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週刊】從輝煌到落寞 說說放電影的那些事

我們平時看電影,只關注銀幕上的電影情節,很少關心電影是怎麼放出來的。從上世紀70年代至本世紀初,在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相對匱乏的關中農村,活躍著一批鄉村電影放映員,劉公信便是其中很有名氣的一位。


【文化週刊】從輝煌到落寞 說說放電影的那些事

五四型16毫米放映機還能帶動膠片轉動

公社放映隊曾經很紅火

劉公信,1952年生,戶縣(今天鄠邑區,下同)大王鎮人。從1974年至2012年,擔任鄉村電影放映員近40年。他不僅迎著寒冬酷暑,走村串巷放好每一場電影,而且對放映設備相當痴迷,自己出資收藏了40多套文物級的老電影放映機、大量的電影膠片(拷貝)、數百張老電影海報、整架子的電影錄像帶,他將這些電影方面的珍貴設備和資料精心保存,希望有朝一日讓更多人看到,從中瞭解我國電影業的發展歷史。

在大王鎮初級中學不遠處的幾間租賃民房中,我見到了劉公信收藏的眾多老電影放映機,這些老古董滿滿當當放了幾個屋子,每臺放映機都被擦拭得一塵不染,上面蓋有紅布保護,彷彿隨時待命“出征”。說到電影放映機的收藏,先要從劉公信當鄉村電影放映員說起。


【文化週刊】從輝煌到落寞 說說放電影的那些事

當年戶縣大王鎮電影站的宣傳廣告


劉公信從小喜歡繪畫,9歲自學素描,打下了一些藝術基礎。1969年他參軍入伍,1973年復員回村。當時公社經常要宣傳農業政策、鄉間好人好事、農田水利建設等,得知劉公信有繪畫愛好,就讓他來繪製幻燈片。1974年9月,劉公信進入戶縣大王公社(後改為大王鎮)電影放映隊,成為一名鄉村放映員。那時農村開會不容易組織,大隊往往借放電影把群眾集中起來。電影開演前,會先放一些宣傳片,銀幕會打出“靜”、“請勿吸菸”等字樣,這許多都是由劉公信製作的幻燈片打上去的,公社有一臺老牌幻燈機,由他操作。那段時間,劉公信隨放映隊在當地27個村隊露天放電影,主要放八個樣板戲。每次放映前,先到縣電影公司租賃拷貝,租一場8塊錢。然後幾個人拉著放映機、拷貝等到村隊上。放一場電影村隊給30元費用,他們交大隊20元,自己拿10元作為生活費。當晚吃飯是每人給村隊交四兩糧票兩毛錢,人家給管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廣大群眾、特別是鄉村農民的文化生活十分貧乏,看電影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劉公信既能操作幻燈機,又會放電影,收入比普通農民種地強,人還紅火受歡迎。

【文化週刊】從輝煌到落寞 說說放電影的那些事

老放映機不斷面臨市場考驗

公社放映隊當時用的是1956年生產的老五四式16毫米(指電影膠片寬度為16毫米)放映機,這在上世紀70年代是最好的電影放映設備。那時片源緊張,一部新片來了,要在幾個村隊輪流放映。公社放映隊負責二三十個村隊,經常是送片員騎著自行車來回“串片”,一晚上三臺機器分三個點放映。每當放電影,現場都是人山人海。除本村人傾巢出動,早早去佔位子外,外村人也會趕十多里路來湊熱鬧,銀幕前後、架子車上、牆頭上、樹杈上都站滿了人。記得1980年前後的一天晚上,劉公信受邀到相鄰的渭豐公社一個村幫忙放電影,那晚放的是新片子《洪湖赤衛隊》,觀眾特別多,人都把放映機堵住了,劉公信也被擠得站立不穩。身材高大的他索性抱起放映機,一直到電影放完,群眾紛紛讚歎:“這大個子有勁,厲害!”

【文化週刊】從輝煌到落寞 說說放電影的那些事

隨著電影放映的火爆,16毫米放映機的缺陷也暴露出來。首先光源差,亮度低,放映距離拉不大,一拉大銀幕上就是模糊一片。1984年,劉公信與戶縣電影公司技術科的陳興玉、城關放映隊的葛建設等專程到成都四川紅光電工廠為兩臺放映機改光源,當時這個廠為放映機研究出了一種新型電路、新型光源,而西安沒有這項技術。經過改造,他們的放映機溴鎢燈變為硒燈,用上了新光源。返家坐公交車趕往火車站時,劉公信的錢和車票被偷了,誤了火車,差點回不了家,當時的艱辛至今難忘。

