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庫爾斯克坦克會戰,蘇軍的工業實力佔了上峰

德軍此時總體實力已經不能佔據主動權了,可是小鬍子還想搞點局部進攻,總體軍事力量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這個是主要的原因,但是我們一般聊的都是戰術上的原因,下面是我的另一個回答的內容,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首先說第一個方面 庫爾斯克這個地方為啥能打起來 斯大林格勒戰役過後 東線德軍損失大量有生力量 整個南部戰線崩潰 B集團軍群主力完蛋 A 集團軍群主力在高加索 蘇軍戰略層犯了一個錯誤(其實是沒想到能打成這樣所以對以後的戰略方向缺乏預判) 沒有打羅斯托夫 打了羅斯托夫有很大可能把A也幹掉 德軍此時不顧希特勒的命令(希特勒其實也有點亂了) 瘋狂的逃出了高加索 保存了軍隊。蘇軍發動追擊 一直打到哈爾科夫(蘇聯的坦克生產基地) 對於德軍來講 其戰術和指揮水平還是在蘇軍之上 曼斯坦因(注意這傢伙)對於兩軍的特點有比較清醒的認識 對於德軍來講 利用德軍的素質質量優勢以及德軍的空地一體戰方式 利用地形機動防禦 把戰場的主動權交給蘇軍 然後在內線防禦作戰中不斷的殲滅蘇軍有生力量 迫使蘇軍大出血 最後適時發動反擊 迫使蘇軍像1917年那樣崩潰或者簽訂有條件的合約。(誰說德軍將領不懂政治?)

二戰庫爾斯克坦克會戰,蘇軍的工業實力佔了上峰

面對追擊來的德軍,曼斯坦因慢慢的收攏A集團軍亂糟糟的跑出來的部隊 一邊層層抵抗 消耗蘇軍的銳氣 之後誘使蘇軍向西進 蘇軍以為德軍要逃過第聶伯河 為了兜住撤退的德軍 蘇軍連續進攻 2月22日,曼斯坦因利用新到的4個裝甲師突然自南向北反擊 一下把瓦杜丁和戈里科夫兩個方面軍攻到哈爾科夫以西的部隊全部殲滅 打掉坦克600輛 接著解凍季節到來,大地一片泥濘 雙方罷手對峙。

二戰庫爾斯克坦克會戰,蘇軍的工業實力佔了上峰

曼斯坦因的這一仗 從蘇軍戰線的西南打進去了一個坑 使得庫爾斯克的蘇軍兩翼暴露 成為庫爾斯克突出部。

從戰場形勢來看 庫爾斯克突出部的北面是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第2裝甲軍 西面是第9集團軍 南面是曼斯坦因的第4裝甲集團軍 如果這些德軍一起進攻 就可能把突出部內的蘇軍包圍起來一下殲滅 對蘇軍來講 他們佔領的突出部是進攻最有利的出發點 可以左右開弓 任意攻擊左右的德軍 不利的是 德軍如果進攻突出部的兩側根部 就會把蘇軍包餃子。(實際上德軍確實也就是從兩側進攻)

整個 1943年的春天化凍期間 兩軍的指揮機構都在盯著這個地方 打算搞點文章出來。

對於希特勒來講 他的想法跟戰場指揮官不會一樣 因為他們的出發點不一樣 希特勒必須更多的考慮政治和經濟的問題(比如曼施坦因 他沒坦克可以跟希特勒要 希特勒跟誰要)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 希特勒面臨很大的危機 很多德國的僕從國 其實就是跟著德國搶東西的(比如羅馬尼亞 保加利亞什麼的)要是德國不行了 他們也很可能給德國背後捅上一刀(包括意大利)因此希特勒不光得打勝仗 還得是明確的讓別人看到戰爭的主動權在德國一方 這樣的話 曼斯坦因的打法就很難實施 所以希特勒不光不能退 他還得進 再說 德國打蘇聯就是搶資源去了 要是打消耗 也許蘇聯還沒消耗完德國先完了 (蘇聯有山姆大叔送東西)

