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養殖業的利潤去哪兒了,為什麼養殖戶都說不掙錢?

胡爾力


大家好,我是農民小席,感謝提問。

社會的快速發展帶動著人們的日常消費,以前人們所追求的肉質食品跟現在人們所追求的肉質食品大有不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日常消費的肉質食品不但要保證影響健康,還要保證營養豐富,更要保證綠色產品。


人們消費觀念決定了市場的變化。隨著生活中人們對綠色產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也就導致很多人都去搞特色產品的種養殖產業。

其實,近幾年來搞養殖的利潤還是挺豐厚的,比如牛羊養殖、散養土雞養殖、黑驢養殖、野兔養殖等等。那麼為什麼很多養殖戶說不掙錢呢?我覺原因有三,其一是盲目的跟風投資,其二是資源優勢決定成敗,三是市場飽和。


盲目的跟風投資

搞養殖賺錢,說白了憑的是豐富的經驗,一部分養殖戶看著養殖業眼前的火爆,也就開始盲目投資。其實搞養殖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俗話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說的就是養殖業存在的各種風險。有養殖經驗的,可以判斷市場行情,可以將肉料比最大化,也可以治療各種疾病以及預防疫情的發生。再者說,搞養殖貴在堅持,有經驗的養殖戶不管市場情況如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直堅持,不像跟風養殖戶一樣,市場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果斷的放棄,這樣的養殖模式,怎麼可能賺錢呢!


資源優勢決定成敗

其實搞養殖賺錢憑藉的是自己的實際地理環境優勢。比如牛羊的養殖,選擇在山大草多的地方,可以大大降低飼料成本,提升利潤空間。養殖的利潤就是銷售額與成本投資的差值,銷售額一般都是固定不變的,因為某個時段內的市場行情是幾乎固定不變的,而要獲得最好的利潤,就得在成本投資上做好文章,所以成本投資與資源優勢有著直接的關係。

市場飽和

市場飽和從某種程度上講,就和盲目投資的情形一樣,也是由於跟風導致養殖產品市場飽和,出現供大於求的現象,以至於養殖戶賺不到錢,再加上飼料價格的不斷上漲,有時候也有可能導致賠本。

所以說,搞養殖也得學習養殖技術,積累養殖經驗,瞭解市場行情,還得根據自己的地理資源優勢情況綜合去考慮,不能盲目投資。

農民小席個人觀點,歡迎大家閱讀指正,如若喜歡,請加我的關注,謝謝!

農民小席


近些年來養殖業中牛羊肉雞蛋雞市場較為樂觀,均高價運行且無病風險!皮毛動物貂狐貉子價格一直處於委靡不振常年虧損!養豬業2015年下半年起生豬價格7.9元/斤~2016年上半年生豬價格10.5元/斤。2017年春節後生豬價格8.5元/斤半月內跌至7.4元!同年3月份生豬價格6.4元/斤!2018年第一季度生豬價格3.5元~4.6元/斤!二季度至四季度生豬價格5元~5.3元/斤!2019年春節後生豬價格6.0元~6.3元/斤;3月7號生豬價格7.5元/斤,三輪的國家儲備肉之後的今天生豬價格7.8元~8.3元/斤!全國豬農存欄率高時,生產力嚴重過剩,生豬價格低廉!自去年8月份非洲豬瘟以來,全國豬農存欄率普遍減少或空欄現象時有發生!全國500頭以上的豬場竟然無一倖免!如今為數不多的零星散養戶暗自慶幸生存下來!


用戶5592352251047


近年來養殖業的利潤去哪兒了,為什麼養殖戶都說不掙錢?

養殖業是很多農民或返鄉人員創業首選的項目,一是比較熟悉,容易上手,二是看到了媒體上報道的養殖項目成功的案例,產品賣高價,想一試身手。

但往往項目運營後,結果卻並不理想,成功的寥寥無幾,失敗的,勉強維持才是養殖業的常態。

養殖業不景氣,利潤更無從談起。那麼養殖業的利潤去哪兒了,為什麼養殖戶都說不掙錢?

1.養殖成本高企,拉低利潤率。

養殖成本包括很多,建築材料(圈舍搭建),飼料,人員投入,水、電、防疫費用等等,這些成本構成因素,這幾年卻出現連續上漲,直接或間接拉低利潤率,養殖戶的利潤空間越來越薄,甚至成本倒掛。


2.環保政策趨嚴,養殖戶提升改造費用增加。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資源過度消耗,環境汙染問題日益突出,不少養殖場面臨關門拆除的危險。一些不合格的小養殖場乾脆直接被關門。

規模大的一些養殖場也被約談,要求搬遷整改,選址要遠離人們居住的地方,遠離生活水源地。還得要有相應的環保除汙設備,汙染物處理要達到環保要求,並接受有關部門監督。


這些監管要求在以前地方政府施政中,基本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統統按規章制度辦事,走後門的現象基本杜絕。

