爸的日記


這個看似很小的問題,其實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影響。腳是全身離心臟最遠的地方,也就是血液最不容易到達的地方,所以常常摸孩子的腳就會發現孩子的腳很涼,這主要是因為血液不能及時到達。也正正是這個原因,寶寶的腳是寒氣最容易突破的缺口,足部又匯聚了很多經脈,受到寒氣侵襲對寶寶的影響很大。所以,很多經驗豐富的老人非常重視孩子腳的保溫問題,一定要給孩子把襪子穿上。

其實,這種做法是有必要的,腳的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位,能影響人的整個身體,對孩子薄弱的身體來說,保持足部的溫度很有必要。不過,要不要給孩子穿襪子,還得看情況,不能一根筋,總是給孩子穿著襪子。現在的生活條件比以前好多了,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家裡也會熱的讓人出汗,很少會有寒冷的感覺,如果家裡的氣溫溫暖,就可以不給孩子穿襪子。


實體店小慧


有人說寶寶小時候一定要穿襪子,如果溫度適宜,白天在家是不是可以不穿襪子呢?

寶寶白天要不要穿襪子,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可以不穿襪子,也可以穿襪子。

新生兒要穿襪子

新生兒的血液循環主要集中在軀幹,四肢溫度較低,而且腳離心臟最遠,所以腳會很涼。新生兒脂肪層比較薄,控溫能力比較差,最好穿襪子保暖。

寶寶生病時要穿襪子

中醫上說“寒從腳起”,寶寶生病的時候,如果對腳部進行保暖,寶寶的病情容易好轉。我家的經驗是,每次感冒發燒都是因為受寒引起的,就用熬好的姜水給寶寶泡腳,寶寶流鼻涕等症狀就會好轉得很快。

正常情況下可以不穿襪子

如果寶寶已經有了很好的控溫能力,可以允許寶寶不穿襪子,讓寶寶光著腳踩在地板上,還可以鍛鍊腳部的觸覺能力,對大腦發育也是有好處的。當然,如果家裡的地板特別涼,還是不建議光腳,在溫度合適的情況下是可以的。

穿襪子也是一個習慣問題,有的寶寶不穿襪子什麼事沒有,有的寶寶則反之。所以,還是要根據自家寶寶年齡大小、身體狀況、家庭環境溫度來決定是否穿襪子。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老人給灌輸的思想就是,得給我們穿襪子,咋不給我們穿襪子啊?我們小腳冰涼的快給我們穿襪子!我個人覺得,孩子在五六個月前尤其是又趕上冷的季節,是不會出去的,如果是在家裡,南方不說,不瞭解,北方的冬季居民房都會生爐子很暖和,溫度可調整,不會低於19度吧,就不會很冷,樓房地暖暖氣,屋裡恆溫狀態,密風性又很好,所以不會冷,我在家從來不會給我孩子穿襪子,因為孩子每天都在發育,感官,肢體等都會發育,你給他的小腳包上了,他觸摸不到,感受不到,我覺得這樣影響了他自身需要去探索發育這個過程,包括那個裹著手的那個小手套吧。我也從來沒給孩子帶過,指甲長,剪掉就好了,孩子都有自己生長髮育的過程,包括手觸摸到自己的臉或者就感受自己的小手小腳在空氣裡隨意揮動我覺得都是成長的過程,我只有出門打針,或者天氣轉暖出去溜溜我才會給孩子穿襪子,因為室外溫度低怕他涼,孩子一開始你可能認為他什麼都不會,盲目的抓會抓到臉,其實他是在探索,包括慢慢的他會吃手。先吃一個大拇指,再去品嚐其他幾個手指,最後都品嚐夠了還想整個小拳頭塞嘴裡,如果帶著手套他碰不到手,就無法體驗裹手指是什麼感覺,吃腳丫,他對腳丫感興趣,會自己努力搬腳丫往嘴裡放,裹一口皺個眉頭,在費勁搬起來嚐嚐,以上是個人經驗,非專業不接受批評,每個媽媽想法都不一樣,帶娃自然也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