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硬碰硬”的戰役呢?如何評價這些戰役?

咚咚每日心理學


符合“硬碰硬”的戰役應該具備兩個條件,雙方的實力旗鼓相當,雙方同樣損失慘重。歷史上符合這兩個條件的戰役有很多,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中國古代的長平之戰,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凡爾登之戰。長平之戰發生在戰國晚期,戰國晚期的時候,秦國成為了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經常依仗著強大的軍隊侵略其他幾個國家,在東方六國裡面,唯一能夠抵抗秦國的是趙國。趙國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軍事實力大大增強,是阻礙秦國統一的最大對手。



為了能夠徹底打垮對方,秦趙兩國在長平進行了一場決戰。長平之戰秦趙兩國主力都傾巢出動,趙國出動了四十五萬軍隊,秦國出動了六十多萬軍隊。在戰爭前期,秦國軍隊兩次擊潰了趙軍,趙王撤換了主將廉頗,換上了年輕的趙括,秦國將主將換成了老練的白起。

到了戰爭後期,趙軍的糧食供應不上,趙括帶領軍隊同秦軍決戰,最終戰敗被殺。趙括死後,投降的趙國軍隊都被秦軍坑殺,這一戰趙軍全軍覆沒,秦軍死亡20多萬人,堪稱是古代的絞肉機戰役。


凡爾登戰役是一次登上歷史教科書的戰役,這次戰役的交戰雙方是德國和法國。在一戰爆發前,德國和法國結怨已久。普魯士統一德國的過程中,法國曾經出兵阻撓,雙方爆發了普法戰爭。普法戰爭以法國的失敗告終,德國成為了歐洲新興強國,原來的歐洲大陸霸主法國威風不再。到了20世紀初期的時候,隨著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激化,最終爆了一戰。

一戰中法國和德國是最主要的交戰國,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在凡爾登戰役上,法國和德國都集中了一百多萬軍隊。由於一戰的主要打法是陣地戰,兩國的數百萬軍隊在凡爾登陣地前硬碰硬的打了三百天的陣地戰。凡爾登戰役結束的時候,雙方的傷亡總數接近一百萬人,平均每天就有3000多人傷亡,這次戰役也被人們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軍武小咖


1950年11月29日凌晨,一個渾身是血的土耳其士兵跑進了美軍第2步兵師師部,報告說隸屬於“聯合國軍”總司令部的土耳其旅剛剛遭受滅頂之災,5000多人的一個旅只剩下不到兩個連的建制。美軍師長凱澤少將半信半疑,因為就在昨天,這個土耳其旅還興高采烈的報捷,聲稱消滅了大批“敵軍”並英勇守住了陣地,後經美2師情報官核查,原來被打死打傷的全都是潰逃中的南韓軍隊。



重創土耳其旅的正是志願軍第38軍114師,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發起總攻之前,第38軍主力奉命穿插敵後三所裡和龍源裡地區,徹底封閉當面美軍退路以便圍殲之。而土耳其旅駐防的戛日嶺正擋在114師的穿插路線上,38軍軍長梁興初決心夜襲解決該敵,以儘快到達指定穿插位置,我軍僅用兩小時戰鬥就拿下戛日嶺主峰,隨即猛撲三所裡。

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首批入朝部隊是第四野戰軍的精銳,連“志司”都是以四野第十三兵團部為基礎組建的,然而他們迎來的軍事主帥卻是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老總,性格和作風都確實需要一定的磨合期。在第一次戰役中,作為曾經的四野王牌第一縱隊,38軍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打好,彭總是罵了孃的,全軍上下都憋著一口氣準備打場翻身仗。



(38軍軍長梁興初)

第38軍113師338團山地強行軍145華里,先敵五分鐘搶佔三所裡高地,不僅美軍第2師師長凱澤呆若木雞,也震動了“聯合國軍”的整條戰線,如此大後方關鍵部位的丟失,意味著清川江北岸地區的美軍第2師、第24師、第25師、英軍第27旅、南韓第1師和土耳其旅殘部、全部陷於志願軍的包圍圈之中,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緊急下令所有部隊南逃,目標是半島蜂腰部最狹窄的順川及肅川地區,連遠在日本的麥克阿瑟也停止了記者“吹牛會”。

美軍的重型機械化部隊必須依賴公路,因此由價川經三所裡再到順川的公路成為生死交通線,為了逃出合圍圈,美軍集中所有的陸空火力傾瀉在三所裡高地上,試圖不顧一切衝破38軍阻擊線,於是一場硬碰硬的戰鬥打響了。在北方,志願軍第40軍、第39軍、第50軍和第66軍等20萬大軍正全力壓縮正面之敵,彭總也給第38軍發來一道嚴厲的命令:“給我像鋼釘一樣釘在那裡!”



