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都是喜新厭舊:贍養老人,苦不堪言;養兒育女,樂不可支。

贍養老人,是我們每個做兒女的應該盡的義務。養兒育女,是我們每個父母應有的責任

人啊,都是喜新厭舊:贍養老人,苦不堪言;養兒育女,樂不可支。

這兩件事情是大家都眾所周知都明瞭的事情。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把這兩件事對比一下呢?

我也是偶然間被兩件事情觸動了,所以才有了這個想法,現在我就給大家說一說。

人啊,都是喜新厭舊:贍養老人,苦不堪言;養兒育女,樂不可支。

第一件事情。

我朋友小芳,去年家裡可以說是流年不利。

婆婆血壓高,特高,為了省錢,自己停了降壓藥,血壓飈到了200多,把小芳兩口子嚇壞了,帶著婆婆住了十來天的院,後來又買三七粉什麼的花了好幾千,公婆都是農村人,這錢自然是小兩口掏的。

禍不單行。

公公又嚷著腿疼,省裡市裡縣裡都檢查了一遍,也沒個準信兒,也沒查出什麼大毛病,就是疼,公公疼的罵人,說孩子不孝順,不想給他治。

人啊,都是喜新厭舊:贍養老人,苦不堪言;養兒育女,樂不可支。

可這病,總得看透了才能治不是?急得小芳兩口子都商量著請長假進京了。

後來還是公公提出了方案。

他說村裡老些老年人腿疼,後來都是置換關節,現在都不疼了。

小芳想著這事兒不靠譜,好好的關節換成假的,想想都不寒而慄,這是能輕易做的手術嗎?

不等兩口子商量好,公公又叫著自己兒子去了市裡骨科醫院。

人啊,都是喜新厭舊:贍養老人,苦不堪言;養兒育女,樂不可支。

去了一天,回來就說,醫生建議他做置換關節手術,沒有別的方法治了。

小芳老公還是有些猶豫,小芳看著公公的模樣,悄悄跟老公商量:“爸想做就做吧,要是不給他做,以後疼起來就恨死我們了,花點錢做了手術,以後好壞就怪不著我們了。”

小芳老公又試著勸了勸,公公也啥都不說,只是天天唉聲嘆氣,直說命苦,還不如死了算了!

沒辦法,兩口子商量著事情往好裡辦,專門從省院請了專家來動手術,人工關節也是用的進口的最好的。

人啊,都是喜新厭舊:贍養老人,苦不堪言;養兒育女,樂不可支。

公公興高采烈的進醫院,哎吆呼吆的出了院。

花了三四萬,公公還是天天唉聲嘆氣,期間還摻雜著疼痛難忍的哎吆聲。

後悔的不得了,說把自己的腿都給鋸斷了安上了假的,往後還不知道怎麼著,還花了這麼多錢,還疼的受不了,還不如不換呢!

在床上躺了兩個月,醫生讓七天就開始慢慢活動,結果她公公死活不動,嫌疼。

沒辦法,不能一直躺著不動吧?筋血不活肌肉不得萎縮了?

人啊,都是喜新厭舊:贍養老人,苦不堪言;養兒育女,樂不可支。

兩口子只好天天伺候著,搬過來翻過去,按摩熱敷什麼的齊上陣。

折騰了兩個多月公公才試探著下床,小芳老公已經受了一二十斤了。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小芳算是知道為什麼了,這老人只管作呀!

兩個月吃喝拉撒睡就在一個屋,還要天天聽痛呼聲,嘆氣聲,哀嚎聲,兩口子專門去醫院又給公公複查了一遍,就怕是哪裡沒給動好,怎麼能這麼疼呢?

醫生檢查完也很是納悶,別人最多半月就能下床活動走兩步了,這疼的實在沒道理啊,各項檢查都很好,沒有問題。

人啊,都是喜新厭舊:贍養老人,苦不堪言;養兒育女,樂不可支。

那天天這樣疼也不行啊!

醫生也笑了,可能你們體質不一樣吧!多吃點止疼藥吧!

沒辦法,只好躺床上的躺床上,接著伺候的就接著伺候。

因為老人的不痛快,家裡氣氛很是壓抑,這一兩個月全家人臉上都沒有點笑模樣。

這天和老公在給公公翻身的時候,小芳覺得肚子抽了一下,疼的厲害,還以為是來例假了,就喝了些熱水休息了一會。

因為小芳都快40歲了,例假也不準時,算算都快三個月沒來了,這回肚子老是隱隱約約的疼,也怕是子宮肌瘤是不是又長大了,所以小芳去醫院做了個b超。

人啊,都是喜新厭舊:贍養老人,苦不堪言;養兒育女,樂不可支。

這一做b超可不得了了,小芳竟然懷孕了!

備孕好幾年都沒有音信,兩口子都放棄了,這個時候孩子又來了。

懷孕是懷孕了,小芳肚子疼是因為胎盤低置,醫生說盡量臥床保胎,如果見紅還得住院打針。

這樣一來,肯定就沒辦法再伺候公公了,老公工作也忙,完全指望他也不現實。

於是公婆回了老家,小芳整個孕期自己上班做飯做家務,好歹也撐過來了。

到了懷孕36周,醫生檢查說她沒有順產的條件了,只能剖宮產,要不然就有大出血的危險。

人啊,都是喜新厭舊:贍養老人,苦不堪言;養兒育女,樂不可支。

只能剖宮產了。

孩子生下來雖然瘦弱了點,好在母子平安。

老公伺候她月子,小芳覺得老公太累,所以自己能幹的都自己做,多為老公分擔些老公就能多休息休息。

孩子生下來黃疸比較嚴重,又住了幾天院,老公天天早上去跟醫生打聽孩子的情況,回來事無鉅細的再轉述給小芳。

孩子出了院回家以後,小模樣長開了,一天一個樣,兩口子天天抱著孩子樂呵呵的,看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雖然累點,可都沒有怨言。

人啊,都是喜新厭舊:贍養老人,苦不堪言;養兒育女,樂不可支。

生養孩子是個長期漫長的過程,大家都樂在其中,為什麼老人只是病了兩三個月,家裡就已經不堪忍受了呢?

我覺得有幾個方面。

第一,老人有自己的獨立思想

意思就是有的老人是作,就像是《都挺好》裡的蘇大強一樣,沒事找事,短時間還行,時間長了,誰受得了啊?

不是人人都有一個妹妹叫蘇明玉的。

第二,經濟條件不足以支撐老人的各種要求

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但是如果家裡有一個病了的老人,只是治病就能讓一箇中產家庭回到解放前。

如果沒錢了,那事兒可就大發了。

人啊,都是喜新厭舊:贍養老人,苦不堪言;養兒育女,樂不可支。

第三,老人的心理需求無法滿足。

老小孩,老小孩,老人老了就跟個小孩似的,可他比小孩見識多呀!你能哄哄哭了的孩子,你試試哄一下鬧脾氣的老人!

簡直是,你不按他的套路走,那是要天打雷劈的呀!

還有,這雷一般捨不得劈自己兒子,都是劈兒媳婦的。

所以家庭矛盾就更多了,兒子成了夾心餅乾,衝突就更大了。

養孩子自然沒有這麼多問題,再說,看著孩子那是看著未來的希望。

人啊,都是喜新厭舊:贍養老人,苦不堪言;養兒育女,樂不可支。

或者說,老人那一頭連接的是死,而孩子這一邊,連接著的是生,所以才會“生兒育女,樂在其中”吧!


我是碌碌無為倆寶媽,專注孕產育兒知識,歡迎大家隨時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