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封建王朝权利的象征,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历史标志之一

鼎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容器,是煮食或盛东西用的。有三条或四条腿及两个耳朵,类似我们今天的锅一类容器。可以这样想象,它是长了三只或四只脚的锅。因为古时候是没有煤气,也没有电力可用,所以他们的锅不太可能是平底的,必须架起来,下边留空以便塞入燃料燃烧加热食物。这就是鼎的底部为什么有脚的原因。

它是封建王朝权利的象征,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历史标志之一

由于鼎是古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的器具之一,所以,关于鼎的词语或成语以及句子就非常的多,多是形容重用,重大,数量大等一些褒义赞美的词句居多。如:一言九鼎、鼎足分立,高门鼎贵、霸王举鼎等等。

它是封建王朝权利的象征,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历史标志之一

一言九鼎

九鼎本来是大禹在统一全国九州建立了夏朝后,为了体现统一国家权力的象征,特意命令能工巧匠们,铸造了九口青铜大鼎,做工精美,工艺复杂,上面有刻有山川河流,奇珍异兽,花鸟虫鱼等图案。九鼎对应九州,每一个州各有一口。因为当时全中国的面积不大,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左右,全国只分了九个州,九口大鼎就能代表全国了。因此形容说话有分量,通常都会说一言九鼎,意思是一句话能有九口鼎的分量那么重,足以说明说话遵守诺言,有信用。与夸下海口,说大话等不同,是特指说话的分量。

它是封建王朝权利的象征,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历史标志之一

九州

三国时期,由于是魏蜀吴三个国家为争夺政权而产生战争纠纷,谁也不愿意服谁,谁也收服不了谁。最终产生了三个国家,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更确切的说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同时促成了“三足鼎立”这个成语的产生。因那时候鼎的构成不多不少刚好有三只足,魏蜀吴三个国家也就正好凑齐了鼎的这三个脚。所以才有这么一说。

它是封建王朝权利的象征,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历史标志之一

三足鼎立

因为鼎象征着国家和领土,所以在古代它的地位是崇高的,而且在每个人的心目中份量也是极其重大的。因此事关王朝更迭,也被人称为问鼎皇位,意思就不言而喻了。至于那些在皇帝身边做事情的,且皇帝非常看重的那部分人,就被称为鼎臣,意思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而地位显赫的豪门贵族等,也可以称之为高门鼎贵。

它是封建王朝权利的象征,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历史标志之一

问鼎宝座

鼎有大有小,有的轻有的重,最重的有:司母戊大方鼎重830多公斤。而一般轻的小鼎也就重20多公斤,要举起小鼎是轻而易举的。而大鼎就不是一般人能举起的了。按照现代的举重冠军的平均成绩来250公斤来计算,一般大鼎的重量在220-250公斤左右,这已经是人类能举起的重量极限了。所以古时候的人为了炫耀自己的力气很大,都会找一大鼎举起来,以显示自己天生神力。先有秦武王举鼎,鼎虽然被举了起来,但是由于他力气不支砸了自己的脚。后有楚国霸王项羽的举鼎,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霸王举鼎的典故,形容人的力气大。不过项羽还是避免不了被刘邦灭国的命运,因而可以这样说,因为鼎在古代是国家的权利的一种象征,如果亵渎了它,是会遭到惩罚的。秦武王和项羽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闲着没事最好不要去乱举鼎来玩。

它是封建王朝权利的象征,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历史标志之一

鼎和关于鼎的文化在我国有着悠长的历史,从它被创造出来到如今,怎么都得有个七八千年的历史了。它虽然走过了那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封建朝代的更迭,以及封建王朝的兴衰,但至今还能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中看到它的身影。所以从某种意义也可以这样说,它承载了我们华夏文明的历史迁移,同时也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上独有的历史标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