曼斯坦因的想法是 解凍期過後 就發動進攻 幹掉庫爾斯克 然後向北打過圖拉 直接攻到莫斯科南部 或者向東打到頓河河畔 或者向南打頓涅滋盆地 都可以 但是希特勒認為德軍沒有準備好 於是就推遲了進攻(這就是職業軍官和軍事天才的區別)後來 德軍發現蘇軍開始修工事和佈雷 於是曼斯坦因以及古德里安都開始反對發動進攻 古德里安直接在軍事會議上說 庫爾斯克防禦堅固 德軍進攻沒便宜可佔 同時 高級指揮員認為蘇軍已經對德軍可能的進攻有所準備。

對於蘇聯方面 43年4月8日 朱可夫(就是他最先發現德軍的進攻企圖)給斯大林提交了一個系統的報告 報告內容大體上是認為德國已經沒有力量發動全面的進攻 但是在局部戰場上還是可以發動進攻 同時認為德軍第一階段會進攻庫爾斯克的蘇軍 之後會進攻蘇軍縱深 最後進攻莫斯科(是不是跟曼斯坦因想的差不多 這就是英雄所見)但是朱可夫在報告的最後提出了一個放衛星似得計劃 就是先防禦 坐等德軍進攻 然後遲滯和消耗德軍之後進行反擊 。

為什麼說這個計劃很"放衛星“呢 因為 從戰爭開始以來 還沒有哪個防線能扛的住德軍的進攻 德軍從蘇臺德區開始 進攻的每條防線都成功了 直到斯大林格勒 所以 德軍不可戰勝不是吹出來的對於蘇軍能否扛的住德軍的進攻 其實斯大林很沒底 很多將領也沒底。

蘇聯的情報部門大顯神通 據說英國的”超級機密“也幫了大忙 基本弄清楚了德軍的企圖和部署。瓦杜丁要求先發制人 打亂德軍的部署 這也說明 方面軍級的指揮員對於能否防的住德軍的進攻也有點虛。但是朱可夫認為 蘇軍已經具備在正面防禦戰中扛住德軍裝甲部隊加空地一體戰的能力。他說服了斯大林 進行防守反擊的部署。

蘇軍面對德軍的三面部署 拉上來三個方面軍 洛克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軍,瓦杜丁的沃羅涅日方面軍和波波夫的布良斯克方面軍 從南,東,北 三面對付德軍的第2裝甲集團軍和第9集團軍 接著 馬力諾夫斯基的西南方面軍也拉上來靠住瓦杜丁的南側 然後 在戰線的後方 斯大林又拉上來科涅夫的草原方面軍 然後 發動游擊隊到處蒐集情報和破壞

蘇軍瘋狂的修工事 挖了一萬公里的反坦克壕 修了1萬多個掩蔽所和3萬5千個掩體 拉了1200公里的鐵絲網 然後 每公里正面 埋3000個以上的地雷 之後又準備了快速佈雷隊 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佈雷

一共部署了8道反坦克火力線 每公里部署20到80門反坦克炮 每道防線後放一個坦克軍 在8道防線後是蘇軍的殺手鐧 ——2個坦克集團軍(盧金和卡圖科夫)但是 最後斯大林還是不放心 又把大本營預備隊的王牌(坦克第3,第4集團軍)弄到中央方面軍和布良斯克方面軍的結合部來。

蘇軍抓緊時間,換掉舊式坦克 大量的換裝T34和KV 同時增加坦克軍裡坦克的數量 步兵每天進行防禦戰術訓練(蘇軍的戰術素養比德軍差 經過訓練 有了很大提高 )為了克服士兵對坦克的恐懼心理 蘇軍把坦克在自己的戰壕上開來開去 讓步兵感受坦克從頭頂碾過的感覺。坦克兵抓緊訓練射擊 炮兵則進行快速變換射擊陣地的訓練。

二戰庫爾斯克坦克會戰,蘇軍的工業實力佔了上峰

德軍方面也沒閒著 通過偵查 曼斯坦因和莫德爾對於庫爾斯克的進攻越來越沒信心 他們認為時機已過 要求推遲 但是希特勒認為 新式的虎 犳 和費迪南(就是動物園的那幫) 可以在技術上佔有優勢 從而碾壓蘇軍 另外 不進攻對蘇軍來講 越拖越有利 而國際形勢對德國來講 變數就很多。

