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對手是誰,此人本事如何?

奔馬155314228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對手是曹真,一個被《三國演義》黑的不輕的曹魏政權的名將。其實他是曹魏第二代宗室將領的傑出代表,也是這個家族最後一位傑出統帥,他死後曹魏的軍權逐漸被司馬懿控制。當然他還有一個也很有名的兒子,就是和司馬懿爭權後來在高平陵政變之後被殺的曹爽。

因為《三國演義》和現代的一些影視劇的影響,曹真的形象不僅被黑化而且嚴重貶低,從正史中的記載來看,曹真是一位傑出的將領,也是曹魏宗室第二代將領中最厲害的一個。可以說具有個人能力突出,作戰經驗豐富,總體戰績優秀,個人品德和治軍能力良好等諸多特點。

個人能力突出

曹真不是真的姓曹,他本姓秦,他的父親是曹操的部下,因公而死之後(曹真父親的死因有幾種說法,但是都是為了曹操而死),曹操就將年幼的曹真收為養子並加以培養。曹真長大後,力大無比,在一次打獵時,被老虎追,曹真騎在馬上回頭射箭,老虎應聲而倒,由此可見曹真個人的勇武。

同時因為曹真的勇武,曹操讓其進入最精銳的虎豹騎擔任將領,這個經歷可以說不是一般的將領能夠有的,畢竟這是曹操最精銳的部隊,甚至一度因為統兵的曹純病死找不到滿意的人員接任,曹操甚至親自統領這支部隊。由此可見曹真的個人能力絕對在曹氏家族內是出類拔萃的。

曹真字子丹,太祖族子也。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眾,為州郡所殺。太祖哀真少孤,收養與諸子同,使與文帝共止。常獵,為虎所逐,顧射虎,應聲而倒。太祖壯其鷙勇,使將虎豹騎。《三國志魏書曹真列傳》

作戰經驗豐富

曹真戎馬一生,轉戰南北,可以說曹魏政權裡少有的與各方勢力和對手都有過交戰的人。所以說曹真的作戰經驗是非常豐富的。

  • 剿過流寇;這個在三國前期的將領中有不少,但是三國後期的將領就少一些,而曹真曾經參與剿滅靈丘的黃巾軍餘部,並因此立功被封為靈壽亭侯。

  • 與蜀、吳兩國都交過手;這個曹魏的大將們基本上都有這種經歷,曹真不僅參與過曹操進攻漢中的戰爭,後來還長期主持曹魏西線戰事;同時他還隨同曹丕在東南戰線上與東吳作戰。

  • 平定河西,威服西域;這個經歷在三國將領中就比較罕見了,在曹丕執政時期,曹魏開始向河西走廊擴張,引起當地豪強部族的不滿,曹真當時作為曹魏西線的主將,立即領兵前往鎮壓,大破當地的胡人組成的聯軍。不僅平定了河西,使曹魏重新打通了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而且使得西域各國開始向曹魏臣服進貢,恢復了中央政權在西域的控制和統治。

綜上,曹真不僅打過流寇,也與蜀、吳這樣的割據軍閥正規軍打過仗,還與西北尤其是河西走廊附近的胡人少數民族騎兵交過鋒。從作戰方式來看,與蜀漢在漢中、隴右肯定是山地作戰,與東吳在江淮作戰肯定也見識了水戰或至少配合過水戰,與河西的胡人作戰肯定是對陣少數民族騎兵。因而曹真的作戰經驗是非常豐富無疑了。

總體戰績優秀

根據正史對曹真的記載,可以說曹真的一生幾無敗績,無論對手是誰,他都沒有失敗過。這一點在曹魏政權夏侯家族和曹氏家族的宗室武將裡面也是罕見的。

  • 曹真前期因為年紀和資歷的關係,在赤壁之戰前沒有什麼獨立領兵的經歷,更多的是作為虎豹騎的將領隨同曹魏的其他將領去作戰。也正因此他幸運的避免在自己的履歷上加上赤壁之戰的敗績。因為他所在的虎豹騎是精銳騎兵部隊,在赤壁之戰中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因此在赤壁之戰中他們的存在感不高。

