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沿街:“民國金融街”變身時髦文創街

西河沿街:“民国金融街”变身时髦文创街

點擊上方“網信北京”訂閱哦!

西河沿街:“民国金融街”变身时髦文创街

西河沿街位於大柵欄地區北部,全長1150米,東起前門大街,西至南新華街。規整是這條小街給我的第一印象。南北走向的煤市街將這條小街又分為“兩個世界”,西段是京味十足的老胡同,東段有著北京坊等建築,洋溢著近現代風情。

西河沿街:“民国金融街”变身时髦文创街

先從西段走起,一路上京味小吃紛紛亮相,有老北京滷煮、炸醬麵、包子、果脯,另外還有各種售賣烤鴨、果脯等北京特產的小店分佈在衚衕中。

行至西段大致中間的位置,就可以看到一標牌上記錄著西河沿的歷史——明代稱西河沿,屬正西坊。巷名來源系地處內城城壕之南岸,正陽門以西,故稱西河沿。

西河沿街:“民国金融街”变身时髦文创街

昔日這是一條十分繁華熱鬧的街道,

堪稱“民國金融街”。

  • 《燕都叢考》稱:“西河沿,與打磨廠相對峙,而街道與商戶則較打磨廠為稍強,古蹟亦較多。”

➣ 清末民初,該街金融機構較為發達,有匯泉銀號、中原證券交易所、中國銀行南城辦事處、上海銀行南城辦事處等十餘家,另外還有鹽業銀行和交通銀行。

➣ 民國初年,由於京漢鐵路開通,街內集中開設了東慶豐、廣升店、義成店等22家旅館,所以該街又被稱為“旅館街”。這條街還是民國時期報紙發行的集中地之一,有《定一日報》、《大北日報》等近十份報紙創刊於此。

西河沿街:“民国金融街”变身时髦文创街

看到這段歷史,真是感慨:小小衚衕裡面蘊藏著一個“大世界”。不過,曾經的西河沿卻讓這個“大世界”蒙塵——這裡曾經充斥著私搭亂建,天空密佈著雜亂的架空線,腳底下則是深一腳淺一腳,坑窪不平的馬路。翻閱資料時我看到這裡曾經的樣貌,真難以相信這裡有過那麼重要的歷史意義。有居民感慨地說,小衚衕這兩年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前幾年的管線入地、馬路加寬,讓老百姓都覺得天也亮了、地也寬了。這也讓蘊藏著大世界的小街再次聞名。不僅小街的硬件得到了改造,整條衚衕也充滿了文藝氣息。我在這裡看到了社區生活美術館、零碳創意館、民俗圖書館等文藝空間。“民俗圖書館”館內環境幽雅,設施齊備,並配有80平方米的多媒體電子閱覽室,圖書區藏書總量達2.5萬冊。

西河沿街:“民国金融街”变身时髦文创街

走到西河沿最西端就可以看到正乙祠,這可是值得好好觀賞的地方,其是北京唯一保留至今基本完好無損的純木質戲樓,也是中國戲樓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被學者們譽為:“中華戲樓文化史上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的參觀價值和歷史文化研究價值。據資料,正乙祠戲樓現佔地面積約一千平方米,戲樓建築全部為木質結構,坐南朝北,戲臺為三面開放式。戲臺對面和兩側均為上下兩層敝開的包廂,戲臺前約有百平方米看池,可容納二百位觀眾看戲品茶。

在西河沿東段,還能看到鹽業銀行舊址等,可謂是又一片天地。

西河沿街:“民国金融街”变身时髦文创街

微信:beijing_wangxin

長按二維碼 關注北京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方微信

長按二維碼 關注首都互聯網協會官方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