馭人經:馭才自明,馭庸自謙

馭人經:馭才自明,馭庸自謙

《馭人經》是明朝萬曆年間天子帝師、內閣首輔張居正的馭人著作。

針對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駕馭之道。馭人,以現在的說法來解釋,無非是管理,但這裡面所涉及的管理知識絕非一書可述。當然,研究《馭人經》有助於掌握馭人的一些方法和馭人哲學。

馭人經:馭才自明,馭庸自謙

吏不治 ,上無德也。

譯文:下屬如果沒有治理好,那是因為你的道德形象樹立的不夠。

吏不馭 ,上無術也。

譯文:如果不能駕馭下屬為你所用,說明做上司的沒用能力!

吏驕則叱之, 吏狂則抑之, 吏怠則警之, 吏罪則罰之。

譯文:當下屬驕傲而目中無人的時候,就要叱責他;當下屬狂妄而忘記分寸的時候,就要抑制他,不要等到他羽翼豐滿而無法駕馭;當下屬現出怠慢的時候,就應該警告他;當下屬犯了錯誤的時候,就一定要責罰他。

明規當守 ,暗規勿廢 ,君子無為 ,小人或成焉。

譯文:明文規定,作為領導者應帶頭遵守,即使有潛規則,也沒有必要把它廢除。君子的做法有的時候取得不了理想的結果,用小人的方法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馭才焉, 下馭庸焉。

譯文:領導者不但能管理和駕馭那些水平比自己低的人,更要能駕馭那些傑出人才甚至高自己一籌的人。

才不侍昏主, 庸不從賢者。

譯文:一個有才能的人,絕不會追隨一個自甘平庸的領導者;一個沒有能力的人,自然會在追隨高明領導者過程中掉隊。

馭人經:馭才自明,馭庸自謙

馭才自明 ,馭庸自謙 ,舉之勿遺 ,用之勿苛, 待之勿薄 ,罰之勿輕。

譯文:領導有才能的人的時候,要做到明察秋毫;領導水平低的人要謙虛和藹。安排下屬工作,要對下屬不同的優缺點要清清楚楚沒有遺漏,(只有這樣,才能知人善任。)讓下屬做事的時候不苛求完美,對於他們的成績不管大小都予以承認與認可;對下屬的待遇要高於同行業者,只有這樣,下屬才有榮耀感和積極性。但是,當處罰他們時,絕對不能手軟,(只有這樣,才能令行禁止。)

馭人必馭士也 ,馭士必馭情也。

譯文:駕馭下屬必須從駕馭有文化、有才能的下屬入手,(有文化、有才能的下屬安定了,隊伍自然安定),而駕馭文化、有才能的下屬就必須在感情上多做工作:

敬士則和, 禮士則友, 蔑士則亂 ,辱士則敵。

譯文:尊敬他們,就能和睦相處;禮遇他們,就能成為朋友;蔑視他們,就會生亂;侮辱他們,就會成為敵人!

以文馭士,其術莫掩; 以武馭士,其術莫揚 。士貴己貴, 士賤己賤矣。

譯文:要以光明磊落的方式厚待他們,不要耍一些小聰明,(因為,他們遲早有一天會明白);即便有時以強力威懾的方式對他們,也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過於張揚自己的嚴厲,(因為,那樣會刺傷他們的自尊心)。聰明的領導者會讓他們變得更加富有和尊貴,如是,你才能變得更加富有和尊貴;反之,他們低賤了,你會變得更加低賤。

忠者直也 ,不馭則窘焉;忠者烈也 ,不馭則困焉。

譯文:忠誠的人是很直的,你不駕馭他,他遲早會讓你難看;忠誠的人往往脾氣很暴烈,如不及時糾正他們的脾氣,很容易會和自己對立起來。

亂不責之, 安不棄之, 孤則援之 ,謗則寵之。

譯文:在局面混亂的時候不要責備他們,(責備了他們,就給那些製造混亂者以可乘之機);當局面轉危為安時,不要拋棄他們,(即便他們也有一些小的錯誤);當有些人孤立他們的時候,你要挺身而出援助他們;當別人誹謗他們的時候,你要不斷的表揚他們。(這需要領導者要有堅定的忠奸判別能力,不要讓小人所左右)。

馭人經:馭才自明,馭庸自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