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派心意拳開山祖師盧嵩高有多能打?知道嗎?

東方日升888


盧老的心意拳是解放前靠打出來的。上海這個地方總歷史不長,從鴉片戰爭後開始逐漸發展起來,五湖四海的人彙集在這裡,同時受西方文化影響比較深。能在這裡教拳,拳法實用性是一定需要驗證的,站著活,躺著走,站不住的基本都退出上海歷史舞臺。解放前,上海碼頭打架是司空見慣的事,誰的拳頭👊硬誰就可以討生活。解放後,在文革武鬥破四舊的情況下,依然有十多萬人偷偷煉盧老的心意拳(上海習慣講十大形),足以證明其實用性。

當初晚年的張佔魁看到盧嵩高的單把,說盧老的單把千變萬化,龍吊膀更是一絕。盧老的心意來源於周口袁鳳儀,後丁仁又傳授其老母雞腿法。客觀的講,盧氏心意拳對發勁的訓練相對系統,可以訓練打出那把勁。盧老也是教拳之人,傳統武術的教授相對還是比較保守,其老母雞腿法一直對弟子沒有傳授(客觀講,可能傳授,但在弟子身上對外沒展示過)。但在上海其傳授的弟子相對比較高壽,很多都是活到九十歲以上,前不久最後一個弟子凌興漢去世,享年104歲,習煉其有一定的健身作用。

我的師父自幼跟隨其外公練習密宗錯拳,其外公和盧老不打不成交,盧老發勁非常純正。故其外公讓他跟隨盧老學習心意六合拳訓練發勁,老母雞腿法,盧老對其展示過但未說明,是其外公故交姜榕樵點破指明。

盧老的圖片現在還有蹲猴樁可以看出功力,對解放前傳統武術是否真能打有疑問的朋友,可以網上搜一下紀晉山80多歲從新疆勞改回來的視頻,沒有真東西,上海難以立足。到今天,魔都依然還是外來人口比較活躍的城市,有能力的人最終會有一席之地。

我也和師父探討過,客觀的講民國上海這一批一流的武術家,盧嵩高、姜榕樵等放到現在能不能打的過現在的一流搏擊選手。答案是,打不過。畢竟技術在發展,訓練的系統在不斷完善更新。但傳統的武術也有自身獨有的特點,我們不要自高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洋為中用,古為今用,你為我用,中國傳統武術歷史上是一個不斷融合完善更新的過程,現在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坦誠的兼容幷包,自我革新呢?


陳氏錯拳散手


中國傳統武術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早在上古時期,人們為了爭奪生產生存資源就會互相爭鬥,並在其中領悟了很多的實戰技巧,經過長期的改良,逐漸形成為各種派系,也就是中國武術。武術在被創造之初,本來就是用於生死相搏的技能,它的實戰作用毋庸置疑。但隨著社會環境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已經不用以戰鬥的方式解決生活問題,所以武術也慢慢變化為一種偏重於表演的運動形式。更有甚者,一些人借武術之名騙取錢財和知名度,這更是對中國武術的侮辱,使之倒退。為什麼近幾年傳出很多消息稱傳統武術打不過西方搏擊,就是因為習武者很少的考慮甚至不考慮武術的實戰價值,也不去進行實戰訓練。盧嵩高先生是心意六合拳的代表人物,可以說生於亂世,又自幼習武,還曾做過鏢師。由此可以推測,他的實戰經驗一定十分豐富。盧嵩高先生是武術界德高望重的泰斗級人物,我們沒有機會親眼目睹他的實戰能力,也不敢妄加評論。但是我相信,盧老先生能達到這樣一個高度,一定不會是浪得虛名。他對中國武術發展所做出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每一位用真才實學去弘揚中華武術、弘揚中國精神的師父都值得敬重!


龍門功夫


中國武術的根基很好,招式都很精妙,也通過少年演變,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關鍵的是實戰,實戰上面功夫退化很多,並且沒有最厲害的功夫只有厲害的人。


康哥迷蹤


功夫是打出來的!打一下就知道是否真能打了


問心搏擊王萬本


銀河系是他打出來的,你說能打不能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