養殖場要想長遠發展,環保程序必不可少,這又增加了投資,環保設備採購,後期維護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3.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加,放大了養殖戶的風險。

養殖業的最終產品會交給市場,市場千變萬化,會傳導到養殖業本身。以養豬業為例,豬週期的變化越來越不好判斷了,曾經的一年一個小週期,三年一個大週期,現在統統不適用。

捉摸不透的行情,傷透了養殖戶的腦筋,什麼時候補欄,什麼時候出欄,一頭霧水。

無獨有偶,其他的養殖項目同樣存在週期性。趕上行情低迷的時候,養殖戶真是欲哭無淚。

4.養殖同質化嚴重,缺乏亮點。

銷售端同質化,在養殖戶中是普遍存在的,傳統養殖,等待上門收購,養殖戶沒有話語權,任憑宰割。

養殖過程同質化,沒有形成差異,產出品自然賣不上好價錢。

綜上所述,養殖戶利潤低,不掙錢的現象普遍存在,有著深刻的原因,認清不足,對症下藥,方為良策,相信養殖業的明天會更好。

我是“旗甲生態農莊”,歡迎批評指正,不甚感激。


旗甲生態農莊


養殖業的利潤去哪呢,咱們今天就分析一下。

1.....飼料

不管養殖什麼動物,現在是必須餵養飼料,近些年隨著各方面成本的增加,飼料價格也是隨著市場往上漲。

2.....防疫

養殖畜牧業,防疫也是非常重要的,藥物的支出也是一方面。

3.....人工成本

養殖業如果做成一定規模的,人工支出必不可少,看看今年的行情,蔬菜,蘋果,都是需要大量人工的,價格就上去了。

4......不可預估的風險

養殖業掙錢不容易,賠錢卻很容易,比方說,禽流感(或者其它流感),如果發生了,這個損失還需要自己承擔,這肯定沒有利潤可言,可能還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還有很多方面不一一細說了,市場價格,運輸成本,場地租賃,都是利潤分流一方面。



小辰小瑩


這兩年來養殖戶的利潤確實是在不斷地縮水,也有很多養殖戶紛紛的退出養殖業,現在無論生豬的價格還是其它肉類的價格基本上和幾年前都差不多,但是生產成本卻在不斷的提高,那究竟有哪些成本在提高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成本分析

利潤的核算就是養殖戶的總收入減去成本,現在總收入基本上是不變的,但是生產成本卻在不斷的提高,養殖戶的利潤不斷的縮水。有很多生產成本都提高了其中包括人工成本,醫藥成本,售後成本,飼料成本等。



1.人工成本:其中人工成本至少提高了20%左右,現在很多養殖企業他的工資都高了。一般的農民工在養殖企業在2017年的時候工資只有2500元左右,2018年起碼漲到了3200元,2019年之後又聽說一些養殖企業的公司在不斷的上漲。人工的成本至少提高了20%。

2.醫藥成本:這幾年的疫苗成本是不斷的提高,例如以前的醫藥只有2元左右,現在可能是3-5元(雞),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現在各種疾病都爆發了,而且爆發的概率非常高。一些比較流行的老的疾病還在流行,又爆發出來了一些新興的疾病。關鍵是這些疾病還沒有辦法控制。



當然了還包括了售後成本,飼料成本等,這些基本上都要考慮在內了,尤其是這兩年來對環境整治的越來越嚴格,對飼料企業影響非常大,因此,在總收入不變的情況下養殖的成本在不斷的提高,那些利潤就慢慢的不斷縮水了。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養雞顧問張果老


現在養殖的家禽幾乎都是靠糧食餵養,這還不算,養殖戶為了加快飼養促成速度,不得不買些飼料添加劑。這糧食和飼料添加劑都是成本費啊。

養成之後要賣給客商,而客商們為了追求高額利潤,挑三撿四,不斷地壓價錢。他們從來不管養殖戶的感受。大佬們,您認為呢。


婁同生漫步鄉村


說不掙錢就是歉誠,多少都有賺,賠錢的事情沒人幹,養殖業總體發展前景還是不錯的,雖然說去年的一場非瘟鬧騰了8個月之多,使許多養豬企業賠了錢,但是賺錢的也不少,如,養羊,養牛,養雞鴨鵝,都是有利可取的,人民群眾的需求,就是企業所提供的貨源,有市場需求,有商品提供,這就是市場和平發展前景的現實。


張國老一565558596942


屠宰企業穩贏並加上逐漸增加屠宰價格,零售商是水漲船高,苦就苦了養殖戶們。


平淡227446916


成年的豬為啥肉香!而且很少生病。現在豬生長多少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