(松骨峰戰鬥)

於是,第38軍所屬的第112、113、114共三個師的幹部戰士,與南逃美軍展開了殊死搏殺,尤其是位於龍源裡東北的“松骨峰高地”,成為兩軍爭奪的焦點,這就是我們小時候讀過的課本《誰是最可愛的人》戰史原型。到11月30下午1時,美軍已經連續組織了五次衝鋒,坦克、重炮和空中火力已經將山頭削下去一層,志願軍戰士仍然死戰不退,在逃跑和救援之敵的南北夾擊下,傷亡幾乎殆盡但陣地卻巋然不動。

黃昏時分,追殺的志願軍主力部隊到達戰場,從各個方向開始圍殲敵人,被切成一個個小股的美軍開始四下逃命,並拼命向天空中企圖解救他們的飛機搖晃著白毛巾,聰明的志願軍戰士也如法炮製,陷於懵圈狀態下的美軍飛行員只能向司令部報告:完了,他們完了。

(第二次戰役要圖)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我軍取得超出預定計劃的勝利,共斃傷俘敵36000餘人,其中美軍24000餘人,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翻車身亡,繳獲與擊毀各種炮1000餘門、汽車3000餘輛、坦克與裝甲車200餘輛,併成功將戰線推至“三八線”兩側地區,也成為美國軍隊在朝鮮戰場上最大的一次失敗。是役,四野王牌第38軍與裝備和火力佔據絕對優勢的美軍強強碰撞,打出了赫赫軍威!

1950年11月30日夜,已經連續六晝夜沒閤眼的彭總給38軍發來電報:“此戰發揮了三十八軍優良的戰鬥作風,尤以113師行動迅速。。。戰果輝煌,望克服困難,鼓起勇氣,繼續全殲被圍之敵,並注意阻敵北援,特通令嘉獎”,彭總意猶未盡,親自在電報結尾添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三十八軍萬歲!”

“萬歲軍”一戰封神,從此名震天下。

(電報原稿)


度度狼gg


粟裕將軍和張靈甫打的孟良崮之戰,絕對是中國歷史上,硬碰硬的一場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張靈甫所帶的國民黨74師,是蔣介石王牌中的王牌軍隊。

這支屬於蔣介石的嫡系中的嫡系軍隊,可以說注入了蔣介石的大量的心血,是被蔣介石最給予厚望的一支軍隊。

那時候蔣介石最好,最先進的武器,都用在了這支部隊裡。

當然了張靈甫也是一個戰功赫赫的戰場名將,蔣介石能把他放在自己核心部隊裡當師長。

可見,張靈甫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人。

當時張靈甫所帶的74師,是想一舉殲滅粟裕帶領的華東野戰軍。

在華東這片土地上,國民黨的軍隊,聚集著幾十萬的兵力。

當時,粟裕也明白國民黨的想法,所以,粟裕儘量不選擇和國民黨正規部隊發生直接的衝突。

這一時期,粟裕主要是以打運動戰,游擊戰為主。慢慢的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

當然了有合適的機會,他也會集中我軍優勢兵力,給敵軍以猛烈的進攻的。

粟裕將軍採用的這種靈活作戰的方式,讓國民黨的軍隊大為腦疼。

因為他們帶著大軍團,等於是被粟裕牽著鼻子走,想打又打不著,不打蔣介石催促的又很厲害。

不過更讓他們頭疼的是,一旦他們放鬆了警惕,很可能就會被粟裕所帶領的華東野戰軍,給予猛烈的一擊。

面對這種局勢,七十四師的張靈甫想做先頭部隊,進攻我軍在中原地區的指揮總部。

粟裕得知這一情況後,他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以往中原野戰軍的作戰方式,基本上都是以集中我軍優勢兵力,打國民黨最弱的軍隊。但是,粟裕決定這一次,改變一下打仗的方式。

