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漫談秋季秋高氣爽的氣候特徵

秋高氣爽

入秋後,氣溫下降,降水減少,大氣中的水汽含量較低,天空中雲量也比較少,且多中高雲,大氣的透明度高,是謂“秋高”。由於溫度適宜,天氣涼爽,人們出汗較少,即使出點汗,由於空氣中缺少水分,平而涼的空氣使人體的汗液很快蒸發掉,因而“氣爽”。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漫談秋季秋高氣爽的氣候特徵

剛剛度過“天雲如燒人如炙,天地爐中更何適”(貫休《苦熱寄赤松道者》)的夏天,在“高秋爽氣相鮮新”(杜甫《崔氏東山草堂》)的天氣裡,詩人們不禁詩情噴湧。

長安秋望

[ 唐 ] 杜 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這是一曲高秋的讚歌。“鏡天無一毫”,是說天宇間不見一絲雲彩,宛若明鏡。“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素來被人稱道,我讀到此處時,便想起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來,刻畫的秋天意境,代入感都很強,似乎自己正處其中欣賞著這無邊的秋色。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漫談秋季秋高氣爽的氣候特徵

近年來,氣象部門以需求為導向,拓展服務領域,開展了人體舒適度指數研究和預報。人體舒適度指數是為了從氣象角度來評價在不同氣候條件下人的舒適感,根據人類機體與大氣環境之間的熱交換而制定的生物氣象指標。

研究表明,在自然環境中,氣象因素是影響人體舒適度的主要因子,其中溫度、相對溼度、風速、氣壓四個氣象要素對人體感覺影響最大,人體舒適度指數就是根據這四項要素而建成的非線性方程。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漫談秋季秋高氣爽的氣候特徵

沒有春天的綿綿細雨、黏乎乎的空氣,沒有夏天的高溫高溼、頻繁的強對流天氣,也不像冬天那樣寒冷乾燥,秋季溫度適中,降水較少,雨日也少,相對溼度適中,涼風習習,理所當然是一年四季中最為舒適的季節。也許正是秋季的的舒適,所以陶淵明有“山氣日夕佳”(陶淵明《飲酒·其五》)的吟唱,劉禹錫“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二首(其一)》,辛棄疾則可以顧左右而言他——“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