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2019Q1專用車配套磷酸鐵鋰電池增長率3835.69%

【看點】2019Q1專用車配套磷酸鐵鋰電池增長率3835.69%


速讀:

【動力電池】

1.納川股份參股基金擬7.4億出讓星恆電源部分股權 後者正籌備IPO

2.普萊德業績“被虧損” 與母公司東方精工“翻臉開撕”

3.道氏技術三元前驅體產能擬擴產至4.2萬噸 今年導電劑年產能將增至2萬噸

4.格林美:計劃2019年三元前驅體出貨量70000噸以上,力爭80000噸

5.2019Q1專用車配套磷酸鐵鋰電池增長率3835.69%

6.2023年全球電池儲能市場規模將增至131億美元

【新能源汽車】

1.車企一季度財報出爐:憂多喜少 比亞迪成最大贏家

2.廣汽豐田新能源車產能擴建項目獲批 總投資逾113億元

3.奔馳正式生產EQ家族首款純電動車型 明年Q1在美開售

4.比亞迪接連斬獲北歐最大公交運營商訂單 累計達138臺

5.大眾汽車聯合小牛電動生產電動滑板車

關注動力電池網,每天瞭解動力電池圈大小事!

產業鏈

1.納川股份參股基金擬7.4億出讓星恆電源部分股權 後者正籌備IPO

【看點】2019Q1專用車配套磷酸鐵鋰電池增長率3835.69%


5月7日早間,納川股份(300198,SZ)公告稱,公司參股基金啟源納川欲出讓星恆電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恆電源)18.302%股份。接盤方背後股東包括多個具有投行背景的產業資本。

2.普萊德業績“被虧損” 與母公司東方精工“翻臉開撕”

據報道,普萊德管理層於5月6日下午召開了發佈會,稱其業績“被虧損”,並稱東方精工和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對該公司的審計存在問題。5月6日晚,東方精工發佈說明公告稱,注意到全資子公司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普萊德)管理層召開發佈會對普萊德2018年度財務數據和審計等事項進行說明。這也意味著,東方精工和普萊德管理層之間的爭議徹底公開化。

3.道氏技術三元前驅體產能擬擴產至4.2萬噸 今年導電劑年產能將增至2萬噸

5月6日,道氏技術發佈公告稱,公司近年來致力於拓展新能源材料業務,通過外延收購和內生髮展的方式積極建設新能源材料領域,佳納能源、青島昊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宏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在該領域的核心承載體。2018年度,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4,392.85萬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09.0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004.8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4.66%,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提高。青島昊鑫已擁有導電劑產能為10,000噸/年,根據公司的產能規劃,2019年導電劑產能將增加至20,000噸/年;佳納能源今年三元前驅體產能2.2萬噸,湖南佳納“年產20,000噸動力電池三元材料產業化項目”正在投建,項目建設完成後,公司三元前驅體產能將達到4.2萬噸。

4.格林美:計劃2019年三元前驅體出貨量70000噸以上,力爭80000噸

日前,格林美(002340)在投資者關係活動中透露:當前三元前驅體產能已經形成每月8000噸,其中NCA每月2000噸,NCM每月6000噸,2019年底將達到每月10000噸,2020年底將達到每月12000噸。2018年,三元前驅體出貨量達40000噸。2019年,計劃出貨量70000噸以上,力爭80000噸。

5.動力電池應用分會周波:2019Q1專用車配套磷酸鐵鋰電池增長率3835.69%

日前,在相關活動上,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標準化工作組主任周波表示,通過對新能源汽車及電池企業的調研發現,近幾年來電池企業產能主要集中在三元電池技術路線上,但配套磷酸鐵鋰電池今年也是突飛猛進。其中,今年1-3月,三元動力電池裝機量佔比達到74.77%。但專用車配套三元動力電池的車輛卻在下降,而配套磷酸鐵鋰電池的車輛增長率則達到了3835.69%。前3個月,配套在客車上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01.15%。

6.2023年全球電池儲能市場規模將增至131億美元

【看點】2019Q1專用車配套磷酸鐵鋰電池增長率3835.69%


全球電池儲能市場預計到2023年將增長到131.3億美元,全球知名的研究機構GlobalData在其最新的研究報告中透露,亞太地區(APAC),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將成為預測期間電池儲能系統的主要市場。

新能源車

1.車企一季度財報出爐:憂多喜少 比亞迪成最大贏家

中汽協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國內整車市場繼續呈下行趨勢,且跌幅有所擴大。一季度我國汽車產銷達633.57萬輛和637.24萬輛,同比下降9.81%和11.325%。其中,乘用車跌幅較大,產銷分別為522.73萬輛和526.28萬輛,同比下降12.42%和13.72%。在車市整體下行中,新能源汽車異軍突起,一季度產銷分別完成30.4萬輛和29.89萬輛,同比增長1倍和1.1倍。而各上市車企的財報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中國汽車市場的這種變化趨勢,當中一個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比亞迪,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淨利潤均表現優異,分別實現了22.5%和631.98%的同比增長。

2.廣汽豐田新能源車產能擴建項目獲批 總投資逾113億元

5月6日,廣汽集團今日發佈公告稱,合營公司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下稱廣汽豐田)有關新能源車產能擴建項目一期、二期投資於近日經雙方股東批准,兩期項目合計新增產能40萬輛/年,計劃2022年全部建成投產。公告顯示,兩期項目總投資1,132,988.6萬元人民幣(摺合約164,394萬美元),其中股東增資54,799萬美元,本公司按50%持股比例增資27,399.5萬美元,其餘資金由聯營公司自籌。

3.奔馳正式生產EQ家族首款純電動車型 明年Q1在美開售

5月6日奔馳首款EQC電動車正式在德國不來梅工廠下線。國內市場方面,北京奔馳國產EQC將於今年9月30日正式下線,屆時新車將成為首款實現國產的豪華中型純電動SUV。價格方面,綜合奧迪進口e-tron國內70萬元起售價、兩款車型自身差價以及進口關稅等因素,預計奔馳國產EQC起售價在55-60萬元之間,如此價格在國內豪華電動SUV市場也將更具競爭力EQC匹配80千瓦時電池,按照歐洲新駕駛循環估算,其續航里程約為280英里。相關研究機構透露,EQC預計將於明年第一季度開始在美國出售。

4.比亞迪接連斬獲北歐最大公交運營商訂單 累計達138臺

據比亞迪瑞典消息,近日,北歐最大的公共交通運營商Nobina宣佈向比亞迪追加20臺18米純電動鉸接式大巴。加入該訂單後,比亞迪已累計贏得該運營商純電動大巴訂單達138臺!該訂單是繼去年九月斬獲26臺純電動巴士訂單後,比亞迪在瑞典市場的又一次“里程碑式”飛躍。26臺純電動巴士訂單共囊括比亞迪旗下三款車型:11臺12米純電動大巴,10臺18米純電動鉸接大巴以及5臺8.7米純電動中巴,預計於2019年夏季交付,點亮綠色交通新座標。

5.大眾汽車聯合小牛電動生產電動滑板車

5月7日消息,大眾汽車將與小牛電動合作,生產電池驅動的滑板車。報道稱,兩家公司將共同打造StreetMate滑板車,最高時速為45公里,續航里程為60公里。數月前,小牛電動和大眾集團在歐洲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在城市出行解決方案層面開展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