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哪些著名的京劇藝術大師?

聊聊文化歷史故事


我們不懂京劇,可是愛聽京劇,說到大師我不想從根上刨,我認為影響大的流傳廣的就應該是大師,說開山立派的是大師那也是牽強,他立派了到後來流傳的少,甚至於沒人學了,那也不能稱其大師。好像不少流派我們都聽不到了,我認為近期能稱大師的程豔秋,張君秋,梅蘭芳,荀慧生,餘叔巖,周信芳,裘盛戎,馬連良,葉盛蘭。這些都是唱功了得的流派!現在有的流派都聽不出特點來啦我的看法可能得罪人,但,這是我個人的觀點,比如譚,餘不分家,可是餘派真好聽,譚派,譚富英還行,到下面就不對味兒了,譚元壽譚效曾父子一個味兒,沒有了譚富英的小花腔了,就不那麼好聽了。高派就一個辛寶達,其餘都聽不出高昂的高派來了,奚派就有張建國,張建峰,好像別的沒有了,張建峰唱的好。裘派花臉好,遍地開花!旦角張派,程派遍地開花。梅派參差不齊,李勝素,張馨月,刁麗都是梅派風格不同。葉派小生一枝獨秀!麒派呢我想嗓子壞了學麒派,高撥子好唱。以上是我一個外行人的一點看法,有不對的地方請諒解。


張豔峰128


有人說,中國的京劇大師就兩個人,北則梅蘭芳,南則周信芳。實則不然,我國著名的京劇藝術大師太多了。

京劇起源至今已經有三百多年了,這期間出過無數京劇大師,多的有些數不過來,我就按照各個行當的的分類,挑選一些我比較喜歡的名家,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生行

老生: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譚鑫培、餘叔巖、言菊朋、麒麟童、高慶奎、馬連良、楊寶森、譚富英、奚嘯伯、李少春等人。

小生:姜妙香、葉盛蘭、俞振飛

武生:楊小樓、尚和玉、蓋叫天



旦行:

旦角: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張君秋

武旦:宋德珠

老旦:李多奎

淨行:

淨角:侯喜瑞、郝壽臣、金少山、“裘傻子”、袁世海



醜行:

丑角:蕭長華、葉盛章

我選擇的大部分是開山立派的名家,近代一些二代、三代的名家,沒有開山立派,我也就不提了。京劇是門極其優秀的藝術,有很多值得喜歡的地方,也不必過分追求名家,畢竟名家唱的,不一定能夠符合你的愛好!

尋找被遺忘的文化,更正被誤解的歷史,歡迎各位朋友關注我,每天為您推送更多、更好的回答!


魏青衣


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第一,不知道您是指在世的還是不在世的。第二,被官方評選出來的或命名的,還是民間草根認為的?像已故的梅蘭芳、馬連良、程硯秋、周信芳、俞菊笙等應該是。現代的、在世的好像沒聽說過有稱做或命名為藝術大師的。當然沒有命名或評選不代表其藝術水準就低於前輩,象目前活躍在舞臺上的於魁智、李勝素等唱功都十分優秀!


雪域高原攝影人


京劇藝術大師李少春(網友伯陵D君指出照片是李少春先生,特此更正。我找電影定軍山劇照搞錯了,實對不起)

中國京劇228年輝煌,出了眾多的表演藝術家,但真正的大師頭銜,就不是誰都可以冠以的!

這些大師和藝術家不是我這樣的普通京愛好者能說全的,拋磚引玉,大家補充。

第一代藝術家的代表是清未的譚派創始人譚鑫培。第二代肖長華,楊小樓,金少山,郝壽巨,高慶奎。


京劇大師梅蘭芳

第三代一般戲迷都耳熟能祥,如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大名旦和張君秋等。生行的餘叔巖,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周信芳,言菊朋,李少春及李多奎,裘盛戌,袁世海。名小生葉盛蘭,俞振飛。按分佈是南麒(周信芳)北馬,關外唐,當然雲南還有關肅霜。


京劇表演藝術家關肅霜

天津厲慧良,上海童芷玲。李慧芳,李麗芳,李世濟,楊秋玲,張學津,梅葆玖,方榮翔等都是去世的老藝木家!現代戲中的藝術家還有童祥苓,沈金波。譚元壽,馬長禮,趙燕俠,洪雪飛。錢浩良,劉長瑜,高玉倩。楊春霞。李丙淑。宋玉慶。杜近芳等。他們大多健在,擔當著承上啟下的重任。

還有一些年記較大但很具影響力的藝術家如李維康,孫毓敏,耿其昌,王晶華,王夢雲,葉少蘭等實難憶全。


中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

青年藝術家就更多了,他們大多是大學生,研究生,流派班的學院糸藝術家如宋小川,張火丁,於奎智,孟廣祿,包飛,朱福,遲小秋等數不甚數。還好大家都知道,留給網友補充吧!



青年藝木家朱福

讓京劇走向世界,具有代表性的應該是梅蘭芳了。他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率團出訪美蘇等國,向東西方宣傳,普及京劇。先後與世界兩大表演體糸的代表人物德國的布萊希特,蘇聯的斯坦尼斯拉夫,進行藝術交流。讓京劇佔據了世界表演藝術的象牙塔頂一一東方藝術的梅蘭芳體糸。京劇的表演藝術家們為京劇做出了卓越 輝煌的貢獻,使京劇成了人類的寶貴藝術財產,中國的國粹,世界頂極表演藝術,是我們引以為豪的藝術財富!