  • 曹真在正史中脫離虎豹騎的建制,開始領兵作戰是在赤壁之戰後的漢中之戰。這也正是曹操在赤壁之戰後開始有意識的起用曹魏宗室第二代將領所致。漢中之戰歷時兩年,結果還是曹魏失敗,不僅讓劉備得了漢中基本確立了蜀漢政權的疆域,還損失了名將夏侯淵。但是曹真在這次作戰中卻表現不錯,先是與曹休、曹洪等人在擊潰蜀將吳蘭,又逼退張飛。在劉備斬殺夏侯淵,曹魏軍隊形勢危急時,曹真又和徐晃在陽平關擊敗蜀將高翔,最後在曹操放棄漢中時,曹真又領兵接應曹洪撤退。可以說這次漢中之戰雖然曹魏失敗,但是曹真的表現是最優秀的,即使同樣是年輕一輩中優秀將領的曹休也沒有他出彩。

以偏將軍將兵擊劉備別將於下辯,破之,拜中堅將軍。從至長安,領中領軍。是時,夏侯淵沒於陽平,太祖憂之。以真為徵蜀護軍,督徐晃等破劉備別將高詳於陽平。太祖自至漢中,拔出諸軍,使真至武都迎曹洪等還屯陳倉。《三國志魏書曹真列傳》
  • 此後曹真在河西取得對胡人聯軍的大捷,上面已經提過。

  • 公元222年到223年曹丕發動“三路伐吳”戰爭,曹真是西路軍統帥,先是擊破吳將孫盛,又令夏侯尚擊退了前來增援的諸葛瑾,幷包圍了主要攻擊目標江陵城,但是圍攻六個月沒有攻下,後奉命撤退,算是不勝不敗吧。相較於與東路的曹休,雖然曹休取得了一場大捷,但是後來在吳軍的反擊下陷入僵局,在退軍時還被陣斬了一名將領。這樣看來兩人半斤八兩。可是中路的老將曹仁卻遭遇大敗,曹真和曹休就顯得戰績更好了。

  • 此後曹真就主要在西線和諸葛亮對陣了,這個我們在下一節重點說說。

曹真與諸葛亮的三次交鋒

既然前面提到《三國演義》,我們就按演義來先說,其實《三國演義》裡重點提到了曹真的篇幅也主要在諸葛亮六出祁山的這些故事裡,演義裡六出祁山中,有四次曹真參與,而實際正史上曹真只參與了三次。具體情況如下:

  • 一出祁山:演義裡諸葛亮平定孟獲後,在建興五年第一次北伐,前期連戰連捷,曹魏派出曹真領兵抵禦諸葛亮,結果連戰連敗,只得向京師求援,於是司馬懿登場,他先襲殺孟達,後又在街亭擊敗馬謖,逼的諸葛亮只好使用空城計才嚇退司馬懿,然後蜀軍退兵。在這第一次出祁山的故事裡,曹真幾乎無一是處,唯一的亮點就是諸葛亮北伐前用離間計的時候,站出來為司馬懿說好話。


  • 正史中的第一次交鋒:正史上的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在建興六年,而且根本沒司馬懿什麼事,主持西線戰事的至始至終都是曹真。而且勝敗關鍵的街亭之戰是張郃打的,曹真則是在另一路擊敗了由趙雲率領的蜀軍偏師。在街亭被張郃攻佔後,諸葛亮無奈退兵。可以說曹真作為主帥成功的擊退了司馬懿,雖然可能整個戰役的亮點被張郃佔去了,但是作為主帥曹真實打實是擊退了諸葛亮的北伐大軍。

諸葛亮圍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應亮。帝遣真督諸軍軍郿,遣張郃擊亮將馬謖,大破之。《三國志魏書曹真列傳》
  • 二出祁山:演義裡是建興六年,諸葛亮派姜維用詐降的計謀大敗曹真,後來魏國採用司馬懿的堅守不出的戰略,耗到諸葛亮糧盡退兵,退兵時還用計斬殺了曹真派來的追擊的大將王雙。

  • 正史中是沒有此次北伐的,因為正史中諸葛亮實際只北伐五次,而且也只有兩次是出擊祁山。可惜曹真又被無中生有的被黑了一次。

  • 三出祁山:演義裡諸葛亮因為陳倉守將郝昭病重,偷襲並拿下陳倉發起第三次北伐,曹魏陣營因為二出祁山時失敗和王雙的戰死,曹真被氣病了,所以整個戰事是由司馬懿指揮。司馬懿偷襲諸葛亮卻中計導致大敗,但是因為張苞的死,使諸葛亮病了,蜀軍只好退兵。曹真在這裡看起來比前兩次好一點,至少沒什麼事和他有關。

