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巴陡山片區批後公示出爐 包含居住用地132.76公頃

閤家網訊 5月5日,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佈《宜昌市B-WJ04、B-WJ05及B-WJ06編制單元(巴陡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以下簡稱《巴陡山片區規劃》)批後公示。

《巴陡山片區規劃》於2018年11月30日通過了專家評審。2019年2月,市政府批覆了該規劃。片區規劃為城市綠楔廊道控制區、城市綠色發展示範區和城市綜合配套服務區。規劃城鄉用地面積約1182.77 公頃,含居住用地132.76公頃。

宜昌巴陡山片區批後公示出爐 包含居住用地132.76公頃

巴陡山片區重要節點意向圖


宜昌巴陡山片區批後公示出爐 包含居住用地132.76公頃

巴陡山片區重要節點意向圖


宜昌巴陡山片區批後公示出爐 包含居住用地132.76公頃

巴陡山片區重要節點意向圖


規劃範圍

東至周家咀水庫、南至合益路、西至桔鄉路、北至港窯路,包含B-WJ04、B-WJ05、B-WJ06 三個編制單元,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1.83 平方公里。

宜昌巴陡山片區批後公示出爐 包含居住用地132.76公頃

巴陡山片區規劃範圍


規劃性質

規劃本片區的性質為:

1、城市綠楔廊道控制區: 落實綠楔管控要求,突出生態保護,構築山在城中框架。

2、城市綠色發展示範區: 融旅遊休閒、養生健體、生態居住、便捷交通於一體,打造城市綠色發展示範區。

3、城市綜合配套服務區: 配套專業市場、殯葬、養老、公交場站、供水、供電等服務設施,建設城市綜合配套服務區。

規劃結構

規劃形成“一軸四帶四區”的空間結構,具體為:

“一軸”:城市綠楔生態發展軸;

“四帶”:高鐵景觀控制帶,峽州大道景觀控制帶,快速路景觀控制帶以及港窯路景觀控制帶;

“四區”:城市綜合配套服務區,城市殯葬服務區,城市文旅休閒區以及周家咀生態居住區。

宜昌巴陡山片區批後公示出爐 包含居住用地132.76公頃


城鄉用地佈局

規劃城鄉用地面積約1182.77 公頃,其中建設用地582.3 公頃,占城鄉用地的49.23%,非建設用地600.47 公頃,占城鄉用地的50.77%。

宜昌巴陡山片區批後公示出爐 包含居住用地132.76公頃

城市建設用地佈局

(1)居住用地

規劃居住用地主要位於中南路、聽濤路沿線以及峽州大道東北側,總用地面積為132.76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23.67%。其中服務設施用地(R22)為0.61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0.11%。

(2)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

規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的用地面積為32.43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5.78%,主要分佈於李梅路和中南路沿線。其中行政辦公用地面積為1.79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0.32%;文化設施用地面積為0.93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0.17%;教育科研用地面積為23.92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4.27%;醫療衛生用地面積為0.35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0.06%;社會福利用地面積為5.44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0.97%。

(3)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

規劃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的用地面積為93.48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16.67%,主要分佈於巴陡山水庫周邊、桔鄉路及李家臺二路沿線。其中商業用地面積為88.68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15.81%;娛樂康體用地面積為4.53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0.81%;公用設施營業網點用地面積為0.27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0.05%。

(4)工業用地

規劃工業用地面積為13.49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2.41%,主要分佈於聽濤橫路及朝陽路沿線。

(5)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

規劃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的用地面積為166.11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29.62%。其中城市道路用地面積為137.20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24.46%;交通場站用地面積為28.90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5.16%。

(6)公用設施用地

規劃公用設施用地的用地面積為7.06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1.26%,主要分佈在中南一路及李家臺路沿線。其中供應設施用地面積為4.08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的0.73%;環境設施用地面積為0.73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0.13%;安全設施用地面積為2.25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0.40%。

(7)綠地與廣場用地

規劃綠地與廣場用地的用地面積為100.30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17.88%。其中公園綠地用地面積為56.69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10.11%,主要分佈在巴陡山水庫周邊、土門河及主次幹路沿線;防護綠地用地面積為42.74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7.62%,主要分佈在高鐵及快速路沿線;廣場用地面積為0.87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0.15%,主要分佈在雙河路與李家臺二路交叉處。

(8)戰略用地

規劃戰略用地面積為15.21 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為2.71%。詳見規劃城市建設用地平衡表。

空間景觀結構

規劃形成“兩心、兩帶、多廊、多點”的空間景觀構架,具體為:

“兩心”:即巴陡山水庫自然景觀核心和巴楚文化小鎮人文景觀核心;

“兩帶”:即高鐵景觀帶和沿夷鳳路形成的山水休閒景觀帶;

“多廊”:即沿城市快速路、主幹路形成的景觀廊道;

“多點”:即片區內依託水系、開敞空間、公園綠地、建築群落等形成的各類商業和綠化景觀節點。

給水工程規劃

片區供水由市四水廠供給,總用水需求量為2.45 萬噸/日。

排水工程規劃

規劃採用雨汙分流制。雨水排放規劃形成七個排水分區,所有雨水經雨水管網收集後,就近排入水庫、土門河、溝渠以及城市雨水乾管,作為地表水的補充。預計片區汙水排放量約為2.21 萬噸/日。所有汙水經過汙水管網收集後,經城市汙水乾網,接入城市汙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後再排放。

電力工程規劃

規劃本片區電源為現狀白家衝變電站,遠期規劃由新增聯豐變電站進行補充。規劃範圍內高壓走廊寬度按照220kv 和110kv 高壓線等級分別控制為40 米和25 米。

電信工程規劃

規劃結合現狀,在沒有覆蓋的區域規劃電信管線,規劃的電信管線一般佈置在城市道路的西側或北側的人行道下。

本規劃片區內周家咀生態居住區位於業務密集區,其他部分均為業務一般區,業務密集區控制基站站間距為350 米,業務一般區控制基站站間距為450 米,天線掛高20—50 米(可根據各基站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燃氣工程規劃

規劃的燃氣管道一般佈置在城市道路的西側或北側的人行道下。為保證供氣的穩定性及安全性,規劃燃氣管網採用以環狀為主,環枝結合的佈置方式。

管線綜合規劃

1、管線佈置原則:

(1)本規劃所涉及的管線包括:給水、雨水、汙水、電力、電信、燃氣等。

(2)工程管線從道路紅線到道路中心線方向平行佈置的次序為:電力電纜、電信電纜、燃氣管道、給水管道、汙水管道、雨水管道。當工程管線交叉敷設時,垂直方向的相互關係由淺至深的次序為:電信電纜、電力電纜、給水管道、燃氣管道、汙水管道、雨水管道。各管道間應滿足相應的最小淨距要求,具體要求見《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範》(GB50289-98)。

(3)各種市政管線之間及市政管線與建(構)築物等之間的最小水平的淨距應符合《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範》(GB50289-98)的規定。

2、管線避讓原則

(1)壓力管線讓重力自流管線;

(2)管徑小的讓管徑大的;

(3)易彎曲管線讓不易彎曲管線;

(4)臨時性管線讓永久性管線;

(5)工程量小的讓工程量大的;

(6)新建的讓現有的;

(7)檢修次數少的、方便的讓檢修次數多的、不方便的。

環衛設施規劃

1、垃圾轉運站:規劃設置小型垃圾轉運站3 處。

2、公共廁所:規劃設置公共廁所20 座,其中獨立式5 座,附屬式15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