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爭流!這兒有一份漢江漢中段航運簡史!

滔滔漢江,奔瀉千里,於湖北省武漢市匯入長江,為長江的一大支流。自周秦以來,漢江漢中段一直擔負著漢中以及京都長安、咸陽和隴東、青海的物資運輸任務。每天,穿梭在漢江上游200多公里江面上的兩千餘艘舟楫,源源不斷地把漢中的地特產運往江南,把人們所需要的生產、生活數據運進來。在歷史的長河中,它見證過輝煌,也經歷了衰落黯淡;它不僅給漢中人民帶來了交通上的便利,也推動了漢中經濟社會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溝通了漢中與江南等地的對外交流,孕育和豐富了輝煌燦爛的漢文化。

百舸爭流!這兒有一份漢江漢中段航運簡史!

漢江發源於漢中境內的寧強縣的蟠家山,自西向東,橫貫寧強、勉縣、漢臺、城固、洋縣、西鄉7個縣(區)近百個鄉鎮,東至西鄉縣茶鎮新魚壩進入安康市(時稱興安)的石泉縣。境內流程270公里。勉縣上段處於峽谷之中,由武侯鎮的高家泉出谷進入漢中盆地(河床寬400至1000米),至洋縣渭門進入峽谷,谷長54公里,河床寬200至400米,最窄處僅30米,河道兩岸山勢陡峭,高出河床200至400米。

漢江漢中段水流充盈、兩岸風光宜人,歷來是漢中(時稱南鄭)聯接荊襄至中原地區的交通紐帶,也是褒斜道、陳倉道、金牛道、讜駱道等古道的聯接線。因此漢江通道,是水陸兼備的多孔道交通網絡。

漢江充沛的水源、發達的水運、優美的環境以及悠久的航運歷史,演繹了周秦以來代代雄風而馳名於世。據《禹貢》記載,2000多年前,漢江已是荊州和梁州(漢中)向中原運輸貢賦的要道。長江沿岸物資的輸入和漢中地特產的輸出,皆乃漢江之航運,所以它在漢中交通運輸史上一直髮揮著重要作用。“千帆秋水下襄樊,漢江東去控荊關”與“萬壘雲峰趨廣漢,千帆秋水下襄樊”的古詩,十分形象地描述了古漢江航運的興旺景象。

百舸爭流!這兒有一份漢江漢中段航運簡史!

民國以前,漢江漢中段航道水深流急,一年四季舟楫不斷,尤其漲水期舟楫頻繁。同一時期,南鄭、城固、洋縣境內漢江的過水量,隨著沿途各支流的注入而增加,最大流量南鄭為8740m³/秒、城固為12500m³/秒、洋縣為16360m³/秒,航道水深4至8米;平均流量則分別為27.76m³/秒、182.3m³/秒、227m³/秒,航道水深1.5至2.5米;枯水期航道水深也在0.7米左右。明清時期,航道水深多在2米以上,舟楫能上溯至勉縣青羊驛。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漢江上游兩岸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河道多處淤塞,導致河床中礁石縱橫,流沙多變,灣道多、險灘多。加上沒有航標導航,水手們只有憑記“蒿草把子黃土坡,枯枝破廟鴉雀窩”等自然境觀導航。因此,觸礁、翻船的事屢見不鮮,正如一首航謠說的:“漢江千道灣,灣灣有險灘。船在江中行,如過鬼門關。”

抗日戰爭以前,漢江漢中段帆檣林立,旺水季節每日航行的舟楫兩千餘艘。民國29年(1940)日寇侵佔老河口後,一度時期漢江航行舟楫減少。後來,隨著勉縣漢惠渠大壩(1941年)、石泉水電站大壩(1968年)的建成,上至勉縣青羊驛、下至安康的航行中斷。

境內沿漢江的諸多碼頭,在聚集、分流、裝卸貨物、接待舟楫、客商,傳遞信息,繁榮當地經濟諸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從上游至西鄉茶鎮出境地,計有勉縣、南鄭、下水渡與桃園子、十八里鋪、城固與新莊子、洋縣、環珠臺、鍋灘與渭門11個碼頭。這些碼頭見證了漢江20多個世紀航運事業的盛況。較繁忙的是下水渡、十八里鋪、城固及新莊子4個碼頭。因其所處位置距縣城較近,水位平穩而深,舟楫易於靠岸,貨物裝卸與旅客上下方便。其餘碼頭只是過路站。南鄭上行的舟楫較少,所以勉縣碼頭僅為當地炭薪、日用雜貨裝卸服務。而南鄭城東的第一個碼頭——十八里鋪,卻擔負著上下行貨物的裝卸、京都與隴東、川北地區來往貨物的中轉以及旅客的上下船,運輸任務十分繁忙。上運至此的砂糖、茶葉,下行的棉花,每年各約10萬斤,皆卸貨於此。興安、紫陽茶葉運至此處,通常需月餘時間,因沿途灘多,尤其黃金峽一帶水流急湍,過峽時常須卸包減載,人工運出峽口裝船。航行至十八里鋪後,再分銷關中和甘青兩省。碼頭的輝煌也推動了十八里鋪經濟的繁榮,使其成為陝南重鎮——鋪鎮。民國26年(1937)前,新莊子是漢江航運最繁盛的港埠。城固與新莊子碼頭,在隴海鐵路未通寶雞之前,“東南各省輸入本區之貨物,循漢江上運於此;其輸出之商品,有80%系自南鄭轉運而來。”其時城固土特產品全由此外運,其中薑黃由漢水東運約95萬斤(佔總產33%),常以老河口為轉口地,分銷於豫北及蘇、魯、冀諸省,一部分直銷漢口,再轉閩、粵及國外。陝鄂邊地區所產桐油及漆油,西運城固者甚多。城固為南鄭下游之碼頭,旺水時上運南鄭之油船,每以城固為中途站。故每到“黃昏薄暮之時,常見整批油船櫓桅櫛比,停泊於城固城南江濱,情景無殊江南之水鄉澤園也。”而鍋灘為黃金峽內最大的落差碼頭,其位接近黃金峽中段,上下舟楫若一日不能過峽時,多泊於此,故也為一中途過路站。