  • 正史上的這裡就應該是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時間還是在建興六年,但是這次是很能體現曹真能力的一次,他在第一次擊退諸葛亮的北伐後就斷定諸葛亮很快還會發動第二次北伐,而且一定不是從祁山進軍,而是陳倉,所以提前安排郝昭在陳倉嚴密佈防,加固城防,結果諸葛亮真的是從陳倉進兵,打了兩個月都沒能奪取陳倉,無奈退兵。而王雙就是在這一次戰役裡因為追擊諸葛亮被斬殺。如果沒有王雙的被殺,可以說曹真在這次戰役裡可以說是完勝。

真以亮懲於祁山,後出必從陳倉,乃使將軍郝昭、王生守陳倉,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圍陳倉,已有備而不能克。《三國志魏書曹真列傳》
  • 四出祁山:演義裡是在建興八年,曹真和司馬懿領兵主動進攻蜀漢,因為大雨進展不順,雨停後,諸葛亮主動出擊,又一次大敗司馬懿和曹真,最後司馬懿使用離間計騙的劉禪讓諸葛亮退兵。而且諸葛亮還順便用一封書信氣死了曹真。

  • 正史中也是建興八年,曹真策劃主動進攻蜀漢,由自己率領主力,而司馬懿開始登場,率領另外一支部隊經漢水進軍,還有另外一直部隊由郭淮率領協同作戰。同樣是因為大雨,曹魏內部反對進軍的意見佔了上風,曹真等人奉命主動撤出,雙方沒有發生大的戰事。而曹真是回到京城養病到第二年才在洛陽病死。

由此可見曹真明明在三次和諸葛亮的交手中取得了兩次勝利,而且第二次還是非常漂亮的料敵先機的勝利(這在演義裡可幾乎是諸葛亮的專屬勝利方式),第三次交手基本就等於沒發生,不勝不敗吧,至多算個勞師遠征或勞而無功吧,可是人家曹魏家底厚耗得起啊。

綜上:曹真不僅在與諸葛亮的交鋒中佔得上風,而且縱觀他的一生,不僅個人能力突出,而且歷經多次戰爭的洗禮,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他的總體戰績是非常不錯的。曹魏宗室第二代將領一直比他官職更高的曹休也有在東南戰場對吳國的石亭之戰的大敗,而曹真則沒有。


圍爐品茗人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對手是誰,此人本事如何?

曹真,官至大司馬(當時魏國最高官職),雖然是曹操養子,但其地位卻是自己一手打拼出來的,屬於那種有勇有謀的猛人

本事怎麼說?

直白一點,曹真去世後,司馬懿上位(之前兩位是平級,後來曹真統帥魏國兵馬,司馬懿成了他的下屬,去世後司馬懿統帥)

諸葛亮六出祁山,第一次是準備最充分,也是最有可能勝利的一次

為了籌備北伐,諸葛亮準備了六年,這六年裡,積極改善與東吳關係;‘七擒七縱’平定蜀國後方;面對魏國數次詔投降諸葛亮按下不予回覆,以麻痺魏國;辛苦練兵使蜀國兵力達到12-13萬之多,因蜀國地理位置特殊不需要太多守軍,可戰之人達到10萬之多

曹丕去世,曹叡上位之處,諸葛亮統兵十萬出祁山,並派趙雲佯裝出兵斜谷,很快魏國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投降蜀國,基本上控制了魏國隴右地區(隴山即六盤山,分割魏國關中地區,山勢雄偉,不可翻越,屬於天然屏障),只要再過幾個月,消除隴右地區部分殘餘抵抗並徹底消化,就可以以此為基礎,展開對魏國的長期戰爭,魏國西部可以說隨時都可以屬於蜀國

魏國朝野震驚,曹叡親至長安,拜曹真為大都督,緊急抵禦

曹真假裝上當,派左將軍張郃攻打諸葛亮,自己帶人攻打趙雲。馬謖失街亭(隴山缺口,不用翻山越嶺)進入隴右,曹真輕易打敗趙雲

第一次北伐的戰略部署瓦解,諸葛亮回撤

之後的五次北伐

第二次,上次曹真打敗諸葛亮後,認為蜀國如果再攻打魏國,肯定走陳倉,於是派將軍郝昭留在陳倉,築城練兵,結果諸葛亮真來了,帶兵數萬,二十多天沒打下陳倉,糧盡退兵

第三、四次,都是因為糧草問題,屬於半途而廢

第五次,魏軍在司馬懿的指揮下,被蜀軍逼近渭水,直搗長安

第六次,火燒上方谷,司馬懿父子差點被燒死

兩次充分準備,都敗給了曹真,後期急於求成,卻差點成功

司馬懿成為三國終結者,是因為他活的時間夠長,曹真要是這麼能活,可能《三國演義》就要換主人公了








飛哥講歷史


請聽我一一道來:

諸葛亮6出祁山,姜維9伐中原,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在建興六年,當時魏國的領導人是曹睿,諸葛亮此年46歲,諸葛亮覺得自己再等待中原大變的機會,已經沒有時間了,於是,他揮筆寫下那篇那篇千古傳頌的《出師表》後,開始了他第一次北伐征程!


