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流感、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正高發

家长注意!流感、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正高发

■廖木興/圖

5歲娃一個月內連患3種傳染病

“身邊好多人發燒,學校一個年級,有60多人因發燒請假。”

“兒子班上不斷有發燒的孩子,每天的託管都取消了,到處消毒。”

近日,陸續有多名家長向新快報記者反映,最近發燒的患兒特別多,醫院兒科急診排起了長龍。

記者從廣東省中醫院、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等兒科瞭解到,時值春夏之交,有發燒、咳嗽、咽痛等相似症狀的流感、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的患兒陡然增多,有的醫院,急診就診人數一天幾乎都達220人次的上限。

■新快報記者 黎秋玲

患兒陡增,兒內科醫生要到急診增援

“慘,我娃感染了乙流,這已經是4月份他得的第三種傳染病了!”4月30日,廣州天河區的糖女士向記者報料說,5歲的娃正上大班,高燒不退,診斷為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流感A+B抗原檢測”顯示為乙流,在此之前,孩子還感染過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咳嗽、發燒、胃口差,孩子病中一個月,糖女士也被折騰得身心俱疲。

娃在廣州海珠區讀中班的梁女士也告訴記者說,4月中孩子發燒,體溫一直在 38.3℃-39℃徘徊,食慾不振,喉嚨還發現有紅色點點。經醫生檢查發現也是患上了皰疹性咽峽炎。梁女士還告訴記者說:“娃班上陸續有小朋友因發燒、喉嚨長皰疹、患乙流而請假。”

“最近有相似症狀的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的患兒陡然增多,以發熱、病毒感染患兒為主。值得注意的是,乙流患者有增加趨勢。”5月5日,廣東省中醫院兒科醫生倪曉良向記者表示。

有醫生告訴記者,因發熱、病毒感染患兒太多,有時候一天增至400人次接診量,兒內科醫生也不得不到急診加班增加人手。

夏季來臨,廣州不少幼兒園也已向家長髮出提醒:近期為水痘、手足口病等各類傳染病高發期,請家長注意加強孩子的衛生習慣,不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流感未走遠,新的傳染病又來“添亂”

“這都四五月份了,怎麼還有流感?”糖女士看著孩子乙流的檢測報告,有點不敢相信。事實上,4月27日中國流感監測數據顯示,4月份以來,南方省份流感活動水平持續下降,北方省份仍然維持在高水平。專家介紹說,冬季流行的是甲流,目前“作妖”的是它的好兄弟乙流。

國家衛健委4月底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3月(2019年3月1日0時至3月31日24時),全國(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下同)共報告法定傳染病879800例,死亡1859人。其中,丙類傳染病中10種傳染病共報告發病554435例,死亡32人。報告發病數居前3位的病種依次為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瀉病和手足口病,佔丙類傳染病報告病例總數的95%。

除了流感,近期患其它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兒童增多,其中尤以皰疹性咽峽炎多見,手足口病患者也有上升,以3歲-5歲幼兒多見。“這些疾病,傳染性都很強,班上抵抗力差一點的孩子一個接著一個被放倒。”有家長反映說。

皰疹性咽峽炎高發,有傳染性需隔離

兒科醫生告訴記者說,近期小兒傳染病中,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較常見,接診中10個患者裡3個是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也慢慢進入發病高峰期。

皰疹性咽峽炎是小兒感冒的一種特殊表現,夏秋季節多見,常在託兒所、幼兒園有小流行,嬰幼兒多一些,與手足口病一樣,因為其有傳染性,一般會對患兒採取隔離措施。

皰疹性咽峽炎的患兒近95%是病毒引起的,起病急,孩子得病後體溫迅速升高,容易導致高熱抽搐,要迅速送往醫院。因皰疹性咽峽炎會引起高溫驚厥,所以要及早發現、對症下藥,患兒才能較快康復。

醫生提醒家長,除了按醫囑服藥外,家長應給孩子多飲水,有利於降溫;吃有營養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如牛奶、米粥、果汁。飲食應少量多次,不要給孩子吃辛辣、甜膩或油炸的食品。

提醒

少帶娃去公共場所 有症狀速就醫

兒科醫生表示,無論是流感、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在預防上,兒童應遠離感染源,勤洗手,勤消毒,室內多通風,少去公共場合,切斷感染途徑。因為皰疹性咽峽炎會引起高溫抽搐,而手足口病起病急,嚴重的會引起孩子腦幹損傷,延誤治療甚至會導致孩子死亡,因此,一旦有相關症狀,一定要迅速帶孩子就醫。

知多D

1.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是嬰兒和兒童的一種常見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潰瘍,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等症狀。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

2.治流感“達菲”有效

孩子得了流感,目前而言,奧司他韋有效,進口的叫“達菲”,國產的叫“可威”。孩子發病48小時內服用奧司他韋效果最好,如果錯過最佳時期,在5天內服用也有一定效果。用法用量一定要遵醫囑。不要亂吃其它藥,更不要用抗生素,流感是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沒用。

中醫推薦

想要預防和治療手足口病,廣東省中醫院兒科專家建議給孩子煲三豆飲——黃豆、黑豆、綠豆,既可以有效緩解咽痛症狀,還可以縮短髮熱的時間。

三豆飲的做法很簡單,取黃豆、黑豆、綠豆各 15g,加水煮半小時,去渣喝水。如果連豆也吃掉會增加腸胃負擔,所以三豆飲也不能打成豆漿。

從中醫來說,三豆飲具有養中清熱的作用。小朋友脾常不足,肝常有餘,黃豆、黑豆可以養中氣,養津液,並養肝木平疏洩,而綠豆則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如果小朋友舌苔厚、口氣臭,大便不通,還可以加入淡豆豉10克,或白蘿蔔50克一起煮水,可以消食導滯。如果想調整一些口味,可以放少許瘦肉和少量鹽。

家長要注意,如果還要加其它中藥、調整處方,請務必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