要打就打國民黨最厲害的一支軍隊,因此,粟裕把目標鎖定在了張靈甫所帶領的七十四師。

粟裕正好把殲滅張靈甫的地點,定在了孟良崮這一帶,正好張靈甫的大軍,向這裡挺近呢。

張靈甫之所以敢孤軍前進,他考慮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粟裕帶領的華東野戰軍,絕對不敢向他這個精銳部隊下手的。

第二,即使粟裕敢向他下手,周圍的國民黨軍隊肯定會來增援的,這樣也不會讓自己陷入孤軍無援的地步。

第三,若是粟裕不敢打他,華東野戰軍的指揮部,就被張靈甫給吃掉了。但是,粟裕若是打他,他也不怕,說不定他會把所有的華東野戰軍給吸引過來。

只要他能牽制住華東野戰軍的大部隊,附近的國民黨軍隊來救援的時候,就會把華東野戰軍給包圍住,然後把粟裕帶領的華東野戰軍一舉殲滅。

不得不說張靈甫想的確實很周到,似乎粟裕怎麼打,都是一個敗。

但是,實際上戰爭一打想,所有的問題,都不想張靈甫想的那樣了。

戰場上充滿著很多確定性,有的時候計劃很完美,但是不一定能實現。

粟裕調動了全部華東野戰軍來圍攻張靈甫,但是,令張靈甫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國民黨內部出現了問題。

張靈甫是把華東野戰軍給牽制住了,但是,距離張靈甫最近的國民黨軍隊,並沒有來救援他。因為國民黨內部黨派分爭很嚴重,正可謂是矛盾重重。

蔣介石的王牌軍隊被圍了,其它邊緣軍隊,都等著看這支王牌軍隊的熱鬧了。

直到張靈甫所帶領的七十四師,全部被粟裕帶領的華東野戰軍,給殲滅了,國民黨的軍隊也沒有來到。

儘管蔣介石在得知七十四師被圍之後,心急如焚。

他調集了周圍很多軍隊火速來援,但是,等他們來到孟良崮之後,華東野戰軍已經打了勝仗,撤離孟良崮三個小時了。

也就是說,他們的救援晚來了三個小時,蔣介石的嫡系中的嫡系七十四師,就這樣被粟裕帶領的華東野戰軍給消滅了。

不過後來想想,若是張靈甫在能多堅持三個小時,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呀。


史學達人


解放戰爭時期劉伯承將軍帶領的中原野戰軍,對陣國民黨黃維帶領的整編12軍。這一戰絕對是中國歷史上,硬碰硬的一場戰役。

當然了這場戰役,也屬於是淮海戰役,開戰以來所打的第二階段。

這個階段無論對共產黨來說,還是對國民黨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一個階段。

為什麼說黃維帶領的整編12軍厲害呢?

因為這是蔣介石新編的一支軍隊,他把所有能打的,屬於他的嫡系的軍隊,都放在了這個12軍之中。

整個12軍有12萬人,他們全部都是美式裝備,飛機,大炮應有盡有。

這支軍隊整編好之後,為了防止派系分爭,蔣介石特意任命威望比較高的黃維,來擔任總司令,胡璉做副手。

蔣介石把這樣的一支軍隊,交給黃維來領導,可見,蔣介石對淮海戰役的重視。也足以見得黃維在蔣介石心理的地位。

不過,黃維自從帶領著整編12軍出發開始,沿途就受到了解放軍的侵擾,但是,都不是大規模的,而且解放軍打完就跑,並不戀戰,這讓黃維心理沒了底。不過還好,他們人多武器精良,所以,他們也不怕。

解放軍和黃維對陣的,正是他的老對手劉伯承。

劉伯承在得知黃維這支部隊,前往中原來的時候,他就瞄準了,這個龐然大物。

若是想要讓中原野戰軍,名揚於天下, 對於劉伯承來說,就必須要啃下這個硬骨頭來。

為此,劉伯承還給遠在中央的毛澤東寫了一封請示信。

黃維帶領的整編12軍,毛澤東當然是知道的了,毛澤東告訴劉伯承,可以拖著這支軍隊的進軍速度,為粟裕帶領的華東解放軍,爭取時間。

此刻粟裕正在北面碾莊的戰場上,和黃百韜的兵團作戰呢?

