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機身、金屬機身、玻璃機身的手機,哪種最好?

牛頓的第2698根頭髮



不知不覺,自從1973年摩托羅拉發佈第一代商用手機以來,手機已經伴隨全球用戶走過了接近半個世紀的時光。從最初的2G通信到現在的5G互聯,從鍵盤到觸屏,從密碼到面部識別,從30W像素到4000W像素,手機的形態已經變成了當年《2001太空漫遊》中庫布里克的暢想。而手機的外殼材質也從最初的硬塑料變為如今多種多樣的形式。

我會從我自己個人的認知出發,簡單跟大家講一講手機手機材質變化的那些典型故事。如果你有更多的認識,歡迎留言告訴大家。

諾基亞、三星:塑料的忠實追隨者

塑料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雖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環境破壞,但是也創造出了各式各樣的工業產品,極大提升了人類的生活質量。造價低廉、可塑性強、大批量生產,是塑料成為眾多產品製造商選擇的原因。

而手機品牌中,諾基亞和三星可謂是塑料機身的忠實擁護者。諾基亞在過去輝煌的十年時間裡,每一代手機都是塑料機身,為什麼我們總是會覺得“諾基亞可以砸核桃”,實際上就是塑料本身的韌性可以對沖擊形成緩衝,不會像金屬和玻璃那樣形成不可挽回的損傷。

諾基亞對塑料探索的巔峰時期是諾基亞N9系列和之後的Lumia系列,其一體化彩色機身在過去眾多“黑白”的機器中大放異彩,時至今日我都覺得諾基亞N9是最好看的手機之一。而三星基本上也是最後一家放棄使用塑料機身的廠商,直到2015年推出的S5,都是使用塑料機身,但是三星同樣在塑料工藝上下足了功夫,S5背部的雕刻噴漆工藝,在光線下竟然有一種金屬的質感,不得不得佩服三星的製造工藝和技術。

蘋果、HTC:一體化成型技術的代表

蘋果選擇鋁這個材料打造產品,核心目的是可以二次回收。從2010年開始,蘋果打到iMac,小到iPod shuffle,都使用了一體化成型技術打造的機身,我們當時稱之為“Unibody”一體成型技術。當然這也是蘋果自身對於產品的美學追求:希望產品表面能夠像鵝卵石一般晶瑩剔透,沒有縫隙。後來也確實推出了“混合攪拌技術”,徹底消除了金屬之間的縫隙連接。如今的iMac你根本看不到縫隙,想要維修只能拿到專業的售後點。

HTC,曾經的安卓機皇,從HTC G7系列開始就使用一體成型技術,當年唯一可以與iPhone 4一決高下的手機。HTC在金屬加工工藝上的追求是業界頂級的,當然也有自己的工廠,短期內不怕競爭對手抄襲(其實魅族如今沒有倒下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自己擁有生產線,沒有所謂最低量產線的要求)。 HTC對於金屬加工工藝的巔峰作品是HTC M7(HTC ONE),整個金屬機身鍛造超過30個小時,並且第一次採用了注塑工藝,將天線條注入金屬機身中,以求整體的美觀程度,記住,當時是2013年!當然,HTC M7也沒能挽回HTC頹敗的趨勢,從安卓機皇到如今1%市場佔有率,僅靠機身材質是無法挽回敗局的。

所以金屬機身比起塑料機身更加美觀,散熱也更加優秀,但是加工工藝難度和高昂的成本,導致其在5年不到的時間裡面就從推廣到運用到最後拋棄,大家可以看一看目前的手機市場,有幾個還在做全金屬機身的手機。

玻璃機身:文體兩開花

談到玻璃機身的手機,可能大家下意識就會想起2010年發佈的iPhone 4,其正面雙玻璃的設計,就像是一部萊卡相機那樣漂亮。但是實際上iPhone 4的玻璃機身,透露著蘋果自身的無奈,還是當時的基帶問題,3Gs的信號異常差,不得已只能將天線作為金屬邊框,這樣一來前後只能使用玻璃材質最漂亮,然而這樣的解決方案還是出現了“信號門”的問題。但是卻打開了手機材質新的大門。

玻璃易彎折、易上色的特性,並且本身帶有光學折射的屬性,並且也不會像金屬機身那樣干擾信號,快速成為了各個品牌廠商的寵兒。連對金屬獨有情鐘的HTC,也在U系列推出後全面改為玻璃機身。目前的玻璃機身無非是內部鍍膜工藝,在內部放上不同角度的折射膜,這樣就可以在光線照射下,在不同角度顯現出不同的顏色。並且還可以加入各種各樣的紋理,比如這次魅族M16s的黑色款。

玻璃材質的運用,算是真正解決了手機機身上色和信號干擾兩塊問題,真正做到了“文體兩開花”。


當然中間小米也曾經嘗試過陶瓷機身,但是造價和良品率的問題,自己也放棄了。

無論是塑料、金屬還是玻璃,帶個套永遠是最保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