希特勒最後認為 進攻必須進行 但是 鑑於蘇軍的防禦 所以要儘可能的多集結(動物園),因此開戰時間一拖再拖 一直拖到7月4日 希特勒才認為準備好了(其實每過一天 蘇軍的防禦就加強一分)

從提問講的空軍方面來講 情況是這樣的 為了實施進攻計劃(壁壘計劃) 德軍集結了2000架飛機 同時德軍為了攻擊蘇軍坦克(其實不光是坦克 還有其他各種裝甲車輛) 德軍有13個大隊從本土 法國和挪威調來 其中有擊落敵機過千的第3戰鬥聯隊 第52戰鬥聯隊 和俯衝轟炸王牌第2俯衝轟炸聯隊 制空方面 德軍使用主要是ME-109G FW-190A 同蘇聯的 雅克3,雅克9和拉5性能大體相當 在打坦克方面 雙方都玩出了高科技

蘇軍強擊機使用反坦克聚能炸彈 重量只有1.5到2.5公斤 但是紙面數據能燒穿虎的裝甲 德軍更是不甘示弱 使用2種專門的反坦克攻擊機 一種是HS-129B2 機身上加裝一門MK101型30MM加農炮 發射鎢合金包裹的穿甲彈頭 另一種是大家熟悉的JU87G 加裝一門FLAK38加農炮 口徑37MM 是世界上第一種專用的反坦克攻擊機 這2種飛機都是42年下半年研製成功的 可能希特勒拖延進攻時間也有等待這2種飛機服役的因素。

在地面戰爭還沒開始之前 雙方的空軍為了爭取制空權 已經在5月爆發了大規模的空戰 5月6日 蘇軍連續4天狂炸德軍26個機場 出動1392架次 幹掉德軍373架 傷51架 德軍連忙補充損失 但是 8日開始 蘇軍又出動3360架次 擊毀德軍168架 同時 蘇軍對於德軍縱深內的目標 基本上是見什麼炸什麼 橋樑鐵路 倉庫 通訊中心 亂炸一氣。

二戰庫爾斯克坦克會戰,蘇軍的工業實力佔了上峰

德軍吃虧之後 6月2日出動287架轟炸機 擊破蘇軍386架戰鬥機的攔截 炸掉了庫爾斯克蘇軍的鐵路運輸樞紐 導致蘇軍的運輸中斷了12小時。

7月5日 堡壘作戰開始 蘇軍根據俘虜的口供 先德軍5分鐘發動火力反準備 3個集團軍的全部炮兵對德軍方向進行了面積射擊 空軍出動第2 第17兩個集團軍炸了德軍的7個前線機場 不過德軍反應迅速 戰鬥機攔截了蘇軍的進攻 要不停在機場上準備出擊的飛機就會被一鍋燴了。

戰役開始的第一天 德軍打的還可以 戰鬥機纏住蘇軍的殲擊機 然後攻擊機突擊蘇軍陣地和坦克 同時蘇軍的飛機巡邏方案也有問題 導致效率不高 造成了兵力使用上的浪費。

第2天 蘇軍空軍總結了第一天的教訓 其第6軍軍長和第1師師長都跑到德軍突破口上直接指揮空軍掩護 同時加強出動率 北線空軍出動一共達7600架次 大本營遠程航空兵(是的 斯大林還是不放心 ) 出動了800架次 而南線則爆發了最為激烈的空戰 在寬20 長60公里的戰場上 雙方投入2000多架飛機 以一波100-150架對沖

7月8日 德軍的反坦克大隊 (第9強擊聯隊第4大隊)為了掩護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的側翼 集中56架HS129B2 突擊 10分鐘就幹掉蘇軍一個坦克旅 證明了專用反坦克強擊機的效力。

