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芭蕾舞和布列塔尼的實景讓《了不起的菲麗西》備受歡迎

在自由女神像上跳舞,在埃菲爾鐵塔上跳舞,在追逐夢想的路上

人生如戲多思量,戲如人生需正觀。大家好,我是影評人白冰。

《了不起的菲麗西》講述的是少女不顧一切追求夢想的勵志故事。這樣正能量的主題可謂屢見不鮮,打動人心的心意與誠意很重要,這部電影做到了。

美妙的芭蕾舞和布列塔尼的實景讓《了不起的菲麗西》備受歡迎

在孤兒院中從小長大的菲麗西始終有一個夢想:成為一名真正的了不起的芭蕾舞者。看似如此遙不可及的夢想,不禁想到幾年前的電影《立春》,想到煙火男女的奢侈理想化為泡影。成年人的世界太現實,連夢想都滲透出逼仄的冷,荒寒透骨的涼意。

美妙的芭蕾舞和布列塔尼的實景讓《了不起的菲麗西》備受歡迎

片中孤兒院女孩菲麗西和小夥伴維克托來自法國西北部的布列塔尼,這是一座沿海城市,以神秘的巨石陣和蘋果酒而聞名。相傳這些史前巨石是布列塔尼人占卜、劃分四季以及顯示身份的重要道具,這些石頭不僅為當地人劃分領地,也是人們心中的守護神,由此可見巨石在法國人心中的地位。

查看在英吉利海峽邊的布列塔尼的城堡實景照片,對比劇照中坐落在海邊的孤兒院,簡直是神還原。據瞭解,本片的導演埃裡克-薩默就是來自法國布列塔尼,他將當地的風景和特色通過電影鏡頭,極為用心地呈現給全球的觀眾。

美妙的芭蕾舞和布列塔尼的實景讓《了不起的菲麗西》備受歡迎

菲麗西的小夥伴維克托是一個小小發明家,為了追夢,二人費盡周折,終於抵達芭蕾的榮譽殿堂之所在——巴黎。法國的電影,有種自顧自的安然的風情。菲麗西在維克托發明的"飛雞"上跳舞,在自由女神像上跳舞,在尚未完工的埃菲爾鐵塔上跳舞。雖然是小女孩,但每一個舉手投足都在方寸之間,都有著既嚴謹又和諧的講究,足可見編舞指導的細緻用心,使得菲麗思活靈活現的激情尬舞成為可能。

電影《了不起的菲麗西》以冒險、奇遇、勵志、愛情等類型元素,溫暖了無數在夢想路上執著前行的觀眾。

美妙的芭蕾舞和布列塔尼的實景讓《了不起的菲麗西》備受歡迎

片中,菲麗西師承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最資深的舞蹈老師梅拉特學習舞蹈,維克托也在古斯塔夫-埃菲爾工作室學習發明創造,而埃菲爾鐵塔和自由女神像正是出自維克托的老師——古斯塔夫-埃菲爾之手。片中有一處情景非常驚險刺激,維克托用自己發明的雞翅膀三代成功解救了被困在自由女神像上的菲麗西,兩人一起飛到巴黎歌劇院。此情節也暗喻了維克托帶著菲麗西衝破束縛,自由追逐著夢想。

美妙的芭蕾舞和布列塔尼的實景讓《了不起的菲麗西》備受歡迎

《了不起的菲麗西》編舞來自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舞蹈團——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的現任總監奧雷莉-杜邦和她的金牌搭檔熱雷米-貝蘭加爾。電影中菲麗西的舞蹈動作均出自於奧雷莉-杜邦一招一式的設計。

當菲麗西走進巴黎歌劇院,在舞臺側臺她看到的是柴可夫斯基1876年創作的《天鵝湖》選段白天鵝獨舞;在這個故事發生的年代,《天鵝湖》正在歐洲風靡。菲麗西和全班同學一起競演的角色克拉拉,也正是古典芭蕾舞的三大經典之一《胡桃夾子》。而片中還有一處動人的細節,菲麗西的"神秘導師"奧黛特在打掃巴黎歌劇院的舞臺,拿著掃帚徐徐舞動的背影令人印象深刻,而事實上,這一橋段是出自經典芭蕾舞劇《灰姑娘》。

美妙的芭蕾舞和布列塔尼的實景讓《了不起的菲麗西》備受歡迎

我國舞蹈家黃豆豆跨界加盟,為菲麗西的導師梅拉特這一角色配音。黃豆豆17歲問鼎"桃李杯"古典舞金獎,同年,作為我國第一位應洛桑國際芭蕾舞大賽特邀嘉賓的中國舞演員,表演代表作《秦俑魂》轟動國際舞壇。黃豆豆表示,第一次看完影片就被片中極具考究的專業細節所打動,每一個經典選段,每一個舞蹈動作,每一段配樂,都有可尋的出處。也正是因此,才打動了她決定跨界配音。

美妙的芭蕾舞和布列塔尼的實景讓《了不起的菲麗西》備受歡迎

影片中的一句臺詞留給我頗深的印象:"你有她永遠都得不到的東西,那就是熱情。"競爭對手縱使有再優渥的物質條件,從小浸淫在芭蕾的世界裡苦練基本功,總歸是少了幾分熱切的渴望與激情。而這正是菲麗思從不缺乏的情感與可貴的品質。熱情的英文單詞還有另一個釋義:耶穌的受難和死亡。其實代表的恰恰是重生,是浴火後的菲尼克斯的涅槃。菲麗思的芭蕾生涯顯然並非一路坦途,少不了肉體的磨折,也不乏精神上的歷練。如同錘的打擊和水的且歌且舞,使貌不驚人的鵝卵石日臻完美,擁有自然的弧度與堅韌的觸感。

美妙的芭蕾舞和布列塔尼的實景讓《了不起的菲麗西》備受歡迎

影片對菲麗思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不存在所謂的完美無瑕,更何況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莽撞衝動以及猝不及防的莫名的自卑情緒,這些缺陷的發生近乎一種本能。成熟的人是不言好壞的,知道黑白之間,總是存在模糊不清的邊緣界限與灰色地帶。容許瑕疵與缺陷的存在,但也不容許它們妨害自己追逐夢想的腳步,是一個人成長的表現。

美妙的芭蕾舞和布列塔尼的實景讓《了不起的菲麗西》備受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