但是,毛澤東也沒有說,不讓劉伯承打黃維,只不過敵我力量太懸殊了。打黃維肯定不好打贏的。

不過劉伯承一直在秘密監視著黃維的部隊,再加上黃百韜兵團告急,蔣介石命令黃維去救援被圍碾莊的黃百韜兵團。

這一情況被劉伯承知曉了,劉伯承將計就計,派陳賡帶領386旅,把黃維引誘到雙堆集這個地方。

劉伯承就打算把黃維殲滅在雙堆集。

陳賡這個旅,是當時最能打的一支部隊,他們和黃維的12軍作戰,採用且戰且退的戰術,黃維果然中計,被陳賡引誘到了,劉伯承早就紮好的口袋陣中。

說實話當時的黃維也太狂傲了,他就沒看好過中原野戰軍,因為他帶領的士兵又多,武器裝備又先進,在他看來這樣的一支軍隊,怎麼可能打敗仗呢?

中原野戰軍的武器裝備,根本就沒辦法和他們比。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黃維被圍困在雙堆集後,他所沒有料想到的東西都發生了。他們在被圍困之後,即使用飛機,大炮不斷的轟炸,也突圍不出來。

此刻,黃維還不知道黃百韜軍隊,早就被粟裕的華東野戰軍給滅掉了。

而且粟裕帶領的華東野戰軍,也前來支援劉伯承所的中原野戰軍了。

也就是說黃維所帶領的整編12軍,是在和解放軍的中原野戰軍以及華東野戰軍在作戰。

合兩大軍之力,黃維想要突破重圍,簡直是如同天方夜譚一般。

因為國民黨反動派的火力十分的勇猛,解放軍只能深挖戰壕,一點一點的向雙堆集靠近,這一時期蔣介石也有派自己的二兒子帶兵來救援,但是,他們打了幾槍就跑了。

因為整編12軍被圍了一個水洩不通,已經救不出來了。

蔣介石這時候,也不敢派軍隊來救援了,所以,他先是讓黃維就地待命,等他的消息。

黃維以為自己被蔣介石放棄了,所以,他就選擇了夜襲,想要突圍出來。

為什麼黃維要這麼急著突圍出來呢?

因為沒有吃的糧食了,能打的子彈也不多了。最終黃維沒有突圍成功,只好投降,黃維被俘虜。

這就樣劉伯承打贏了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奠定淮海戰役的勝利。


漢史趣聞


黑山阻擊戰:廖耀湘拼命想南逃,梁興初奉命死守三天!

一方是鬥志昂揚的解放軍,一方是仰仗武器優勢逃命的國軍。

死守黑山的是梁興初的東野第十縱隊,下轄:28師,29師,30師,共計2萬人。梁興初是我軍老將,參加過長征。手下的第十縱隊雖然只組建一年,士兵大都是日製裝備,重火力只有三個山炮營。但是,戰鬥意志頑強。而且,第十縱隊在遼瀋戰役開始之後,一直沒有實際參戰,而是到處挖陣地,盯梢,早就憋壞了。這下好了,要大幹一場了,梁興初這次接到的任務是死守黑山三天!

拼命想衝過黑山的是廖耀湘的“西進兵團”10萬餘人。廖耀湘畢業於黃埔軍校,後又被蔣介石送到法國聖西爾軍校學習。回國後,曾出任蔣介石"五大王牌軍"之一的新編第六軍軍長。廖耀湘這次率領的“西進兵團”下轄新一軍,新六軍,新三軍,71軍,49軍,青年軍第207師,三個騎兵旅以及戰車重炮等部隊,共計12個全美式裝備師,11萬人。“西進兵團”於10月8日開始,從瀋陽向錦州攻擊前進,妄圖配合“東進兵團”支援錦州(錦州被解放後,廖耀湘的作戰計劃改為從錦州突破南下),打通遼西走廊。

10月15日,解放軍攻佔錦州,五天後,東野下令包圍廖耀湘兵團。於是,東野下令梁興初的第10縱隊在黑山和大虎山一線阻擊廖耀湘的“西進兵團”,不讓廖耀湘南下和“東進兵團”匯合。等主力到達後,配合主力圍殲廖耀湘。

10月22日,廖耀湘兵團先頭部隊到達黑山和大虎山一線,次日早上開戰。廖耀湘這次對於突破解放軍黑山防線不僅是“志在必得”,也是“救命”的“必經之路”。而對於梁興初也收到了林彪“決死一戰”的命令,只要堅守三天,就能全殲廖耀湘。所以,這場戰役將是一場慘烈的阻擊戰。