改造後的放映機光源亮度比原來提高了一倍,當時放《閃閃的紅星》、秦腔電影《三滴血》時,銀幕又大又亮,效果比原來好多了。然而很快,劉公信又發現了鄉村放映隊的不足。縣電影院放映《閃閃的紅星》時,用的是炭棒光源,這種新型光源與硒燈光源相比,放映效果又要好很多。電影中人物的表情十分逼真,火苗、流水這樣的畫面清晰生動、富有層次。群眾到縣電影院看了電影,見到他就提意見,說人家是“正規軍”,他們是“游擊隊”,放的電影不清楚。

【文化週刊】從輝煌到落寞 說說放電影的那些事

組圖:老電影的海報

縣電影院的放映設備讓劉公信實在眼紅,他一咬牙,從家中拿走多半積蓄1500元,加上貸款,自己花4300元(上世紀80年代這絕對是一筆鉅款)購置了一臺35毫米提包機。這種放映機光孔大,使用寬度35毫米電影膠片,銀幕上畫面大、清晰度高多了。

成立戶縣第一支農村個體放映隊

有了新放映機,1984年秋,劉公信申請成立了戶縣第一支農村個體放映隊。

當時戶縣電影公司的片源較少,電影公司老經理程新就將劉公信介紹到西安市電影公司,從此他可以直接從市公司租賃拷貝了。見他大老遠跑來,很不容易,工作人員對他也很照顧,這下片源有了保證。

由於片子新,他們這支放映隊在當地27個村隊很受歡迎。這支放映隊共四個人,哪裡要放電影,他們便開著“放映車”去。說是車,其實是農用拖拉機改裝的,農村路況差,坑坑窪窪,遇下雨滿地泥濘,開這種車進村子沒問題。車上滿滿放著大小八九件放映設備:兩個機箱,一個擴音機,兩個片盒箱、一個大音箱,兩個支架,還有銀幕布、電源線等等。到了現場再一一取出來組裝、放映,用劉公信的話說“勞神得很!”去除片租、來回車費、人員工資,一場電影放下來也就掙個辛苦錢。當時不光村隊邀請他們放電影,許多村民遇到紅白事,也喜歡放電影助興,早早就給他們打招呼。當時放映隊生意很好,有四臺放映機,一晚上可以同時在兩三個村隊放映。每晚各路人馬收攤,劉公信都是最後一個回家,分派好第二天放映任務,整理好器材,“刀槍入庫”後往往都半夜了。

隨著市場的需要,放映機的淘汰速度加快了。1987年,劉公信花6200元又買了一臺井岡山104提包機,亮度、清晰度、音質效果更勝一籌。劉公信的放映隊既能從市電影公司不斷拿到新片子,放映設備又不斷更新,他們的新片放映幾乎跟戶縣電影院同步。周圍十里八村的村民們不用到縣城,在家門口就能看到新片子,這無形中提升了這支農村放映隊的市場競爭力。

鳥槍換炮,流動放映車“上崗”了

在農村露天放電影,一大堆器材搬運裝卸十分費事,這讓劉公信萌發出搞一臺流動放映車的想法,就是將放映機固定在車上,車開到哪兒,電影放到哪兒。這事以前沒人搞過,劉公信想試試。從1992年6月開始,他自籌資金,走訪考察電影市場及放映設備。

提包機已不適合,車上需要安裝座機,也就是電影院用的專業放映機。1996年初,西安解放電影院被拆除,處理放映設備時,劉公信專門跑到西安,花1.2萬元買回一臺電影院用的5505型松花江牌二手座機(新機子要4萬多元)。有了這臺機子,經過兩個月的反覆研究和測試,劉公信自己設計安裝了一臺“座機流動放映車”。1996年6月18日在大王西村首場放映,掛的是12米寬的大銀幕,放映很成功,讓農村人第一次享受到在城裡電影院觀影的效果。凡是來看電影的群眾,都先好奇地到放映車前看看大型電影機,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座機流動放映車很快跑遍了大王地區的70多個村子。

這種放映形式當時在全國幾乎沒有,劉公信可以說開創了用大座機在農村流動放電影的先河。1998年,劉公信共放映電影286場,放映範圍在大王鎮周圍12公里,最遠到53公里以外,從周至、長安,到西安郊區,從秦嶺北麓到渭河南岸的不少村莊,都活躍著這支放映隊的身影,一年觀影人數近20萬。中影公司主辦的《中國電影市場》雜誌,1999年第6期還對劉公信的流動放映車進行了宣傳。

從1997年到2002年,劉公信率領的放映隊在戶縣及周邊地區站穩了腳跟,打出了一片天地。那五年也是他們放映隊最紅火的時候。一晚出去兩三攤子,放一場電影能掙200元,有時更高。漸漸地,放映隊有了一點積蓄。