現代戲奇襲白虎團劇照


乾杯安德烈


其實想反問一句“京劇藝術大師”怎麼定位?在世的老先生在此不列,簡單說幾個:


四大名旦。1921年在天津《大風報》創刊號上首次提出,指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四人,四人均為乾旦,是我國京劇旦角行當中四大藝術流派的創始人,其中梅蘭芳為代表,將京劇文化推向世界。

四大鬚生。 四大鬚生又有“前四大鬚生”和“後四大鬚生”,指餘叔巖、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比較有意思的是,馬連良跨了前後兩大鬚生組合。他們分別開創了京劇老生流派,直到現在老生流派的演出也是最多的。

四小名旦。在四大名旦的影響下,1940年,又推舉出“四小名旦”: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現在我們聽到看到比較多的是張君秋和宋德珠。
老旦演員李多奎。李多奎是由老生轉老旦,十幾歲的時候因為倒倉而不能唱戲,於是自己學習京胡,自己給自己吊嗓子,最後終於又回到舞臺。他對於京劇老旦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尤其在唱腔的改革,新戲的創作上有突出的成果。著名的老旦演員李鳴巖就是他的徒弟,現在活躍在舞臺上的老旦十人中有九人學李派。


不止看戲


我國著名京劇大師有:馬連良,譚鑫培,譚富英,譚元壽,馬長禮,袁世海,梅蘭芳,尚小芸,李多奎,馮志孝,裘盛戎,郝壽臣,梅葆玖,蓋叫天,渓嘯伯,李萬春,李少春,葉盛蘭,葉少蘭,方榮翔,劉長瑜,金少山,李和曾,齊林童,關肅雙,杜近芳,周和侗,張君秋,李維康,楊春霞,高玉倩,錢浩梁,童祥岺,沈金波,洪雪飛,萬一英,王忠信,馬永安,李勝素,劉桂欣,尚長榮,孟廣祿,渓延紅,馬增壽,周信芳!


掃地小老頭


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梅巧玲、譚鑫培、蕭長華、孫菊仙、劉鴻升、王鴻壽、汪桂芬、汪笑儂、王瑤卿、楊小樓、餘叔巖、高慶奎、言菊朋、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周信芳、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李多奎、徐碧雲、黃桂秋、張君秋、裘盛戎、葉盛蘭、葉盛章、於連泉、袁世海、李少春、唐韻笙、張學津、於魁智、李勝素、張火丁、康萬生、張幼麟、孟廣祿等等。


悉舟


一丶行當來捋。生角四大鬚生、以及武生蓋叫天、楊小樓等,旦角四大名旦、又及老旦李多奎武旦關肅霜等、淨角如金少山、郝壽臣、裘勝戎、袁世海等,丑角簫長華、艾世菊等。

二丶流派捋。如餘(叔巖),譚(鑫培)派,梅(蘭芳),麒(周信芳)派,葉(盛蘭)派,李(少春)派,程(硯秋)派,張(君秋)派,裘(勝戎)派等。

三丶"樣榜戲"捋。如譚元壽,方榮翔,童祥苓,沈金波,錢浩亮,劉長喻,李炳淑,李崇善,李光,楊春霞等。

四丶新興的傳承人捋。如於魁智、李勝素,孟廣祿,王樹芳,袁慧琴,張火丁,耿巧雲,王佩瑜,張克,尚長榮,楊赤,陳少雲,張園園,胡文閣以及早時的李維康、耿其昌夫婦等。

傑出人物太多,當得起"藝術大師"稱謂的,看法會有所不同吧。


塞外失馬翁


京劇名角名宿自有史形成發展以來的“三鼎甲”、“同光十三絕”,清代“泰斗”譚派創始者譚鑫培,清末民初於第二代傑出表演藝術“宿老”代表蕭長華、楊小樓、金少山、郝壽臣、高慶奎等,稍後,又屬第三代的表演藝術宗師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餘叔巖、言菊朋、馬連良、周信芳、譚富英、楊寶森,以及李多奎、裘盛戎、李少春、袁世海、俞振飛等,及名噪梨園史的王瑤卿、龔雲甫、汪笑儂、裘桂仙、金秀山、葉盛蘭、侯喜瑞、奚嘯伯、唐韻笙、蓋叫天、葉盛章等均屬京劇表演藝術精湛詣絕,自成體系、自立成派。表演廣吸博納、創造出新,藝術造形生動鮮明、豔麗多彩。其實“京劇藝術大師”就是上述名角大都在唱唸做打(舞)諸方面形成自己獨特表演藝術風格,成為梨園內外公認的流派。為廣大戲迷觀眾喜聞樂見,津津樂道。並且在他們門下形成一個親傳、再傳弟子的脈系群體,可謂後繼有人,源遠流長。其在京劇表演藝術上及為京劇事業發展傳承上均有很深的造詣,並且為大家所尊崇的人,應為大師也。


國粹繁榮絢麗日


京劇名家太多了,我們給`大師`稍微嚴格的定義一下: 一,開宗立派。二,有足夠多的優秀作品。三,對京劇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久遠的不說了,從現代說起: 1,譚鑫培,2,梅蘭芳,3,程硯秋,4,馬連良,5,周信芳,6,裘盛戎,7,張君秋。。。。。還有很多人看似伯仲之間,但與上述各位里程碑式的人物相比還是有微妙的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