戰鬥開始後,廖耀湘部為了奪取黑山陣地,對解放軍陣地展開瘋狂炮擊。我軍為了守住陣地,多次和國軍展開白刃戰。而廖耀湘不僅組建了“尉官敢死隊”,甚至命令炮兵向正在白刃戰的陣地開炮。也是因此,前方陣地多次易主,包括在101高地在內的高家屯一線在第二天就被廖耀湘攻破。

梁興初說:部隊打剩一個團,我當團長。打剩一個營,我當營長。打剩一個連,我當連長。

在堅守的第三天,深知101陣地重要性的縱隊司令梁興初打電話給28師師長賀慶積:老賀!馬上就反(攻),你反我反?!你不行,我就上!

賀慶積:“用不到你!”賀慶積親自上陣,組織兩個連進行反擊。

(梁興初)

戰役結束後,101高地變成了99高地,被炮彈削低兩米!上面的彈坑數量多達6000餘個!第十縱隊70%的人都犧牲在101高地。

廖耀湘打了三晝夜以後,開始撤退,向營口逃竄。梁興初根據東野命令,配合主力部隊,對廖耀湘展開追擊。激戰至28日早上,廖耀湘部被圍殲在遼西走廊,東北“剿總”中將副總司令兼第九兵團司令廖耀湘等多名高級將領被俘。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淞滬會戰,中日雙方投入總兵力高達100萬,日本方面投入了8個師團和兩個旅團20萬人,死傷達到4萬餘人。中國軍隊則是傾盡全部精銳投入戰鬥,德械師,中央教導總隊,機械旅全都投入了淞滬戰場。此戰,中國軍隊當年死傷達到了30多萬,不亞於一場南京屠殺。淞滬會戰,戰略層面上來說沒有花招,沒有陰謀,雙方都是不停的增兵,不停地進攻。


羅店絞肉機。羅店是上海西北郊的戰略要地,它的得失直接影響到整個上海的戰局。奉命保衛羅店的國軍11師師長彭善開戰之前就決定以鮮血護衛羅店,開戰以後,中國士兵在敵人的強大炮火之下和日軍展開衝鋒,羅店的一街一巷都灑滿了11師士兵的鮮血,羅店成為了“絞肉機”。

松江保衛戰。日軍在金山衛登陸以後,蔣介石為了防止日軍對上海守軍側面形成威脅,急令東北軍吳克仁67軍增援松江。東北軍本來和日本人就有深仇大恨,這次抗敵早就抱著必死的決心。67軍苦戰三天三夜,無奈日軍火力太猛,最終突破67軍防線,進入松江城。67軍軍長吳克仁戰死,67軍全體壯烈殉國,魂歸白山黑水間。



淞滬會戰,中國軍隊校尉級以上軍官陣亡上千名,少將以上軍官10多名,包括黃梅興,蔡炳炎,楊傑等等,他們大多數人還很年輕,而在國家大難面前選擇了英勇捐軀,實為我華夏千百年之英魂。淞滬會戰,中日雙方槍對槍,刀對刀的戰鬥實在是“硬碰硬”的典範,否則上海守軍也堅持不了三個月之久。

我是頭條作者歷史十二郎,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圍知歷史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歷史上共發生過兩次波及範圍最廣的大戰,那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就從這兩次世界大戰中挑出兩場規模最大的,最具有轉折性的硬碰硬的戰爭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戰時期凡爾登戰役又稱凡爾登絞肉機

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破壞性最大,時間最長的戰役。戰爭持續了長達10個月之久。從1916年2月21日延續到12月19日。德、法兩國投入100多個師兵力,軍隊死亡超過25萬人,50多萬人受傷,由於戰爭的慘烈程度,該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凡爾登戰役和法國和德國進行的一場具有決定性的戰役。本次戰役法國集結了75個師,約114萬人。633門火炮。


