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養羊,怎麼訓練羊按時回家的規律?

農村一山貨


家禽其實唔性很高的,特別向豬狗牛羊如果是是從小養大,人的一個舉動它們也就能看懂。

如何訓練羊群按時回家,其實這個難度應該不大。首先得有一個屬於自己放羊的場地,剛開始每天按時按點放出去,接回來。久而久之也就變成了一種習慣,到點就要回家。

羊我們家很少養,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我家養了好多鴨,鴨子要放到離家一公里多的水瑭裡去養,鴨子小的時候是揹著去的,到長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就直接趕著去。也是早上趕去,晚上趕回。這樣趕了可能有十天左右,那天放學媽媽叫我去把鴨子趕回來,我才走到半道,鴨子境然已經在回來了路上了,當時把我嚇了一跳。所以羊和鴨子應該也是大同小異。



滇南小姐姐


羊是記得好吃的地方的,所以只要你每天按時在家裡餵給好吃的精料或者其它飼料,羊就會按時回家了。

小時候家裡就養羊,那時候村子裡只有我們一家養羊,有二十幾只吧。夏天是要把羊送到別的村子裡的羊群裡放牧,這樣的羊群是專門收集散戶的羊進行統一放牧,是需要付費的,因為夏天散放是會破壞別人家莊稼的;到了秋天,地裡的莊稼都收拾完了,羊群就解散了,各家各戶的羊都趕回自己家養著。這羊趕回來在家裡圈養幾天,每天都固定在下午3點餵給少量的苞米粒,然後逐漸的把羊趕出家門,讓它們熟悉環境,知道哪個門口是自己的家,這樣羊慢慢的就熟悉了,然後可以再趕遠一些,把它們趕到田地裡去吃莊稼的秸稈,當然了,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按時趕回家讓它們吃苞米粒,訓練半個月左右,就不用人看著它們了,到了下午快3點的時候它們自己就回來了。幾點有一年冬天,少回來一隻小羊,第二天去山上只找到了半隻羊的骨架,老人們說這是讓狼給吃了。


現在養羊的多了,到處都是羊群,這樣散放就會跑到別人家的羊群裡,還有就是羊這麼值錢,萬一被壞人偷去了咋辦,所以現在我們這邊的羊群都是有專人看管的。由於每天晚上圈養都要給羊群補料和飲水,這些羊到了傍晚的時候也都自己朝著家的方向走,因為它們要回家吃料喝水,這已經成了羊群的條件反射。

有一個親戚也是養羊的,為了讓羊吃到更好的草,他總是喜歡去山上放羊,因為我們是林區,所以山上樹林很密的,有一次居然迷路了,在山上趕著羊群怎麼也找不對回家的方向了,我們山裡人常說的迷山了,最後他不再趕著羊群走,而是讓羊群自己走,他在後面跟著,羊群居然找到了來時的路,最後找到了家。真的沒想到羊還挺記路的。



通過以上這些我們可以相信羊是可以自己找到家的,如果每天按時喂料它們就會到了喂料時間自己回家的,只是我們把羊群放出去一定要小心被壞人偷了去。


草原話三農


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家家戶戶都養羊,有七八隻的,有十多隻的,也有二十隻左右的,超過三十隻的沒有。全村大概三到四百隻,分兩群放養,每群羊冬天顧一個羊官,春夏秋天顧兩個,長年那個掌群,叫大官,另外那個叫打伴子。放羊是個藝術活,一般人可真放不了。那個掌群的大官,經驗是非常豐富的,一年四季羊出群的時間要掌握好,各個季度所到的牧場要選擇好,每天放的羊不管春夏秋冬必須吃飽,吃飽的羊不會差圈,很順當地迴圈了。放好的羊產仔率高,放好的羊不生病。


雨神166363453


羊自己掌握時間,昨天一點回家,今天分豪不差,昨天早晨喂的玉米,今天早晨到點就全群叫喚,要玉米,昨天在哪個草場放,今天頭羊直接按原路領頭。


s12345678909


其實很簡單,也是一個長期工作,每天按時出門到點按時回家堅持上一段時間等羊適應了形成規律了,自然而然就會按時回家了,還有就是必須有頭羊帶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