7月10日 德軍經過了幾天的進攻後消耗很大 但是突入蘇軍35公里 即將突破蘇軍防禦 這時 斯大林的戰略保險起作用了 (大鬍子被小鬍子打過幾次以後 相當的謹慎和留有後手)斯大林親自命令部署在戰役後方的草原方面軍出動 曼施坦因判斷 要是擊破這隻軍隊 蘇軍防線就被打透 ,因此強攻奧博洋不成之後 立刻轉兵東北 進攻普羅霍羅夫卡 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對於曼施坦因的用兵頗有研究 在就在此部署了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和近衛第5集團軍(帶近衛兩字的是蘇軍最精銳的部隊 士兵水平和裝備水平均為最好)曼斯坦因出動名將霍特帶著包括大約100輛虎在內的400多輛坦克 蘇軍出動羅特米斯特羅夫的750輛坦克 瓦杜丁又投入了第69集團軍 血戰8小時 後德軍敗退。這次戰鬥是世界戰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戰 這次戰鬥證明德軍在堂堂正正的 面對面的戰鬥中也幹不過蘇軍了 科涅夫評論道:普羅霍羅夫卡坦克大戰是德軍裝甲兵這隻美妙的天鵝臨終前的美妙歌聲。在這次戰鬥中 蘇軍空軍第2集團軍出動200多架飛機對德軍坦克進行了40分鐘的密集火力轟炸 對於戰鬥的勝利起了很大的作用 。

在德軍的整合進攻戰鬥中 蘇軍飛機出動了19263架次 數量驚人 擊落德軍飛機899架。

7月12日 蘇軍開始庫圖佐夫計劃(是的 蘇軍也有個相對應的計劃)斯大林的最後5個集團軍和2個空軍集團軍拉了上來 開始從北面和東面發動對德軍的進攻 。蘇軍的空軍在夜間對德軍的火炮陣地和兵力集結區、支撐點進行了徹夜轟炸 德軍沒有進行充分的防禦戰準備(本來準備的就是進攻戰)

然後 空軍在地面部隊進攻時大量釋放煙霧掩護部隊行動 當天出動2174架次

應該提到的是 自由法國的諾曼底大隊 都由志願飛行員組成 加入了蘇軍空軍第一集團軍 參加了戰鬥

在8天的戰鬥中 蘇軍飛機猛烈攻擊德軍地面部隊 7月25日一天就擊毀25輛坦克 150輛卡車和5個炮連

二戰庫爾斯克坦克會戰,蘇軍的工業實力佔了上峰

而德軍因為戰鬥中消耗過大 很多大隊只剩幾架能夠出動的飛機 雖然竭盡全力同蘇軍空戰,但是無論試數量還是機場保障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距,而且差距越來越大 7月19日 德軍還出動8-35架飛機組成的多個編隊對蘇軍進行突擊 戰鬥機同蘇軍殲擊機空戰 攻擊機則打擊蘇軍坦克 但是到了8月4日 德軍已經無法堅持在空中戰鬥 蘇軍徹底把德軍踢出了空中戰場 。

8月6日到10日 德軍全面開始撤退 蘇軍空軍到處追擊和轟炸德軍 4天內擊毀60列滿載德軍士兵和裝備的火車。

這次戰鬥蘇軍出動60995架次 投彈5000噸 。

到8月23日 地面的追擊和空中的追擊都結束了 ,蘇軍在22日夜經過了激烈的巷戰(德軍在最後還是進行著戰鬥,軍隊的素質可見一斑)奪回了哈爾科夫。

反擊哈爾科夫的戰鬥中 蘇軍飛機出動28265架次。

8月23日21時 莫斯科全城歡慶 120門禮炮齊鳴12響 。庫爾斯克會戰結束。

這次戰役從地面上看,蘇軍奪回了奧涅爾,別而哥的羅和哈爾科夫(小城市就不算了,這3個是名城) 但是真實的意義是 德軍從此再也無力同蘇軍進行對等的戰鬥 甚至可以說 從此後德軍敗局已定了 攻守角色轉換 蘇軍開始反攻收復自己的國土 而德軍再無力量對蘇軍進行曼斯坦因希望的那種殲滅戰了。德軍的僕從國開始各自謀劃出路 美英開始加快諾曼底登陸的準備 。德國內部,尤其是德軍國防軍內部開始謀劃弄掉希特勒向西方或者一方媾和。

當然,如果可以假設的話,德軍如果打敗了大鬍子,並且造成大鬍子較大的傷亡的話,軍事力量發生比較大的變化,德軍當然可以取得戰場主動權,進而更多的掠奪資源,爭取僕從國的援助,從而將戰爭繼續進行下去。而大鬍子,則要看美國的援助能力跟他消耗成不成比例了。不過,老話說的好,歷史是不能假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