蜀國大軍大舉來犯的消息傳來,魏國朝野上下非常震驚,對於諸葛亮大軍殺氣騰騰的奔魏都而來,感到意外和恐慌。

年輕的曹睿,及前線統帥曹真隨機調兵遣將,做出相應的部署,曹真率關中軍隊防守斜谷,同時派大將張郃率五萬主力部隊,支援關中地區,與蜀國主力軍隊作戰。

諸葛亮一出漢中,就佔領了祁山,魏國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投降,基本控制了隴右地區。諸葛亮的意圖很明顯,本著奪取隴右,在以隴右為基石,展開對魏國長期的持久戰!初期的形勢,蜀軍佔絕對優勢!

魏國的曹真,張郃並沒有被諸葛亮的疑兵所迷惑,張郃率五萬大軍,直奔諸葛亮而來。張郃選擇了一個叫街亭的隴山缺口,打算從街亭進入隴右,奇襲蜀軍。

諸葛亮得知後,派自己的得力手下馬謖帶兵前去堵截。他本以為馬謖能勝此大任。結果馬謖不聽諸葛亮的忠告,舍水上山,被張頜包圍,最後蜀軍大財,街亭失守!


諸葛亮萬萬沒料到,馬謖這一步走錯,全盤皆輸!街亭失守以後,處境非常的被動,遠在敵方戰線,後方保障供給不上,張頜兵力與己旗鼓相當!勝利無望!只得退回蜀中!

第一次北伐已失敗告終!

魏國軍中主帥是曹真,張郃。曹真乃一介武夫,無大能耐!其主要是張郃!

張郃乃曹魏五子良將之一,最早參加鎮壓黃巾軍起義,後投歸袁紹任校尉。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此後,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屢建奇功!並且張郃用兵出奇,戰術出神入化,安營佈陣,出謀劃策,樣樣精通!在魏國朝野對張郃的才能有很高的評價!並且蜀國的大將,也非常的忌憚張郃。從整部書來看,張郃也是一名沙場老將,智勇雙全,文武精通,是魏國的一大棟樑!


九月男神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兵分兩路,一路由趙雲等出斜谷道取郿;一路由諸葛亮親率大軍出祁山直取關中。曹魏派曹真率軍抵禦諸葛亮。

曹真自己率軍在郿城打敗趙雲,又派張郃去搶佔街亭。結果大家都知道,馬謖失了街亭,第一次北伐功虧一簣。

諸葛亮退兵之後,曹真又派郝昭在陳倉修築防禦工事。第二年,諸葛亮攻打陳倉,因曹真提前早已佈置了防禦措施,因此諸葛亮沒能攻下陳倉。

曹真是曹操最厲害的養子,有勇有謀,光榮旗下游戲《三國志》裡,曹真的各項指數都是很高的哈,在三國中後期算是佼佼者了。


bong啦bong啦


司馬懿

本事話要看怎麼操作

王者農藥裡的司馬懿

1技能:幽影之咬

2技能:荒蕪之域

3技能:大招死神降臨 哼哼 呵呵 哈哈


小志精彩片刻


司馬家族乃北方大族,司馬懿雖不曾帶兵,但身為司馬家族的家主,曾多次幕後操縱了多次戰役,因此諸葛亮很是忌憚他.而且司馬懿作為出征主帥,諸葛亮對他的生平早已瞭解,知道他深知用兵之道,在當地頗有威望.更何況他們二人雖然從未正面交鋒,但暗地裡不止已有過多少交手了,對對方已有初步瞭解,因此諸葛亮那麼重視說此人是最大的對手


未知世界的謬言


歷史上第一次北伐是曹真抵擋了諸葛亮,沒司馬懿什麼事,曹真還是有本事的,派張郃在街亭擊敗了馬謖,導致蜀漢第一次北伐失利!


笑指天南156


正史上是曹真 牛逼的很 後面的司馬懿只會防禦 人家曹真可是直接去打諸葛亮的


sarman


夏候愗;庸才一個


杜順東


曹真真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