歷朝歷代,江南的貨物由漢江運至南鄭,再轉由秦嶺中的棧道,運至京都長安、咸陽等地。後來社會運輸量大增,從京都咸陽西行折南,進入秦嶺山中,沿褒斜道、陳倉道或讜駱道、金牛道接漢江航運,從而溝通了關中、陝南、川北、鄂東間物資的相互往來。明清和民國時期,是漢江航運的鼎盛時期。明代以後,水路尤為突出。其原因是舟楫在明代是先進的運載工具。其時由江南進入南鄭的大宗貨物為棉布,每年約7至8萬卷。然後由陸路轉運至川北、隴東、關中和南鄭各縣銷售。棉布平均每卷收銀14兩,僅此一項,每年運價約百萬兩銀。砂糖、石油、菸草、染料和日用雜貨等,亦為主要輸入物資。漢江上游的山貨土特產,諸如皮張、生漆、木耳、藥材、桐油、竹子、木材、稻麥、雜糧以及甘鹽等,全部聚集於南鄭,由舟楫下行於興安、老河口、漢口等地。除物資輸出輸入外,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仍是舟楫,下行每客每日銀2至3兩,上行大約是下行的3倍。

百舸爭流!這兒有一份漢江漢中段航運簡史!

清代漢江流域的商業十分興盛,沿江市街商號林立,而以南鄭城(漢中府)的商業最為繁榮。據數據記載,清康熙年間,僅從荊州一次運糧30萬擔,溯漢水西上至南鄭,再通過棧道運至關中。又據清光緒17年(1679)海關數據記載:“每年行駛在漢江的舟楫有2.3萬艘,運貨量100萬噸,乘客16.5萬多人。”“清末由漢江輸入南鄭的砂糖10萬斤,茶葉10萬斤(由興安、湖北輸入),其中50%轉至甘肅”;“進入南鄭境內的棉紗多為日貨,由天津運至湖北,溯漢水而上抵南鄭。”南鄭的棉花下行進入湖北,每年約10萬斤。民國期間,由漢江出入的貨物有增無減。據民國19年(1930)統計,鄰縣由漢江輸入南鄭的木炭20萬斤、木柴40萬斤、藥材20萬斤、棉布5000匹、煤油300箱;由漢江輸出的桐麻10萬斤、棉花30萬斤、牛皮20萬張。每艘舟楫裝載5000公斤,每百里運費1分,全年運費共計3000元。

後來,隨著隴海鐵路通車至寶雞(1936),漢白公路、漢寧公路、寶漢公路相繼通車後,漢江貨運量逐步減少。時至建國後,境內仍有300餘艘舟楫從事客貨運輸工作,每年運貨量多在3萬至4萬噸。

航行於漢江漢中段的大小舟楫,直接受其過水量的制約。據《漢中盆地地理考察報告》(中國地理研究所,1946年)記載:“南鄭上游,僅通行柴船,其由南鄭西上載貨之舟楫不常見。此段舟楫載量自1000公斤至5000公斤。據勉縣縣政府各河流水路情形調查表記載:在民國25年(1936)有載重1000--1500公斤之舟楫約一百二、三十艘,載重5000公斤之舟楫約一百五、六十艘;至民國30年(1941)3月僅有載重1000--1500公斤之舟楫3艘,3000—4000公斤之舟楫17艘,載5000公斤之舟楫23艘,其中13艘尚系渡人之舟楫。可見此段的航運正由鼎盛走向衰落。”

