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漫談我國秋季降水量逐漸減少的原因

據統計,除了我國西部地區秋季多雨形成僅次於夏季的一個次極大值的特殊天氣現象外,其他地方秋季降水居於夏季、春季之後,不到全年的20%,只比冬季略多。而且降水由劇烈轉趨平緩,像前面《處暑後風雨》中下得那麼劇烈的秋雨,並不常見,也不是人們印象中的秋雨。以我個人的體驗,常見的秋雨大概分兩種類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漫談我國秋季降水量逐漸減少的原因

另一類則是“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方岳《水調歌頭·平山堂用東坡韻》),降雨時間不長,雨後即晴,碧空如洗,秋色如妝,一切那麼開闊,那麼寧靜。這樣的秋雨,似乎在著意渲染時光流轉至秋季時的歲月靜好。

山居秋暝

[ 唐 ] 王 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漫談我國秋季降水量逐漸減少的原因

這首山水名篇,是詩人隱居在其終南山下輞川別墅時所作。全詩將空山新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描繪出一幅雨後清新、恬靜、優美的山中秋季的黃昏美景。而這場秋雨,似乎是這幅靜美秋景的美容師,是詩人詩情頓開的閥門。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漫談我國秋季降水量逐漸減少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