德國集結了50個師,約125萬人。1240門火炮,其中重炮佔了683門。飛機將近200架。

戰爭開始之初,德國軍隊用1,200門大炮對40公里的戰線進行了8個半小時的集中轟擊,發射了一百萬發炮彈,先頭部隊更是用火焰噴射器掃清戰壕。而戰爭史上首次大規模汽車運輸就出現在凡爾登戰役。法國方面一週內組織3900輛卡車,運送人員19萬、物資2.5萬噸。甚至在戰爭中期德軍還使用了毒氣攻擊。戰爭結束之後據統計,本次戰役雙方共投入200萬兵力,發射了4000萬發炮彈,傷亡人數近百萬,創造了戰爭史記錄,使凡爾登成了駭人聽聞的“絞肉機”和“人間地獄”。本次戰役也是一戰的轉折點。

二戰時期斯大林格勒戰役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單從傷亡數字來看,該戰役也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雙方傷亡估計約200萬人,參與該場戰役的人數也比歷史上的其他戰役都來的多。


當時德國奉命攻佔斯大林格勒,德國第六集團軍集結了約200萬人。1216架飛機和10290門火炮,675輛坦克。




蘇聯方面集結了250萬軍隊。1350架飛機、計15500門火炮和迫擊炮,1463輛坦克和強擊火炮。



無論從什麼角度評論,斯大林格勒戰役都是二戰中甚至人類戰爭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整個戰役持續199天。由於戰役規模太大,傷亡者人數始終無法得到準確統計。戰後西方學者估計軸心國軍隊在這場戰役中共傷亡85萬人,其中75萬人陣亡或受傷,9.1萬人被俘。而蘇聯方面的估計消滅軸心國部隊150萬人。這裡面應該把初期被包圍的德國第六集團軍也算上了。而作為本次戰役的另一方蘇聯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蘇聯紅軍具體傷亡人數約48萬人人死亡,65萬人受傷或被俘,合計傷亡約113萬人。



以上兩場戰役基本上就是兩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雙方死磕的戰爭。而這兩次戰爭也是兩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再也沒有哪次戰爭可以超過超過這兩次的戰役。不論是在傷亡人數還是在影響上。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小小小百科全書


歷史上硬碰硬的戰爭,離我們最近的,大概是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

1948年7月初,國共雙方兵力對比,已經由46年全面內戰爆發時的3.14:1,縮小到1.3:1。在年九月召開的西柏坡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中共中央決定抓住有利時機,和國民黨進行戰略決戰。

遼瀋戰役方面,東北人民解放軍(原名東北民主聯軍,又稱東北野戰軍,1947年更名)共有54個師,總計70萬兵力。而國民黨在東北有部隊55萬人,其中衛立煌正規軍48萬人。


在這場三大戰役首戰和最關鍵戰役中,蔣介石計劃把瀋陽國軍主力撤至錦州,以便與華北傅作義配合,進可以奪回東北,退可以撤往關內。而東北野戰軍以6個縱隊共16個師,共計25萬人攻擊錦州。

1948年10月14日10時,東北人民解放軍向錦州城發起總攻, 以500門大炮向城牆和主要工事集中轟擊,打開缺口。11時步兵開始衝擊,進入市區與國民軍展開巷戰。這期間,還發生了梁世英烈士用自己的身軀頂住爆破筒炸燬國民軍地堡的英勇事蹟。


而後,中央軍委調動60萬兵力,從國民軍70萬大軍手中拿下淮海戰役的勝利果實。

平津戰役中,國民黨將領傅作義率領五十餘萬國民軍,和84萬人民解放軍對抗。

.....

三大戰役硬碰硬的慘烈,是解放軍傷亡二十餘萬,國民軍傷亡及被改編154萬的慘烈。即使是從三大戰役的影視作品中,我們也能感受到這場解放戰爭造成的巨大犧牲。


除了這種雙方心裡都清楚的硬碰硬,歷史上還有因為不瞭解軍情而發生的硬碰硬。

在元朝攻打日本時,在元軍的一個登陸點,日本武士少貳景資率領手下大軍頑強抵抗元軍登陸。當時,元軍擁有大量弓箭和火器,但這群日本武士在不知道元軍兵力和武器配備的時候,就憑著一股保家衛國的熱忱衝了上去。即使後來冒著槍林彈雨,武士也向元軍發起一次又一次進攻,貳景資還衝到元軍陣前射殺了元軍副帥劉復亨。