航行於漢江漢中段的舟楫類型,南鄭以下多為平頭老鴉、鴨艄子和駁船等4種。境內多為城固造的鴨艄子;石泉以下多為老鴨船。前者屬白河,後者屬興安。舟楫的結構、吃水量與載重量均有差異。例如鴨艄子,長12.5—17.2米,寬2.3—3.0米,吃水量0.5—0.6米,載重5000—15000公斤,高水位期每日上行30—40公里,下行60—80公里;中水位期日行20—30公里,下行50—70公里;而枯水期日上行僅只15—25公里,下行30—50公里。張帆只用於上行,下行則不多用。因為漢中境內多為東風、東北風及東南風,上行張帆可加快速度,而下行多為逆風,故不宜張帆。

舟楫多為自己製造,南鄭至興安原有10餘家舟楫廠,各家每月可造舟楫20—30艘。至民國22年(1933)僅餘三家,其中城固新莊子舟楫廠,可造載重25000公斤的舟楫。秦巴山區盛產木材,故舟楫多以地產的青岡木為底,楸木為榜。

各舟楫所需水手多寡不一。“大型舟楫約需水手14人,計有管事2人,搖漿8人,舵工、雜役4人,中途擱淺需臨時僱用人夫,或各舟楫合力為之。”

百舸爭流!這兒有一份漢江漢中段航運簡史!

境內舟楫戶多的是洋縣,城固次之。舟楫戶有兩類,一為自有舟楫,自行駕駛;一為自有舟楫而由他人駕駛。但水手以南鄭最多;城固、洋縣舟楫戶雖多,但水手少,多數僱人駕駛。

在蓬勃發展的漢江航運事業中,鍛鍊和湧現了一批模範水手,他們為繁榮當地經濟做出了卓著貢獻。羅明久就是其中一個典型。據新編《城固縣誌》記載;羅明久(1888—1963)又名羅恆量,祖籍興安,光緒十四年生於本縣新莊村一舟楫戶家。小學文化程度,十五六歲時隨長輩駕船,掌握掌舵技術之熟練,被稱為少年太公(掌舵艄公)。他在幾十年駕駛舟楫生涯中,熟悉掌握漢江24處險灘水流規律,從未出過事故,因而成為漢江水運界的著名“太公”。民國31年(1936),羅明久組建城固航行貿易會,並與漢口船業貿易會聯運,運業興旺。城固船行貿易會開始只有舟楫30餘艘,後發展到60餘艘,其中羅明久的舟楫30餘艘,這些舟楫大者載重30—50噸,小者也在15噸以上。羅明久的舟楫隊往來於南鄭至漢口間,並曾航行南京、上海。民國38年(1949)漢江漲大水期間,羅明久駕駛80噸的大帆舟楫,運貨到老河口,後又安全返回城固。他對溝通南鄭與江南的物資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漢江航運開通之後,歷代都有不同形式的組織管理舟楫,但多為民間自行組織。清末至明初,航運組織是船幫,即舟楫戶自己建立的組織,大多以地域舟楫戶為幫,幫規自定。其內容是團結互助,制定收費標準,處理幫內的業務,承擔差事等。幫頭的名稱原謂“幫董”,後改為“首人”、“會首”。後來隨著舟楫與船公的增加,“船幫”則成為壓迫剝削人的工具,他們把持一方或一個幫口,導致經濟糾紛不斷出現。

清代南鄭人與他人合營的舟楫,大多數結為幫派,時稱“漢幫”,即“漢中幫”(內含城固、洋縣)。漢江中、下游一帶的舟楫,結幫溯江至南鄭、城固,分別組成興安幫、白河幫、鄖陽幫、河南幫。各幫均有幫規,但互不侵犯。他們的貨源、客源依靠當地碼頭、行店代為招徠。這些船幫各有一定數量的舟楫,例如南鄭幫擁有舟楫近千艘(其中南鄭400艘,城固300艘,洋縣200餘艘),鄖陽幫較少,約400艘,最少的是興安幫、白河幫、河南幫,各100艘左右。之後,出現的船業同業公會,是在各幫的基礎上建立的船老闆組織,多為地方封建勢力所把持,旨在控制所在地的舟楫戶。民國後期廢除船幫,一些地方組建了合作管理機構,諸如民國30年(1941)南鄭的“漢南航運社”,其職責是組織貨源、客源,管理水運安全等事宜。其間,南鄭、興安、郡陽等地的船戶,分別在老河口、漢口等地設立了船運業同業公會(類似當今駐外辦事處),主要解決當地舟楫異地航行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漢江沿岸的楊四將軍廟,俗稱“水平明王廟”或“東四王廟”,和王爺廟、江神廟、大王廟等,是明清時期由船商舟楫出資修建的。內設廟會,除調處幫派、舟楫之間的糾紛外,更多的是供船商和上下舟楫朝拜,祝祀惟謹,寄託保水運平安。

建國後,各地先後組建了航運管理組織,諸如1952年南鄭的木帆船社,1956年洋縣的木帆船合作社,1961年城固的木船合作社。其時,南鄭有木船31艘,職工36人;洋縣有木帆船24艘,職工85人;城固有木帆船16艘,職工57人。這些組織隨著國道和地方公路的發展,於1980年前後解體。漢江沿途零星貨物的水運及安全事宜,皆由所在縣交通局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