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浩潔:推動落實《上海市宗教事務條例》關鍵要著手這三力

要做好推動落實新修訂《上海市宗教事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這篇文章,保障這部地方法規在全市宗教事務中發揮指導和規範作用,關鍵在於宗教事務部門要“增強執行力”“提高創新力”“強化協調力”,真正成為推動《條例》貫徹落實的出色的“答卷人”。

一要增強執行力,做好貫徹《條例》的“必答題”。宗教活動場所在協助黨和政府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作用十分重要。如何依法推進宗教活動場所建設,是貫徹落實新修訂《條例》的“必答題”。近10年來,奉賢在市委統戰部、市民宗局的領導、指導下,在相關宗教團體的配合下,著眼於促進宗教活動場所規範化建設,著力於推動宗教活動場所規劃建設,堅持以管理瓶頸問題和宗教界需求為導向,緊緊抓住促進宗教活動場所規範化建設上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為破解宗教活動場所作為社會公共服務設施“納入城鄉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這一難題,作了一些積極的探索。我們立足“三個主動”,初步改變了奉賢城市化進程中宗教活動場所“被規劃、被動遷”的被動局面。但要切實把《條例》中關於宗教活動場所規劃建設的要求落實好,還需從“宗教活動場所如何建、怎麼修”這些基礎工作抓起,要解決認識層面上對待宗教活動場所規劃建設體制內外“內熱外冷”的問題;解決工作層面上推動宗教活動場所規劃建設相關政策法規的配套問題。沒有強有力的執行力,就沒有《條例》實施的強制力。

二要提高創新力,做好貫徹《條例》的“填空題”。《條例》的一大亮點是對新形勢下宗教事務依法管理中的難點問題提出了規範性的指導意見,如宗教活動場所的“兩個登記”:不動產登記、法人登記。由於“兩個登記”涉及宗教活動場所資產管理和傳統管理模式的現狀瓶頸問題,導致各宗教場所依法完成“兩個登記”的條件缺失。如何創造條件,做好這道“填空題”,需要我們具備貫徹落實《條例》的創新力。宗教活動場所不動產登記中最關鍵的就是“財產權”,首先要研究解決好宗教活動場所的房屋、用地的產權明晰、資產調整等問題。目前,宗教活動場所的民主管理還停留在“應當建立管理組織,實行民主管理”的階段。貫徹《條例》這一規定,需要創新突破宗教活動場所傳統管理模式,補好實行民主管理這個工作缺位,才談得上建立宗教活動場所法人治理機構、實行“法人治理”。因此,全面貫徹落實《條例》需要我們不斷創新做好類似的“填空題”。

三要強化協調力,做好貫徹《條例》的“搶答題”。新修訂《條例》的頒佈實施,宗教事務部門和宗教團體應協助立法機構做好相關條款的釋義工作和協同相關責任部門共同落實的工作。當前,許多宗教社會事務涉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及部門規章,宗教團體及宗教活動場所不再是“法外之地”“無冕之王”。那麼,各宗教按傳統、按習慣開展的宗教活動如何規範?宗教事務部門及宗教團體應該搶先發聲,做好“搶答題”工作,對符合宗教教義教規以及外在行為方式及時提出正確的指導意見。如,宗教以自養為目的的涉殯葬等商業化問題、信教公民家庭宗教生活規範問題、互聯網虛擬化的宗教活動問題等。堅持在《條例》實施中主動作為,切實維護宗教界的合法權益,保護宗教傳統及文化特色,推動宗教事務規範實現社會公共管理。

(作者餘浩潔系中共奉賢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區民宗辦主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