這場戰爭以蒙古人退兵結束,全日本舉國歡慶。大將少貳景資又參與了第二次元日間的弘安之戰。最終,這些倔強的日本武士,聯合仇視元朝的南宋遺民,一起把蒙古人從日本趕回了大陸。在元日戰爭期間,日本武士往往抱著必死的決心與元軍抗爭,用他們堅硬的刀刃撞上元軍侵略的鐵蹄,保衛了日本。

硬碰硬的戰爭,大多數還是在軍事條件合適之下展開的。無論是內戰還是御外,那些敢於硬碰硬的將士,那些靠硬拼拿下的戰役,都沾滿了鮮血,避不開壯烈。

<strong>


鄧海春


歷史上有很多“硬碰硬”的戰役,但今天,在這裡,我只想提一個,一個瞭解之後能讓每一箇中國人內心澎湃,潸然淚下的戰役—石牌保衛戰。


1943年5月湖北宜昌,一個位於長江南岸的小村落—石牌註定要被載入中國史冊和世界戰爭史冊,石牌是湖北進入四川的長江航道要塞,在那個時候想從湖北進入四川陸路是不行的,只能走水路,而想要走水路,就必須要拿下石牌要塞,打通航道,只有如此日軍才能趁機攻陷重慶,徹底消滅中國軍民的抗日之決心!所以中日雙方均知道石牌戰略位置的重要性,國軍在此構築防線,而日軍則摩拳擦掌,準備一舉拿下石牌。

於是石牌保衛戰爆發了,進攻石牌的日軍主力是在中國未嘗一敗的第三,第十三師團,防守石牌的主力是蔣介石嫡系部隊第18軍,而防守石牌最中心地帶的就是胡璉率領的第18軍第11師,請大家記住這支部隊,記住這位將軍,因為在不久後這支部隊將會感動我們每一個人。

決戰前夜,胡璉將軍寫下遺言及多封訣別信。他在信中盼望父親保重身體,對自己結髮愛妻,則直截了當地交待後事:等兒子們長大,都要去當兵報國。然後帶著11師全體將士對天起誓:“決心至堅,誓死不渝。生為軍人,死為軍魂。今賊來犯,決予痛殲,力盡,以身殉之。”並把指揮部遷移至前線,以表決心!後來陳誠問他守住石牌有無信心,胡璉答:“成功雖無把握,成仁確有決心。”,胡璉和11師全體將士就是帶著這種必死之心走上石牌前線的。


石牌保衛戰打響後,面對日軍的狂轟濫炸和數倍於己的日軍的瘋狂進攻,11師將士們沒有一個退縮,雙方士兵你攻我守,戰事持續兩天後,雙方均死傷慘重,然日軍憑藉裝備和人數上的優勢,連續突破11師防線,而11師將士還是沒有退縮,所以戰役打到後期,雙方士兵已經相隔越來越近,甚至已經近到雙方士兵能彼此看到對方臉龐,近到雙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近到仗已經打到無法再開槍的程度了。

於是11師將士們在胡璉將軍的指揮下全體上刺刀,與日軍陷入肉搏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白刃戰就此爆發……

於是,這場決定中日戰爭勝利的戰役,抗戰重大軍事轉折點,被西方軍事家譽之為“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戰役在進入到最關鍵,最激烈的時候,戰場上的槍炮聲突然戛然而止了!

是戰役結束了嗎?是日軍勝利要進軍重慶還是國軍艱難守住石牌呢?都不是,相反的,這安靜的三小時將決定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

整整三個小時,石牌戰場沒有一絲的槍炮聲,整整三個小時,11師的將士們在和日軍進行硬碰硬的肉搏戰!

整整三個小時,兩軍在一個小小的小山嶺上刀對刀的對刺,敵軍每前進一步都必須付出同等血肉之代價!中日雙方反覆拼殺,日月星空都為之黯然失色!

據曾經參戰的老兵回憶:“當時日本人一群一群地衝上來,中國人迎頭撲上去,攪在一起,用刺刀拼。兩軍在反覆互相沖殺,陣地前沿兩軍的屍體好像金字塔那樣堆著。”

《中國國家地理》曾這樣描寫在這場白刃戰中戰死的少年:“那時候,中國農民家的孩子營養普遍不好,十六七歲的小兵,大多還沒有上了刺刀的步槍高。他們就端著比自己還長的槍上陣拼命。如果他們活著,都已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他們也會在自家的橘園裡吸著小口的香茶,悠閒地看著兒孫,溫暖地頤養天年。可他們為了別的中國人能有這一切,死掉了。”

就這樣,三個小時後,戰場徹底安靜下來,1500名中國士兵靜靜地躺在中國最美的山河之中。他們三小時前還曾英勇地戰鬥,此時卻安靜、靦腆的躺在那裡,像睡著了一般,只不過他們永遠不會再醒來。


中國軍隊的陣地沒有丟失,敗退的是日本人!