看天放片在艱難中求生存

放電影是個紅火事,也是個苦差事。

當時是怎麼放電影的呢?一車得去三個人,一個管接電,兩人放片子。遇到沒電的地方,須用發電機發電。農村電力不穩,銀幕便忽明忽暗。最難的是掛幕布。這幕布10米至12米寬,4.8米至5.2米高,離地得一米多,幕布就得掛到6.5米高的地方。這時就得搭腳手架,帶上電工用的腳釦、自造的穿繩器等一整套東西。他們自帶一根銀幕杆,再在現場找根電杆或大樹,上杆爬樹搭繩綁滑輪栽杆子,苦累且危險,劉公信因此被看作是農村的“能人”。

幕布掛好,機器架起,燈箱通電後射出熾烈的白光,打在快速轉動的膠片上,銀幕上有了畫面、對白、音樂。觀眾漸漸安靜下來,沉浸於劇情中。儘管每部片子都看了幾百遍,對白都能背下來了,然而放映時,劉公信的精神都高度緊張,他必須神情專注地盯著機器,保證放映的順利完成。

經常會發生意外。最怕銀幕上出現大塊雪花點,或者“斷片”,這時觀眾就叫嚷起來,場面難以把控。有天晚上,他們一臺機子在咸陽東江渡村放電影,一臺在戶縣渭豐坳河村放,一臺在戶縣蒼遊許村放。結果在東江渡村放映時,功放機壞了,觀眾嘈嘈起來。劉公信得知後,電話“遙控”指揮徒弟先放音樂和片頭字幕穩住觀眾,他在坳河村一放完,沒顧上吃飯,火速開著流動車轉點救急,半個小時就趕到了。這功放機咋突然會壞了呢?原來是農村土路坑窪不平,把機子顛壞了。劉公信最擔心的就是放映設備在一路顛簸中受損,如果放映效果不好,往往掙不到錢還要賠錢。

露天放電影,天氣很關鍵,遇到下雨,幕布被淋溼,就放不成電影了。一次在長安新莊,上午天氣很好,幕都掛好了,下午開始下雨,電影放不成。眼看著觀眾都來了,只好在街道上放,把幕布掛在一戶門樓裡,放映機支在對面一戶門樓裡,眾人都站在街道上冒雨觀看。劉公信還記得那天放的是武打片《燕子李三》。新莊村大,一晚擠擠攘攘來了六七百人。

勞累、奔波、操心,在劉公信眼中都不算苦,用他自己的話說“咱就愛弄這個事麼!”他節衣縮食,積攢的一點錢都買了放映設備。就在他一點一點搭建自己的放映“王國”時,農村電影市場的冬天悄然來臨了。

從輝煌走向落寞

2002年之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費方式的多元,來找劉公信放電影的人漸漸少了。劉公信的放映隊從一天三攤子,減為一天放一場,他苦苦支撐著,試圖憑著多年的信譽留住客戶。從2007到2012年,這五年間他一月只能放六七場電影,漸漸入不敷出,眼看著數字電影大軍襲來,傳統的電影放映已不能養家餬口,2012年10月,劉公信的放映隊在戶縣餘下鎮放了最後一場電影后,徹底散攤了。

好在,劉公信收藏著40多套電影放映設備,這是他從事電影放映近40年來,全部的心血結晶。這些老放映機,也見證著新中國電影業的發展歷程。

劉公信珍藏的老放映機,生產時間跨度從1956年至1993年,全部還能正常使用。2006年前後,西北影城淘汰舊設備時,劉公信收了一臺5575松花江牌70毫米放映機、5505—B型35毫米放映機和珠江2型35毫米放映機,三臺機子共花4.2萬元,全部用以收藏。其中5575松花江牌70毫米放映機可以說是他的“鎮館之寶”,在全國也沒有幾臺。當年西北影城是西安、甚至西北地區最高檔的影院,放映設備一流。70毫米放映機是新產品,與之對應的銀幕寬大,放“大片”圖像逼真,聲效令人震撼。由於種種原因,機器很快下線,但寬銀幕保留了下來,整個西北地區就這一塊。得知劉公信收藏有70毫米放映機,深圳一藏家跟他談了四次,他都沒賣,他說這是屬於西安的。

除了放映機,凡是跟電影有關的物品,他見啥收啥,就連書法家石憲章生前為群眾電影院寫的大招牌,也被他收了回來,細心地珍藏著。劉公信說自己最大的心願是得到有關方面的支持,辦一家老電影放映機博物館,用這些老機子再為群眾放放電影,讓更多的人瞭解當年農村放映電影的歷史。□文/圖 周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