石橋保衛戰我們贏了,而包括11師在內的一萬餘將士將長眠在此,他們的英魂將繼續守護著這個地方。

一寸山河一寸血,向國軍英烈們致敬!


鹹魚閒聊


歷史上“硬碰硬”的戰役,應該以朝鮮戰場上的上甘嶺戰役為最。

這場戰役中,美軍的軍事裝備足夠硬!

這場戰役中,中方的戰鬥意志足夠硬!

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上甘嶺戰役爆發,此戰,美軍調集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約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

要知道,當時的志願軍,守衛上甘嶺高地的只有兩個連,200多人!如果你計算一下,就會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每人頭上都有近一萬發炮彈,可想而知,上甘嶺上的志願軍戰士有多麼艱苦。

五聖山前沿597.9和537.7高地的轟炸中,為了躲避美軍炮彈,志願軍紛紛躲進坑道之中,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戰士被強大的衝擊波震得磕破牙齒磕破舌頭,有一位17歲的小戰士被活活震死。

炮兵轟炸過後,我軍開始和美軍交火,一開始班長讓全班全部壓上去,打退了美軍4次衝鋒,但全班就剩一個人了。後來為了減少傷亡,我軍在與美軍正面交鋒的戰士改成了一個三人小隊,傷亡一個補充一個,這種戰術下,大大減少了美軍炮火造成的傷亡。僅僅一個上午,美軍攻擊部隊七師三十一團的二營、三營損失均超過了70%,損失極為慘重。

在這慘烈的戰場上,守衛上甘嶺的1連和9連,不僅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武器消耗也很大。發射了近四十萬發子彈,投擲手榴彈、手雷近萬枚,打壞10挺蘇式轉盤機槍、62支衝鋒槍、90支步槍,佔全部武器的80%以上!

直到地面陣地幾乎全丟,我軍僅剩數十人轉入坑道,我軍後方才知道上甘嶺危急,於是15軍的45師,44師才發起反攻。

即使是主攻的45師,也根本談不上優勢兵力,到10月20日,崔建功師長彙報部隊傷亡已超過3500人,一三四團和一三五團總共只剩下二三百人,一三四團團長張佔元表示還能組織機關和勤雜人員繼續戰鬥。

45師有一位戰士,就是我們熟知的黃繼光,這一戰,他和兩位戰友一起爆破敵人機槍堡,戰友犧牲了,他也受傷,最後他用身體堵住了敵人的機槍口,壯烈犧牲。

因為兵力不佔優勢,我軍決定放棄表面陣地的不斷爭奪,而是與美軍進行坑道作戰。戰役進入第二階段。補充部隊進入坑道,全部聽從八連連長李寶成指揮。

坑道作戰中,我軍白天要承受敵人猛烈的炮火,晚上則是主動和出擊,每天都要承受一個班的傷亡,到後來45師的師團兩級機關幾乎連勤雜人員都用光了。坑道中的補給也是大問題,當時我軍是誰能送一個蘋果進入坑道,就是二等功。

堅守坑道的八連,成了我軍的特功八連,永遠的英雄部隊。

在戰役第三階段,我軍開始反擊,九十一團八連王萬成和朱友光抱著爆破筒與敵人同歸於盡,其中的王萬成,就是《英雄兒女》中主人公王成“向我開炮”的原型。

20日,高守餘一個人守在6號陣地,用手榴彈、爆破筒獨自裹傷而戰,擊退了韓軍六次衝鋒,沒有任何支援,從天亮到黃昏連續作戰,只吃了三顆糖果。

還有一位新戰士胡修道,全班犧牲後他一人堅持陣地戰鬥,英勇機智地擊退敵軍40餘次衝鋒,斃傷敵人280餘名。

上甘嶺戰役,美軍傷亡15000人,而我軍傷亡11500人,在巨大的傷亡和志願軍頑強的意志之下,美軍選擇放棄繼續進攻。

永遠銘記共和國英雄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